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
CSCD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JST China收录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1年  第41卷  第5期

外界环境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
细骨料携带氯离子的砂浆强度和粘结力长期暴露试验研究
张小刚, 王卫仑, 王娇, 杨瑞
2011, 41(5): 1-5. doi: 10.13204/j.gyjz201105001
摘要:
首先研究了细骨料携带不同质量分数氯离子的砂浆试件在3,5,7,14,28,90d的抗折、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发现与拌制用水中携带氯离子具有早强作用不同,细骨料携带氯离子不但不会引起早强,反而会降低强度。基于4年的长期暴露试验,系统研究细骨料携带不同质量分数氯离子的砂浆试件在270,360,450,630,810,1050,1170,1320,1440d时的-s滑移全曲线,分析最大粘结应力、延性等粘结性能随腐蚀时间及不同氯离子质量分数的时变规律,最后通过origin软件得到了-s拟合公式。
自愈合对氯离子在开裂混凝土内侵蚀的影响
延永东, 金伟良, 王海龙
2011, 41(5): 6-9. doi: 10.13204/j.gyjz201105002
摘要:
开裂及自愈合是混凝土不可避免的现象。对3种不同水灰比的预制多裂缝试件,进行40d和160d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中的完全浸泡试验,结果表明,裂缝面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自愈合,自愈合面积随水灰比减小而增大,随时间增长而逐渐增大,但增大的速度逐渐变小。相同深度处裂缝附近的自由氯离子质量分数随距裂缝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且由于自愈合减小了裂缝面处的有效面积,导致氯离子从裂缝面侵入的数量小于从暴露表面侵入的数量。
高温条件下混凝土模拟孔隙溶液中钢筋腐蚀临界氯离子浓度的试验研究
周剑婷, 宋晓冰
2011, 41(5): 10-13,22. doi: 10.13204/j.gyjz201105003
摘要:
当钢筋周围混凝土孔隙液的游离Cl-超过临界氯离子浓度(cCl-)时,混凝土结构内的钢筋就会易于腐蚀。所以cCl-是暴露于氯离子环境的混凝土结构寿命预测的一个重要指标。特别在高温地区,钢筋混凝土结构破坏更严重。通过研究高温条件对钢筋腐蚀cCl-的影响。试验在50℃模拟孔隙溶液中进行,采用恒电位方法,考虑不同pH值的影响,得到具有95%保证率的临界氯离子浓度值。试验研究发现,在50℃溶液中钢筋腐蚀临界氯离子浓度比常温(25℃)下得到的结果小得多,而且温度的影响作用随着控制电位的下降和pH值的上升越明显。最后给出了温度与临界氯离子浓度的关系曲线。
暴露21年后混凝土的碳化及氯离子侵入研究
范宏, 付燕弟, 赵铁军
2011, 41(5): 14-18,38. doi: 10.13204/j.gyjz201105004
摘要:
对暴露21年的挡浪坝和预制混凝土扭工字块钻取了一批直径100mm的混凝土芯样。在实验室测定了芯样中的碳酸钙含量和氯离子分布;通过压汞试验测定了混凝土表层和内部的孔结构;分析材料因素和环境因素对碳化及氯离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对湿度较高时,混凝土碳化十分有限,且以未完全碳化区为主导;实际暴露混凝土中氯离子侵入深度不大;暴露混凝土表层与内部的微观结构差异明显,混凝土进一步水化和海水中的物质对表层混凝土的填充对氯离子侵入混凝土内部有阻碍作用。
人工气候环境下腐蚀混凝土梁的承载力研究
王建东, 张俊芝, 鲁列, 周建民, 曾凡信, 沈妙金
2011, 41(5): 19-22. doi: 10.13204/j.gyjz201105005
摘要:
在设定的人工气候氯盐腐蚀的环境下,对两种不同水灰比的钢筋混凝土梁进行腐蚀时间不同的试验研究,分析氯盐腐蚀后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及钢筋锈蚀率。结果表明:同一水灰比的混凝土梁在不同腐蚀时间下的承载力与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侵蚀深度及其对钢筋腐蚀的程度密切相关;水灰比较大的混凝土梁中钢筋腐蚀率大。
RMO-水泥净浆涂层改善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研究
黄波, 邓德华, 廖乃凤, 杜火文, 钟磊
2011, 41(5): 23-26. doi: 10.13204/j.gyjz201105006
摘要:
采用RMO-水泥净浆涂层,通过不同的涂抹工艺,对比评价其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改善效果,总结出RMO-水泥净浆涂层在不同的涂抹工艺下,混凝土受硫酸盐侵蚀的机理及劣化的过程。结果表明,对混凝土迎水面及背水面采用RMO-水泥净浆涂层进行涂封处理,均能有效减弱硫酸盐溶液在混凝土中的渗透作用,迎水面涂封处理对预防硫酸盐侵蚀更有效。
冻融和盐溶液作用下连续玄武岩纤维约束混凝土圆柱割线泊松比的研究
郭旗, 胡昆, 潘建伍
2011, 41(5): 27-33. doi: 10.13204/j.gyjz201105007
摘要:
通过对冻融循环和盐水-冻融循环复合两种环境下连续玄武岩纤维约束混凝土圆柱的轴向抗压试验,研究环境对连续玄武岩纤维约束混凝土圆柱的割线泊松比-纵向应力曲线以及割线泊松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恶劣环境下连续玄武岩纤维约束混凝土圆柱的割线泊松比-纵向应力曲线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生规律性变化,在极限割线泊松比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引入环境变量,提出极限割线泊松比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锈蚀钢筋与混凝土的环向粘结试验研究
胡秉偃, 邢锋, 赵羽习, 金伟良
2011, 41(5): 34-38. doi: 10.13204/j.gyjz201105008
摘要:
研究锈蚀钢筋与混凝土的环向粘结性能,对预测钢筋混凝土内裂时刻具有重要意义。考虑混凝土强度与钢筋类型两种影响因素进行钢筋混凝土扭转试件设计,利用恒电流通电法对试件进行加速锈蚀,采用扭矩扳手加载,并用倾角仪记录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相对转角。试验结果表明:光圆钢筋试块的极限抗扭承载力和抗扭刚度均小于变形钢筋;对于变形钢筋,较小的钢筋锈蚀量对于试件的环向粘结剪应力影响很小,当锈蚀率达到一定程度时环向粘结剪应力开始下降。对于光圆钢筋,由于钢筋锈蚀引起的附加机械咬合力、环向粘结应力随着锈蚀率增加而增加,钢筋锈蚀量达到一定程度后,环向粘结应力开始下降,但下降的速率不大。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深度比值的概率分布模型研究
王青, 徐港, 卫军, 刘德富
2011, 41(5): 39-42,133. doi: 10.13204/j.gyjz201105009
摘要:
探究混凝土中钢筋表面坑蚀的分布规律,是进行锈损钢筋混凝土构件可靠性评价的必要前提。通过对掺盐钢筋混凝土试件长达2年的室外干湿循环试验,得到89根不同锈蚀程度的钢筋;对锈蚀钢筋逐根清洗、量取质量、量测及计算分析后,获得了89组钢筋最大坑蚀与平均锈蚀深度的比值,并以此作为钢筋表面锈蚀特征的分析指标,利用数理统计相关知识对该指标的概率分布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氯盐环境下混凝土中钢筋最大坑蚀与平均锈蚀深度的比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德国工业建筑空间设计给我们的启示
刘志麟, 殷芳, 宫政
2011, 41(5): 43-46,49. doi: 10.13204/j.gyjz201105010
摘要:
工业建筑空间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产业工人的第二生存空间。关注工业建筑空间设计质量能改善工人的生活质量和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益。通过介绍德国大中小型企业空间设计的成功案例,以供国内建筑设计师在工业建筑设计中参考。
湖南大学校园公共空间新旧整合的研究
何玮
2011, 41(5): 47-49. doi: 10.13204/j.gyjz201105011
摘要:
从空间新旧整合的角度出发对湖南大学校园公共环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校校园公共空间新旧整合的基本框架和具体内容,为实现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的新旧整合设计提供参考。
浅析太阳能与住宅建筑一体化设计
王润生, 郑鑫, 刘明
2011, 41(5): 50-52,65. doi: 10.13204/j.gyjz201105012
摘要:
太阳能集热器与住宅建筑一体化安装,是住宅节能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主要操作过程就是把集热器安装到建筑物中,以此来实现与建筑的完美结合。通过分析太阳能集热器的特点和使用要求,对集热器在各种类型建筑中的设置进行探讨。
被动式太阳能生态住宅设计研究
王玲, 田稳苓, 王丽洁
2011, 41(5): 53-56,70. doi: 10.13204/j.gyjz201105013
