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第42卷 第4期
2012, 42(4): 1-4.
doi: 10.13204/j.gyjz201204001
摘要:
对四川地区再生骨料的基本性质进行检测,采用自由水灰比方法进行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讨论不同水灰比对抗压强度的影响,建议净水灰比取0.4。通过对90组再生混凝土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分析,回归不同取代率再生混凝土的强度换算公式,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为该地区再生混凝土工程应用和结构早龄期强度推算提供强度指标。
对四川地区再生骨料的基本性质进行检测,采用自由水灰比方法进行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讨论不同水灰比对抗压强度的影响,建议净水灰比取0.4。通过对90组再生混凝土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分析,回归不同取代率再生混凝土的强度换算公式,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为该地区再生混凝土工程应用和结构早龄期强度推算提供强度指标。
2012, 42(4): 5-9,14.
doi: 10.13204/j.gyjz201204002
摘要:
鉴于废弃混凝土的日益增多和危害,迫切需要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针对再生粗骨料(RA)来源的多途径和品质差异及其对再生骨料混凝土(RAC)质量的影响,探讨不同来源再生骨料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frcu)和棱柱体抗压强度(frc)的影响,选取最具典型代表的旧房拆迁、高强桩基、市政工程和科学研究等4种来源的废弃混凝土,经破碎加工成4种再生粗骨料,并作净化和预湿处理后,分别选取25%、50%、75%和100%4种取代率,按相关标准配置成4种再生骨料混凝土,经标准试验测其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棱柱体抗压强度。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棱柱体抗压强度影响较大,而不同再生粗骨料来源对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棱柱体抗压强度影响并不明显;矿物掺合料是影响棱柱体抗压强度的另一重要因素。
鉴于废弃混凝土的日益增多和危害,迫切需要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针对再生粗骨料(RA)来源的多途径和品质差异及其对再生骨料混凝土(RAC)质量的影响,探讨不同来源再生骨料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frcu)和棱柱体抗压强度(frc)的影响,选取最具典型代表的旧房拆迁、高强桩基、市政工程和科学研究等4种来源的废弃混凝土,经破碎加工成4种再生粗骨料,并作净化和预湿处理后,分别选取25%、50%、75%和100%4种取代率,按相关标准配置成4种再生骨料混凝土,经标准试验测其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棱柱体抗压强度。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棱柱体抗压强度影响较大,而不同再生粗骨料来源对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棱柱体抗压强度影响并不明显;矿物掺合料是影响棱柱体抗压强度的另一重要因素。
2012, 42(4): 10-14.
doi: 10.13204/j.gyjz201204003
摘要:
根据再生混凝土拉拔试验实测的粘结段钢筋应变值,计算并绘制出粘结应力沿锚固长度的分布曲线,对粘结应力的分布规律进行总结。探讨化学胶着力、机械咬合力和摩擦力随拉拔力变化的规律,初步提出荷载传递单元及荷载传递模式理论,并分析给出粘结应力沿锚固长度分布的理论模型。分析表明,该理论模型与试验结果相一致。最后,定义了粘结应力不均匀系数,分析极限状态下各因素对粘结应力分布的影响。
根据再生混凝土拉拔试验实测的粘结段钢筋应变值,计算并绘制出粘结应力沿锚固长度的分布曲线,对粘结应力的分布规律进行总结。探讨化学胶着力、机械咬合力和摩擦力随拉拔力变化的规律,初步提出荷载传递单元及荷载传递模式理论,并分析给出粘结应力沿锚固长度分布的理论模型。分析表明,该理论模型与试验结果相一致。最后,定义了粘结应力不均匀系数,分析极限状态下各因素对粘结应力分布的影响。
2012, 42(4): 15-20.
doi: 10.13204/j.gyjz201204004
摘要:
研究DSP浆液预处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和直接在组分中加入DSP浆液强化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并与基准再生混凝土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立方体抗压强度,还是棱柱体抗压强度,DSP浆液强化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均为最高,比基准再生混凝土棱柱体强度提高25.6%(或26.7%);而对于DSP浆液预处理再生骨料混凝土,7 d立方体抗压强度高于基准再生混凝土,28 d立方体抗压强度则低于基准再生混凝土,28 d棱柱体抗压强度则各有高低。并对再生混凝土的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
研究DSP浆液预处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和直接在组分中加入DSP浆液强化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并与基准再生混凝土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立方体抗压强度,还是棱柱体抗压强度,DSP浆液强化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均为最高,比基准再生混凝土棱柱体强度提高25.6%(或26.7%);而对于DSP浆液预处理再生骨料混凝土,7 d立方体抗压强度高于基准再生混凝土,28 d立方体抗压强度则低于基准再生混凝土,28 d棱柱体抗压强度则各有高低。并对再生混凝土的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
2012, 42(4): 21-24,117.
