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
CSCD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JST China收录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9年  第39卷  第7期

建筑规划、设计及建筑艺术
全生命周期建筑能耗及节能研究
程敏, 武田艳
2009, 39(7): 1-3. doi: 10.13204/j.gyjz200907001
摘要:
基于全生命周期建筑耗能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及系统工程思想,提出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对建筑节能进行研究,分析了我国建筑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能耗现状,提出可行的节能措施。
寒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墙体节能改造技术研究
董海荣, 祁少明, 孙晓璐, 武欣
2009, 39(7): 4-6. doi: 10.13204/j.gyjz200907002
摘要:
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是降低建筑能耗的一个重要途径,节能改造的技术主要从建筑节能和采暖系统节能改造两方面入手。建筑节能改造主要考虑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改造技术措施采取的合理与否对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综合效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围护结构墙体在节能改造时,需要考虑的改造技术措施给予分析,提出既有建筑围护结构墙体节能改造采取的一些技术措施。
建筑节能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侯万钧, 丁翠, 孙凤明
2009, 39(7): 7-9,19. doi: 10.13204/j.gyjz200907003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加之我国建筑能耗高、节能技术水平低的现状,因此,我国建筑节能任务十分艰巨。通过分析建筑节能与室内装饰设计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影响室内装饰节能的主要因素,研究了将现代技术手段和室内设计结合起来节约能源的方法,顺应和保护自然生态的平衡与和谐,创造适宜的室内环境,这也是当今室内装饰和相关行业必须认真探讨的新课题。
太阳能技术在农宅中的应用
隋杰礼, 王少伶, 高钰琛, 王磊, 王伟民, 宋辉
2009, 39(7): 10-12. doi: 10.13204/j.gyjz200907004
摘要:
基于对农村温室大棚的调研分析,尝试设计了一套太阳能节能住宅,旨在削减北方农村住宅冬季取暖能耗量大的问题。屋顶是建筑接受太阳能面积最大的部位,改良屋顶形式,设计成采光与太阳能一体化的玻璃屋顶,目的在于:在寒冷季节有效获得太阳能量,在炎热的夏天隔热通风,节省传统能源。
HS-SSP彩钢夹芯板工业建筑节能体系研发与应用
林国海, 魏有海
2009, 39(7): 13-15. doi: 10.13204/j.gyjz200907005
摘要:
剖析了彩钢夹芯板工业建筑的质量通病和建筑构造缺欠,介绍了HS-SSP彩钢夹芯板工业建筑节能体系的建筑构造、技术创新点及应用工程实例。
玻化微珠保温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彭小云, 牛季平
2009, 39(7): 16-19. doi: 10.13204/j.gyjz200907006
摘要:
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在于建筑保温,然而现在采用的有机材料外保温存在防火差、使用年限短、污染环境等缺陷。玻化微珠作为一种无机材料,避免了上述缺点,适应今后的节能发展需要。通过分析玻化微珠的各种性能以及保温结构体系运用,为设计节能构造提供帮助。
住宅建筑能耗计算与节能分析
崔艳琦
2009, 39(7): 20-22. doi: 10.13204/j.gyjz200907007
摘要:
介绍了建筑能耗平衡的计算方法,分析住宅建筑使用过程的节能效果,从而定量评价建筑节能,为建筑节能控制提供了计算方法,并提出节能的主要途径。
寒冷地区现有农村住宅节能改造策略
张丽丽, 杨祖贵, 王怀德
2009, 39(7): 23-25,40. doi: 10.13204/j.gyjz200907008
摘要:
全面分析北方寒冷地区乡村住宅的现状,综合考虑寒冷地区农村经济、技术、生产力发展水平、生态环境等各种因素,从节约能源提高舒适度的角度出发,研究可操作性强的北方寒冷地区住宅改造措施,从而使寒地乡村住宅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及舒适、经济、节能、环保的特质。
湖南地区居住建筑墙体节能设计
林涛, 欧名贤
2009, 39(7): 26-28. doi: 10.13204/j.gyjz200907009
