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
CSCD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JST China收录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6年  第36卷  第4期

FRP预应力技术研究最新进展
预应力碳纤维布放张时受力性能分析
岳清瑞, 李庆伟, 杨勇新
2006, 36(4): 1-4. doi: 10.13204/j.gyjz200604001
摘要:
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是一种加固效果明显、应用前景广阔的加固技术,在施工工艺中放张预应力碳纤维布时各部分的受力是非常复杂的。借鉴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理论,提出了碳纤维布放张后预应力传递面积的概念,并通过对7根混凝土梁预应力碳纤维布的放张测量,详细研究了放张后碳纤维布的应变分布、预应力碳纤维布的传递面积、放张后混凝土梁的反拱及混凝土截面应变的变化,还给出了计算碳纤维布预应力传递面积及放张后反拱的计算公式,为建立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设计理论体系提供了基础。
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预应力损失试验研究
杨勇新, 李庆伟, 岳清瑞
2006, 36(4): 5-8,18. doi: 10.13204/j.gyjz200604002
摘要:
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是一种加固效果明显、应用前景广阔的加固技术,在这项技术中预应力损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根据试验中所使用的张拉设备以及施工工艺,对张拉过程中装置变形造成的损失、粘贴碳纤维布过程中的损失、放张碳纤维布时的损失、材料特性造成的长期损失的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试验中重点对2组试件共7根混凝土梁碳纤维布放张后的预应力损失做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放张后预应力损失计算公式。还提出了有效预应力的计算公式及减少预应力损失的一些措施。
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锚固方式试验研究
李庆伟, 杨勇新, 岳清瑞, 陈龙华, 张清海
2006, 36(4): 9-11,39. doi: 10.13204/j.gyjz200604003
摘要:
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是一种加固效果明显、应用前景广阔的加固技术,在这项技术中对锚固方式的研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通过对两组试件共7根混凝土梁布置不同的U形箍加载试验,详细分析了不同U形箍布置的锚固效果,提出了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技术中U形箍的布置原则,对此项技术的设计及施工有指导意义。
预应力CFRP板加固混凝土梁研究综述
薛伟辰, 曾磊
2006, 36(4): 12-14. doi: 10.13204/j.gyjz200604004
摘要:
CFRP板加固混凝土梁是一种新型的加固方法,但该方法存在着CFRP板强度利用率不高、对梁正常使用性能改善不明显等问题。通过对CFRP板施加预应力,不仅可以充分利用CFRP板的强度,还能有效地改善加固梁的受力性能,进一步抑制梁的变形和裂缝的开展。目前国内外已有的研究主要包括预应力CFRP板锚具研究、预应力CFRP板加固混凝土梁试验研究、预应力CFRP板加固混凝土梁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以及预应力CFRP板加固混凝土梁理论研究等4个方面。对国内外预应力CFRP板加固混凝土梁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与分析,并对将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梁的粘结锚固性能试验研究
梅力彪, 张俊平
2006, 36(4): 15-18. doi: 10.13204/j.gyjz200604005
摘要:
对预应力碳纤维板材加固混凝土梁构件的应用做了初步的研究,提出了应用预应力碳纤维板材加固梁构件的试验施工工艺;对施加预应力后的碳纤维板与混凝土结构结合面间的粘结锚固的可靠性和通过粘结锚固能施加到混凝土结构上的有效预应力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并采用了一种简单适用的新型粘结锚固措施后,碳纤维板张拉力能有效地通过粘结和锚固将预应力加到混凝土结构上,能施加的有效预应力为张拉力的65%~80%,试验结果可为工程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预应力芳纶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的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
邓宗才, 张建军, 张建伟, 杜修力, 何唯平
2006, 36(4): 19-22. doi: 10.13204/j.gyjz200604006
摘要:
通过7根芳纶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试验,研究了芳纶纤维布的预应力水平及加固形式对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带永久锚具的预应力芳纶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与非预应力芳纶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相比,其开裂荷载显著提高,屈服荷载与极限荷载明显提高;预应力芳纶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随着纤维布预应力水平的提高而增大。
有粘结CFRP筋预应力损失计算
王晓辉, 张蜀泸, 薛伟辰
2006, 36(4): 23-25. doi: 10.13204/j.gyjz200604007
摘要:
通过6根有粘结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的单调静力试验,结合系统查阅的国内外有关试验研究资料,对有粘结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中CFRP筋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有关设计建议。
建筑的“隐性”环境
李积权
2006, 36(4): 26-29. doi: 10.13204/j.gyjz200604008
摘要:
通过分析当前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建筑中的显性环境与隐性环境进行比较分析,说明建筑隐性环境对人体健康的重要影响,指出对人的生命尊重和关怀才是建筑设计的唯一目标。
实现可持续建筑的几点思考
陈晓红, 李惠强, 李华
2006, 36(4): 30-33. doi: 10.13204/j.gyjz200604009
摘要:
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即在决策、设计和施工阶段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绿色建造技术和完善政府法律法规是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保障。
工业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界面作用
冷御寒, 刘洋
2006, 36(4): 34-35,22. doi: 10.13204/j.gyjz200604010
摘要:
工业建筑外围护结构所起的作用要比公众所看到的外形、体量和保温、隔热大得多,它要起到提供景观(视野)、空气(通风)、光线(采光)、热量(保温)、降温(隔热)、分割(空间)、保护(力学)和体形(美学)等方面的功能和界面作用。既要适应气候和外界环境,设计出将能耗降低至最小的外围护结构;又要不过多地依赖地区和气候,通过细心地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设计的外围护结构去实现适宜的室内空间和生产、生活环境。
型钢混凝土短柱的粘结性能与极限承载力
赵根田, 杭美艳, 李永和
2006, 36(4): 36-39. doi: 10.13204/j.gyjz200604011
摘要:
通过16个型钢混凝土短柱试验,分析了型钢-混凝土的粘结机理,探讨了配箍率、混凝土强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因素对轴心受压短柱粘结性能和极限承载力的影响。通过编程建立有限元模型,可为型钢混凝土轴压柱极限承载力和粘结强度的计算提供参考。
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动力分析主框架刚度矩阵的杆系-层模型
张敏, 胡淑兰
2006, 36(4): 40-42,25. doi: 10.13204/j.gyjz200604012
摘要:
针对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动力分析的主框架刚度矩阵,提出了便于应用的杆系-层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适当的简化。该模型计算较简单,是一种计算主框架刚度矩阵的实用方法。
8度区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芯柱构造柱布置的探讨
郭俊杰, 张惠英
2006, 36(4): 43-45,29. doi: 10.13204/j.gyjz200604013
摘要:
对8度区某12层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分别采用芯柱、构造柱、构造柱结合芯柱3种布置及结构计算,并通过与对应的6~11层砌块建筑进行分析比较,探讨了不同结构布置的适用范围,对在8度区采用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芯柱、构造柱的布置提出了建议。
季节降温对超长高层建筑的影响
陈淮, 李天, 赵娟
2006, 36(4): 46-49. doi: 10.13204/j.gyjz200604014
摘要:
研究了超长高层建筑在季节降温作用下的温度效应问题。以郑州第二长途电信枢纽工程为计算实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结构整体温度效应进行了计算与分析,总结出了超长高层建筑在季节性降温作用下结构整体温度的变形特点,给出了结构构件温度内力或应力的大小范围以及分布规律,论证了对于超长高层建筑,降温作用是一种较为不利的温度荷载,计算所得结果已为工程设计人员考虑温度作用的影响进行结构合理布置提供参考。