doi: 10.13204/j.gyjz201204005
摘要:
在弯剪扭复合受力下,对2根普通混凝土构件和2根再生混凝土构件进行抗震性能试验,对再生混凝土复合受扭构件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耗能能力、延性等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再生混凝土复合受扭构件的抗震性能比普通混凝土的稍差,但基本能够满足抗震设计的要求。
在弯剪扭复合受力下,对2根普通混凝土构件和2根再生混凝土构件进行抗震性能试验,对再生混凝土复合受扭构件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耗能能力、延性等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再生混凝土复合受扭构件的抗震性能比普通混凝土的稍差,但基本能够满足抗震设计的要求。
2012, 42(4): 25-30.
doi: 10.13204/j.gyjz201204006
摘要:
通过对3组15个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配筋率的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进行抗弯性能试验研究,分析再生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梁满足平截面假定、挠度变形、裂缝宽度以及极限承载力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对现行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混凝土正截面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再生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的适用性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级荷载作用下,再生混凝土梁较天然混凝土梁裂缝开展快、裂缝最大宽度大、抗弯刚度降低快;在逐级加载过程中无论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大小,再生混凝土梁正截面混凝土应变变化仍满足平截面假定要求;按现行规范公式计算再生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是可行的,但缺少相应的再生骨料取代率影响因子,针对此问题提出建议公式与调整系数,并通过数据分析证明其满足基本要求。
通过对3组15个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配筋率的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进行抗弯性能试验研究,分析再生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梁满足平截面假定、挠度变形、裂缝宽度以及极限承载力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对现行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混凝土正截面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再生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的适用性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级荷载作用下,再生混凝土梁较天然混凝土梁裂缝开展快、裂缝最大宽度大、抗弯刚度降低快;在逐级加载过程中无论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大小,再生混凝土梁正截面混凝土应变变化仍满足平截面假定要求;按现行规范公式计算再生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是可行的,但缺少相应的再生骨料取代率影响因子,针对此问题提出建议公式与调整系数,并通过数据分析证明其满足基本要求。
2012, 42(4): 31-36.
doi: 10.13204/j.gyjz201204007
摘要:
通过对12根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配置500 MPa级钢筋的混凝土柱受力性能进行试验,分析再生混凝土柱的受压构件破坏形态、构件侧向挠度曲线、混凝土应变、钢筋应变等特征。将试验结果与按规范确定的承载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柱的破坏过程、形态、跨中侧向挠度曲线、混凝土应变、钢筋应变与普通混凝土区别不明显,取代率对柱的承载力影响不大。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计算的受压承载力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500 MPa级钢筋在再生混凝土柱中与混凝土协同工作性能较好,其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均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受压承载力计算中,500 MPa级钢筋的抗拉和抗压强度的设计值按GB 500102010规定取值均有较大安全储备。
通过对12根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配置500 MPa级钢筋的混凝土柱受力性能进行试验,分析再生混凝土柱的受压构件破坏形态、构件侧向挠度曲线、混凝土应变、钢筋应变等特征。将试验结果与按规范确定的承载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柱的破坏过程、形态、跨中侧向挠度曲线、混凝土应变、钢筋应变与普通混凝土区别不明显,取代率对柱的承载力影响不大。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计算的受压承载力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500 MPa级钢筋在再生混凝土柱中与混凝土协同工作性能较好,其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均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受压承载力计算中,500 MPa级钢筋的抗拉和抗压强度的设计值按GB 500102010规定取值均有较大安全储备。
2012, 42(4): 37-43.
doi: 10.13204/j.gyjz201204008
摘要:
通过对5片再生混凝土砌块墙体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针对不同的高宽比、竖向压应力以及普通混凝土构造柱与再生混凝土构造柱墙体对比试验,分析再生混凝土砌块墙体的破坏形态、滞回耗能性能、变形性能等抗震性能。试验结果分析可知,再生混凝土砌块墙体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同时对比试验结果与现行国家规范相关公式计算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砌块墙体可以应用于实际工程。
通过对5片再生混凝土砌块墙体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针对不同的高宽比、竖向压应力以及普通混凝土构造柱与再生混凝土构造柱墙体对比试验,分析再生混凝土砌块墙体的破坏形态、滞回耗能性能、变形性能等抗震性能。试验结果分析可知,再生混凝土砌块墙体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同时对比试验结果与现行国家规范相关公式计算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砌块墙体可以应用于实际工程。
2012, 42(4): 44-47,102.
