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 收录期刊
日本JST China 收录期刊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  第52卷  第6期

PHC管桩及其连接方式的力学性能研究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填芯轴拉性能试验研究
李峰, 郭昭胜, 安增军, 刘佳龙
2022, 52(6): 1-6,39. doi: 10.13204/j.gyjzG21111905
摘要:
为在特高压输电线路桩基础中推广PHC抗拔管桩,考察混凝土填芯与管桩内壁黏结面抗拔承载性能,完成了6根PHC 600 B 130抗拔管桩的混凝土填芯轴拉室内足尺试验。试验中考虑了不同的填芯长度和管桩内壁界面处理方式,得到了轴拉力试验值、界面平均黏结强度、界面黏结系数和滑移量等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各试件的最大轴拉荷载试验值总体上随填芯长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填芯混凝土界面全长平均黏结强度试验值介于0.603~0.774 MPa之间,填芯长度和界面处理方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均较小。沿管桩填芯全长,各截面上...
碳纤维片材加固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
郭昭胜, 贺武斌, 刘佳龙, 安增军
2022, 52(6): 7-11,54. doi: 10.13204/j.gyjzG21111710
摘要:
为改善PHC管桩截桩后桩头抗剪承载力不足的情况,分别考虑了内填混凝土芯和外裹碳纤维片材(CFRP)两种加固措施,完成了5个足尺PHC管桩(PHC 400 B 95)试件的抗剪承载力静载试验,获得了试件开裂剪力、极限剪力、破坏形态及桩身应变等数据,分析了不同加固措施对PHC管桩试件抗剪承载性能的增强效果,验证了碳纤维片材加固桩头抗剪承载力公式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研究表明:相比PHC管桩管孔混凝土填芯,外裹碳纤维片材对截桩后桩头抗剪承载力的增强效果更加明显,桩头剪切破坏形态转变为弯曲破坏,改善了桩头延...
加筋填芯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承台节点拉弯受力性能分析
刘华清, 安增军, 刘佳龙, 李媛媛, 蔡建国
2022, 52(6): 12-18. doi: 10.13204/j.gyjzG22011208
摘要: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管桩-承台连接节点处于复杂受力环境,其受力机理亟待深入研究。基于ABAQUS建立不截桩加筋填芯混凝土桩-承台节点模型,对其在拉弯联合加载工况下的受力机理进行研究,验证数值模拟过程的合理性,并考察了管桩嵌入深度和承台高度对节点各部件应力分布、混凝土损伤及荷载-位移曲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到的加筋填芯桩-承台节点的荷载-位移曲线、管桩桩身和承台的损伤与试验结果吻合;随着管桩嵌入深度和承台高度的增加,节点的初始刚度和承载力显著提高;当管桩嵌入深度较小时,...
大直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抗剪承载力数值模拟研究
刘亚升, 郭昭胜, 贺武斌, 葛忻声, 林峰
2022, 52(6): 19-24,60. doi: 10.13204/j.gyjzG21122311
摘要:
针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管桩抗剪承载力的问题,现有规范和图集提出了不同的计算公式。为了探究大直径PHC管桩的极限抗剪承载力,在现行公式计算结果与前人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ABAQUS数值模拟软件,对工程中常用的大直径(600~1 000 mm) PHC管桩的抗剪承载力进行数值分析。通过分析剪跨比为1.5~3.0的管桩在剪压破坏过程中破坏面混凝土和箍筋的抗剪承载力,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管桩抗剪承载力在下降过程中表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管桩达到最大抗剪承载力与管桩破坏不同步,在达到最大抗剪承载力时...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抱箍式接头抗拔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郝峰, 刘佳龙, 李媛媛, 蔡建国
2022, 52(6): 25-30,99. doi: 10.13204/j.gyjzG21111209
摘要: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管桩具有抗震性能好、单桩承载力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基础工程中。桩-桩接头的抗拔性能是接桩时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抱箍式桩桩连接接头计算模型,对抱箍式桩-桩接头的抗拔受力机理进行了探究,考察了抱箍卡边缘宽度、径向厚度和端板厚度等参数对应力分布、抗拔承载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U型抱箍卡的尺寸对节点的受拉破坏模式有一定影响;在加载至上拔设计荷载时,随着抱箍卡尺寸的增加,模型抱箍卡、端板和预应力筋的最大应力减小;随端板厚度增加,抱箍卡和端板最大...
