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
CSCD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JST China收录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4年  第44卷  第02期

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基于适应性再利用的我国工矿遗产保护初探
黎启国, 郑伯红
2014, 44(02): 1-4. doi: 10.13204/j.gyjz201402001
摘要:
工矿遗产糅合了工业遗产与地质遗产。随着矿产资源不断枯竭和产业的升级转型,矿业遗留激增,工矿遗产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为了对工矿遗产实施有效保护,运用适应性再利用理论,从建筑学角度,提出工矿遗产保护的六项原则:动静结合、风貌维持、功能更新、技术多样、新旧识别和分步实施,以及六种保护方式:原地更新保护、迁移保护、嵌入式保护、围合保护、废墟保护、因子保护。
基于数字技术的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策略研究
朱宁, 高琦, 郭亚成
2014, 44(02): 5-7. doi: 10.13204/j.gyjz201402002
摘要: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给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通过介绍工业遗产数字化的概念、发展历程,探讨其优越性,并结合优秀的工业遗产改造实例,最终总结出基于数字技术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
武昌沿江地区工业遗产再生实践研究
田燕, 张赐, 王铮
2014, 44(02): 8-12. doi: 10.13204/j.gyjz201402003
摘要:
武昌沿江地区实施性规划开展了有关工业遗产的子项研究。以现状调研为基础,确定了武昌沿江地区工业遗产保护和与利用的总体思路,以保护为前提、以文化为指引,通过功能置换、景观重塑,及以传承工业记忆为核心的特色文化板块建设,以实现地区整体复兴。重点介绍了四美塘特色文化板块的景观意向设计与若干工业建筑遗产的改造实践,并引发对当前工业遗产再生实践和城市规划与管理的相关思考。
青岛老工业建筑改造及再利用研究
于红霞, 张佳乐
2014, 44(02): 13-16. doi: 10.13204/j.gyjz201402004
摘要:
青岛老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是青岛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青岛老工业建筑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分析青岛老工业建筑改造和再利用现状,进而对青岛老工业建筑改造和再利用模式进行探讨,旨在能为青岛老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提供一些参考。
“天津拖拉机厂”工业遗产的保护性规划设计
张长锐, 胡英杰, 田勇
2014, 44(02): 17-20. doi: 10.13204/j.gyjz201402005
摘要:
工业遗产在现代城市建设当中的去留问题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天津作为中国近现代重要的漕运城市,其历史上的轻、重工业生产活动在城市中留下的痕迹为数不少。对于这些已经停产的并且不再有传统产业活力的既有工业用地地块的利用与复兴,如何定位值得关注。在对既有建筑的拆改建设方面走过弯路,但也积累了很多经验,通过慎重调研我们觉得既不能放任闲置的既有空间成为老城中的死结,也不能鲁莽的置其文化脉络于不顾而加以拆除重建,毕竟认为,在决策失误的弹指之间已经失去了天津古城的化石老城厢。要做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化,就应该尊重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均衡性和公众性。以天津南开区天津拖拉机厂的改造为例,探讨并找到对工业建筑遗产的开发的经济性、均衡性和可持续性。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青岛四方机车厂再利用
王鑫
2014, 44(02): 21-25. doi: 10.13204/j.gyjz201402006
摘要:
以青岛四方机车厂改造为例,探讨了在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下普遍性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途径,提出面向市民生活,强调再利用,促进社区发展的老工厂改造更新模式。
基于地域价值的陕西重型机械厂旧厂区改造规划设计
金鑫, 陈洋, 王西京
2014, 44(02): 26-30. doi: 10.13204/j.gyjz201402007
摘要:
基于西安工业遗产价值特征分析,以陕西重型机械厂为例,通过对工业建筑遗存的普适性价值和地域价值评析,提出了旧厂房改造更新的规划设计策略和措施。