摘要: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被动式太阳能住宅的概念、得热方式和设计思路,阐述如何通过合理的规划、建筑平面的布置、建筑形体的设计和巧妙建筑组合,实现对太阳能有效利用。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为太阳能住宅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秸秆节能墙体的应用研究
邸芃, 戢娇, 刘兰斗
2011, 41(5): 57-59,92. doi: 10.13204/j.gyjz201105014
摘要:
可持续建筑的发展对于缓解资源紧张、维护生态环境有着现实的意义。它要求建筑墙体材料的选择必须符合节能、节地和减废等特点。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可自然回收的常见资源,其取材方便,加工简单,成本低廉,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绿色墙体材料。通过对单一秸秆砖墙的结构体系和物理性能的全面分析以及秸秆复合板的组成及性能的详细阐述,揭示秸秆在节能、经济、隔热保温和环保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表明秸秆墙体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墙体结构,也为今后的节能墙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施工期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靠性研究
袁雪霞, 金伟良, 陈天民
2011, 41(5): 60-65. doi: 10.13204/j.gyjz201105015
摘要:
考虑混凝土结构和模板支撑体系的主要失效模式,提出施工期混凝土结构可靠度分析方法。利用施工现场调研统计资料和试验数据,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模板支撑体系在施工过程中的抗力和荷载的概率模型,计算出不同支模方案对应的施工期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可靠度,并分析施工活荷载统计参数对模板支撑体系可靠度的影响。
框-剪结构黏滞阻尼减震设计
孙金坤, 程敏, 何鑫, 郭小康
2011, 41(5): 66-70. doi: 10.13204/j.gyjz201105016
摘要:
在介绍黏滞阻尼器减震框-剪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按阻尼力与楼层剪力呈正比的方式分配阻尼系数的方法,并采用渐进法的思想实现对结构所需附加阻尼比更为精确的计算。结合工程实例,对已装及未装黏滞阻尼器的框架-剪力墙模型进行建模分析,就结构相关性和经济性进行对比,进一步考察黏滞阻尼器的减震效果,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栏杆结构的受力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
齐玉军, 冯鹏, 叶列平
2011, 41(5): 71-79. doi: 10.13204/j.gyjz201105017
摘要:
栏杆结构是房屋、桥梁等结构的重要附属构件,虽然并不影响主体结构的受力性能,但却对保障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对于栏杆结构受力性能和安全性的研究还较少,各国对于栏杆结构的设计指标和设计荷载也并不统一,我国规范中主要考虑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对于集中荷载和变形限值均未有规定。归纳比较了国内外相关规范中对栏杆结构的基本规定,基于理论分析和实际需求,提出栏杆结构的相对变形控制限值,为高度的1/100;对不同设计参数的栏杆结构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栏杆结构在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性能和安全性。基于上述研究,提出较为完整的栏杆结构设计方法。
大空间快捷改造用槽钢-砖砌体组合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张鸿梅, 刘威
2011, 41(5): 80-83. doi: 10.13204/j.gyjz201105018
摘要:
通过对2根和1根纯槽钢梁槽钢-砖砌体组合梁的受弯性能试验,以及理论和有限元数值计算的对比分析后,表明槽钢-砖砌体组合梁具有承载力大,稳定性好和延性好等优点,可在加固工程中采用。
改进遗传算法的结构调谐质量阻尼器风振控制的优化设计
强跃, 何建, 何运祥, 葛新广, 李创第, 吴恒斌
2011, 41(5): 84-87. doi: 10.13204/j.gyjz201105019