doi: 10.13204/j.gyjz201204009
摘要:
以具体的托幼建筑设计实例为背景,从托幼建筑的性质入手,通过建筑围护结构一维稳定传热等理论知识,结合建筑结构、造价等内容,对各种形式的节能屋顶进行计算及对比分析。对最终确定的节能屋顶的方案,进行投资回收分析。根据动态和静态两种计算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充分说明平屋顶倒置式屋面在节能方面的优越性。
以具体的托幼建筑设计实例为背景,从托幼建筑的性质入手,通过建筑围护结构一维稳定传热等理论知识,结合建筑结构、造价等内容,对各种形式的节能屋顶进行计算及对比分析。对最终确定的节能屋顶的方案,进行投资回收分析。根据动态和静态两种计算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充分说明平屋顶倒置式屋面在节能方面的优越性。
2012, 42(4): 48-50,55.
doi: 10.13204/j.gyjz201204010
摘要:
从分析胶东海草民居入手,以实地调研及现存民居为实例,挖掘传统民居中普遍而朴素的生态价值、现实意义及可持续性,并为具有生态价值的新民居设计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从分析胶东海草民居入手,以实地调研及现存民居为实例,挖掘传统民居中普遍而朴素的生态价值、现实意义及可持续性,并为具有生态价值的新民居设计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2012, 42(4): 51-55.
doi: 10.13204/j.gyjz201204011
摘要:
新型混凝土叠合式墙板与周边构件的横向、竖向连接处,由于其有效截面面积较小,会对墙板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产生影响。为此,对横向连接处为插筋构造、竖向连接处分别为暗柱和水平筋构造的2片混凝土叠合式墙板进行水平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分析结构的破坏形态、延性、刚度、耗能等,并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墙板做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横向和竖向连接对构件的承载力影响较小,但横向连接会降低墙板的整体变形性能。
新型混凝土叠合式墙板与周边构件的横向、竖向连接处,由于其有效截面面积较小,会对墙板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产生影响。为此,对横向连接处为插筋构造、竖向连接处分别为暗柱和水平筋构造的2片混凝土叠合式墙板进行水平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分析结构的破坏形态、延性、刚度、耗能等,并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墙板做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横向和竖向连接对构件的承载力影响较小,但横向连接会降低墙板的整体变形性能。
2012, 42(4): 56-59.
doi: 10.13204/j.gyjz201204012
摘要:
高层磷石膏墙体网格式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下,内力不以剪力为主,整体弯矩起主要控制作用。采用有限元软件PKPM,以层数为变化参数,研究水平及竖向荷载作用下整体弯矩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整体弯曲对底层柱底倾覆弯矩影响较大,轴力基本呈线性关系增加,而对倾覆剪力的影响较小。其底部变形呈弯曲型,上部变形呈剪切型。边框架柱截面面积相等时,矩形框架柱承担轴力和剪力分别比L形大2%和15%;边框架柱截面惯性矩相等时,矩形框架柱承担轴力和剪力分别比L形大9%和18%。
高层磷石膏墙体网格式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下,内力不以剪力为主,整体弯矩起主要控制作用。采用有限元软件PKPM,以层数为变化参数,研究水平及竖向荷载作用下整体弯矩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整体弯曲对底层柱底倾覆弯矩影响较大,轴力基本呈线性关系增加,而对倾覆剪力的影响较小。其底部变形呈弯曲型,上部变形呈剪切型。边框架柱截面面积相等时,矩形框架柱承担轴力和剪力分别比L形大2%和15%;边框架柱截面惯性矩相等时,矩形框架柱承担轴力和剪力分别比L形大9%和18%。
2012, 42(4): 60-64.
doi: 10.13204/j.gyjz201204013
摘要:
基于传统薄壁直梁力学模型,对初始扭转薄壁梁有限元数值模型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首先基于初始扭转梁的几何变形微分关系,导出初始扭转薄壁梁圣维南翘曲应变。根据传统薄壁直梁有限元力学模型,考虑初始扭转梁圣维南翘曲变形,建立其有限元单元刚度矩阵。最后,通过椭圆截面初始扭转梁算例,并与ANSYS三维实体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建立的考虑圣维南翘曲变形的初始扭转薄壁梁单元刚度矩阵具有良好的精度。
基于传统薄壁直梁力学模型,对初始扭转薄壁梁有限元数值模型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首先基于初始扭转梁的几何变形微分关系,导出初始扭转薄壁梁圣维南翘曲应变。根据传统薄壁直梁有限元力学模型,考虑初始扭转梁圣维南翘曲变形,建立其有限元单元刚度矩阵。最后,通过椭圆截面初始扭转梁算例,并与ANSYS三维实体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建立的考虑圣维南翘曲变形的初始扭转薄壁梁单元刚度矩阵具有良好的精度。
2012, 42(4): 65-68.