西安大华纱厂旧工业区景观改造规划
贾新新, 蔺宝钢, 杨洪波
2014, 44(02): 31-36. doi: 10.13204/j.gyjz201402008
摘要:
结合西安大华纱厂改造项目,对废旧工业区景观的规划改造手段和方法进行探索。废旧工业区景观规划主要以传承工业文脉、体现工业文化为切入点,尊重场所原貌历史,继而用现代的设计手法提取原工业景观符号与元素,从单纯的形式保护升华到场所精神的表达,塑造全新的景观功能与空间秩序,赋予废旧工业区以新的生命。
基于文化旅游视角的澳门益隆炮竹厂的改造保护段
朱蓉, 吴尧
2014, 44(02): 37-39. doi: 10.13204/j.gyjz201402009
摘要:
工业遗产特别是针对现代工业历史建筑及景观的再利用研究已经成为城市历史保护和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澳门代表性工业遗产益隆炮竹厂作为案例,介绍其历史背景、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在调研和分析基础上,从文化旅游发展方向,提出工厂旧址以及景观环境保护性改造的综合性策略。
北京798工业遗产街区立体农场的创意设计
王小斌
2014, 44(02): 40-44. doi: 10.13204/j.gyjz201402010
摘要:
北京已成为一个国际性大城市与大都会,中外游客尤其是喜爱时尚与绘画艺术的人士都会来798工厂参观旅游,这样的工业厂区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已被收入北京市的工业遗产名录。它周边城市中心的高密度街区如何结合工业遗产街区的特色,进行新建筑功能的植入与活力激发,提升高密度空间环境品质和社区产业发展,是一个面向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命题。再结合798地区的城市设计与立体农场竞赛方案,进行较多方面地思考,并给出一定的评价与预测。
随机地震激励下高台基木结构古建筑的响应分析
马辉, 薛建阳, 赵鸿铁
2014, 44(02): 45-49. doi: 10.13204/j.gyjz201402011
摘要:
为了研究高台基木结构古建筑的随机地震响应特征,以西安鼓楼为例,分别建立了鼓楼下部高台基、上部木结构和整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选择合理的地震动模型,采用绝对位移直接求解的虚拟激励法,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的谐响应分析模块对鼓楼进行了随机地震响应分析,分别得到了鼓楼通柱有关节点的位移和加速度功率谱。结果表明:在随机地震激励下,结构位移和加速度功率谱峰值所对应的频率和结构基本自振频率较为一致;高台基的存在改变了结构位移和加速度功率谱的大小及分布规律,且使得结构位移和加速度功率谱峰值增大。高台基对整体结构的抗震是不利的,在高台基古建筑的结构分析时必须考虑其不利影响。
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楼盖发卡式板缝连接节点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庞瑞, 赵毅, 梁书亭, 张硕
2014, 44(02): 50-54. doi: 10.13204/j.gyjz201402012
摘要:
为研究新型全装配RC楼盖发卡式板缝节点的抗剪性能,进行了发卡式板缝节点平面内单调和低周反复荷载下的足尺模型试验,对发卡式板缝节点的裂缝模式、破坏过程及形态、荷载-位移关系曲线和耗能能力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发卡式板缝连接节点滞回曲线饱满、耗能性能好,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可采用拉压杆模型理论将企口板两侧连接件抗力叠加来计算节点抗剪承载力。
大层高框架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
惠云玲, 李忠煜, 郑云, 张家启
2014, 44(02): 55-58. doi: 10.13204/j.gyjz201402013
摘要:
某些大型公共建筑进行抗震加固时由于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难以采用传统加固方式,采用消能减震加固时,可能仅在部分楼层增设阻尼器。主要针对某框架结构的大型公共建筑仅在薄弱层增设黏滞阻尼器进行模型振动台试验,并对模型在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及动力特性进行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薄弱层增设黏滞阻尼器可有效地控制、降低结构的地震反应。
复合材料环形夹芯柱的轴压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
孙慧明, 方海, 祝露, 刘伟庆, 徐超
2014, 44(02): 59-63. doi: 10.13204/j.gyjz201402014
摘要:
采用高强玻璃纤维与泡桐木,通过先进的真空导入成型工艺,制备出具有高性价比的新型复合材料环形夹芯柱,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结构中的柱、支撑等。该夹芯柱以树脂浸渍玻璃纤维作为面层,以泡桐木作为芯材,其中泡桐木顺纹平行于轴向压力方向,以提供较大的轴向抗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环形夹芯柱在轴向压力作用下,为轴向强度破坏,其轴压极限承载力与面层和芯材的厚度有关,随着厚度的增大,承载力有所提高;随后推导出复合材料环形夹芯柱的强度破坏极限承载力公式;同时通过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承受轴向压力的复合材料环形夹芯柱进行有限元模拟计算,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较吻合。
施工缝设置方式对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
刘建民, 孙兵, 何杰
2014, 44(02): 64-68. doi: 10.13204/j.gyjz201402015
摘要:
为分析施工缝对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以3种工程中常见方式留设施工缝的剪力墙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并与无施工缝剪力墙作对比。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4种模型的滞回性能、延性、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施工缝的存在降低了剪力墙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对结构的刚度退化影响不大,降低了剪力墙的抗震性能。从中找出最好的施工缝留设方法。
土体的“锅盖效应”
李强, 姚仰平, 韩黎明, 胡晶, 彭仁, 王乃东
2014, 44(02): 69-71. doi: 10.13204/j.gyjz201402016
摘要:
通过对西部某机场道面产生不均匀沉陷问题的分析,发现机场建成后出现病害的原因之一是土的锅盖效应。在对土的锅盖效应形成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即使在干旱低水位地区,锅盖效应也可引起地表隔气层下土体含水量升高,从而导致该类场地出现不均匀沉降和冻胀等灾害,这种地质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
常规三轴试验固结阶段的理论研究及试验验证
李顺群, 高凌霞, 尚军
2014, 44(02): 72-76. doi: 10.13204/j.gyjz201402017
摘要:
常规三轴试验的固结阶段属于球应力作用下的三维压缩而渗流只发生在竖向的特殊过程,与Terzaghi一维固结过程既有区别又有一定的共同点,因此不能直接用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解决该问题。基于有效应力原理、Darcy定律和线性材料假设,建立常规三轴试验固结阶段的水压力消散理论方程,并进一步给出其分离变量法的幂级数解和有限元解答。算例分析表明,幂级数解在固结初期收敛性较差,只有当固结度稍大时才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将理论方程的计算结果与双压力室WF有效应力路径三轴试验结果比对后发现,理论方程能够揭示三轴试验固结阶段的主要特点。理论分析表明,其差异性主要在于理想假设与真实土样性质不完全相同这一客观存在。
基于土塞效应的开口管桩挤土效应模拟计算
刘俊伟, 赵晨, 谢剑, 于秀霞
2014, 44(02): 77-82. doi: 10.13204/j.gyjz201402018
摘要:
由于土塞效应的存在,开口预制桩的挤土效应不同于闭口桩,对其进行模拟计算具有现实的工程意义。将桩体的贯入过程模拟为一系列球孔的扩张,其中球孔的数量依据体积相等原则计算得出。模拟计算方法采用源汇法和源源法解答得出半无限体中一系列球孔扩张产生的应力场和位移场。同时,计算模型纳入了沉桩过程中桩侧摩阻力和土塞效应对解答的影响,并通过现场试验对模型计算的精确度进行评价。
多级加筋土复合式挡墙的现场试验
周亦涛, 梁小勇, 杨广庆, 俞缙
2014, 44(02): 83-88. doi: 10.13204/j.gyjz201402019
摘要:
在现场对由L型挡土墙与加筋土挡墙形成的多级加筋土复合式挡墙进行了原位试验。试验表明:土压力和拉筋应变随上覆填土厚度增加而增大,但增速却减小;L型挡土墙的加筋土体底部竖向土压力沿筋长方向在加筋土施工期间呈非残性分布,在其上的中且上级模块式加筋土挡墙的竖向土压力施工期呈明显的非线性分布,但最大值均靠近拉筋尾部;L型加筋土挡墙的拉筋应变非常小,且曲线只有一个峰值;模块式加筋土挡墙的加筋土体底部竖向土压力沿筋长方向起初呈线性分布且大小基本相同,但随着填土厚度的增大而呈明显的非线性分布,且出现双峰值;中、上级挡墙的墙面板基底竖向应力随填土厚度的变化形式基本一样,且随填土厚度的增大先是内侧大于外侧,而后是外侧大于内侧;模块式加筋土挡墙的墙背侧向土压力沿墙高、拉筋应变沿筋长方向均呈非线性分布,且实测值均较小。
不同改良材料对膨胀土工程性能影响的对比试验
杨俊, 许威, 张国栋, 唐云伟
2014, 44(02): 89-93. doi: 10.13204/j.gyjz201402020