城乡规划和建筑理论
“城市双修”理念下湘潭锰矿国家矿山公园规划研究
张平, 吴越, 王顶, 杨昌鹏
2022, 52(6): 31-39. doi: 10.13204/j.gyjzG20112505
摘要:
随着城市发展、经济转型,一些传统采矿工业因前期开采,留下大量的"疤痕",而将其改造成矿山公园是目前国内矿业废弃地治理的主要形式。从我国矿业废弃地现状和城市双修概念入手,介绍了"城市双修"理念下矿业废弃地的改造原则和方法,并结合湘潭锰矿国家矿山公园规划实例,从"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两个角度论述了锰矿矿业废弃地的改造方法,以期为矿业废弃地的修复和改造提供一些思路。
城市山水画审美特征下的“山水城市”设计启示
陈佳丽, 温瑀
2022, 52(6): 40-46. doi: 10.13204/j.gyjzG22010608
摘要:
运用文献计量法与可视化知识图谱,梳理"山水城市"、城市山水画的相关文献与研究热点,分析结果显示:1)"山水城市"与城市山水画具有内在关联;2)现有研究较少从城市山水画审美特征下探讨"山水城市"建设;3)当前"山水城市"建设缺少城市精神文化内涵的深层研究。基于此,从城市山水画的笔墨语言、光影色墨、构图形式等审美特征出发,探析其对"山水城市"在城市人文精神、景观风貌规划、空间形态布局三方面的启示。
地域文脉传承视角下历史街区建筑风貌更新的类型化策略浅析——以浚县历史文化名城南北大街为例
丁少平, 孙明胜
2022, 52(6): 47-54. doi: 10.13204/j.gyjzG20120208
摘要:
探讨了基于地域主义、文脉主义视角下的"环境观"的概念与内涵,以及"地域文脉"理念在历史街区风貌更新、秩序重构过程中的实践逻辑。以河南省浚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北大街的更新设计为例,从"街区整体风貌的控制性策略""建筑细节更新的类型化策略"两个层面,归纳了"地域文脉"之"环境观"在街区更新建设中的实施策略,为国内相关更新改造项目提供策略性借鉴和参考。
从物象到意韵:自然审美在建筑中的语言转译
高艳, 黄炎子, 孙科峰
2022, 52(6): 55-60. doi: 10.13204/j.gyjzG21083005
摘要:
自然审美是以人作为认知主体,以自然作为认知对象的美学观点。通过对建筑中自然审美的重构,探讨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与自然非对抗性的建筑理念。物象、理法、意韵是自然审美在建筑形式语言转译中的三种途径,其表现为图像的具体转化,原理的逻辑同构以及意境的综合营造。三者之间交叉共生,为现代城市建筑设计提供多元开放的形式语言。
工程结构和结构防灾
新型预制围护墙体-两层足尺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张国伟, 高海智, 汪浩强, 安佳宁, 王浩, 崔雅卓
2022, 52(6): 61-70. doi: 10.13204/j.gyjzG21060810
摘要:
围护结构是结构的重要部分,为考察预制围护结构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设计制作两榀两层足尺钢筋混凝土(RC)框架分别外挂具有一定刚度的预制轻钢龙骨墙板和钢筋混凝土墙板并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新型外挂墙板及其连接节点对结构承载力、刚度退化、耗能等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外挂新型预制围护墙体的RC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即便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承重构件局部丧失承载力,刚度较大的围护结构也能够为主体结构提供附加刚度,使得结构具有更好的抗倒塌冗余度,达到层间位移角不大于1/50的变形要求;预制...