求解饱和土固结方程的增维精细积分法
梅甫良
2006, 36(4): 50-51. doi: 10.13204/j.gyjz200604015
摘要:
采用增维精细积分法对饱和土固结方程进行了求解,详细推导出了以位移表示的状态方程、求解位移及孔隙流体压力的计算公式。一维固结沉降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均很高。
带帽控沉疏桩复合地基性状规律数值分析
雷金波, 黄玲, 吴志平, 曹慧兰, 殷宗泽
2006, 36(4): 52-56. doi: 10.13204/j.gyjz200604016
摘要:
考虑带帽控沉疏桩复合地基力学性状规律的多种影响因素,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带帽控沉疏桩复合地基力学性状进行了较深入的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带帽控沉疏桩复合地基力学性状的一些基本规律,为其理论研究、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有益参考。
并设小净距隧道中岩墙力学特征及加固措施研究
姚勇, 田志宇
2006, 36(4): 57-60,84. doi: 10.13204/j.gyjz200604017
摘要:
采用二维弹性、弹塑性数值计算方法,对Ⅲ~Ⅴ级围岩条件下平行布设的双洞隧道中夹岩墙受力、变形特点随隧道间距变化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对于两隧道间距较小的小净距隧道,中夹岩墙的受力、变形极为不利,是设计、施工和监控量测的关键部位。同时,研究了不同隧道埋深以及不同岩柱加固措施对小净距隧道中夹岩墙受力、变形特点的影响,为小净距隧道的支护设计、开挖方式选取、岩墙加固方式选取以及现场监控量测方案制定等提供参考。
回弹法检测岳阳地区混凝土抗压强度曲线的建立
胡卫东, 祝新念, 肖四喜, 陈积光
2006, 36(4): 61-64. doi: 10.13204/j.gyjz200604018
摘要:
基于岳阳地区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回弹值相关关系的试验研究,进行了多种数学函数模型的拟合回归和精度、误差等回归方程效果的检验及比较,建立了岳阳地区幂函数回弹法地方测强曲线,并证明其优越性。同时对在几种因素影响下的混凝土强度和回弹值相关关系进行论述。
干旱地区桥梁保护层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
王春芬, 牛荻涛, 董振平
2006, 36(4): 65-67,92. doi: 10.13204/j.gyjz200604019
摘要:
针对我国西北地区气候特点,讨论了干旱地区保护层混凝土的碳化特征,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了桥梁保护层混凝土的碳化规律,基于混凝土强度和碳化深度的测试值提出了保护层混凝土碳化寿命预测公式。在回归分析和实验室加速碳化试验的基础上,给出了干旱地区桥梁混凝土强度和保护层厚度的合理取值。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的试验分析
姜英波, 姜珂
2006, 36(4): 68-69,100. doi: 10.13204/j.gyjz200604020
摘要: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关系到结构的承载力、耐久性、防火等性能,《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规定,结构实体检验应包括钢筋保护层厚度。通过对KON-RBL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测定仪的使用性能及精度进行试验分析,得出回归方程,并进行了工程验证。
高性能混凝土的养护
姚明甫, 詹炳根, 惠玲
2006, 36(4): 70-72,90. doi: 10.13204/j.gyjz200604021
摘要:
养护对混凝土的水泥水化有重大的影响,养护的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水泥水化的关键因素,早期良好的养护能减少高性能混凝土的自收缩。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组成结构上的特点并阐述了高性能混凝土在养护上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应用高性能混凝土,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适宜的养护方法获得高性能混凝土的全面性能。为了获得所期望的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性能,充分的养护显得极为重要。
综述
锚栓抗震性能研究综述
谢群, 陆洲导, 余江滔
2006, 36(4): 73-74. doi: 10.13204/j.gyjz200604022
摘要:
介绍了国内外在锚栓抗震方面的研究成果,试验表明,锚栓在动力荷载作用下其抗拉、抗剪承载力有所提高。分析了混凝土开裂和配筋对锚栓抗震承载力的影响,基材混凝土开裂会造成锚栓承载力降低,在配箍筋较密的情况下锚栓的抗震性能会显著提高。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现代钢结构
以圆钢管为钢骨的劲性高强混凝土柱的弯矩-轴力相关曲线的数值分析
陈周熠, 易伟建, 赵国藩, 林立岩, 黄晓晖
2006, 36(4): 75-77,87. doi: 10.13204/j.gyjz200604023
摘要:
介绍了以圆钢管为钢骨的劲性高强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研究的试验概况,在此基础上采用条带有限元法进行了弯矩-轴力相关曲线的数值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大致吻合,可以用于确定该类柱在偏压状态下的极限承载力。
钢管混凝土界面抗剪粘结强度的推出试验
刘永健, 池建军
2006, 36(4): 78-80. doi: 10.13204/j.gyjz200604024
摘要:
为考察钢管混凝土界面抗剪粘结性能,研究钢管截面形式对钢管混凝土界面抗剪粘结性能的影响,完成了6根方钢管混凝土和5根圆钢管混凝土共11个试件的反复推出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探讨了钢管混凝土界面抗剪粘结力的组成、抗剪粘结破坏特点以及钢管混凝土界面抗剪粘结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方、圆钢管混凝土界面具有相似抗剪粘结滑移曲线;圆钢管混凝土界面抗剪粘结强度较方钢管混凝土的大,混凝土强度对圆钢管混凝土界面抗剪粘结强度的影响较小。
考虑节点半刚性及二阶效应的钢框架自由振动分析
陈 刚, 陈玉泉, 周资斌, 冯 永
2006, 36(4): 81-84. doi: 10.13204/j.gyjz200604025
摘要:
利用考虑节点柔性和二阶效应的二阶弹性分析单元刚度矩阵,采用有限单元法对半刚性钢框架进行了自由振动研究。通过对各算例计算所得自振频率的分析比较,探讨了各种因素对自由振动分析的影响。
轻钢平台主梁受力和变形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
傅光耀
2006, 36(4): 85-87. doi: 10.13204/j.gyjz200604026
摘要:
应用结构试验方法和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轻钢结构中平台主梁的受力和变形,获得了连续3跨轻钢平台工字型主梁中跨跨中截面挠度计算公式。依据不同的条件,借助标准有限元通用程序对理论公式和试验公式进行了验证分析,揭示了两种研究方法结果形成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对新结构的设计和在役结构的使用监控有参考价值。
鉴定·加固·改造
某工程二层柱置换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
张翼凌, 李今保
2006, 36(4): 88-90. doi: 10.13204/j.gyjz200604027
摘要:
置换混凝土加固法在工程结构加固技术中常用于混凝土强度等级偏低的混凝土结构。特别是当对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10的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时,采用其他的加固方法已很难实施,而该项技术却能从根本上解决承重构件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偏低的问题。着重介绍了置换混凝土加固法在框加柱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一种新型动力施加方式在建筑物平移工程中的应用
夏风敏, 贾留东, 张鑫
2006, 36(4): 91-92. doi: 10.13204/j.gyjz200604028
摘要:
通过介绍建筑物整体平移工程的几种常用动力施加方法及其存在的一些缺点,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动力施加方式。
工程事故分析
某钢-木屋盖单层工业厂房倒塌分析研究
苗吉军, 郝勇, 刘延春, 于素健
2006, 36(4): 93-94. doi: 10.13204/j.gyjz200604029
摘要:
针对某钢-木屋盖单层工业厂房突然倒塌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依据对该厂房的现场勘测结果,对钢-木屋盖进行了计算和理论分析,并最终得出了该厂房的倒塌原因。该工程案例可为同类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工程实录
某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
郭红仙, 陈奕奇, 宋术双, 罗继光
2006, 36(4): 95-98. doi: 10.13204/j.gyjz200604030
摘要:
城市基坑工程面临周围环境条件复杂、支护结构形式多样化、周边地下工程资料档案不完整等问题。北京西城区某基坑工程因存在上述问题,实际完成方案较原始设计方案有较大变化。通过介绍该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情况,并结合实测资料,对该工程的3种情况(原始方案理想施工条件、原始方案实际施工条件和实际完成方案)进行了有限元数值计算及比较。对于此类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相互配合和协调非常重要,而且必须高度重视地下工程资料的规范化和管理。
建筑设计漫谈
我国住宅户型设计的误区
卓刚
2006, 36(4): 99-100. doi: 10.13204/j.gyjz200604031
摘要:
通过对广州金牌户型评荐活动的观察,从户型的社会属性角度指出,热销的楼盘户型不一定好;结合发达国家的先进模式与居住方式的民族性及地域性,分析指出了我国住宅户型设计的几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