摘要:
居住建筑墙体节能设计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湖南地区的气候特征,探讨该地区适宜的外墙节能技术。
苏北地区生态节能型新农村规划设计研究
王进, 季翔
2009, 39(7): 29-31. doi: 10.13204/j.gyjz200907010
摘要:
由于苏北农村节能观念淡漠、能耗比较大、居住环境差,为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结合研究课题,从生态性、适居性的角度入手,研究苏北生态节能型新农村规划设计方案。为将来苏北新农村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选煤厂楼层内设备引起的环境振动分析
张向东, 闫维明, 刘猛
2009, 39(7): 32-36,31. doi: 10.13204/j.gyjz200907011
摘要:
选煤厂设备运转引起的振动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针对工程实例选择典型设备,采用分离子结构法对厂房周围土层及邻近建筑物的振动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厂区地面硬化形式对振动波的传播和衰减以及振动对人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振动筛引起的地面振动强烈,在靠近厂区30m内都处于被人体明显感觉的状态;地面硬化后,地表振幅明显减小,加速度相应增加,相应的竖向振级较未硬化地面明显增强;未硬化地面的振级在距厂房30m处接近环境振动规范要求;邻近建筑物有明显振感。
钢筋混凝土密肋空腹框架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郭猛, 石霖凯
2009, 39(7): 37-40. doi: 10.13204/j.gyjz200907012
摘要:
借鉴巨型框架结构的抗震作用机制,提出了内嵌混凝土框格单元的密肋空腹框架结构体系。运用有限元程序对密肋空腹框架结构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研究结构的主要动力特性随框格单元密度变化的规律,并与普通框架结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密肋空腹框格单元可以有效提高框架结构的抗侧刚度和抗扭刚度,满足抗震规范对最大层间位移限值的要求;框格单元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后结构侧移曲线呈现类似框剪结构的弯剪型特征,结构整体具有内框格单元-外框架的分步延性破坏机制,增加了强震下框架结构的安全裕度。
几何参数变化对钢筋混凝土深梁滞回性能的影响
薛萍, 郑宏, 陆路
2009, 39(7): 41-43,102. doi: 10.13204/j.gyjz200907013
摘要:
钢框架内填钢筋混凝土深梁是一种新型的高层结构抗侧力体系。应用ANSYS程序分析了高跨比、厚度变化对钢筋混凝土深梁滞回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钢框架内填钢筋混凝土深梁随着几何参数变化,可以实现宽范围的刚度渐变调幅,其极限承载力、延性及耗能能力均发生变化。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几何参数的钢筋混凝土深梁在反复荷载下的滞回性能,建议采用高跨比为1.5的钢筋混凝土深梁。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新建框架结构、建筑结构改造、加固与修复。
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梁非线性弯矩曲率的研究
王冬雁, 李振宝, 闫维明
2009, 39(7): 44-47,82. doi: 10.13204/j.gyjz200907014
摘要:
在对4个无粘结预应力直接装配节点试件进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弯矩-曲率分析方法对4个无粘结预应力直接装配节点试件进行了弹性和弹塑性阶段的分析,建立了装配节点弯矩-曲率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用试验结果检验了理论分析值,证明吻合良好,为研究预应力装配结构体系在大震情况下的非线性性能,提供了合理有效的非线性曲率模型。
同缝砌筑的N式砌块砌体受压性能研究
黄靓, 陶承志, 许斌, 梅文胜, 陈良, 王珂, 吴昊
2009, 39(7): 48-51,86. doi: 10.13204/j.gyjz200907015
摘要:
N式砌块通过对砌块块形的改进实现了在砌筑砌体时孔、肋完全对齐,N式砌块在半灌孔和全灌孔时可以同缝砌筑。研究了同缝砌筑的半灌孔N式砌块砌体受压性能,了解了N式砌块砌体在同缝砌筑下的破坏形态及破坏机理。试验结果,同缝砌筑的半灌孔N式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平均值比普通砌块的抗压强度平均值高出30%左右,分析表明,其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孔洞对齐和砌块块体的约束作用。给出了N式砌块砌体同缝抗压强度平均值的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地基与基础
