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 收录期刊
日本JST China 收录期刊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锈蚀钢筋与混凝土的环向粘结试验研究

胡秉偃 邢锋 赵羽习 金伟良

李卫东, 张天天, 刘美霞.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装配式建筑产业政策模拟及节能减排效益评价[J]. 工业建筑, 2022, 52(2): 196-205. doi: 10.13204/j.gyjzG20102903
引用本文: 胡秉偃, 邢锋, 赵羽习, 金伟良. 锈蚀钢筋与混凝土的环向粘结试验研究[J]. 工业建筑, 2011, 41(5): 34-38. doi: 10.13204/j.gyjz201105008
LI Weidong, ZHANG Tiantian, LIU Meixia. Policy Simulations of the Prefabricated Building Industry and Evaluations of Benefits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Based on System Dynamics[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2, 52(2): 196-205. doi: 10.13204/j.gyjzG20102903
Citation: Hu Bingyan, Xing Feng, Zhao Yuxi, Jin Weiliang. EXPERIMENTAL STUDY ON HOOP BOND BETWEEN CORROSION BAR AND CONCRETE[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11, 41(5): 34-38. doi: 10.13204/j.gyjz201105008

锈蚀钢筋与混凝土的环向粘结试验研究

doi: 10.13204/j.gyjz20110500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08157);深圳市土木工程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SZDCCE09-12)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胡秉偃, 男, 1987年出生, 硕士研究生。E-mail:demonhunter_hu@126.com

  • 中图分类号: TU375

EXPERIMENTAL STUDY ON HOOP BOND BETWEEN CORROSION BAR AND CONCRETE

  • 摘要: 研究锈蚀钢筋与混凝土的环向粘结性能,对预测钢筋混凝土内裂时刻具有重要意义。考虑混凝土强度与钢筋类型两种影响因素进行钢筋混凝土扭转试件设计,利用恒电流通电法对试件进行加速锈蚀,采用扭矩扳手加载,并用倾角仪记录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相对转角。试验结果表明:光圆钢筋试块的极限抗扭承载力和抗扭刚度均小于变形钢筋;对于变形钢筋,较小的钢筋锈蚀量对于试件的环向粘结剪应力影响很小,当锈蚀率达到一定程度时环向粘结剪应力开始下降。对于光圆钢筋,由于钢筋锈蚀引起的附加机械咬合力、环向粘结应力随着锈蚀率增加而增加,钢筋锈蚀量达到一定程度后,环向粘结应力开始下降,但下降的速率不大。
  • 金伟良,赵羽习.混凝土结构耐久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 Morinaga S. Remaining Lif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After Ccorrosion Cracking[J]. Durability of Building Materials?and Components,1996(71):127-136.
    [3] Williamson S J, Clark L A. Pressure Required to Cause Cracking?of Concrete due to Reinforcement Corrosion [J]. Magazine of?Concrete Research,2000,52(6):452-467.
    [4] 赵羽习,金伟良.混凝土锈胀时刻钢筋锈蚀率的数值分析方法[J].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2(6):1080-1084.
    [5] Du Y G, Chan A H C , Clark L 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Effects of Radial Expansion of Corroded Reinforcement [J]. Computers and Structures,2006,84:917-929.
    [6] Bary B, Ben H M, Adam E, et al.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Effective Elastic Properties of Degraded Cement Pastes [J].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2009,39(10):902-912.
    [7] 夏宁,任文青,李宗利.砂浆锚杆锚固段锈蚀胀裂过程的数值模拟及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7):1481-1485.
    [8] JTJ 27098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S].
  • 期刊类型引用(17)

    1. 杜维维,张帮欣. 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装配式建筑节能减排思考. 中国住宅设施. 2024(01): 17-19 . 百度学术
    2. 崔润兵. 装配式机场道面板铺装工艺研究及精调装备研制. 铁道建筑技术. 2024(05): 48-51 . 百度学术
    3. 张思凡,杨晖,汤小芳,崔哲,佟雨柔. 装配式建筑碳排放量核算与减排策略研究综述. 煤气与热力. 2024(03): 11-16 . 百度学术
    4. 张怀东,郭永辉,陈锦平,何朝,曹灿,潘勋,庞秀江. 基于装配式建筑的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及应用. 山东化工. 2024(08): 186-188 . 百度学术
    5. 朱贯宇,张尚,郭丽萍,周思嘉,黄同裕.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装配式建筑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建筑设计管理. 2024(10): 60-72 . 百度学术
    6. 李辉山,李琳琳. 基于SEM的装配式建筑推广影响路径研究. 项目管理技术. 2023(03): 133-139 . 百度学术
    7. 刘芸. 基于绿色可持续的装配式建筑节能减排研究.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3(08): 22-24 . 百度学术
    8. 王鑫,邹超,吴国庆,马瑜晨. 装配式住宅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27): 160-164 . 百度学术
    9. 宋文健,赵夏斐,索海翔. 基于时间序列的国际CO_2减排效果评价方法. 工业加热. 2023(09): 64-68 . 百度学术
    10. 于洋,王奇,石振武. 装配式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科技和产业. 2023(20): 144-151 . 百度学术
    11. 贾肖霞,李晓健.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装配式建造的现状与对策. 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 2023(09): 29-32 . 百度学术
    12. 马少春,刘柯磊,鲍鹏,许鑫. 一种实心装配式预制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混凝土. 2023(11): 206-209 . 百度学术
    13. 黄骞. “双碳”视野下中国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风险和路径. 福建建筑. 2022(05): 137-140 . 百度学术
    14. 张广泰,魏佳,何彬,李同. 装配式建筑项目关键成功因素研究. 科技和产业. 2022(06): 194-199 . 百度学术
    15. 王文斌. 环保视角下企业节能减排的对策探讨.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22): 124-126 . 百度学术
    16. 杨敏婕. 建筑工业化与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评价:以京津翼地区为例. 工程管理学报. 2022(06): 18-23 . 百度学术
    17. 朱丽,陆盛武,梁积峰,吴静,杨宇.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节能减排分析与评价. 建筑经济. 2022(S2): 302-306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5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08
  • HTML全文浏览量:  27
  • PDF下载量:  37
  • 被引次数: 68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0-05-23
  • 刊出日期:  2011-05-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