高强钢筋混凝土柱受弯性能的尺寸效应研究
李振宝, 于春义, 解咏平, 马华, 唐贞云
2022, 52(6): 71-78,107. doi: 10.13204/j.gyjzG19021501
摘要:
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柱受弯极限承载力的尺寸效应更加明显。因此,高强混凝土柱受弯屈服承载力尺寸效应需要进一步的确认。为此,开展了理论剪跨比为4的高强混凝土柱在轴压和单调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弯性能试验。试件的剪跨比、轴压比和配箍率一致,几何尺寸相似比为3∶5∶7。结果表明:柱均为弯曲破坏,并且大尺寸柱保护层混凝土的劈裂效应可能是尺寸效应产生的部分原因;大尺寸柱的相对名义弯曲应力、名义转角、P-Δ效应及受弯屈服承载力的安全储备系数和局部安全储备系数与小尺寸柱相比均有所降低,其存在一定的尺寸效应,并且随...
扣接封闭箍筋约束浆锚连接剪力墙抗震性能
汤磊, 周恩泉
2022, 52(6): 79-86. doi: 10.13204/j.gyjzG21090907
摘要:
通过试验证明了采用扣接封闭箍筋约束波纹管浆锚连接剪力墙具有等同现浇性能。基于试验结果,采用MATLAB开展试件力学性能参数分析,在保证剪力墙截面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分析考虑了轴压比、剪跨比、边缘构件长度、竖向钢筋配筋率、边缘构件配箍特征值及混凝土强度等参数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随轴压比增大,试件变形能力降低,承载力先升后降;随剪跨比增大,试件承载力降低而变形能力提高;随边缘构件长度增大,试件承载力提高而变形能力先升后降;随竖向钢筋配筋率增大,试件承载力线性增长,变形能力变化较小;随边缘构件配箍特征值...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效应和隔震的核电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周志光, 陈浩, 赵锦一
2022, 52(6): 87-92. doi: 10.13204/j.gyjzG19100102
摘要:
土-结构相互作用(SSI)对结构地震响应有明显的影响。为研究SSI效应对核电结构的影响,选取第三代核反应堆AP1000安全壳结构为研究对象,制作了1/40的安全壳模型进行振动台试验,采用柔性土箱消除边界效应。试验结果表明:1)对于核电非隔震结构,考虑SSI会降低系统自振频率,上部结构加速度反应谱高频成分减少,峰值频率从高频向低频移动,土体表现出一定的隔震效果,降低了某些频率处的加速度谱响应;2)对于核电隔震结构,考虑SSI几乎不对自振频率产生影响,但SSI效应会削弱隔震效果以及会加大某些频率处的...
地震作用下大尺寸热水储能罐的热力耦合分析
王长山, 张志谦, 王勇奉, 李雄彦, 张静, 耿岩
2022, 52(6): 93-99. doi: 10.13204/j.gyjzG20121408
摘要:
为研究热水储能罐在温度场和地震作用下的热-力耦合效应,采用附加质量法建立了热水储能罐几何模型,并且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其进行了温度与地震的耦合作用分析。考察了空罐和热水满载两种工况下的地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空罐和满载两种工况下,热水罐最大位移在X-Y平面出现的角度和在罐壁的高度均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另外,考虑热力耦合与不考虑热力耦合时最大位移出现的位置会有所不同,且考虑热力耦合时罐壁应力略小于不考虑热力耦合时的应力。因此,当进行热水储能罐抗震设计时应考虑空罐和满载两种状态,并考虑热力耦...