doi: 10.13204/j.gyjz201204014
摘要:
对某预应力梁在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作用下的真实反应进行测试并分析实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有一定的起伏出现,混凝土应变与以往收缩徐变资料是一致的,按201 d的混凝土应变总量来看,前100多天内混凝土应变值占到的比例接近75%。通过与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ACI 209R-1992、中国建科院(1986)三个预测模型的对比,实测值前期接近于ACI 209R-1992模型,后期变化接近JTG D622004规范模型,实测修正值预测模型与两规范模型吻合较好。
对某预应力梁在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作用下的真实反应进行测试并分析实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有一定的起伏出现,混凝土应变与以往收缩徐变资料是一致的,按201 d的混凝土应变总量来看,前100多天内混凝土应变值占到的比例接近75%。通过与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ACI 209R-1992、中国建科院(1986)三个预测模型的对比,实测值前期接近于ACI 209R-1992模型,后期变化接近JTG D622004规范模型,实测修正值预测模型与两规范模型吻合较好。
2012, 42(4): 69-72.
doi: 10.13204/j.gyjz201204015
摘要:
为了揭示采用碳纤维布(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电杆后的破坏机理和承载性能,完成4根混凝土电杆的试验研究,其中3根为碳纤维布加固的电杆和1根作对比的未加固电杆。通过试验观察各试件的受力全过程和破坏形态,获取荷载-位移全过程曲线和极限承载力等重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布加固后,混凝土电杆的破坏过程没有明显预兆,破坏过程迅速,破坏形态表现为碳纤维被拉断;碳纤维布加固后,钢筋混凝土电杆的极限承载力有显著提高,提高的程度与碳纤维布粘贴层数有关,随着碳纤维布粘贴层数的增加,极限承载能力也跟着提高,但提高的程度与碳纤维布粘贴层数不呈比例。
为了揭示采用碳纤维布(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电杆后的破坏机理和承载性能,完成4根混凝土电杆的试验研究,其中3根为碳纤维布加固的电杆和1根作对比的未加固电杆。通过试验观察各试件的受力全过程和破坏形态,获取荷载-位移全过程曲线和极限承载力等重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布加固后,混凝土电杆的破坏过程没有明显预兆,破坏过程迅速,破坏形态表现为碳纤维被拉断;碳纤维布加固后,钢筋混凝土电杆的极限承载力有显著提高,提高的程度与碳纤维布粘贴层数有关,随着碳纤维布粘贴层数的增加,极限承载能力也跟着提高,但提高的程度与碳纤维布粘贴层数不呈比例。
2012, 42(4): 73-77.
doi: 10.13204/j.gyjz201204016
摘要:
对在汶川地震的震损建筑中拆下的强度等级约C13的钢筋混凝土梁,加载到相同损伤程度后,进行8种加固方法 22个钢筋混凝土梁单调加载试验,探讨梁的极限承载力、破坏模式、裂缝开展和应变变化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1)采用剔槽植入钢筋置换混凝土灌胶再粘贴碳纤维布(CFRP)的复合加固方案,加固梁的开裂荷载、极限承载力与直接粘贴CFRP布比有显著提高。2)剔槽植筋复合加固方案中的CFRP布上的应变值比简单粘贴CFRP布后应变值增大更多,新旧混凝土间协同工作性强,可以很好地发挥CFRP布高强作用。3)采用复合工艺加固的梁,如适当提高碳纤维布的用量,可以进一步改善钢筋的受力状态,有效地提高梁的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
对在汶川地震的震损建筑中拆下的强度等级约C13的钢筋混凝土梁,加载到相同损伤程度后,进行8种加固方法 22个钢筋混凝土梁单调加载试验,探讨梁的极限承载力、破坏模式、裂缝开展和应变变化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1)采用剔槽植入钢筋置换混凝土灌胶再粘贴碳纤维布(CFRP)的复合加固方案,加固梁的开裂荷载、极限承载力与直接粘贴CFRP布比有显著提高。2)剔槽植筋复合加固方案中的CFRP布上的应变值比简单粘贴CFRP布后应变值增大更多,新旧混凝土间协同工作性强,可以很好地发挥CFRP布高强作用。3)采用复合工艺加固的梁,如适当提高碳纤维布的用量,可以进一步改善钢筋的受力状态,有效地提高梁的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
2012, 42(4): 78-81,98.
