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 收录期刊
日本JST China 收录期刊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5年  第35卷  第2期

点式玻璃建筑技术发展及其工程应用
点支式玻璃建筑单层索网柔性支承体系及其工程应用
石永久, 吴丽丽, 王元清, 罗忆, 徐悦
2005, 35(2): 1-5,43. doi: 10.13204/j.gyjz200502001
摘要:
单层索网体系是点支式柔性支承玻璃幕墙结构中的一种新型体系, 以其僵筑结构简捷、轻盈美观、通透性好等优点深受许多建筑师的青睐, 应用前景广泛。由于采用了柔性索杆, 它的设计方法不同于其他一般的幕墙结构, 除满足结构强度、刚度、变形要求外, 还要考虑预应力和几何非线性问题。结合单层索网柔性支承体系在国内外幕墙工程中的应用, 阐述了该体系的受力特点、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并对其设计分析和施工技术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玻璃承重结构的工程应用及其设计分析
王元清, 石永久, 张恒秋
2005, 35(2): 6-10. doi: 10.13204/j.gyjz200502002
摘要:
玻璃作为围护结构材料应用于现代建筑中已经为人们所接受。近年来, 玻璃承重结构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结构形式, 在现代建筑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目前在国际上对玻璃这种脆性材料的承重性能没有一个全面详尽的理论, 设计规范中也没有明确的规定。介绍了玻璃承重结构的工程应用概况, 对玻璃承重结构进行了分类, 列举了一些玻璃承重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 并阐述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驳接式玻璃结构建筑及其玻璃板承载性能分析
石永久, 邓晓蔚, 王元清
2005, 35(2): 11-15. doi: 10.13204/j.gyjz200502003
摘要:
近年来, 驳接式玻璃幕墙在现代建筑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但对它的理论研究却滞后于它的工程应用。通过对驳接式幕墙节点构造的研究, 分析了驳接式玻璃幕墙的受力性能, 并列举了相应的工程实例。最后, 利用有限元程序ANSYS对不同形式玻璃板的受力特性作了比较与分析, 并提出了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
点式支承玻璃建筑中金属连接件的简化设计方法
石永久, 程明, 邹宇, 王元清
2005, 35(2): 16-19,35. doi: 10.13204/j.gyjz200502004
摘要:
点式支承玻璃建筑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对其中的金属连接件还未给出承载力的设计公式, 对连接件的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也表明, 连接件相对于玻璃板有很大的强度储备, 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其外形。基于理论、试验和有限元计算分析, 给出了连接件在主要受力状态下的承载力简化设计方法。
点支式双层中空玻璃板的变形性能分析
石永久, 马赢, 王元清
2005, 35(2): 20-22,15. doi: 10.13204/j.gyjz200502005
摘要:
简要分析、介绍了点支中空玻璃板的承载特点, 并简述了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过程, 其位移计算结果与现有试验测值吻合较好。利用该模型, 分别研究了气体层厚度、内外片玻璃板厚以及孔心边距等参数对于点支中空玻璃变形性能的影响, 对点支中空玻璃的设计计算提出了必要的建议。
点支式玻璃建筑鱼腹式柔性支承体系风振响应分析
王元清, 任志宏, 石永久, 吴丽丽
2005, 35(2): 23-26. doi: 10.13204/j.gyjz200502006
摘要:
以清华大学游泳馆点式玻璃建筑设计为背景, 在点式玻璃建筑中两种常用的鱼腹式柔性支承系统动力特性研究的基础上, 运用AR法对脉动风荷载进行了模拟, 将风荷载导入ANSYS对鱼腹式柔性支承体系的风振响应进行了时程分析。分析了支承体系的风振系数, 并研究了预应力和矢跨比对风振响应和风振系数的影响。