摘要:
以石灰、水泥、粉煤灰、风化砂四种材料改良同一种膨胀土,掺入不同的比例后,进行室内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四种材料的掺入均能改善膨胀土的抗剪强度,其中掺水泥能大幅度提高膨胀土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其次,掺石灰也能显著提高膨胀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掺入风化砂和粉煤灰后,膨胀土的黏聚力会有所下降,内摩擦角会随着掺量的增加,先逐渐增大后缓慢降低。掺入这四种材料均能有效改善膨胀土的膨胀特性,从对有荷膨胀率的影响效果来看,掺石灰对抑制膨胀效果最好,其次是水泥,而后是粉煤灰和风化砂。
风化岩地基微型抗浮桩承载性能原位试验研究
白晓宇, 张明义, 刘鹤
2014, 44(02): 94-97. doi: 10.13204/j.gyjz201402021
摘要:
微型抗浮桩具有地层适应性强、布置形式灵活、成孔快、施工占用场地小、施工机械小型化及经济环保等优点。基于中风化花岗岩地层8根微型抗浮桩现场静载荷试验,研究青岛风化岩地基微型抗浮桩的竖向抗拔承载性状。试验结果表明:试桩Q-s曲线为缓变型,极限荷载作用下桩长为4.2~5.1 m的微型抗浮桩总上拔量不超过7.0 mm,极限抗拔承载力高达1 700 kN,承载力较高,满足设计要求;单桩单位平均极限侧摩阻力为0.307~0.425 MPa;在其他条件均不变的情况下,微型抗浮桩的单位平均极限侧摩阻力随桩径的增加而减小。
煤矸石细集料-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段晓牧, 夏军武, 杨风州, 曹极昌
2014, 44(02): 98-102. doi: 10.13204/j.gyjz201402022
摘要:
为促进煤矸石集料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选用自燃(活性)和非自燃(非活性)煤矸石作为细集料,研究水灰比、掺量、养护制度等不同条件下两种矸石细集料-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发展规律,分析煤矸石的种类、活性、掺量等因素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矸石作为细集料,能够在水化初期与水泥水化产物发生一定程度的二次水化反应,水化反应能提高其早期强度;非活性矸石细集料-水泥基材料的强度随水灰比的增大而减小,而活性矸石则存在合理的水灰比范围;高温养护能够促进煤矸石细集料-水泥基材料的早龄期的水化进程,提高其早期抗压强度,但28d龄期中小掺量的矸石细集料-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会产生高温负效应,而对抗折强度的影响则相反。
高温后陶粒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蒋文婷, 王建民, 程博
2014, 44(02): 103-107. doi: 10.13204/j.gyjz201402023
摘要:
分常温,200,350,500,650,800℃六个温度水平,对陶粒轻骨料混凝土分批进行高温加热。待自然冷却后,观察试块经不同温度水平加热后的颜色变化、裂缝发展等表观特征,分析质量变化、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随加热温度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高温后陶粒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特征进行观测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陶粒混凝土的外观颜色、表面裂纹及微观特征随温度的升高发生一定规律的变化;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陶粒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拉强度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其下降变化趋势较为平稳缓慢,且残余抗压与抗拉强度比明显大于普通混凝土的。研究表明,经过缓慢升温与自然冷却后,陶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火性能。
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安全运营监测系统研究
张征文
2014, 44(02): 108-112. doi: 10.13204/j.gyjz201402024
摘要:
以一座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作为监测研究对象,对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结构安全运营监测系统进行设计,阐述监测系统的监测对象、监测内容及设计原则,并对传感器的布置进行优化设计。提出基于动态称重(WIM)技术对桥梁实施安全运营监测的方法,编制桥梁实时动力分析程序BDANS(Bridge Dynamic Analysis System)梁式桥动力分析功能模块,分析桥梁在随机车流作用下的结构动力特性,建立车辆超载超限分级预警管理系统与桥梁结构承载力安全状况分级预警管理系统。该监测系统可实时连续地监测桥梁,并对桥梁的安全运营状况进行评估。