doi: 10.13204/j.gyjz201204017
摘要:
分析大型液化天然气LNG全容罐的混凝土穹顶结构受力特性。根据已有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大型预应力混凝土LNG全容罐的外罐实体模型。方案设计中考虑多种影响穹顶结构应力及变形的因素,包括外罐直径、穹顶曲率半径以及穹顶厚度。通过计算具有不同几何尺寸的LNG储罐,并对比分析其应力及变形结果,得到各因素对储罐穹顶应力及变形影响的最优状态。研究成果可为大型LNG储罐结构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并为我国今后引进和自主设计大型LNG储罐提供一些优化设计建议。
分析大型液化天然气LNG全容罐的混凝土穹顶结构受力特性。根据已有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大型预应力混凝土LNG全容罐的外罐实体模型。方案设计中考虑多种影响穹顶结构应力及变形的因素,包括外罐直径、穹顶曲率半径以及穹顶厚度。通过计算具有不同几何尺寸的LNG储罐,并对比分析其应力及变形结果,得到各因素对储罐穹顶应力及变形影响的最优状态。研究成果可为大型LNG储罐结构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并为我国今后引进和自主设计大型LNG储罐提供一些优化设计建议。
2012, 42(4): 82-88,106.
doi: 10.13204/j.gyjz201204018
摘要:
结合带齿筋H-V加筋土挡墙模型试验,在假定加筋土挡墙破裂面的位置及形状的基础上,考虑均布荷载对破裂面的影响,以楔形体的极限平衡理论为基础,推导出在黏着破坏条件下H-V加筋土挡墙筋条临界长度的表达式。探讨齿筋高度以及水平筋间距对挡墙加筋筋条临界长度的影响,提出在相同承载力下更有效的筋材配置方法。结合室内试验,解释H-V加筋土挡墙黏着破坏时的破坏机理。
结合带齿筋H-V加筋土挡墙模型试验,在假定加筋土挡墙破裂面的位置及形状的基础上,考虑均布荷载对破裂面的影响,以楔形体的极限平衡理论为基础,推导出在黏着破坏条件下H-V加筋土挡墙筋条临界长度的表达式。探讨齿筋高度以及水平筋间距对挡墙加筋筋条临界长度的影响,提出在相同承载力下更有效的筋材配置方法。结合室内试验,解释H-V加筋土挡墙黏着破坏时的破坏机理。
2012, 42(4): 89-94.
doi: 10.13204/j.gyjz201204019
摘要:
为了研究砂性土中钢管桩复合基础的承载特性,设计了模型桩系列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单桩复合基础,封桩前阶段的荷载全部直接由承台底砂土承担,封桩后阶段桩体达到极限承载力之前,桩体分担的荷载占荷载增量的73.5%~92%,当桩的承载能力达到极限后,随着荷载的继续增加,桩分担的荷载比例较之前衰减明显,而土体分担的荷载比例增加。钢管桩八桩复合基础中,桩身轴力在桩身上部的衰减梯度明显小于中下部,角桩衰减速率最大,边桩次之;桩身摩阻力自上而下逐渐发挥,桩顶以下1.55 m处摩阻力达到最大;每级荷载作用下,角桩的侧阻力大于边桩。钢管桩群桩复合基础的竖向承载力远大于相对应的高承台群桩承载力。
为了研究砂性土中钢管桩复合基础的承载特性,设计了模型桩系列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单桩复合基础,封桩前阶段的荷载全部直接由承台底砂土承担,封桩后阶段桩体达到极限承载力之前,桩体分担的荷载占荷载增量的73.5%~92%,当桩的承载能力达到极限后,随着荷载的继续增加,桩分担的荷载比例较之前衰减明显,而土体分担的荷载比例增加。钢管桩八桩复合基础中,桩身轴力在桩身上部的衰减梯度明显小于中下部,角桩衰减速率最大,边桩次之;桩身摩阻力自上而下逐渐发挥,桩顶以下1.55 m处摩阻力达到最大;每级荷载作用下,角桩的侧阻力大于边桩。钢管桩群桩复合基础的竖向承载力远大于相对应的高承台群桩承载力。
2012, 42(4): 95-98.
doi: 10.13204/j.gyjz201204020
摘要:
为了解桩承地基的工作机理,对深圳机场停机坪大面积桩承地基处理区域的桩顶沉降、桩间土沉降以及孔隙水压力进行现场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桩承地基能够有效地减小地基总沉降和桩土沉降差,桩土沉降差在19~25 mm;路堤填土中存在明显的土拱效应,土拱高度集中在0.83~1.04倍桩净间距,平均为0.94的桩净间距;桩土沉降差与土拱效应发挥程度密切相关,桩土沉降差是产生土拱效应的前提条件。
为了解桩承地基的工作机理,对深圳机场停机坪大面积桩承地基处理区域的桩顶沉降、桩间土沉降以及孔隙水压力进行现场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桩承地基能够有效地减小地基总沉降和桩土沉降差,桩土沉降差在19~25 mm;路堤填土中存在明显的土拱效应,土拱高度集中在0.83~1.04倍桩净间距,平均为0.94的桩净间距;桩土沉降差与土拱效应发挥程度密切相关,桩土沉降差是产生土拱效应的前提条件。
2012, 42(4): 99-102.