点支式玻璃建筑鱼腹式柔性支承体系地震反应分析
王元清, 任志宏, 石永久, 吴丽丽
2005, 35(2): 27-28,46. doi: 10.13204/j.gyjz200502007
摘要:
以清华大学游泳馆点式玻璃建筑设计为背景, 对点式玻璃建筑中两种常用的鱼腹式柔性支承体系的动力特性影响进行了研究。选取了适当的地震波, 在考虑玻璃自重的情况下, 对柔性支承体系的地震反应进行了时程分析和谱分析, 研究了地震反应对两种鱼腹式常用柔性支承承载性能的影响。
北京土城电话局点支式玻璃幕墙柔性支承体系的设计分析
王元清, 孙芬, 石永久, 罗忆, 雷雨
2005, 35(2): 29-31,39. doi: 10.13204/j.gyjz200502008
摘要:
点支式玻璃幕墙柔性支承体系是一种新型的支承体系, 因其具有通透性好、轻盈美观和施工灵活等特点得到广泛应用。由于需要考虑预应力和几何非线性大变形的影响, 这给柔性支承体系的设计增加了难度。结合北京土城电话局单层索网幕墙和鱼腹式自平衡采光顶的设计, 对该类复杂柔性支承体系的设计计算过程进行介绍, 并对诸如幕墙结构的承载性能、荷载计算工况和过载保护装置设计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
点支式玻璃建筑复杂单层索网体系的设计及预应力控制技术分析
王元清, 孙芬, 石永久, 罗忆, 徐悦
2005, 35(2): 32-35. doi: 10.13204/j.gyjz200502009
摘要:
预应力技术的引入使得帷幕结构朝着大尺度、轻型化和通透性发展, 索网等柔性结构已逐渐成为玻璃帷幕结构的主要结构体系。结合晶艺公司对新保利大厦二期工程单层索网体系的设计方案, 通过有限元程序对含主次索的复杂单层索网体系的试验模型进行分析, 并对试验的预应力控制过程进行模拟, 为实际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中西方建筑节能比较
张洋念, 方颖, 蔡亮, 虞维平
2005, 35(2): 36-39. doi: 10.13204/j.gyjz200502010
摘要:
从建筑节能的观点出发, 介绍了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以及西方国家在建筑节能的方面新方法和新策略, 并对两者进行比较, 分析我国建筑节能方面的差距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建筑屋面节能技术
杨子江
2005, 35(2): 40-43. doi: 10.13204/j.gyjz200502011
摘要:
中国建筑节能技术正处在发展的初期, 建筑能耗很高, 能源利用率还很低, 我国南方地区在夏季太阳辐射和室外气温的综合作用下, 从屋顶传入室内的热量要比从墙体传入室内的热量多得多, 因此, 建筑屋面的隔热节能尤为重要。论述了倒置式屋面、屋面绿化、蓄水屋面、平改坡等几种屋面节能技术。
冬冷夏热地区冬季室内舒适度研究
李嘉华
2005, 35(2): 44-46. doi: 10.13204/j.gyjz200502012
摘要:
通过与既有住宅的室内热环境进行主观评价和环境实测, 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证实:在冬冷夏热地区住宅采用新型的FHPVc围护结构节能体系, 不仅可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冬季室内舒适度。
非规则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有限元分析
王维, 陈晓宝
2005, 35(2): 47-49,63. doi: 10.13204/j.gyjz200502013
摘要:
考虑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构造特点, 推导了进行板内力分析的各向异性有限元法公式。用在此基础上编写的壳体有限元分析程序进行算例比较, 说明了采用各向异性四边形壳体有限元分析现浇预应力混凝土非规则空心楼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考虑抗力随时间变化的构件可靠度指标基准值分析
林拥军, 钱永久
2005, 35(2): 50-51,80. doi: 10.13204/j.gyjz200502014
摘要:
可靠度指标基准值反映了我国现行设计规范中所隐含的人们可接受的可靠度水平, 是对既有结构构件进行可靠度评估时的目标值。探讨了考虑抗力随时间变化时, 我国现行设计规范所隐含的可靠度指标基准值的计算方法。
非比例阻尼弹性结构地震反应强迫解耦方法的理论背景和数值检验
俞瑞芳, 周锡元