摘要:
为获得带调谐质量阻尼器(TMD)的建筑结构在随机风荷载作用下基于舒适度及动力可靠度的TMD装置的最优参数,在获得与舒适度相关的结构一阶模态加速度风振响应的解析解的基础上,根据随机过程极值理论,获得受控结构平均最大风振位移的解析解;然后,定义结构在设置TMD和不设置TMD的平均最大风振位移之比作为减振效果指标,并以之为优化目标,以舒适度、动力可靠度不超越其限值为约束条件;最后,运用改进遗传算法得到TMD装置的优化设计参数,从而建立了带TMD结构基于舒适度及动力可靠度约束优化设计的一般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获得TMD装置的最优参数。
考虑位移影响及土拱效应的土压力研究
卢坤林, 朱大勇, 杨扬
2011, 41(5): 88-92. doi: 10.13204/j.gyjz201105020
摘要:
针对不同位移模式下的刚性挡土墙,提出考虑位移影响和土拱效应的土压力计算方法。将已有的内、外摩擦角与位移之间的关系式以及侧压力系数的表达式植入水平层分析法,推导出不同位移模式下的主、被动土压力的理论公式。并将计算结果与六个模型试验数据比较,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主动情况下吻合较好,被动稍差;从位移模式的角度来说,绕顶部转动(RT)模式吻合较好,绕底部转动(RB)模式被动情况与试验数据略有差距。总体而言,该方法基本上能够综合考虑挡土墙位移与土拱效应对土压力分布的影响。
钢丝网筋材的加筋作用特性试验研究
刘泽, 杨果林, 黄向京
2011, 41(5): 93-98. doi: 10.13204/j.gyjz201105021
摘要:
在双绞合六边形钢丝网加筋红砂岩粗粒土大三轴试验的基础上,对钢丝网筋材的加筋机理、加筋作用发挥过程和含水量、加筋间距对加筋效果的影响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表明,加筋双绞合六边形钢丝网可以同时提高红砂岩粗粒土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其加筋机理不宜采用准黏聚力理论,工程设计时也应考虑筋材对土体内摩擦角的贡献;双绞合六边形钢丝网的加筋作用发挥有一个过程,只有当土体应变超过临界应变后才能真正起到加强作用;低围压时的加筋效果要比高围压时的加筋效果好,并且低围条件下加筋三层时的效果要比加筋二层发挥得更早,而高围压条件下则刚好相反;含水量和加筋间距对加筋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加筋试样的抗剪强度参数c、值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随加筋间距减小而增大;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到了c、值与含水量和加筋间距的经验公式。
基于强度折减的边坡抗滑桩可靠性分析
吴坤铭, 王建国, 谭晓慧
2011, 41(5): 99-103. doi: 10.13204/j.gyjz201105022
摘要:
为了对边坡抗滑桩加固工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建立位移迭代有限元模型模拟桩-土间的相互作用,基于强度折减的位移迭代有限元法对边坡抗滑桩加固工程进行可靠性分析,把计算参数视为随机变量考虑参数变异性对抗滑桩锚固深度及边坡加固工程可靠性的影响。可靠指标的选取应考虑边坡工程等级,以目标可靠度为控制指标去指导抗滑桩锚固深度的设计。工程算例表明,采用可靠性方法设计抗滑桩加固工程是合理的,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泉州地区典型土动剪切模量及阻尼比的试验研究
蔡辉腾, 秦娟, 许莉, 方嘉冶
2011, 41(5): 104-107,98. doi: 10.13204/j.gyjz201105023
摘要:
通过对泉州地区淤泥、粉质黏土、粉质黏土与粉砂互层土、残积土等4类典型土的共振柱试验,详细探讨围压大小、土的性质对这4类典型土的动剪切模量G及阻尼比的影响。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给出泉州地区这4类典型土在不同围压下G/Gmax和/max随变化的平均曲线及其参数的推荐值,并定量给出围压对这4类典型土G/Gmax和/max随变化的平均曲线的参数的影响规律。
大型张弦梁结构施工过程模拟
彭添, 刘振华, 刘祥宇
2011, 41(5): 108-111,125. doi: 10.13204/j.gyjz201105024
摘要:
对某体育中心钢结构屋盖单榀结构拼装、吊装及结构整体安装方案,用ANSYS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对两种结构拉索张拉方案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优选出最终的方案。该方案的特点是采用分步、分级张拉;考虑到加快施工进度,保证结构安全,千斤顶由中间往两边移动,对称张拉,使之符合设计状态;合理的吊装及张拉方案为整个结构按计划完成施工提供了可靠保证。