不锈钢芯板T形墙双向压弯性能研究
舒兴平, 黄鑫源, 王元清
2022, 52(6): 100-107. doi: 10.13204/j.gyjzG21031611
摘要:
为了探究不锈钢芯板T形墙在承受双向压弯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首先,使用ABAQUS建立了12组不同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模型的非线性分析,研究其在各个阶段的受力特征和破坏机理,然后通过变化面板厚度、墙肢高宽比、侧板厚度、芯管厚度以及轴压比和偏心角度等参数,分析这些变量对T形墙压弯承载力的影响,得出面板厚度和轴压比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最后将数值分析结果所得到的MxMy归一化后,拟合出不同轴压比下MxMy的相互作用方程。
基于入模温差检测钢板组合剪力墙界面脱空试验研究
王晓航, 雅菁, 尚静媛, 刘立平, 岑丽丽, 张顼, 袁啸天
2022, 52(6): 108-113. doi: 10.13204/j.gyjzG20112805
摘要:
为解决钢板组合剪力墙界面脱空缺陷检测的问题,在混凝土自身产生水化热的基础上,利用钢板与混凝土自身所形成温差对钢板组合剪力墙界面脱空缺陷进行红外热成像法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在混凝土水化热条件下可以有效识别出钢板组合剪力墙界面脱空的缺陷位置和尺寸,入模温差在15℃时,可识别出面积为1 cm2以上的脱空缺陷,当入模温差在10℃和5℃时,可识别出面积为4 cm2以上的脱空缺陷。这种方式对工程检测更加方便快捷,便于在浇筑混凝土时进行实时跟踪检测。具有更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风电钢-混凝土组合壳体混合塔筒钢板局部屈曲性能轴压试验研究
罗伟, 陆国兵, 王姝琪, 兰涌森, 谭继可, 王宇航, 周扬
2022, 52(6): 114-119. doi: 10.13204/j.gyjzG20110324
摘要:
为了解决传统圆台形钢结构塔筒在受压时容易发生局部屈曲从而导致塔筒倒塌的问题,基于组合结构原理提出一种新型风电钢-混凝土组合壳体混合塔筒。为了研究风电钢-混凝土组合壳体混合塔筒的钢板屈曲承载性能,以曲率(半径的倒数)和距厚比(栓钉竖向间距与钢板厚度的比值)为关键参数设计了3个试件。其中,试件的内外侧钢板通过栓钉与混凝土相连,竖向荷载完全由钢板承担,混凝土仅对钢板起平面外支撑作用。内外侧钢板与混凝土之间铺设有聚四氟乙烯膜以消除内外侧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传力。对上述3个试件开展轴压试验,得到了试件的...
考虑流固耦合与脉动风效应的截椭球形充气膜结构的风压分布研究
申跃奎, 李洋, 刘晨迪, 王佳佳
2022, 52(6): 120-126. doi: 10.13204/j.gyjzG21060710
摘要:
研究了考虑流固耦合与脉动风效应下某截椭球形充气膜结构的风压分布特性。首先,利用线性滤波器法在MATLAB中得到的脉动风速时程数据并导入Fluent中。其次,通过Workbench 17.0平台的分区弱耦合算法数值模拟得到了风致响应稳定后不同风向角、高度、内压下结构的风压系数。结果表明,考虑流固耦合时结构的负压系数极值明显变大;三个变量对结构风压系数分布、大小和变化幅度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在400 Pa时能保证结构风压极值保持在较低水平。
岩土和地下工程
注浆螺旋钢管桩抗压承载性能试验研究
宗钟凌, 曹博, 黄蕴晗, 庄潇轩, 张魁, 林祥军
2022, 52(6): 127-132. doi: 10.13204/j.gyjzG21060812
摘要:
针对深厚海相软土中螺旋钢管桩可能存在的桩体失稳及耐久性的问题,提出一种注浆螺旋钢管桩。设计了两阶段试验:第一阶段进行成桩工艺试验,以验证成桩工艺可行性,并为桩型设计及施工方案优化提供参考;第二阶段采用优化工艺成桩,通过单桩抗压承载力试验,得到了桩顶荷载-沉降位移曲线以及桩的典型破坏特征,并对套管和注浆方式对抗压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做了进一步研究,分析注浆螺旋钢管桩桩土相互作用的特征。最后将试验实测结果与美国Hubbell能源限公司的计算手册及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推荐的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
强度相近异性结构面的剪切特性
崔志猛, 邓志颖, 张丙武, 余灏, 李龙
2022, 52(6): 133-139. doi: 10.13204/j.gyjzG21052304
摘要:
为加深对异性结构面力学性质的认识,基于Barton标准剖面线制作了4种粗糙系数的石膏-砂浆结构面试样,两种材料的强度相近,在3种法向应力下进行室内直剪试验和数值模拟。根据得到的两类剪切变形曲线,并对强度相近异性结构面的峰值剪切强度随粗糙系数和法向应力增长而变化的规律及变形特征进行分析;依据数值模拟结果总结了强度相近异性结构面的剪切破坏模式。研究发现强度相近的异性结构面剪切存在如下特征:低粗糙系数结构面的剪切应力-位移曲线到达峰值后即进入残余变形阶段,而较高粗糙系数结构面的剪切应力-位移曲线存在明...
