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
CSCD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JST China收录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8年  第38卷  第2期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耐久性研究的新进展
不同环境条件下CFRP自然老化性能试验研究
岳清瑞, 杨勇新, 沙吾列提·拜开依
2008, 38(2): 1-3. doi: 10.13204/j.gyjz200802001
摘要:
为了掌握结构加固用碳纤维布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变化规律,进行了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不同环境条件下两种共计200个碳纤维布试件的自然老化试验。两年的初步检测结果表明,在西北和华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下,CFRP材料的耐久性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华北自然环境条件下碳纤维片材耐久性能的试验研究
杨勇新, 杨萌, 赵颜, 廉杰
2008, 38(2): 4-6. doi: 10.13204/j.gyjz200802002
摘要:
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关于其耐久性能的研究已得到了工程界的重视。通过对目前土木工程加固常用的几种碳纤维片材耐久性进行的试验研究,考察在华北地区自然环境条件下老化对其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弹性模量等的影响。目前已完成了40个试件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CFRP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略有降低,弹性模量基本保持不变。
西北自然环境条件下碳纤维片材耐久性能的试验研究
沙吾列提·拜开依, 杨勇新
2008, 38(2): 7-9. doi: 10.13204/j.gyjz200802003
摘要:
FRP加固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对耐久性能的研究已得到了工程界的重视。对目前土木工程加固常用的碳纤维片材耐久性进行了初步的试验研究。考察我国西北自然环境条件下老化对其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弹性模量等的影响。共完成40个碳纤维片材的拉伸性能试验。截至自然老化2年时,碳纤维片材伸长率略有下降,抗拉强度与弹性模量基本不变。
华北自然环境条件下表面防护对浸润树脂耐久性能的影响
杨勇新, 杨萌, 赵颜, 廉杰, 赵进阶
2008, 38(2): 10-12. doi: 10.13204/j.gyjz200802004
摘要:
FRP作为一种复合材料,浸渍树脂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树脂本身的耐久性能对FRP材料的抗老化性能会有影响。对土木工程加固常用的树脂耐久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一部分试件进行了遮挡防护。考察华北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对其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弹性模量等的影响。2年已完成了7组共35个试件的试验。结果表明,有防护试件的性能优于无防护试件的性能。
华北自然环境条件下表面防护对碳纤维片材耐久性能的影响
杨萌, 杨勇新, 赵颜, 廉杰, 王小锋
2008, 38(2): 13-14,12. doi: 10.13204/j.gyjz200802005
摘要:
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关于其耐久性能的研究已得到了工程界的重视。通过对目前土木工程加固常用的碳纤维片材在华北地区自然环境条件下的耐久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其中,对部分试件进行了遮挡防护,以期考察防护与否对碳纤维片材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弹性模量等的影响。试验每组试件设为5件,目前试验时间截至2年,已进行了7组共35个试件的试验。经分析发现,无防护碳纤维片材拉伸性能比有防护碳纤维片材下降快。
西北自然环境条件下浸润树脂耐久性对碳纤维片材耐久性能的影响
杨勇新, 杨萌, 赵颜, 廉杰
2008, 38(2): 15-17,27. doi: 10.13204/j.gyjz200802006
摘要:
CFRP加固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对耐久性能的研究已得到了工程界的重视。通过对目前土木工程加固常用的两种CFRP及其配套树脂在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条件下耐久性进行初步的对比试验研究。试验每组试件设为5件,进行了16组共80个试件的试验。通过2年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片材耐久性与浸润树脂耐久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华北自然环境条件下浸渍树脂耐久性能对碳纤维片材耐久性影响的试验
杨萌, 杨勇新, 廉杰, 赵颜, 赵进阶
2008, 38(2): 18-20,6. doi: 10.13204/j.gyjz200802007
摘要:
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仅就碳纤维本身而言,其性能受环境影响较小,作为FRP复合材料,其耐久性能还要受到树脂性能的影响。对目前土木工程加固常用的两种碳纤维片材及树脂耐久性进行了对比性试验研究。2年来已进行了16组共80个试件的试验。考察在华北地区自然环境条件下老化对其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弹性模量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浸渍树脂抗拉强度与碳纤维片材抗拉强度有一定关系,而伸长率和弹性模量的变化受树脂耐久性能的影响不明显。
