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 收录期刊
日本JST China 收录期刊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9年  第39卷  第11期

细晶高强钢筋应用技术研究
细晶螺纹钢的成分、组织及性能的关系研究
赵宪明, 王建辉, 刘相华, 吴迪
2009, 39(11): 1-4. doi: 10.13204/j.gyjz200911001
摘要:
建筑用螺纹钢筋在我国钢材产量中占有重要比例,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其产品质量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超快速冷却技术生产的HRBF400细晶螺纹钢筋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明显提高钢筋的强度,而塑性指标下降较少;同时可以获得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各项指标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
HRBF500钢筋高温后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吴红翠, 王全凤, 徐玉野, 霍喆赟
2009, 39(11): 5-8. doi: 10.13204/j.gyjz200911002
摘要:
通过拉伸试验,研究2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 000℃高温冷却后HRBF500钢筋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弹性模量、延伸率和受拉应力-应变关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温冷却后细晶钢筋,温度历程低于500℃时,钢筋的力学性能变化不明显;高于500℃时,随温度历程的升高,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逐渐软化,钢筋的各项力学指标逐渐退化。基于试验数据,提出了高温后500 MPa细晶粒钢筋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和弹性模量随温度变化的计算公式,为开展细晶粒钢筋结构抗火性能分析及火灾后损伤评估提供基础性素材。
HRBF500螺纹直条的质量控制要点
张先轶, 吴惠英, 陈华斌, 李刚, 王云川, 韩德飞
2009, 39(11): 9-12. doi: 10.13204/j.gyjz200911003
摘要:
以20MnSi坯料为基本成分,通过调整化学成分,修改精轧孔型设计参数,采用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工艺,成功地生产铁素体晶粒尺寸在5~10m的500 MPa级细晶粒钢筋。结合500 MPa级细晶粒螺纹直条的开发经验,对影响产品质量的若干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
HRBF500钢筋粘结锚固性能的试验研究
胡玲, 杨勇新, 王全凤, 徐玉野, 汪健根
2009, 39(11): 13-16,44. doi: 10.13204/j.gyjz200911004
摘要:
通过对42个HRBF500钢筋与混凝土粘结锚固试件的拔出试验,分析HRBF500钢筋粘结锚固的特点和影响粘结锚固强度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与普通热轧带肋钢筋(月牙纹)类似,HRBF500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随锚固长度和钢筋直径的减小、配箍率的提高、保护层的增大、锚筋屈服强度及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而增大,其设计锚固长度仍可按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公式计算且建议锚固长度设计中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上限可以提高到C60。
HRBF500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王命平, 耿树江, 江涛, 徐颖浩, 王静
2009, 39(11): 17-21. doi: 10.13204/j.gyjz200911005
摘要:
通过对9根HRBF500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和1根HRB400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的试验,分析了荷载-钢筋应变、混凝土应变曲线以及破坏形态的特点。在试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HRBF500钢筋在混凝土柱中的强度设计取值为450 MPa和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建议。
HRBF500钢筋混凝土偏压柱裂缝宽度试验
张伟, 耿树江, 朱建国, 江涛, 王命平
2009, 39(11): 22-25. doi: 10.13204/j.gyjz200911006
摘要:
对9根500 MPa级细晶粒钢筋混凝土偏压柱及1根HRB400钢筋混凝土偏压柱进行对比试验,观察试件的裂缝发展过程和破坏形态。对500 MPa级细晶粒钢筋混凝土偏压构件裂缝宽度间距的实测值及现行规范公式计算值的比较表明,实测值小于按规范公式计算值,满足规范要求,但规范公式计算结果偏大;偏压构件裂缝宽度小于受弯构件,构件受力状态对裂缝宽度产生影响;由建议公式计算结果表明,偏压构件与受弯构件裂缝宽度计算具有相同的可靠度。
HRBF500钢筋混凝土柱轴压试验研究
杨勇新, 赵进阶, 岳清瑞, 廉杰
2009, 39(11): 26-28. doi: 10.13204/j.gyjz200911007
摘要:
对7个配置HRBF500级钢筋混凝土柱进行轴压试验,研究不同混凝土强度、配筋率、长细比等参数下构件的破坏形态、承载力。结果表明,配置HRBF500级钢筋混凝土柱的承载力按照目前规范公式计算是可行的。
表层钢筋对混凝土梁的裂缝影响试验研究
赵勇, 王晓锋, 苏小卒, 程志军
2009, 39(11): 29-32. doi: 10.13204/j.gyjz200911008
摘要:
对6根配置表层钢筋的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进行试验,其中试验梁的纵筋为HRBF500钢筋,研究配置表层钢筋的混凝土梁开裂特点,分析表层钢筋对混凝土梁裂缝间距和裂缝宽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配置表层钢筋能有效减小裂缝宽度,其中其短期最大裂缝宽度与对照梁相比可减少35%~70%。参考欧洲规范EN 1992-1-1:2004的有关规定,对表层钢筋的配置及构造和裂缝宽度折减系数提出设计建议。
细晶高强钢筋混凝土梁柱组合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张继文, 蒋朝文
2009, 39(11): 33-39. doi: 10.13204/j.gyjz200911009
摘要:
通过对细晶高强钢筋进行的材性试验表明,细晶高强钢筋有很好的屈服台阶,属于一种强度高延性好的增强筋材。参照现行混凝土结构规范设计了4个不同配筋率的细晶高强钢筋混凝土梁柱十字型组合体,并对这些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测试试件从开裂到破坏的全过程及最终破坏形态,并给出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开裂荷载、极限荷载等重要数据。对数据分析得到细晶高强钢筋混凝土梁柱十字型组合体抗震性能的延性指标和耗能指标。研究表明,采用细晶高强钢筋混凝土梁柱十字型组合体,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和耗能性能。
细晶高强钢筋混凝土梁柱组合体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蒋朝文, 张继文
2009, 39(11): 40-44. doi: 10.13204/j.gyjz200911010
摘要:
为了能对这种细晶钢筋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有较为准确的定量分析,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十字形梁柱组合件进行了受力全过程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了解细晶高强钢筋混凝土梁柱组合件在反复荷载下的受力性能特点。有限元分析所得裂缝分布、钢筋应力分布以及梁端力-位移曲线反映出,高强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组合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梁端塑性铰区裂缝开展充分,钢筋应力最大,核芯区内钢筋未发生粘结破坏。有限元分析结果较好的描述了试件的受力特点和过程。
对城市中心广场规划设计的思考
段瑜卓
2009, 39(11): 45-48. doi: 10.13204/j.gyjz200911011
摘要:
现今的城市广场已经超出原有的意义,成为服务混合功能、构筑城市骨架、表达城市性格和提升公共生活品质的集中体现,城市中心广场在区位上的特殊性更加强了这个特点。以上海五角场城市副中心三个广场为例,分析城市中心广场的设计要素与手法,进一步确定功能定位,塑造场所感和提升空间品质等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重要地位。
校区景观的生态与文化
朱吉顶, 卢扬
2009, 39(11): 49-51. doi: 10.13204/j.gyjz200911012
摘要:
生态与文化是校园景观突出的内涵。校园生态景观,应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按照尊重自然、可持续发展及多样性等生态设计原则,对校园景观空间进行优化重构,形成较合理的生态景观空间构型。校园文化景观,应在充分尊重场地文脉、结合地域文化、弘扬学校历史进程中的文化沉淀基础上,对其进行归纳、提炼和升华。
浅议绿色建筑的发展
石磊, 张慧
2009, 39(11): 52-55. doi: 10.13204/j.gyjz200911013
摘要:
现阶段发展绿色建筑非常必要,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根据绿色建筑的定义和特点,分析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实例剖析,总结出绿色建筑设计中的一般性原则。
多种材料结构体系塑性极限分析的弹性补偿有限元法
张伟, 杨绿峰, 韩晓凤
2009, 39(11): 56-61. doi: 10.13204/j.gyjz200911014
摘要:
弹性补偿有限元法是一种简单、高效的结构塑性极限分析方法,目前仅用于采用单一材料的结构体系中。在经典弹性补偿有限元法中引入承载比概念,并据此对算法进行了改进,既保留了算法通过结构广义应力场不断平均化获得下限荷载的基本优化思想,又融入了平均化过程按各种材料的广义强度成比例调整的新思想,结构破坏时每种材料同时趋于各自的广义强度,使算法适用于对采用多种材料的结构体系做塑性极限分析。经典算例的对比分析表明,改进算法的分析结果是收敛的、准确的和稳定的。对复杂钢框架结构的极限荷载和破坏模式分析也表明,改进算法可用于采用多种材料的实际工程结构的安全评价中。
竖向荷载作用下带现浇楼板的连续梁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蒋利学
2009, 39(11): 62-67. doi: 10.13204/j.gyjz200911015
摘要:
因梁端钢筋较少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评估改造的需要,对7根带现浇楼板的连续梁进行了竖向静力加载对比试验,研究现浇楼板对连续梁受力性能的影响,分析受压翼缘内混凝土与受拉翼缘内钢筋的应力分布规律以及有效翼缘宽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现浇楼板对梁的截面应力状态、刚度、破坏模式和承载力均有很大影响,对支座截面抗弯承载力的提高作用尤其明显。
非饱和土体变曲线参数规律及确定方法探讨
陈勇, 王世梅
2009, 39(11): 68-70. doi: 10.13204/j.gyjz200911016
摘要:
为探讨非饱和土体变曲线参数的取值范围及确定方法,以非饱和土的Barcelona体变模型和Wheeler体变模型为基础,通过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研究两个模型体变参数的不同取值规律和变化范围,并根据已有的试验数据,运用上述理论确定模型体变参数,为数值模拟中模型参数的假定和类比提供了依据。
南宁非饱和膨胀土剪切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范志强, 肖宏彬
2009, 39(11): 71-75. doi: 10.13204/j.gyjz200911017
摘要:
通过改装的剪应力控制式直剪仪对南宁非饱和膨胀土进行系列室内试验研究,探讨非饱和膨胀土的非线性流变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当剪应力小于或等于25.5 kPa时,土体表现为衰减蠕变,当剪应力高于25.5 kPa时,土体具有明显的非线性流变特性。同时,通过对剪切蠕变曲线的拟合发现,南宁非饱和膨胀土的流变可以用Bu体模型来描述,并能得出其相应的本构方程和蠕变方程。
逆作法复合桩基承载性能的室内模型试验
胡立峰, 章钊, 龚维明, 徐国平, 过超
2009, 39(11): 76-80. doi: 10.13204/j.gyjz200911018
摘要:
通过对单桩、两桩以及四桩的逆作法复合桩基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在极限荷载作用下逆作法复合桩基的荷载与沉降关系及桩、土荷载分担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逆作法复合桩基的荷载-沉降曲线具有两个拐点,分别对应封桩结束并加下一级荷载时刻和基础破坏时刻;逆作法复合桩基封桩前的沉降量介于浅基础与复合地基的沉降量之间,桩不直接参与分担上部荷载,只起到改善土体刚度的作用;合理选择封桩时机可以控制桩、土的荷载分担比;封桩后基础总体刚度大幅度提高,基桩不但参与基础受力而且控制基础沉降;在基桩达到极限承载力之前,基桩分担了大部分复合桩基阶段的荷载,基础的沉降也得到了明显的控制;在基桩达到极限承载力之后,上部荷载又大部分由地基土承担。