现代钢结构
新型冷弯薄壁型钢墙体立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
刘斌, 郝际平, 赵淋伟, 李科龙, 钟炜辉, 赵秋利
2014, 44(02): 113-117. doi: 10.13204/j.gyjz201402025
摘要:
提出一种在冷弯薄壁型钢骨架中放置聚苯乙烯泡沫板,并在骨架外侧喷涂轻质保温物料的新型轻质组合墙体。通过对1根无墙板的冷弯薄壁型钢立柱和2根新型冷弯薄壁型钢墙体立柱的轴压性能进行足尺试验,研究其受力过程、承载能力和破坏模式,并将试验结果与按规范公式计算的极限承载力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无墙板立柱的破坏模式为构件的整体屈曲;新型冷弯薄壁型钢墙体立柱的破坏现象为柱顶截面的局部受压屈服,保温物料对立柱的支承作用使新型墙体立柱的承载能力显著提高。按照规范中关于轴心受压杆件的强度和稳定计算公式得出的极限承载力与试验的破坏荷载较为吻合。
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动态
槽钢骨架型钢混凝土梁受扭性能试验研究
任瑞, 薛建阳, 陈宗平
2014, 44(02): 118-122. doi: 10.13204/j.gyjz201402026
摘要:
为研究配槽钢骨架型钢混凝土梁在扭矩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设计了4根配槽钢骨架型钢混凝土梁和1根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对比试件,通过观察配槽钢骨架型钢混凝土梁在扭矩作用下的受力过程及破坏形态,探讨混凝土强度、配箍形式、缀条形式及其间距等对试件受扭承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截面配钢率对提高梁的开裂扭矩作用不明显,但槽钢骨架能显著提高试件的极限扭矩和后期抗扭刚度,还能有效改善构件的延性。最后提出配槽钢骨架型钢混凝土梁开裂扭矩和极限扭矩的计算公式。
鉴定·加固·改造
实心和空心钢管混凝土的统一纤维模型
余敏, 查晓雄
2014, 44(02): 123-129. doi: 10.13204/j.gyjz201402027
摘要:
采用纤维模型是进行结构整体分析的一种有效手段,目前已有部分学者给出了实心钢管混凝土的纤维模型计算方法,但是缺乏关于空心钢管混凝土的纤维模型计算方法。为了给钢管混凝土的整体分析提供数值分析手段,在统一强度承载力公式的基础上,给出了实心和空心、圆形和多边形完全统一的基于材料的钢管混凝土纤维模型,并给出了考虑截面形状和空心率影响的约束混凝土的滞回本构及参数取值方法。通过对不同截面形式的钢管混凝土长短柱轴压试验、侧推试验以及滞回试验的比较和分析,证明了基于材料的纤维模型和相关参数取值的适用性。
集装箱房屋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陆烨, 刘青, 陈宇龙, 罗时顺
2014, 44(02): 130-136. doi: 10.13204/j.gyjz201402028
摘要:
集装箱房是将原本用于运输的集装箱制成或改造成房屋的一种建筑形式,具有工厂化程度高、建造速度快等优点。但集装箱房屋不同于传统建筑形式,特别是在通用结构设计软件中,不能直接建立波纹板的设计模型,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又不便于工程应用。将集装箱的波纹板视为一种钢板剪力墙,用有限元软件得到水平荷载下的初始刚度和屈服承载力,再利用刚度等效和承载力等效原则,将波纹板简化为交叉支撑。通过通用结构设计软件,对该建筑进行结构分析和设计。
变电构架空间管节点受力性能分析
钟宣, 郭宏超
2014, 44(02): 137-141. doi: 10.13204/j.gyjz201402029
摘要:
为考虑钢管节点的空间效应和影响,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三维空间模型,分析K型、KT型空间管节点的承载力、连接板应力分布及变形等指标,考察减小连接板厚度后节点的受力性能。结果表明:在设计荷载作用下节点没有明显变化,基本处于弹性状态;减小连接板厚度后,个别试件局部进入塑性,但分布面积较小,区域不连通,试件整体受力稳定。表明采用优化后的连接板厚度亦可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安全经济。
钢梁稳定性再研究:国际上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2)
童根树
2014, 44(02): 142-146. doi: 10.13204/j.gyjz201402030
摘要:
介绍国际上对钢梁进行试验研究的试验数据以及理论分析,表明如下几个现象和结论:1)焊接梁的稳定系数低于热轧梁;2)焊接梁试验结果的离散性比热轧梁的大;3)早期热轧梁的试件较多,而且为了验证切线模量法,试件的制作和对中比较严格,试验结果偏高;后期随双非线性分析技术和手段的发展,相关试验结果下降;4)初弯曲对稳定系数影响巨大,无法采用残余应力来等效;5)截面的高宽比越大,稳定系数越小;6)荷载形式对稳定系数有不能忽略的影响;7)正则化长细比1.0处的试验结果中,热轧梁稳定系数的下限约为0.6,焊接梁约为0.5。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结构预应力损失研究