以建筑节能为导向的建筑整合设计策略
黄继红, 范文莉
2008, 38(2): 21-24. doi: 10.13204/j.gyjz200802008
摘要:
土地、环境、能源等资源的约束日益强化,促使建筑节能成为现阶段建筑设计的重要元素。基于建筑整合设计的理念,以建筑节能为导向,以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为目标,提出节能与建筑的整合设计策略,拓展了建筑节能的传统概念。
西南地区新农村住宅生态节能技术范式研究
周振伦, 聂浩, 黄云念, 王波
2008, 38(2): 25-27. doi: 10.13204/j.gyjz200802009
摘要:
通过分析西南地区传统住宅适应当地的生态特点、地理气候条件,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建造方式,针对其能源使用方面存在的污染性、浪费性等缺点,提出了生态节能住宅的发展策略与技术范式研究,进而实现西南地区多村镇的可持续发展。
严寒地区中庭的天窗形式与耗能
彭小云
2008, 38(2): 28-30. doi: 10.13204/j.gyjz200802010
摘要:
中庭的天窗直接影响其耗能。通过建立中庭天窗模型,分析、探讨不同形式、不同倾角、不同朝向的天窗与耗能的关系,得出初步的结果,为今后建筑的节能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梁试验研究
王冬雁, 李振宝, 杭英
2008, 38(2): 31-34,58. doi: 10.13204/j.gyjz200802011
摘要:
对4个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梁试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考虑预应力筋偏心位置、锚固长度、初始预应力度等参数变化。结果表明: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梁具有令人满意的抗震特性,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相比虽然耗能低,但延性好自恢复能力强(残余变形小),较非线性大位移下试件破坏程度轻。分析了装配梁的恢复力特性、延性、耗能等性能与试验参数的关系,为无粘结预应力装配结构在地震地区的使用提供参考。
全预制钢筋混凝土干式框架节点中暗牛腿的分析
黄祥海, 梁书亭, 朱筱俊
2008, 38(2): 35-38,48. doi: 10.13204/j.gyjz200802012
摘要:
在全预钢筋制混凝土框架梁柱干式暗牛腿节点中,钢筋混凝土暗牛腿是重要的竖向传力构件。应用拉压杆模型方法和剪力摩擦理论对暗牛腿进行分析,推导出其承载力公式,并提出相应的设计建议。然后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该连接中钢筋混凝土暗牛腿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对承载力公式进行了验证。提出的设计方法可以为此类暗牛腿的设计提供相应参考。
钢纤维混凝土剪力墙正截面抗裂计算方法
赵军, 高丹盈, 张明
2008, 38(2): 39-42. doi: 10.13204/j.gyjz200802013
摘要:
对5片钢纤维混凝土剪力墙和1片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裂性能试验,通过对钢纤维混凝土剪力墙开裂状态的理论分析,建立了抗裂计算模型,结合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正截面开裂弯矩的计算,提出了钢纤维混凝土剪力墙的正截面抗裂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试验值与计算值吻合良好。
隔震结构的温度应力研究
文波, 牛荻涛, 张俊发, 赵鹏
2008, 38(2): 43-48. doi: 10.13204/j.gyjz200802014
摘要:
隔震结构是近年来受到广泛使用的一种新型结构形式。对新建工程西安330kV西北郊变电站中的110kV配电楼采用隔震技术,这是隔震技术首次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该结构采用SAP2000程序及有限元分析方法,得到其在温度应力作用下的内力,并将计算结果与相同条件下采用抗震技术及采用后浇带方法等引起的不同温度应力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
时滞对桥梁主动控制的影响与时滞补偿
亓兴军, 荣棉水, 宋国富
2008, 38(2): 49-52. doi: 10.13204/j.gyjz200802015
摘要:
桥梁减震主动控制系统中会存在一系列时滞因素,为了探讨时滞对桥梁主动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和时滞补偿方法,建立桥梁的有限元模型和减震控制方程,并考虑控制系统不同的滞后时间,对一座大跨连续梁桥进行了主动控制地震反应数值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时间滞后会使桥梁主动控制系统的减震效果随着滞后时间的增大而越来越差,甚至会使地震反应发散;采用移相法对桥梁主动控制时间滞后进行补偿可以取得很好的控制效果,桥梁绝大部分地震反应在时滞补偿后的减震效果能够接近无时间滞后的理想情况的减震效果,有的甚至超过理想情况的减震效果。
降雨对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主山稳定性的影响
张邓霖, 姚仰平
2008, 38(2): 53-58. doi: 10.13204/j.gyjz200802016
摘要:
基于非饱和土土力学中的饱和-非饱和渗流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主山边坡因雨水入渗引起的瞬态渗流场,对土体中含水量、基质吸力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扩展Mohr-Coulomb破坏准则,采用极限平衡分析法对该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进而得出边坡在降雨过程中不同时刻的安全系数。具体分析了不同降雨类型对非饱和土土坡渗流场分布、发展及其对土坡稳定性的影响。随后用概率方法对土性参数变异时山体稳定的可靠性给予分析。