存在软弱下卧层的大直径扩底桩桩端承载力的实用算法
阮翔, 高广运
2009, 39(7): 52-55. doi: 10.13204/j.gyjz200907016
摘要:
基于半无限空间内部点荷载作用下应力分布的Mindlin解答,提出一种确定存在软弱下卧层的大直径扩底桩桩端承载力特征值的实用方法。首先,利用圆形均布荷载作用下的Mindlin解,推求扩底桩桩端底面的附加应力公式。然后根据规范给出的单桩沉降计算公式确定扩底桩的最终沉降计算公式。最后,根据扩底桩沉降的容许值反算桩端底面的附加应力,进而确定扩底桩的端承力。通过工程实例,将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
逐级加荷下考虑施工扰动的复合地基固结解
卢萌盟, 谢康和, 李瑛, 张智卿
2009, 39(7): 56-60,73. doi: 10.13204/j.gyjz200907017
摘要:
在线性加载的情况下,考虑了扰动区土体水平渗透系数抛物线变化以及桩周土体的径、竖向组合渗流,给出了该问题的控制方程以及解答。在超静孔压解的基础上,给出了复合地基的固结度的表达式。最后对复合地基的固结性状进行了分析并与以往解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加荷历时越久,地基固结越慢;桩体施工对周边土体的扰动越大,地基固结越慢;所给出的地基固结度较考虑扰动区土体水平渗透系数直线变化或者保持不变的解给出的固结度要快。
砂土中静压桩挤土时效性的室内应变保持试验研究
郭进军, 施建勇
2009, 39(7): 61-66. doi: 10.13204/j.gyjz200907018
摘要:
工程实践中发现砂土中的挤土桩承载力亦有时效性,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理论无法解释该现象。利用应力路径三轴仪进行应变保持试验,模拟沉桩及随后的桩周土体的应力状态和物理性质的改变,经分析试验结果得出,砂土中静压桩承载力时效性是由于桩周土体蠕变膨胀引起桩壁上作用的水平应力增大的结果。
建筑材料
PERMIT离子渗透测定方法的应用研究
杨进波, 阎培渝, 郭保林
2009, 39(7): 67-69,15. doi: 10.13204/j.gyjz200907019
摘要:
混凝土保护层的抗氯离子渗透性直接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为提高混凝土保护层的抗氯离子渗透性,可以使用透水模板布、防水涂料、防腐涂层等多种技术。介绍一种现场测定混凝土保护层抗氯离子渗透性的非破损试验方法PERMIT离子渗透试验,并用该方法在青岛海湾大桥工程中评价混凝土保护层的性能改善技术措施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PERMIT试验方法可以现场测定混凝土保护层或表层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试验时间短。透水模板布、防水涂料、防腐涂层等技术措施对混凝土保护层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透水模板布的品种不同,改善效果有差异。防水涂料和防腐涂层效果最好。
钢丝网水泥砂浆加固混凝土梁高温后的抗弯性能
袁广林, 许小燕, 张先扬, 成林燕
2009, 39(7): 70-73. doi: 10.13204/j.gyjz200907020
摘要:
对钢丝网水泥砂浆加固钢筋混凝土梁高温后抗弯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受热温度对钢丝网水泥砂浆加固钢筋混凝土梁高温后抗弯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加固法能有效提高梁的抗弯刚度,减少跨中挠度;随着受热温度的升高,钢丝网水泥砂浆加固梁的承载力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当受热温度在450℃以下时,加固梁承载力的降低不超过5%。也即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加固混凝土梁具有良好的抗火能力。
外掺剂对水泥土改性效果的试验研究
周丽萍, 申向东, 白忠强
2009, 39(7): 74-78. doi: 10.13204/j.gyjz200907021
摘要:
将外掺剂应用于水泥土改性研究,在水泥加固土的基础上添加硅粉、天然浮石粉、钠盐、表面活性剂等材料,有效地改善了水泥土的力学性质,明显增强了水泥土的耐久性。试验表明,一定掺量下的硅粉、天然浮石粉、钠盐、表面活性剂等外掺剂能够显著提高水泥土的抗压强度及耐久性。通过室内试验探讨了外掺剂水泥土的强度特性,分析了外掺剂对水泥土的改性效果,旨在为硅粉等外掺剂应用于工程实践开展理论和试验研究探索。
基于IR光谱法解析环氧树脂改性沥青老化机理
罗斌, 杨平
2009, 39(7): 79-82. doi: 10.13204/j.gyjz200907022
摘要:
红外光谱图与物质的结构有着十分严格的对应关系,可用于研究沥青在使用过程中的化学组成变化。通过对基质沥青、老化沥青和环氧树脂改性老化沥青的红外光谱对比分析,解析了沥青的老化机理和环氧树脂对沥青老化的抑制作用。
HRB500级高强钢筋混凝土柱偏压试验研究