二级边坡织物袋坎墙侧向加载的模型试验
关晓迪, 李荣建, 江子龙, 秦泽轩, 曹捷宇
2022, 52(6): 140-149. doi: 10.13204/j.gyjzG21050609
摘要:
为研究二级边坡织物袋坎墙侧向承载特性,开展了4种织物袋坎墙支护(无支护、单坎型支护、L坎型支护及反坡L坎型支护)和3种坡比(1∶0.3、1∶0.5及1∶0.75)状态下二级边坡侧向非均匀加载模型试验,分析侧向加载作用下坡体位移和墙后土压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侧推位移作用下,各个试验中第二级边坡水平位移均大于第一级边坡,同时第二、一级边坡墙后土压力均随墙高呈增大趋势,且第一、二级边坡连接处土压力最大;以无支护边坡作为参照,单坎型、L坎型及反坡L坎型支护的第二级边坡坡顶水平位移分别减小了8.6%、1...
考虑地基-桩基-结构共同作用的轴流压缩机组基础动力特性
熊晔, 丁扬, 査吕应, 陈孜孜, 刘洋武
2022, 52(6): 150-155,149. doi: 10.13204/j.gyjzG21052007
摘要:
桩基是大型动力机器基础中常见的基础形式,其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响应特性是设计中必须明确的重点问题。通过实体有限元建立了考虑地基-桩基-结构共同作用的动力设备基础的分析模型并进行了模态模拟,然后通过双桩承台基础原位试验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在验证模型合理的基础上,对轴流压缩机组基础进行稳态分析,计算考虑地基-桩基-结构共同作用时的振动位移。通过调整结构的模态阻尼比、桩基的桩径和桩长,分析了轴流压缩机组基础的振动位移随参数变化的规律,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为类型工程的优化提供参考。
改进的海相淤泥搅拌桩成桩效果试验研究
唐昌意, 刘文献, 吴章平, 陈惠进, 周萌
2022, 52(6): 156-161,70. doi: 10.13204/j.gyjzG21061905
摘要:
现场试桩是合理确定施工工艺、固化剂掺入量及评判成桩效果的有效手段。为了探究新型钻头和新型固化剂加固海相淤泥的成桩效果及适用性,依托珠海市斗门区某市政道路项目,针对该项目软土路基海相淤泥的性质,开展了不同钻头、不同固化剂的现场试桩工作,测试了不同深度处芯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直剪强度,研究不同因素对成桩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的钻头采用两搅两喷施工工艺成桩效果较好,可节约一半工期;相同钻头条件下新型固化剂成桩完整性明显优于纯水泥固化剂;采用RQD值折减后无侧限抗压强度和直剪强度更贴合工程实际;直剪...
高性能建筑材料
基于碱激发矿渣和硅酸盐水泥的功能梯度混凝土的耐久性
周万良, 邓欢
2022, 52(6): 162-166,113. doi: 10.13204/j.gyjzG21102005
摘要:
基于NaOH激发矿渣(NAS)和硅酸盐水泥(PC)配制了功能梯度混凝土(FGC),然后对其抗碳化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进行了研究。用压汞法、热分析法和X射线衍射法(XRD)对NAS砂浆(或净浆)和PC砂浆(或净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AS有极好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但抗碳化性能差,PC抗碳化性能好但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差;NAS混凝土表面的PC砂浆层能显著提高FGC的抗碳化性能,PC混凝土表面的NAS砂浆层能显著提高FGC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基于Wiener过程寿命预测的再生骨料混凝土耐久性能变化规律的研究
乔宏霞, 苏睿, 李琼, 李奥阳, 孙鑫
2022, 52(6): 167-173,139. doi: 10.13204/j.gyjzG21110802
摘要:
为研究再生骨料混凝土(RAC)在硫酸盐干湿循环及冻融循环条件下耐久性能的劣化过程,选取再生骨料替代率(0、30%、50%、70%)、粉煤灰掺量(10%、20%、30%)、硅灰掺量(5%、8%、12%)和单掺、复掺等方式为影响因素,研究其对RAC耐久性的影响规律。采用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描述上述影响因素对RAC耐久性能退化的作用机理。基于冻融循环试验下RAC的相对动弹性模量,采用一元Wiener随机过程进行建模分析其可靠度变化,预测RAC在冻融环境下的使用寿命。研究表明:在冻融循环条件下,与...