地铁站换乘通道开挖对既有桩基的影响分析
张怀静, 李维勋
2009, 39(11): 81-85. doi: 10.13204/j.gyjz200911019
摘要:
针对北京地铁10号线国贸桥地铁站换乘通道的设计和施工方案,采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方案下地铁车站换乘通道暗挖施工过程中上部既有桩基的受力特性及位移变化规律进行模拟,据以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对桥桩采取加固措施的情况下,地表沉降量和桥桩沉降量均较大,桥基承载力损失严重,严重影响到桥桩的稳定性。因此,在换乘通道开挖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工程加固措施来确保桥桩的稳定。
桅杆式全铰接悬挂体系在吉林省速滑馆中的应用
曾滨, 吕志涛, 朱奕锋
2009, 39(11): 86-89. doi: 10.13204/j.gyjz200911020
摘要:
通过吉林省速滑馆的工程实践,总结桅杆式全铰接悬挂体系的特点,讨论考虑钢结构、钢索制作安装误差因素的全过程施工模拟分析,确定钢索零状态长度和可调节头调节长度,提出预应力空间结构预应力组合施加的概念,预应力多次张拉与组合施加通过计算分析进行过程控制的实施方法,并通过钢索索力监测进行验证。
建筑物整体平移技术牵引力计算公式研究
都爱华
2009, 39(11): 90-92. doi: 10.13204/j.gyjz200911021
摘要:
对9层建筑模型进行整体平移的试验研究得出:建筑物平移所需启动牵引力与建筑物自重和滚轴直径的线性关系;并结合大量平移工程的实测牵引力的数据,分析得出滚动式平移牵引力的计算公式。
名家论坛
张弦结构的十年(二)——双向张弦结构和空间张弦结构的应用和发展
张毅刚
2009, 39(11): 93-99. doi: 10.13204/j.gyjz200911022
摘要:
十年来,张弦结构已经发展成为一类预应力复合钢结构体系,包括单向张弦结构、双向张弦结构和空间张弦结构。介绍双向张弦结构和空间张弦结构的工程应用和最新的研究进展,并讨论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综述
装配混凝土框架结构新型连接形式——预应力装配框架结构的研究
韩建强, 李振宝, 宋晓胜
2009, 39(11): 100-103. doi: 10.13204/j.gyjz200911023
摘要:
基于国内外对预制装配混凝土结构的节点和框架整体抗震性能的研究,并结合前期对装配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新型连接形式预应力装配框架所做的试验和分析,提出了预制装配混凝土结构在今后实际工程中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现代钢结构
L形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短柱的轴压强度研究
荣彬, 陈志华, 周婷
2009, 39(11): 104-107. doi: 10.13204/j.gyjz200911024
摘要:
在分析L形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计算、有限元分析和轴压试验,对L形组合短柱的计算方法和轴压极限承载力进行研究。按照单肢高宽比等于4的原则,设计制作了L形组合短柱试件,计算采用叠加理论公式,得到试件的轴压极限承载力为3 720 kN;有限元分析采用壳单元、实体单元和接触单元,得到试件的轴压极限承载力为3 518 kN;轴压试验得到试件极限承载力为3 975 kN。分析结果可知,理论计算、有限元分析和轴压试验三者结果吻合,得到了L形组合短柱的轴压极限承载能力,并验证了采用叠加理论计算L形组合短柱轴压极限承载力的可行性。
单边连接高强角钢受压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曹现雷, 郝际平, 张天光, 樊春雷, 郭永华, 张耀
2009, 39(11): 108-112. doi: 10.13204/j.gyjz200911025
摘要:
通过对48根Q460高强角钢单边连接压杆承载力试验,对其受力性能和变形进行研究。由试验可知:试件绕平行于连接板的轴线发生弯曲变形,同时伴有绕角钢纵轴的扭转变形,小长细比试件大多为局部屈曲,大长细比试件为整体屈曲。将试验极限荷载值与美国ASCE 101997《输电铁塔设计导则》理论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试验值略大于美国规范值,因此,可以用美国ASCE 101997对单边连接Q460高强等边角钢压杆进行设计,且设计偏于安全。