doi: 10.13204/j.gyjz201204021
摘要:
以浙江台州淤泥质黏土为研究对象,在掺入水泥、生石灰、粉煤灰的基础上添加聚丙烯酰胺,对重塑黏土、不加聚丙烯酰胺、加聚丙烯酰胺重塑黏土试样进行扫描电镜观测,研究聚丙烯酰胺结合无机材料对淤泥质黏土孔隙结构的影响。最后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研究了固化剂对淤泥质黏土孔隙结构的改变。研究结果表明,经固化剂加固后的黏土颗粒间胶结联结加强,结构稳定性提高。最后采用MATLAB对图像中孔隙总面积,总周长等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分析发现:淤泥质黏土的天然孔隙比、不加聚丙烯酰胺重塑土的孔隙比、加聚丙烯酰胺重塑土的孔隙比依次递减,从而得出聚丙烯酰胺与无机材料结合比单加无机材料作为固化剂对淤泥的加固效果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以浙江台州淤泥质黏土为研究对象,在掺入水泥、生石灰、粉煤灰的基础上添加聚丙烯酰胺,对重塑黏土、不加聚丙烯酰胺、加聚丙烯酰胺重塑黏土试样进行扫描电镜观测,研究聚丙烯酰胺结合无机材料对淤泥质黏土孔隙结构的影响。最后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研究了固化剂对淤泥质黏土孔隙结构的改变。研究结果表明,经固化剂加固后的黏土颗粒间胶结联结加强,结构稳定性提高。最后采用MATLAB对图像中孔隙总面积,总周长等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分析发现:淤泥质黏土的天然孔隙比、不加聚丙烯酰胺重塑土的孔隙比、加聚丙烯酰胺重塑土的孔隙比依次递减,从而得出聚丙烯酰胺与无机材料结合比单加无机材料作为固化剂对淤泥的加固效果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2012, 42(4): 103-106.
doi: 10.13204/j.gyjz201204022
摘要:
对一种高性能聚乙烯醇(PVA)纤维在不同掺量下对混凝土和易性、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能的影响展开研究,分析纤维种类及掺量对控制砂浆塑性收缩裂缝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掺入适量PVA纤维不会对混凝土的和易性产生影响,但当纤维掺量达到6.5 kg/cm3时,会对混凝土的和易性产生负面作用;PVA纤维可以适当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显著增加其劈裂抗拉强度,但当掺量超过一定值时,力学性能会有所下降;在水泥基材料中掺入PVA和聚丙烯(PP)纤维,均可有效改善材料的抗裂性能,从而提高其抗渗性能,其中PVA纤维对抗渗性能改善效果更加明显。
对一种高性能聚乙烯醇(PVA)纤维在不同掺量下对混凝土和易性、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能的影响展开研究,分析纤维种类及掺量对控制砂浆塑性收缩裂缝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掺入适量PVA纤维不会对混凝土的和易性产生影响,但当纤维掺量达到6.5 kg/cm3时,会对混凝土的和易性产生负面作用;PVA纤维可以适当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显著增加其劈裂抗拉强度,但当掺量超过一定值时,力学性能会有所下降;在水泥基材料中掺入PVA和聚丙烯(PP)纤维,均可有效改善材料的抗裂性能,从而提高其抗渗性能,其中PVA纤维对抗渗性能改善效果更加明显。
2012, 42(4): 107-112.
doi: 10.13204/j.gyjz201204023
摘要:
针对广州亚运会顶管工程施工,系统分析和研究软弱土质大口径长距离钢筋混凝土管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技术,主要包括高精度纠偏、高效注浆减阻、顶进施工和监控量测等方面。采用红外线跟踪定位技术,借助偏差趋势图的纠偏方法及时高效地纠偏,保证了线路走向及高程的高精度。采用性能良好的膨润土和新型高分子、高膨胀率的注浆材料,改良注浆工艺,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降低了摩擦阻力和总顶力约43%,减少了中继间的使用数量。解决了顶管施工中的技术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针对广州亚运会顶管工程施工,系统分析和研究软弱土质大口径长距离钢筋混凝土管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技术,主要包括高精度纠偏、高效注浆减阻、顶进施工和监控量测等方面。采用红外线跟踪定位技术,借助偏差趋势图的纠偏方法及时高效地纠偏,保证了线路走向及高程的高精度。采用性能良好的膨润土和新型高分子、高膨胀率的注浆材料,改良注浆工艺,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降低了摩擦阻力和总顶力约43%,减少了中继间的使用数量。解决了顶管施工中的技术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2, 42(4): 150-152,157.