邓朗妮, 赵思敏, 廖羚, 余兆航, 姬帅
2014, 44(02): 147-150. doi: 10.13204/j.gyjz201402031
摘要: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结构是具有明显加固效果和广阔应用前景的加固技术,碳纤维板在张拉及使用阶段的预应力损失研究是预应力加固技术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分析总结现有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设备及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借鉴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损失的分析方法进行分项计算,并提出各项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方法。利用自主研发的一套碳纤维板张拉及锚固装置对3根钢梁进行加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计算方法可行。建议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结构的预应力损失估算值取为张拉控制值的15%。
嵌入式预应力碳纤维棱柱体加固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
邓朗妮, 姬帅, 张鹏, 邓宇, 刘锋涛, 屈建, 凌亚青, 聂威
2014, 44(02): 151-154. doi: 10.13204/j.gyjz201402032
摘要:
利用自主研制的预应力碳纤维棱柱体(CFRP-PCPs复合筋)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嵌入式加固,并根据我国现行规范推导出挠度计算的修正公式,挠度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试验表明,嵌入式CFRP-PCPs加固混凝土梁相较于嵌入式预应力碳纤维CFRP筋加固混凝土梁,不但有效改善了加固结构的受力性能和变形能力,而且解决了张拉锚固装置施工复杂,造价高等问题。
工程事故分析
延川县文化艺术购物中心火灾后安全性鉴定及加固
田鹏刚, 张风亮
2014, 44(02): 155-160. doi: 10.13204/j.gyjz201402033
摘要:
延川县文化艺术购物中心发生火灾,持续时间4 h。火灾后结合检测鉴定规范和相关专业,调查分析火灾后结构的受损情况,对构件的变形、节点损伤状况、构件表面损伤厚度、受损混凝土强度、受损钢筋强度进行现场实测,并对受损结构的残余承载力进行验算,给出该建筑物结构火灾后的安全等级和加固方案,消除了火灾事故后结构的安全隐患。
国际科技交流
赫曼·赫兹伯格的“多价性”建筑设计
聂亦飞, 杨豪中
2014, 44(02): 161-165. doi: 10.13204/j.gyjz201402034
摘要:
荷兰建筑师赫曼赫兹伯格(Herman Hertzberger)是结构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思想上继承了阿尔多凡艾克将深层无意识结构这种结构人类学的思想运用于建筑设计中的理念,更进一步提出了多价性空间(Polyvalence)这一全新理论,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设计作品当中。
建筑设计漫谈
青岛旧城市风貌保护区建筑设计方法研究
王少飞, 范林
2014, 44(02): 166-170. doi: 10.13204/j.gyjz201402035
摘要:
青岛城市风貌保护区的建筑设计,需要从城市发展历史、城市风貌特色、具体城市区域和建设地段现状入手。从对若干相关建筑设计实践项目的分析与总结看来,建筑规划设计应遵从与城市风貌保护区协调的原则,这种协调不是简单地对周边保护建筑进行复制和模仿,而应在建筑体量、比例和尺度、形式和风格以及材料和细部方面与原有建筑相呼应,同时又能自然地表达新建建筑应有的时代特征。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的工业遗产(13)
刘伯英
2014, 44(02): 171-175. doi: 10.13204/j.gyjz201402036
摘要:
正59.阿尔马登/伊德里亚汞矿遗址(Heritage ofMercury:Almdn and Idrija),西班牙/斯洛文尼亚,2012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Ⅱ)(Ⅳ)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汞是一种稀有金属,具有非常特殊的化学和物理性能;虽然汞对人类健康具有危害,但其应用非常广泛,在化学工业和其他工业生产中早已不可替代。世界上产量可观和持续时间久远的汞矿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