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JST China收录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8年  第38卷  第11期

缓粘结预应力综合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缓粘结预应力综合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李佩勋
2008, 38(11): 1-5. doi: 10.13204/j.gyjz200811001
摘要: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是在克服后张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技术自身缺点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全新的预应力技术,是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又一次重大突破。通过对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发展状况的总结,介绍国内外此项技术的研究成果、最新研究动态及工程应用情况,指出缓粘结预应力技术有待进一步拓展研究的方向。
缓粘结预应力钢筋用胶粘剂材料研究
范蕴蕴, 吴转琴, 周建锋, 宫锡胜
2008, 38(11): 6-8,16. doi: 10.13204/j.gyjz200811002
摘要:
依据缓粘结预应力钢筋的技术特点,开发出符合技术要求的专用缓凝胶粘剂材料,测试了其物理、化学性能,分析了缓凝胶粘剂材料的特有属性,结果表明,缓凝胶粘剂具有优良的性能指标。同时,结合缓凝胶粘剂的性能特点,对其固化过程和抗扰性能进行分析,明确了温度对固化时间和填料对抗扰性能的影响。
缓粘结预应力钢筋用胶粘剂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吴转琴, 范蕴蕴, 刘景亮, 刘刚
2008, 38(11): 9-12,35. doi: 10.13204/j.gyjz200811003
摘要:
针对缓凝胶粘剂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系列专项研究,测试了缓凝胶粘剂固化态的抗拉强度、抗折强度以及固化过程的强度变化值,获得了缓凝胶粘剂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通过对不同批次的试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缓凝胶粘剂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具备作为缓粘结预应力技术核心介质的必需条件,从而实现与有粘结力学性能媲美的良好效应。
缓粘结预应力钢筋用胶粘剂材料的稳定性研究
周建锋, 尚仁杰, 范蕴蕴, 吴转琴
2008, 38(11): 13-16. doi: 10.13204/j.gyjz200811004
摘要:
对缓凝胶粘剂材料力学性能的稳定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测试了不同的固化周期、不同的环境温度、盐雾条件、湿热条件、加速老化后的拉压强度值,证实了缓凝胶粘剂力学性能的稳定性,可以满足不同环境条件下缓粘结预应力筋的使用,为缓粘结预应力技术的工程应用创造了条件。
缓粘结预应力钢筋的制备工艺及生产设备研究
刘景亮, 李谦, 范蕴蕴, 吴转琴
2008, 38(11): 17-19,44. doi: 10.13204/j.gyjz200811005
摘要:
依据缓凝胶粘剂材料的特性,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在制备过程中存在的各影响因素的解决方法,并对制备过程的环境控制加以说明。同时,研制出适用于加工缓粘结预应力钢筋的涂层设备、冷却设备和压纹设备,为缓粘结预应力钢筋的生产提供了设备保证。
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摩擦系数试验研究
吴转琴, 曾昭波, 尚仁杰, 刘景亮
2008, 38(11): 20-23. doi: 10.13204/j.gyjz200811006
摘要:
通过对直线布筋的12根缓粘结钢绞线和不同转角的15根缓粘结钢绞线的张拉试验研究,测得每根钢绞线的摩擦损失大小,根据钢绞线长度和转角大小,计算出在给定缓粘结剂配方下,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摩阻系数、的大小和离散程度,为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参考。
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弯试验研究
尚仁杰, 张强, 周建锋, 曾昭波
2008, 38(11): 24-27. doi: 10.13204/j.gyjz200811007
摘要:
介绍了缓粘结预应力筋的构造和工作原理,通过3根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弯试验研究了其开裂弯矩、极限弯矩、裂缝分布和荷载-挠度关系等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并与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弯规律,为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计算提供了参考。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力鸿生态家园工程中的应用
宫锡胜, 刘景亮, 周建锋, 司思宇
2008, 38(11): 28-30. doi: 10.13204/j.gyjz200811008
摘要:
介绍了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力鸿生态家园公寓高层结构大跨度板中的应用,给出了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板的设计和施工方法,指出了缓粘结预应力技术施工中应该注意的事项,通过工程实践总结出了缓凝胶粘剂固化时间的控制和张拉时间的控制是缓粘结预应力施工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为缓粘结预应力工程施工提供了参考。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北京市新少年宫工程中的应用
马敬友, 李俊安, 刘刚, 尚仁杰
2008, 38(11): 31-35. doi: 10.13204/j.gyjz200811009
摘要:
介绍了北京市新少年宫1号楼异形板柱剪力墙结构中缓粘结预应力筋设计方法;按照空心板的主受力方向并考虑施工方便,确定出空心管的布置方向以及普通筋和预应力筋布置方向;用密肋梁模拟了空心板的受力,并用密肋梁的内力计算结果确定了顺肋方向的配筋;根据结构抗震性特点,在抗震敏感区域采用缓粘结预应力技术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大跨度混凝土井字梁中的应用
尚仁杰, 吴转琴, 喻远鹏, 岳彦博, 宫锡胜
2008, 38(11): 36-39. doi: 10.13204/j.gyjz200811010
摘要:
介绍了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在承德市城市展览馆32.4m33.2m跨周边不规则井字梁中的应用,介绍了井字梁预应力筋的设计计算方法,根据平衡荷载大小计算了预应力次弯矩和预应力反拱,计算了考虑次弯矩后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名义拉应力、极限承载力,为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特别是大跨度井字梁的设计计算提供参考。
企业文化与工业建筑形象设计
李大为, 杨颖虹, 李秀明
2008, 38(11): 40-44. doi: 10.13204/j.gyjz200811011
摘要: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发展的灵魂,对企业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工业建筑作为企业文化的物质载体,又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与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企业文化的概念及特点出发,分析其与工业建筑的关系,指出工业建筑形象设计如何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展示企业形象。
城市设计导向下的工业园设计探究——铜陵佑宏产业基地规划设计实践
朱晓青, 王竹, 赵淑红
2008, 38(11): 45-48. doi: 10.13204/j.gyjz200811012
摘要:
城市核心空间的膨胀,可快速拉近周边工业区与主城之间的距离。工业园的规划方式从遵循单一的内部生产活动为主,逐步转向外部城市设计为导向,内外并重的要求。通过城市设计方法来组织生产活动空间布局,探索快速城市化下工业区设计导控的新模式。
庭院的生态作用——以蛇口南海意库3号厂房改造方案为例
王珊, 杨姗, 朱蕾, 王京华
2008, 38(11): 49-51. doi: 10.13204/j.gyjz200811013
摘要:
生态节能建筑设计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通过对庭院与建筑关系的解读,分析了生态节能建筑中庭院的设计原则和特点,并以工业厂房改造为例,对庭院的功能性和多维性特征作了更为深入的探究。
正六边形核筒悬挂结构中筒体受扭连续化分析
涂永明, 张继文, 吕志涛, 钱洋, 陈杰
2008, 38(11): 52-57. doi: 10.13204/j.gyjz200811014
摘要:
根据结构连续化分析方法,采用完备的三角函数系形式表示正六边形核筒悬挂建筑结构中筒体在扭矩作用下的位移函数,并推导出核筒中的剪力墙的正应力和剪应力公式。在此基础上,得出核筒各部分的应变能。而后,根据最小势能原理,得出扭矩作用下核筒关键点处的位移值。由此,推导出了受扭核筒转角及任意指定点的应力、应变和连梁的剪力等。最后,分别采用文中的连续化方法和有限元软件Ansys9.0对一个算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验证了连续化方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提出的连续化方法可以为工程实践中的计算提供一定的参考。
多层渗透各向异性地基非轴对称固结分析
艾智勇, 梅阿敏
2008, 38(11): 58-62. doi: 10.13204/j.gyjz200811015
摘要:
从渗透各向异性非轴对称固结基本方程出发,通过引入Fourier级数展开,对时间t、坐标r的Laplace-Hankel变换,再对坐标z的Laplace变换,得到四元一次方程组,解此方程组,并进行Laplace逆变换,得到了单层渗透各向异性地基非轴对称固结问题的传递矩阵,然后利用传递矩阵法,结合层间连续性条件和边界条件,得到了多层渗透各向异性地基非轴对称固结问题在积分变换域内的解。最后应用Laplace-Hankel逆变换技术得到非轴对称固结问题在物理域内的理论解;并编制出相应的计算程序,进行数值计算和分析,以讨论渗透各向异性对地基固结的影响。
路堤下钉形搅拌桩复合地基性状的数值分析
易耀林, 刘松玉
2008, 38(11): 63-68. doi: 10.13204/j.gyjz200811016
摘要:
针对国内水泥土搅拌桩存在的问题,介绍一种新型水泥土搅拌桩钉形搅拌桩,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对路堤荷载下钉形搅拌桩和常规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于钉形搅拌桩的扩大头作用,钉形搅拌桩的桩体荷载分担比高于常规搅拌桩,而相同深度加固区上部的桩身负摩阻力小于常规搅拌桩;钉形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区上部的土体附加应力小于常规搅拌桩复合地基;与常规搅拌桩相比,钉形搅拌桩不仅能有效减小复合地基地表桩、土沉降、坡角侧向位移,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减小地表桩土差异沉降,防止发生桩顶向上刺入破坏,不需在顶部设置加筋及垫层。
Y型沉管灌注桩及其承载特性
王新泉, 陈永辉, 刘汉龙, 徐立新
2008, 38(11): 69-74. doi: 10.13204/j.gyjz200811017
摘要:
对Y型沉管灌注桩技术原理予以介绍,针对工程界对Y型桩有别于传统桩型的反拱曲面是否存在摩阻弱化效应的忧虑进行圆形桩、Y型桩现场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Y型桩承载力的增加与侧表面积的增加效果同样明显,反拱曲面尽管可能存在摩阻不均匀发挥的特性,但未发现其异形摩阻弱化效应。结合三个工程实例的静荷载检测结果,对Y型沉管灌注桩的承载特性进行分析;针对Y型桩有别于传统桩型的过度充盈反而削减承载力的特点,提出在计算Y型桩极限承载力时引入充盈折减系数,并对求解充盈折减系数的方法予以介绍。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的疲劳性能研究
刘荣桂, 付凯, 颜庭成
2008, 38(11): 75-78. doi: 10.13204/j.gyjz200811018
摘要:
以预应力混凝土试件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冻融循环次数条件下的疲劳损伤特性进行分析。混凝土结构在经历一定冻融循环次数后,等效于先进行了一级疲劳加载,根据多级加载疲劳理论,以相对动弹性模量的衰减为参数建立多级疲劳损伤参量,引入冻融损伤因子kn来表征冻融损伤的影响,建立冻融循环条件下的混凝土结构疲劳损伤模型。该模型可考虑试件总体损伤程度。试验验证,模型计算损伤度值与试验值之间的误差在16%以内。
FRP加固混凝土界面抗剪性能试验
刘军, 李英梅, 栗青
2008, 38(11): 79-81,96. doi: 10.13204/j.gyjz200811019
摘要:
对CFRP加固的混凝土构件进行了界面静荷载下的抗剪性能试验。通过对15个混凝土试件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到了CFRP与混凝土界面的剪切粘结破坏过程、特点及界面强度。3种界面试件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混凝土试件总体和界面附近用纤维增强的界面强度较高,提高的幅值分别约为10.6%和8.6%。
混凝土耐久性破坏经时模型在HILS服役寿命预测中的应用
马保国, 罗忠涛, 王凯, 邹定华, 王迎斌, 王信刚
2008, 38(11): 82-84,74. doi: 10.13204/j.gyjz200811020
摘要:
采用混凝土耐久性破坏经时模型(CDFTModel)对不同体系设计下的武汉长江隧道管片进行服役寿命预测。结论表明:考虑各种潜在影响因素,按实际应用过程的最保守估计,高抗渗长寿命大直径盾构管片(HILS)功能梯度层体系的使用寿命可达到150年以上。采用有限元法分别对各体系进行Cl-离子渗透浓度分布模拟,结果显示,功能梯度体系管片的抗Cl-离子渗透性能远远优于复合胶凝材料体系。
改性聚丙烯(粗)-钢纤维混杂对混凝土增强增韧性能的试验研究
毕远志, 华渊, 张大林, 蔡东红, 王丛书, 夏必培, 杨耀文
2008, 38(11): 85-88,114. doi: 10.13204/j.gyjz200811021
摘要:
通过大量的试验对比,得到凯泰(CTA)改性聚丙烯纤维(粗)与钢纤维的混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效果。高弹性模量的钢纤维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初裂应力和抗弯强度,低弹性模量的改性聚丙烯(粗)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韧性和抗弯能力。通过调节两种不同性能的纤维在混凝土中的配合比,可以综合提高混凝土各方面的性能,满足工程对纤维混凝土的不同功能要求,包括抗冲击性能、抗裂、较好的弯曲韧性和抗疲劳性能等。
现代钢结构
体内张拉成形空间网格结构受荷过程腹杆影响分析
王成, 张毅刚, 谭争光
2008, 38(11): 89-92. doi: 10.13204/j.gyjz200811022
摘要:
体内张拉成形空间网格结构是由上弦、下弦(下弦管内穿索)、腹杆和侧向连接构件组成的一种新型空间结构形式,是通过对下弦管内索施加预应力张拉成形,进而改善结构受力性能的自平衡体系;上弦是该结构成形及工作阶段最主要的受力构件,也是结构能否成形的关键。对一个100m跨的体内张拉成形空间网格结构,分析了腹杆截面、腹杆数目和刚臂腹杆节间数(刚臂长度)等腹杆参数对结构工作阶段性能的影响,指出刚臂腹杆节间数是影响结构使用的重要因素,并得出了各参数对结构影响的特点。
大跨度弦支穹顶结构风速时程模拟研究
张爱林, 张翠翠
2008, 38(11): 93-96. doi: 10.13204/j.gyjz200811023
摘要:
随着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发展,风荷载对其结构的影响越来越不容被忽视。目前,国内针对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对弦支穹顶结构的研究更是甚少。在结构的风振响应分析中,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得到的风速时程曲线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利用线性滤波器中的自回归AR模型,通过VC与Matlab的混合编程以及自行编制的Romberg积分程序,对大跨度弦支穹顶结构进行了高效快速的风速模拟,并以奥运羽毛球馆为例证明了其正确性。为后面对弦支穹顶结构的风振响应分析奠定了基础。