基于自应力形状记忆合金加固损伤钢结构的可行性研究
吕志林, 姜旭, 强旭红, 孙凯, 董浩
2022, 52(6): 174-182. doi: 10.13204/j.gyjzG20100301
摘要:
为提高钢结构疲劳裂纹的加固效率,将形状记忆合金(SMA)作为预应力的载体引入加固方案。首先,分别对两种不同材质的形状记忆合金(NiTiNb-SMA和Fe-SMA)的力学性能和热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确定材料的弹性模量、抗拉强度等力学参数,研究其加热恢复性能,并确定其应用于试件加固时的最佳尺寸参数和激活温度。然后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止裂孔法、CFRP布粘贴加固止裂孔法、NiTiNb-SMA及CFRP粘贴加固止裂孔法和Fe-SMA粘贴加固止裂孔法对损伤钢板加固的修复效率,最后通过静载试验验证数值模型...
综 述
格栅式地下连续墙的研究现状
胡浩东, 郭清石, 吴九江
2022, 52(6): 183-190. doi: 10.13204/j.gyjzG21110207
摘要:
自1979年首次应用于日本高铁桥梁基础以来,格栅式地下连续墙以其优良的工程特性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和重视。目前,格栅式地下连续墙在国内外大型桥梁基础中取得了较多的应用,并已逐步推广到水利、水电及船坞基坑工程的围护和防渗结构中。在调研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格栅式地下连续墙在桥梁基础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其中重点阐述了国内外格栅式地下连续墙基础的试验、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进行了相关的总结和分析,以期对格栅式地下连续墙在土木工程中的进一步应用和研究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
工程技术标准
中美欧砌体结构设计与鉴定标准对比研究
吴乐乐, 唐曹明, 罗开海, 程绍革, 黄世敏
2022, 52(6): 191-198. doi: 10.13204/j.gyjzG21092702
摘要:
分别对中、美、欧的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和鉴定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美国鉴定标准中不进行强度折减,欧洲鉴定标准明确了分项系数调整方法;在抗震鉴定中,美、欧标准均采用了基于性能的抗震鉴定方法,抗震鉴定过程中考虑了认知水平的影响,调整了重力荷载代表值和抗震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中国规范中,鉴定与设计承载力极限状态方程相同,对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性鉴定来说偏保守。建议今后相关鉴定标准修订时,可引入基于性能的鉴定方法,并通过可靠性理论对承载力极限状态方程的分项系数进行修正。
工程实录
哈尔滨某老工业园区总体布局优化调整实践与探讨
孙兆杰, 魏志谦, 王立苗
2022, 52(6): 199-203. doi: 10.13204/j.gyjzG21031009
摘要:
自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专项规划出台以来,我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以某个现有厂区结构及布局调整项目实践为例,分别从现有厂区的形成历史、布局现状、产业需求、存在问题、规划定位、规划思路、规划目标、规划方案、规划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并总结老工业园区调整改造项目进行总体布局优化调整时所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海外科技交流
工矿遗产保护与利用视野下的波兰维利奇卡盐矿遗产研究与启示
钱毅, 潘萌
2022, 52(6): 204-210. doi: 10.13204/j.gyjzG21051106
摘要:
工矿遗产是工业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工矿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也是当今工业遗产领域重要的课题。通过分析工矿遗产相关的概念,梳理国内外工矿遗产保护与利用现状,并以波兰维利奇卡盐矿为案例,剖析了其在世界遗产保护体系下,保护、管理、监测、利用的措施与经验,以期为我国工矿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