王全凤, 沈章春, 黄奕辉, 杨勇新
2009, 39(7): 83-86. doi: 10.13204/j.gyjz200907023
摘要:
为推广HRB500级钢筋,并为其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局部或全面修订时列入提供依据,需对HRB500级钢筋混凝土构件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在4根HRB500级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HRB500级钢筋和高强混凝土匹配下的偏心受压柱的破坏形态、变形特点和承载性能。结果表明:其破坏特征、挠曲模式及截面应变分布与普通高强混凝土柱基本一致。但其混凝土强度较高时正截面承载力较理论计算结果偏小。
钢结构
铰接中心支撑钢框架体系结构设计研究
张文元, 于海丰, 张耀春, 孙雨宋
2009, 39(7): 87-91. doi: 10.13204/j.gyjz200907024
摘要:
在进行结构体系比较和振动台试验验证的基础上,确定了某大型电厂主厂房选用铰接中心支撑钢框架体系。对深化设计方案进行了地震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虽结构平面扭转和竖向质量分布均不规则,但考虑到多遇地震下没有构件屈服或失稳,且多遇、罕遇地震下的层间侧移角均满足规范要求,认为结构设计较为合理,可以满足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要求。同时也再次验证了只要设计合理,铰接中心支撑钢框架体系在8度抗震设防区仍可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高度也可以突破民用建筑12层的限制。最后给出了铰接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节点连接部分抗震设计的一些原则性建议。
高强冷弯薄壁型钢帽型截面连续檩条受力性能研究
聂少锋, 王文可, 周天华, 何保康
2009, 39(7): 92-94,91. doi: 10.13204/j.gyjz200907025
摘要:
对24根两种截面形式为TS40和TS61的G550高强冷弯薄壁型钢帽型截面两跨连续檩条进行了受弯性能试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条软件CUFSM结合直接强度法对两种截面两跨的试验檩条进行了极限承载力的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同时,采用非线性有限单元法对各试件进行模拟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大部分试件的试验极限承载力均略高于直接强度法计算得到的极限承载力,用直接强度法进行高强冷弯薄壁型钢帽型截面两跨连续檩条的设计是可行的,且计算结果偏于安全;有限元分析得到的各试件极限承载力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有限元分析方法能很好地模拟高强冷弯薄壁型钢帽型连续檩条的受力性能,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CFRP-钢管混凝土核心轴压短柱的承载力研究
鞠欢, 汤莹, 张常光
2009, 39(7): 95-97. doi: 10.13204/j.gyjz200907026
摘要:
在统一强度理论和基本假定的基础上,考虑CFRP-钢复合管对核心区混凝土的侧向约束和外围钢筋混凝土套筒对极限承载力的贡献,推导CFRP-钢管混凝土核心轴压短柱的极限承载力公式。通过与文献中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理论公式的正确性,并进一步分析总套箍指标、钢管的套箍指标和CFRP筒的套箍指标对承载力的影响,为CFRP-钢管混凝土核心轴压短柱的极限承载力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考虑局部屈曲的矩形钢管混凝土轴压承载力计算方法
郭兰慧, 张素梅
2009, 39(7): 98-102. doi: 10.13204/j.gyjz200907027
摘要:
基于已有的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给出了矩形钢管混凝土中钢管不出现局部屈曲时的最大宽厚比限值,同时提出大宽厚比下矩形钢管混凝土中考虑钢管屈曲的承载力计算方法。通过回归分析给出了矩形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轴压中长柱的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简化计算结果和大量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用试验结果验证了简化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同时,采用CECS、DBJ、EC4、LFRD及AIJ规程计算了矩形钢管混凝土承载力并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欧洲EC4规程、DBJ规程及简化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接近,所提出的简化计算公式不仅适用于普通宽厚比下矩形钢管混凝土承载力计算,且适用于大宽厚比下考虑局部屈曲时承载力计算,实现了普通壁厚和薄壁矩形钢管混凝土承载力计算公式的统一。