碎石桩复合地基抗液化性能的数值模拟
张艳美, 张旭东, 张鸿儒
2008, 38(2): 59-63. doi: 10.13204/j.gyjz200802017
摘要:
将饱和砂土视为土-水两相介质,以Biot动力固结方程为基础,编制完全耦合的三维排水有效应力动力反应分析程序,通过模型试验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利用该程序对碎石桩复合地基进行地震响应分析,探讨不同土层构成和不同附加压重等因素对抗液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碎石桩加固后,桩间土中的超孔压比比未加固前减小;随时间的延长,出现了明显的超孔压消散现象,距离碎石桩越近,超孔压消散现象越明显;附加压重对地基中超孔隙水压力的增长有明显地抑制作用,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应该考虑附加压重的有利影响,适当增加桩间距。
路堤荷载下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现场试验
杨涛, 李国维
2008, 38(2): 64-67. doi: 10.13204/j.gyjz200802018
摘要:
通过对填砂路堤下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现场试验,获得路堤荷载下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并对复合地基中桩土应力比随荷载和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路堤荷载下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与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规律有较大差别,它随荷载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桩土应力比不超过2.0,且随时间基本不变。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抗弯刚度评估方法研究
孙彬, 牛荻涛, 王应生
2008, 38(2): 68-72. doi: 10.13204/j.gyjz200802019
摘要:
为合理评估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变形能力,对影响锈蚀混凝土梁抗弯刚度退化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明确锈蚀引起粘结力退化使裂缝间受拉钢筋应变趋于均匀和钢筋应变与混凝土应变不协调是影响锈蚀混凝土梁抗弯刚度计算模型建立的关键因素;抛弃传统的平截面假定,采用刚度解析法对粘结力退化后构件截面刚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引进综合应变系数考虑裂缝间钢筋应变趋于均匀和应变不协调的影响,建立了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抗弯刚度的计算模型;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确定了综合应变系数与粘结强度退化系数的关系;经试验验证,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荷载与环境的耦合作用对混凝土梁腐蚀疲劳的影响
王海超, 李云峰, 张喜闽
2008, 38(2): 73-75,85. doi: 10.13204/j.gyjz200802020
摘要:
主要研究了循环荷载与腐蚀环境的耦合作用对混凝土梁腐蚀疲劳的影响,根据试验测试的钢筋应变数据可以看出,腐蚀和疲劳的共同作用加速了钢筋应变的发展。疲劳或腐蚀的单一影响,以及腐蚀后疲劳致使构件劣化的程度,不及腐蚀疲劳作用造成的劣化结果严重,这种共同作用加速劣化进程。从应变发展的连续性来看,耦合作用是连续的,伴随试验构件直至破坏的全过程。研究表明,腐蚀疲劳是使钢筋混凝土构件过早丧失耐久性能的重要原因,研究成果可为构件的耐久性设计和防止在役构件劣化的工程技术措施提供参考。
水泥用量对Cl-在混凝土中扩散系数影响的试验研究
田冠飞, 冷发光, 丁威, 安雪晖, 沈乔楠
2008, 38(2): 76-80,90. doi: 10.13204/j.gyjz200802021
摘要:
采用区组完全试验设计,研究了水灰比和水泥用量对混凝土耐久性能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系数的影响作用。根据硝酸银化学滴定法测量得到的氯离子含量分布,拟合回归出自由氯离子初始扩散系数(D0)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可用于预测考虑水灰比和水泥用量综合影响作用的自由氯离子初始扩散系数,同时试验验证了回归方程的适用性。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场的数值计算
栾尧, 阎培渝, 杨耀辉, 马昕, 周予启, 李博
2008, 38(2): 81-85. doi: 10.13204/j.gyjz200802022
摘要:
以考虑温度影响的混凝土水化放热为基础,通过试验获得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数据,在此基础上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大体积混凝土足尺模型浇筑后60d内的温度场进行了计算,并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混凝土内部最大温升约为40℃,5~7d达到峰值;任意两点间的温度差不超过25℃;在竖直方向上,上下表面温度梯度最大,且出现在混凝土自身放热完毕并开始向环境中散热的初期。
现代钢结构
高强冷弯薄壁型钢墙体骨架立柱轴压性能试验及有限元分析
郭鹏, 何保康, 杨松岭, 王彦敏
2008, 38(2): 86-90. doi: 10.13204/j.gyjz200802023
摘要:
通过对10根550MPa高强冷弯薄壁型钢墙体骨架立柱的足尺轴压试验,得到立柱的极限承载力和破坏模式,并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墙体骨架立柱有限元分析模型。在有限元分析模型的正确性得到试验充分验证的情况下,对高强冷弯薄壁型钢墙体骨架立柱进行参数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自攻螺钉直径的变化、采用两个螺钉连接立柱与导轨、导轨厚度和屈服强度的变化以及改变墙体骨架立柱间距均对墙体骨架立柱的轴压承载力没有显著影响;在墙体骨架两侧设置柔性拉条对立柱轴压承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拉条间距小于1/4柱高后承载力提高幅度不大。
新型冷弯箱形组合截面受弯构件力学性能研究
武胜, 张素梅
2008, 38(2): 91-95113. doi: 10.13204/j.gyjz200802024
摘要:
冷弯薄壁双轴对称箱形截面具有形心、弯心重合的特点,与单轴对称开口截面相比具有抗弯、扭刚度大的优点。基于箱形截面的以上特点,应用冷弯形构件两两电弧点焊连接,形成两种新型箱形组合截面翼缘对焊箱形组合截面和翼缘叠焊箱形组合截面。采用非线性有限元的分析方法,通过对两种新型截面与相同参数的单肢形构件的细致比较分析,以及单一参数变化条件下新型截面构件的屈曲模式、变形过程、弯矩-曲率关系等方面的分析,全面研究两种新型截面受弯构件的静力学性能。研究表明:两种新型截面构件与其单肢形构件相比,具有抗弯承载力明显提高,构件不会出现畸变屈曲、局部变形小等性能优势,可以深入研究并合理推广使用。
大跨度典型索桁架支承结构体系的受力性能研究
毛文俊, 刘锡良
2008, 38(2): 96-98. doi: 10.13204/j.gyjz200802025
摘要:
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对大跨度点支式玻璃幕墙的9种典型索桁架支承结构形式进行比较研究,并详尽地分析了竖索对索桁架受力性能的影响。
加劲肋和端板厚度对梁柱边节点抗火性能的影响
王卫永, 董毓利, 蒋宝锋, 陈建强
2008, 38(2): 99-102. doi: 10.13204/j.gyjz200802026
摘要:
使用火灾试验炉,对钢框架中常用的三种节点形式:全焊节点、栓焊节点、外伸端板节点进行8个试件火灾行为的试验研究。2个全焊节点和2个栓焊节点分别分为节点区有无加劲肋两种情况,4个外伸端板节点考虑两种端板厚度12mm和16mm,每种端板厚度又分为有无加劲肋两种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加劲肋对全焊节点和外伸端板节点的抗火性能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端板厚度对外伸端板节点的抗火性能影响不大。
鉴定·加固·改造
某钢铁公司炼钢车间主厂房结构现状质量检测
张志强, 张轲, 徐耀武
2008, 38(2): 103-105. doi: 10.13204/j.gyjz200802027
摘要:
某炼钢厂房体量大,结构布置复杂,结合后续技术改造对主厂房结构及电炉平台进行了全面检测,对不满足规范要求或不利于技术改造的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建议。检测实践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某厂房柱纠偏加固技术
张永青, 吴坚强, 李今保, 赵启明
2008, 38(2): 106-108105. doi: 10.13204/j.gyjz200802028
摘要:
对某厂房在设备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开挖不当,造成基础桩、承台和柱发生偏移的问题,分析了事故原因,着重对该工程混凝土柱纠偏加固技术进行了论述。
工程事故分析
失效桩基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案
易念平, 张信贵
2008, 38(2): 109-113. doi: 10.13204/j.gyjz200802029
摘要:
通过对南宁盆地泥岩上某失效桩基工程7根桩静载试验结果的综合评定,认为规范规定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统计值按照依次去掉高值后取平均,直至满足极差不超过30%的条件,不利于充分发挥桩基的承载力,按工程的特点与荷载等对失效桩基工程进行处理,并按变形进行控制是可行的办法。同时根据南宁盆地泥岩的物质组成、工程特性和力学性质具有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如独特的互层性地层构造使泥岩软硬相间难以进行风化带划分,在包括水、岩相互作用、机械扰动及时间效应等各种不确定因素的作用下,泥岩地基上的钻孔桩失效的概率比较高的特点,对泥岩地基工程桩基失效与泥岩的诸多特殊工程性质进行分析,指出桩基承载力不足是由于桩端与嵌岩段泥岩承载力下降造成的。钻孔桩成功与否并不因为桩端承载力取值低而会得到保证。
建筑设计漫谈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体会
谢空, 白梅, 邓康
2008, 38(2): 114-115118. doi: 10.13204/j.gyjz200802030
摘要:
在提倡环保与节能的时代背景下,太阳能与建筑的结合是建筑节能发展的必然趋势,进行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成为建筑界关注的问题。虽然太阳能利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但是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目前在我国却属于探索阶段,缺乏有推广价值的实例和经验,通过对一体化设计理论探讨和设计实例分析,提出对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的一些思路和看法。
泸沽湖摩梭人特色新建筑探讨
李嘉林, 刘柯岐, 陈小川, 肖仑斌
2008, 38(2): 116-118. doi: 10.13204/j.gyjz200802031
摘要:
通过对泸沽湖摩梭人传统建筑形式及构造特色的分析,剖析了传统建筑现存的问题,并从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有机结合,材料结构的选择,节能等方面对营建摩梭特色新建筑形式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