doi: 10.13204/j.gyjz201204031
摘要:
廊作为建筑类型和符号在当代建筑创作实践中有着广泛运用。通过总结出相关的4种设计方向,提出以廊为主题的地域建筑设计思路,并以相关的设计作品作为例证。
廊作为建筑类型和符号在当代建筑创作实践中有着广泛运用。通过总结出相关的4种设计方向,提出以廊为主题的地域建筑设计思路,并以相关的设计作品作为例证。
2012, 42(4): 153-157.
doi: 10.13204/j.gyjz201204032
摘要:
以地铁空间的信息点位布局设计为核心问题,将环境心理学与行为心理学作为主要理论依据,结合西安城铁导向标识设计的实际应用项目,在掌握城铁整体空间环境特征的情况下,采用建立模型和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其基本建筑空间层的区域、节点、使用人群的人体尺度及人的寻路行为习惯等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导向标识系统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为引导使用者熟知地铁空间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以地铁空间的信息点位布局设计为核心问题,将环境心理学与行为心理学作为主要理论依据,结合西安城铁导向标识设计的实际应用项目,在掌握城铁整体空间环境特征的情况下,采用建立模型和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其基本建筑空间层的区域、节点、使用人群的人体尺度及人的寻路行为习惯等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导向标识系统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为引导使用者熟知地铁空间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2012, 42(4): 113-117.
doi: 10.13204/j.gyjz201204024
摘要: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PSRC)结构是一种结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与型钢混凝土结构优点的组合结构。介绍该结构形式在我国研究概况的基础上,总结预应力SRC结构在整体结构分析和构件分析中的若干问题,提出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研究思路,并对该结构形式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PSRC)结构是一种结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与型钢混凝土结构优点的组合结构。介绍该结构形式在我国研究概况的基础上,总结预应力SRC结构在整体结构分析和构件分析中的若干问题,提出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研究思路,并对该结构形式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2012, 42(4): 118-122,142.
doi: 10.13204/j.gyjz201204025
摘要:
对现有地震累积损伤理论从材料、构件、结构三个层面进行介绍,并从损伤指标选取角度对比,分析经典理论模型优缺点,为进一步揭示结构地震破坏机理研究提出了建议。
对现有地震累积损伤理论从材料、构件、结构三个层面进行介绍,并从损伤指标选取角度对比,分析经典理论模型优缺点,为进一步揭示结构地震破坏机理研究提出了建议。
2012, 42(4): 123-130,30.
doi: 10.13204/j.gyjz201204026
摘要:
通过对吉林火车站的刚性模型风洞试验研究,得到在有无周边建筑群干扰下屋盖表面的平均风压系数、脉动风压系数以及屋盖的升力系数分布特性,同时对屋盖局部体型系数及结构风振响应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火车站屋盖结构表面主要呈现负风压(风吸力),屋盖合力升力系数均为负值。主站楼在迎风区屋檐、悬挑区域及屋面凸起的天窗位置气流分离较大,风压变化明显,出现较大的负风压系数;由于站台雨篷四周开敞,气流流经站台雨篷时较为顺畅,气流分离较小,因而站台雨篷风压系数较小。周边的干扰建筑整体上对屋面全风向局部体型系数有一定的遮挡效应,但也不能忽略部分区域增大的情况;周边建筑群对站台雨篷角部、主站楼凸起的天窗及东西两侧悬挑屋面区域风振响应影响较大。
通过对吉林火车站的刚性模型风洞试验研究,得到在有无周边建筑群干扰下屋盖表面的平均风压系数、脉动风压系数以及屋盖的升力系数分布特性,同时对屋盖局部体型系数及结构风振响应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火车站屋盖结构表面主要呈现负风压(风吸力),屋盖合力升力系数均为负值。主站楼在迎风区屋檐、悬挑区域及屋面凸起的天窗位置气流分离较大,风压变化明显,出现较大的负风压系数;由于站台雨篷四周开敞,气流流经站台雨篷时较为顺畅,气流分离较小,因而站台雨篷风压系数较小。周边的干扰建筑整体上对屋面全风向局部体型系数有一定的遮挡效应,但也不能忽略部分区域增大的情况;周边建筑群对站台雨篷角部、主站楼凸起的天窗及东西两侧悬挑屋面区域风振响应影响较大。
2012, 42(4): 131-135.