短程线型单层球面网壳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稳定性
桂国庆, 王玉娥
2009, 39(7): 103-106. doi: 10.13204/j.gyjz200907028
摘要:
基于全过程非线性动力反应时程分析方法,对短程线型单层球面网壳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考虑了不同参数对其动力稳定性影响,其中包括:水平地震作用、竖向地震作用和三向地震作用的影响,材料非线性、矢跨比、初始几何缺陷、杆件截面、支座条件、结构阻尼和不同地震波等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可为网壳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钢骨-钢管混凝土柱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徐亚丰, 赵敬义, 张世宪, 卢小一
2009, 39(7): 107-110. doi: 10.13204/j.gyjz200907029
摘要:
为了解钢骨-钢管混凝土柱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对5根底层柱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不同含钢率和轴压比下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分析比较了轴压比和含钢率对构件承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钢骨-钢管混凝土柱滞回曲线图形饱满,表现出良好的耗能能力。由骨架曲线分析得知:随着含钢率的增加,构件承载力和延性有明显的提高;随着轴压比的增加其骨架曲线下降段越陡,相应的构件延性越差,轴压比越低则构件延性越好。
鉴定·加固·改造
钻芯对混凝土轴压柱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朱雷, 许清风, 李向民, 朱春明
2009, 39(7): 111-114,106. doi: 10.13204/j.gyjz200907030
摘要:
通过3组9个足尺混凝土短柱的试验,研究钻芯(100)对混凝土轴压柱受力性能的影响。钻芯后混凝土轴压柱极限承载力降低5.63%~22.14%,极限位移降低1.88%~26.14%,其破坏形态由轴压破坏转变为小偏压破坏。首先对试验结果进行描述,然后研究了柱截面尺寸、钻芯位置、孔洞填补、钻断钢筋等因素对混凝土轴压柱受力性能的影响程度,并对影响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
新增钢梁与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的有限元分析
彭福明, 张新山, 张宁, 才鹏
2009, 39(7): 115-117. doi: 10.13204/j.gyjz200907031
摘要:
混凝土结构改造工程中经常采用钢结构形式,新增钢梁与原混凝土结构的连接节点十分常见。新增钢梁与原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的性能影响到新增结构与原混凝土结构之间的整体工作情况和新增构件的受力状态。对新增钢梁与混凝土构件之间常用的连接节点通过有限元计算,对其受力性能进行比较详尽的分析,包括连接节点的刚度、锚固钢板的变形、接触应力、植筋的受力等,并提出了工程应用建议,对该类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西安地裂缝影响带房屋安全鉴定及防治措施
白亮, 刘永福, 陈曦虎, 李陵洲, 周宏
2009, 39(7): 118-119,110. doi: 10.13204/j.gyjz200907032
摘要:
通过一幢位于地裂缝影响带的房屋安全鉴定实例分析,对受地裂缝影响的房屋,如何进行房屋结构安全鉴定及如何实施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可供类似西安地裂缝场地上的建筑物鉴定时参考使用,同时为我国其他地区地裂缝影响带上的房屋安全鉴定积累宝贵经验。
工程事故分析
暴雪后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厂房的事故分析与处理
胡宗文, 王元清, 石永久, 刘明
2009, 39(7): 120-123. doi: 10.13204/j.gyjz200907033
摘要:
2007年3月初东北地区遭遇罕见暴雪,造成大量轻钢结构工程事故,有必要进行总结反思。针对某门式刚架轻钢工业厂房的事故进行较全面的分析,介绍结构损坏情况及鉴定结果,总结事故原因,同时提出修复加固处理方案。分析得出:包括北方地区女儿墙和南侧附房导致的堆雪作用以及清雪过程出现的次生灾害等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进而对当前轻钢结构设计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