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 收录期刊
日本JST China 收录期刊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钢筋混凝土密肋空腹框架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郭猛 石霖凯

王超, 唐冬玥, 黄建锋, 李建刚. 混凝土框架结构拆除改造施工模拟及监测研究[J]. 工业建筑, 2022, 52(10): 100-105. doi: 10.13204/j.gyjzG22042613
引用本文: 郭猛, 石霖凯. 钢筋混凝土密肋空腹框架结构地震反应分析[J]. 工业建筑, 2009, 39(7): 37-40. doi: 10.13204/j.gyjz200907012
WANG Chao, TANG Dongyue, HUANG Jianfeng, LI Jiangang.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Simulation and Monitoring for Demoli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2, 52(10): 100-105. doi: 10.13204/j.gyjzG22042613
Citation: Guo Meng, Shi Linkai. SEISMIC RESPONSES ANALYSIS OF CONCRETE MULTI-RIB OPEN-WEB FRAME STRUCTURE[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09, 39(7): 37-40. doi: 10.13204/j.gyjz200907012

钢筋混凝土密肋空腹框架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doi: 10.13204/j.gyjz200907012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郭猛,男,1982年12月出生,博士研究生,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E-mail:guomeng673@163.com

SEISMIC RESPONSES ANALYSIS OF CONCRETE MULTI-RIB OPEN-WEB FRAME STRUCTURE

  • 摘要: 借鉴巨型框架结构的抗震作用机制,提出了内嵌混凝土框格单元的密肋空腹框架结构体系。运用有限元程序对密肋空腹框架结构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研究结构的主要动力特性随框格单元密度变化的规律,并与普通框架结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密肋空腹框格单元可以有效提高框架结构的抗侧刚度和抗扭刚度,满足抗震规范对最大层间位移限值的要求;框格单元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后结构侧移曲线呈现类似框剪结构的弯剪型特征,结构整体具有内框格单元-外框架的分步延性破坏机制,增加了强震下框架结构的安全裕度。
  • 曾凡生,王红群,杨永哲.钢筋混凝土框-撑结构在多层建筑设计中的探讨[J].建筑结构,2007,37(10):24-26;
    [2] 陈新孝,牛获涛,石建光,等.偏心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试验研究与极限分析[J].工业建筑,2003,33(3):35-38;
    [3] JGJ 3-2002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4] 张宇峰,左江.巨型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振动台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1,22(3):2-8;
    [5] 段红霞,李正良.RC巨型框架结构抗震能力设计措施的探讨[J].工业建筑,2006,36(1):22-26;
    [6] 汪大绥,贺军利,张凤新.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 Analysis)的基本原理和计算实例[J].世界地震工程,2004,20(1):45-53.
  • 期刊类型引用(3)

    1. 吕帅灵. 基于有限元模拟的大型体育馆原有结构拆除技术研究——以上海游泳馆为案例. 建筑施工. 2024(09): 1442-1446 . 百度学术
    2. 吴韶伟,李文蛟,张树凯,田金良,赵海川,张天赐. 老旧小区高层建筑外墙快速切割拆除更新施工技术研究. 建筑经济. 2024(S2): 356-360 . 百度学术
    3. 郑昌奚. 某厂房框架结构混凝土施工及质量控制.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3(09): 162-164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2
  • HTML全文浏览量:  5
  • PDF下载量:  60
  • 被引次数: 4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9-02-13
  • 刊出日期:  2009-07-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