doi: 10.13204/j.gyjz201204027
摘要:
直接空冷支架结构是火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电厂的正常运行。传统300,600MW机组空冷支架结构采用典型的钢桁架-钢筋混凝土管柱竖向混合布置形式,结构刚度、质量沿竖向分布极不均匀。1000 MW空冷机组与300,600 MW空冷机组相比,从工艺布置到设备支撑结构都发生了质的变化,震后结构破坏造成危害更大。针对1000 MW机组空冷支架结构扭转效应明显的特点,考虑地震动扭转分量的平扭耦联地震动反应分析,研究多维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平扭耦联地震作用对该类竖向混合结构的不利影响应予重视。
直接空冷支架结构是火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电厂的正常运行。传统300,600MW机组空冷支架结构采用典型的钢桁架-钢筋混凝土管柱竖向混合布置形式,结构刚度、质量沿竖向分布极不均匀。1000 MW空冷机组与300,600 MW空冷机组相比,从工艺布置到设备支撑结构都发生了质的变化,震后结构破坏造成危害更大。针对1000 MW机组空冷支架结构扭转效应明显的特点,考虑地震动扭转分量的平扭耦联地震动反应分析,研究多维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平扭耦联地震作用对该类竖向混合结构的不利影响应予重视。
2012, 42(4): 136-142.
doi: 10.13204/j.gyjz201204028
摘要:
假设屋面板与檩条采用自攻螺钉连接从而能够避免上翼缘的侧向位移。对此种连接的冷弯Z形截面檩条,在不设置拉条、风吸力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采用薄壁构件约束扭转理论进行分析,并与采用ANSYS板壳单元的计算结果和EC3的方法进行对比,发现三者吻合非常好。通过分析发现,EC3的方法中,其下翼缘假想水平力计算公式的两个组成部分是:1)荷载偏离截面剪心产生的扭矩用平行于上、下翼缘的一对力来代替;2)绕平行轴的弯矩产生的应力采用简单的公式计算,等同于人为引进了水平弯矩,这个弯矩必须采用假想水平荷载来抵消。
假设屋面板与檩条采用自攻螺钉连接从而能够避免上翼缘的侧向位移。对此种连接的冷弯Z形截面檩条,在不设置拉条、风吸力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采用薄壁构件约束扭转理论进行分析,并与采用ANSYS板壳单元的计算结果和EC3的方法进行对比,发现三者吻合非常好。通过分析发现,EC3的方法中,其下翼缘假想水平力计算公式的两个组成部分是:1)荷载偏离截面剪心产生的扭矩用平行于上、下翼缘的一对力来代替;2)绕平行轴的弯矩产生的应力采用简单的公式计算,等同于人为引进了水平弯矩,这个弯矩必须采用假想水平荷载来抵消。
2012, 42(4): 143-146,64.
doi: 10.13204/j.gyjz201204029
摘要:
桂林市某派出所办公楼为满足使用需要,在原建筑的基础上新增1.5层用房,在尽量保留原结构的基础上,采用如加固基础、设置基础挑梁、增加壁柱、对梁柱在适筋情况下实行加大截面等处理方法;同时在原坡屋面上新增花篮梁支撑预制板找平,使施工更为方便快速,并保证施工时梁底与原屋面板顶有一定距离,避免梁的新增荷载直接传给原屋面,同时进行了加层后地基承载力及沉降分析验算。通过一系列有效可行的加固措施,建筑物改造后所有指标均满足现行规范要求,现在该楼已投入运营近2年,使用效果良好。
桂林市某派出所办公楼为满足使用需要,在原建筑的基础上新增1.5层用房,在尽量保留原结构的基础上,采用如加固基础、设置基础挑梁、增加壁柱、对梁柱在适筋情况下实行加大截面等处理方法;同时在原坡屋面上新增花篮梁支撑预制板找平,使施工更为方便快速,并保证施工时梁底与原屋面板顶有一定距离,避免梁的新增荷载直接传给原屋面,同时进行了加层后地基承载力及沉降分析验算。通过一系列有效可行的加固措施,建筑物改造后所有指标均满足现行规范要求,现在该楼已投入运营近2年,使用效果良好。
2012, 42(4): 147-149,112.
doi: 10.13204/j.gyjz201204030
摘要:
介绍福州金融街万达广场作品的工程概况、设计理念。定位为高档休闲商业综合体的福州金融街万达广场以简洁、现代、大气的设计风格为基调,展现了万达独特的企业文化精神。
介绍福州金融街万达广场作品的工程概况、设计理念。定位为高档休闲商业综合体的福州金融街万达广场以简洁、现代、大气的设计风格为基调,展现了万达独特的企业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