全玻幕墙玻璃肋支承结构面内受弯加固试验研究
刘航, 朱晓峰, 李晨光, 刘崇焱, 左勇志, 施刚
2009, 39(11): 113-117. doi: 10.13204/j.gyjz200911026
摘要:
对9片简支玻璃肋结构面内受弯的全过程试验进行研究,其中3片采用粘贴钢化玻璃片的方法加固,3片采用粘贴不锈钢片的方法加固。对比分析玻璃肋采用不同方法加固后的破坏形态和受力特点。结果表明,玻璃肋结构无论是否进行过加固,其P-曲线均呈线性,且其破坏形态为明显的脆性破坏。采用粘贴钢化玻璃片和采用粘贴不锈钢片的方法对玻璃肋结构进行加固,均可以显著提高玻璃肋结构的受弯承载能力,同时结构的变形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玻璃肋在受弯时,其截面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但加固玻璃肋结构中,后粘贴的玻璃片或钢片存在显著的应变滞后问题,在设计中应予以考虑。
鉴定·加固·改造
防屈曲耗能支撑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效果分析
欧阳煜, 张文杰
2009, 39(11): 118-121. doi: 10.13204/j.gyjz200911027
摘要:
以一幢抗震性能未满足抗震规范的4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算例,对其采用增设防屈曲耗能支撑的方法进行抗震加固,并对原有结构及加固后结构进行了小震、中震下反应谱及地震波时程的抗震效果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防屈曲耗能支撑能够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在小震作用下,防屈曲耗能支撑处于弹性状态,为结构提供抗侧刚度;在中震作用下,防屈曲耗能支撑逐渐进入非线性状态,作为结构第一道防线消耗地震能量。
既有建筑地基横向加筋灌浆托换加固特性研究
马海龙, 戈铮
2009, 39(11): 122-125. doi: 10.13204/j.gyjz200911028
摘要:
针对既有建筑物天然地基上的筏板基础、在筏板基础周围布桩、在筏板基础周围布桩以及在筏板下的软土灌浆、在筏板基础周围布桩以及筏板下的软土灌浆同时采用横向加筋托换等4种基础形式,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计算分析了地基竖向变形、基础板内的剪力以及弯矩分布。在计算条件下,横向加筋灌浆托换加固,能有效地减小建筑物沉降,沉降仅为天然地基的一半。能减少基础板内的附加应力,与仅在建筑物外围基础下布桩加固相比,基础板的最大剪力和最大弯矩分别减少了54%、47%以上。横向加筋灌浆加固后地基的力学特性更接近于天然地基性质。因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多按天然地基设计,有利于既有建筑物的基础工作,不会在既有建筑物基础内引起过大的应力调整。另外,横向加筋灌浆托换技术通过在室外施工的方法加固室内地基土,在不影响底层居民正常生活、不影响工厂正常生产的情况下,使得既有建筑物下的地基土获得整体加固。
加固改造工程中旧柱新梁设计和施工
张开臣, 王丰, 司波, 李铭
2009, 39(11): 126-128. doi: 10.13204/j.gyjz200911029
摘要:
通过对西单某工程的加固改造,探索一种新的旧柱新梁节点设计与施工方法。该加固工程综合利用结构后锚固技术与预应力拉索技术各自的优势,其设计与施工经验,可为日趋增多的加固改造工程提供新的思路,对类似的加固改造工程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工程实录
长沙市贺龙体校体育馆建筑创作设计
沈春红, 杨君华, 宋敏, 徐赤兵
2009, 39(11): 129-131. doi: 10.13204/j.gyjz200911030
摘要:
结合长沙市贺龙体校体育馆的工程实践,对设计功能集约化,组合立体化的新型多元化体育训练馆作一些探求。主要从设计构思理念,功能空间组织,技术难点解决等方面进行论述。
设叠层游泳池的哈工大游泳馆结构设计及施工
白崇喜, 辛宇, 郑文忠
2009, 39(11): 132-136,89. doi: 10.13204/j.gyjz200911031
摘要:
根据哈尔滨工业大学游泳馆叠层游泳池的设置情况,给出承托该游泳馆比赛池的预应力框架的裂缝及变形控制标准,详细介绍预应力框架梁、框架柱中预应力筋及非预应力筋的选配过程及为避免框架梁和框架柱中受力筋撞头顶牛、同时确保局压及节点安全而采取的布筋方式及张锚措施。提出预应力框架柱中预应力筋的锚固方法,给出了预应力框架梁、框架柱孔道灌浆方法及灌浆料的选用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