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李斌, 任利民, 石小燕
2008, 38(11): 97-101,105. doi: 10.13204/j.gyjz200811024
摘要:
以两榀单跨两层全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拟静力试验,考虑柱截面含钢率的影响,研究分析了全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反复低周荷载作用下的破坏特征,承载能力,滞回曲线,变形能力,耗能能力以及强度、刚度退化性能;并分析了柱截面含钢率对结构受力性能及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将结构的各特征指标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钢结构框架的对应特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承载力高,滞回曲线饱满,延性系数为5.56~6.80,有较好的变形能力和稳定的后期承载力,呈梁铰破坏机构,可初步判断该种结构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和较高的抗震能力;并且在同等条件下,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受力性能和抗震性能明显优于钢筋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结构,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T形圆管相贯节点的低周往复受力性能研究
丁北斗, 丁丽
2008, 38(11): 102-105. doi: 10.13204/j.gyjz200811025
摘要:
通过对T形相贯节点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该节点的破坏形式、受力性能,同时对该节点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其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分析结果表明:T形圆管相贯节点具有较好的延性。T形相贯节点的滞回曲线稳定饱满,具有较为理想的抗震耗能作用。
鉴定·加固·改造
FRP加固钢梁胶层界面的断裂力学分析
郑云, 叶列平, 岳清瑞, 惠云玲
2008, 38(11): 106-108. doi: 10.13204/j.gyjz200811026
摘要:
疲劳试验研究表明,FRP加固钢梁可以大大改善钢结构的疲劳寿命,但FRP端部胶层界面容易发生脱胶,影响加固效果。采用断裂力学分析方法,应用分析模型、简化分析模型和有限元方法得到胶层界面裂纹扩展过程的能量释放率G,提出避免FRP端部发生胶层界面破坏的措施。
已增景观荷载的人防地下室结构加固设计和施工新技术研究
李树林, 王先沛, 赵中伟, 查玉庆
2008, 38(11): 109-111. doi: 10.13204/j.gyjz200811027
摘要:
介绍了已有结构上增加较大荷载效应的加固方法,由于已有结构上部没有工作面,对仅能在梁板下方浇筑混凝土的挤密法施工新技术亦进行介绍;这一新技术的实施,为加固设计开辟了新的途径。
某标准件厂房车间吊车梁加固方案
张志强, 张轲, 赵锋, 郝铭科
2008, 38(11): 112-114. doi: 10.13204/j.gyjz200811028
摘要:
结合某标准件厂房车间吊车梁系统增容改造项目,介绍了钢筋混凝土吊车梁选择加固方案时需考虑的因素,并以必要的验算结果为据,说明外包钢加固方案的可行性。
工程实录
焊接轻钢结构在多层住宅中的应用
陈伟, 孙金坤, 郭剑, 郭小康
2008, 38(11): 115-117. doi: 10.13204/j.gyjz200811029
摘要:
轻钢结构住宅建筑是当前住宅建筑发展的方向,但在西部地区较为少见。介绍了西部钢城攀枝花市的一个轻钢结构住宅试点工程,指出设计和施工要点,防火防腐处理措施,并进行了振型实测试验,得出实测自振频率和阻尼比,最后进行了经济性能分析。
建筑设计漫谈
新型农村住宅的节能策略
邸芃, 吴皓俊, 李百益
2008, 38(11): 118-120,5. doi: 10.13204/j.gyjz200811030
摘要:
基于目前我国农村住宅节能的现状,对多种节能技术进行阐述,说明了农村住宅建筑节能已成为全国关注的重点。结合实例列举出适合农村特定环境下的住宅节能策略,提出现阶段农村在推广节能住宅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发展前景。
面向生态的校园水景观
尹晶, 杨豪中, 冯晋祥
2008, 38(11): 121-123. doi: 10.13204/j.gyjz200811031
摘要:
针对学校地域特点,对于景观用水的收集和利用模式进行了探索,把雨水、地下渗水等水资源作为再生水资源,运用生态模式加以收集、净化和开发利用,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水的存流、调蓄和水质保持等问题,而且提供了作为室内外景观用水、建筑冷却用水等进一步综合利用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力图能很好地贯彻生态设计的思想,将生态理念融入到景观的全寿命周期之中,特别是有利于管理和维护,提升校园景观环境和学生生活质量,为推广应用可持续发展的水景观建设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
互动空间
关于变形控制的讨论(2)
万叶青, 袁鑫
2008, 38(11): 124-127. doi: 10.13204/j.gyjz200811032
摘要:
屋面梁挠度是按《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是按《钢结构设计规范》控制,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