现代钢结构
四角钢连接框架-十字加劲钢板墙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虎奇, 郝际平, 郭宏超, 周琦, 李岩
2011, 41(5): 112-115. doi: 10.13204/j.gyjz201105025
摘要:
通过一榀单跨双层的四角钢连接框架内嵌十字加劲钢板墙模型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系统分析结构受力性能和破坏机理,研究其滞回性能、破坏模式、延性及耗能性能等抗震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整个结构具有较大的初始刚度以及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结构丧失承载力是因为柱脚处焊缝全部撕裂。
半刚性铝合金蒙皮结构极限承载力分析
李强, 郝际平
2011, 41(5): 116-119,9. doi: 10.13204/j.gyjz201105026
摘要:
通过对半刚性铝合金蒙皮结构进行风载和雪载下的极限承载力试验,分析结构的变形和破坏特征。由节点试验得出节点的弯矩-转角关系,并将其应用于有限元分析,研究节点半刚性对结构位移的影响,提出屋面板改变内力在框架内的分布,并大大提高结构承载力。
新型外套管式节点试验研究及简化设计
李黎明, 李宁, 蔡玉春
2011, 41(5): 120-125. doi: 10.13204/j.gyjz201105027
摘要:
为研究外套管式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3个十字形足尺构件的低周反复试验,并对主要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采用ANASYS有限元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分析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通过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和屈服线理论,确定加劲肋厚度和外套管厚度的设计方法。
轮辐式大跨度张拉结构地震反应分析(Ⅱ)
冼耀强, 刘伯权, 丁江澍
2011, 41(5): 126-133. doi: 10.13204/j.gyjz201105028
摘要:
以世纪莲体育中心轮辐式大跨度张拉索膜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索系预应力变化时,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反应。结果表明:索系预应力增大,结构刚度增加,地震作用下索系竖向位移减小,但其他杆件竖向位移增大,结构内力增加,地震力造成的损伤也增大;部分预应力索松弛对索系及压环轴应力影响不大,但对压环和腹杆的弯矩、索系及压环的位移影响较大,可通过监测构件内力及位移的变化来判断结构的损伤。
工程实录
压力型预应力抗浮锚杆逆作施工技术及在腐蚀性承压水地层中的应用
柳建国, 杨宝森, 陈国强, 武思宇
2011, 41(5): 134-138,83. doi: 10.13204/j.gyjz201105029
摘要:
介绍压力型预应力抗浮锚杆逆作施工技术在太原万达广场酒吧街工程中的应用。压力型预应力抗浮锚杆受荷后其固定段内的灌浆体处于受压状态,故不易开裂,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同时抗浮锚杆布置灵活,锚固效率高,有利于底板均匀受力。在承压水较大的情况下,通过预先打入钢管穿透承压水层以隔水隔砂,有效解决承压水对抗浮锚杆施工的不利影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缝间止水处理及节点防水处理,防止了渗水漏水现象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后对逆作施工抗浮锚杆技术进行了探讨。
大面积柔性轻型屋面施工技术在大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韩建聪, 赵伟
2011, 41(5): 139-142. doi: 10.13204/j.gyjz201105030
摘要:
某大型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屋面,采用管桁架加压型钢板及PVC防水等柔性轻型材料和施工技术。该工程具有单体屋面面积大,作业面大,工程节点数量多,施工人员多,工序交叉多,现场管理繁杂和工期紧等特点。这种轻型屋面与传统的屋面相比,有较大的优势:工序衔接紧密、没有技术间歇要求、没有湿作业、屋面荷载轻和适合大跨度。在经历了1年多的实际应用后,屋面完全满足使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