2005, 35(2): 52-56,26. doi: 10.13204/j.gyjz200502015
摘要:
从非比例阻尼弹性结构地震反应复振型分解法的解析表达式出发, 对强迫解耦法的实施过程、理论背景、数学近似和物理意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强迫解耦法的误差来源, 并对采用基于实模态的拟力迭代方法提高其精度的措施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深刻理解强迫解耦法的实质, 也有利于进一步探讨其适用范围和误差控制方法。
异型高耸塔架结构优化设计
苏国柱, 王永焕, 徐海翔, 许庆
2005, 35(2): 57-59,68. doi: 10.13204/j.gyjz200502016
摘要:
在一异型高耸塔架结构设计中, 引入优化设计的概念, 优化中采用搜索-准则法, 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 利用参量化设计语言(APDL)扩展成优化程序。优化后使其在减轻重量、节省材料、简化施工的同时, 结构受力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水平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中桩的变形性状
刘志刚, 王启智, 彭盛恩
2005, 35(2): 60-63. doi: 10.13204/j.gyjz200502017
摘要:
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 对复合地基中的单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性状进行了三维分析, 得出了复合地基中桩体轴线的水平位移分布规律和最有可能产生断桩的位置。
静力法沉桩的压桩力与桩的极限承载力
刘俊龙
2005, 35(2): 64-68. doi: 10.13204/j.gyjz200502018
摘要:
通过两个工程及266根不同桩径、不同桩长, 采用静力法沉桩的压桩力与极限承载力的对比分析, 探讨静力法沉桩中, 位于不同持力层中桩的终压力与极限承载力的关系及桩的恢复力与入土深度的关系, 并提出估算沉桩阻力的近似方法, 其结果将为静压桩设计及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地基承载力的广义强度安全系数
周安楠, 姚仰平
2005, 35(2): 69-72,76. doi: 10.13204/j.gyjz200502019
摘要:
基于太沙基假定的地基滑动面, 分析了地基土单元的平面应变应力状态, 并引入SMP三维强度准则和变换应力空间, 将变换应力空间内等平均主应力条件下的强度包线半径与偏应力半径平均值的比值定义为广义强度安全系数。通过工程实例, 解释了地基承载力安全系数和广义强度安全系数的相互关系。
钢筋混凝土复合墙板轴向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臧人卓, 时旭东, 赵论语
2005, 35(2): 73-76. doi: 10.13204/j.gyjz200502020
摘要:
提出一种轻质、节能等优良性能的新型墙板, 由此种墙板组合构成的墙梁柱复合结构受力体系可以克服砌体结构的一些缺陷。通过对8个墙板试件进行的试验, 考察了这种墙板在不同偏心距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和变形。试验结果表明, 此种墙板有较高的承载力, 满足墙梁柱复合受力体系对该墙板的性能要求。
氯离子腐蚀与碱集料反应双重破坏因素作用下混凝土膨胀行为的研究
詹炳根, 孙伟, 许仲梓, 邓敏
2005, 35(2): 77-80. doi: 10.13204/j.gyjz200502021
摘要:
进行了氯化钠与碱集料反应双重破坏因素作用下混凝土的膨胀试验, 目的是研究有氯化钠存在时碱集料反应的规律。试验中采用了高低两种不同碱含量的混凝土, 浸泡液用1NNaCl、1NNaOH及其分别与3%和7%的NaCl的复合, 碱集料反应环境温度为38℃。研究结果表明, 不论何种复合, 高碱含量混凝土的膨胀均比低碱含量的混凝土高;对于低碱含量混凝土, 在早期, 1NNaCl溶液对混凝土膨胀的值高于1NNaOH溶液, NaOH与NaCl的复合会导致更低的膨胀值, 但在后期, 结果正好相反;对于高碱含量混凝...
超声法诊断混凝土损伤层厚度
吕列民, 崔德密
2005, 35(2): 81-82,102. doi: 10.13204/j.gyjz200502022
摘要:
采用平测法布置超声波测点, 先测得无损区混凝土的声波速度, 再利用损伤区不同测点的声时和相应的平面测距, 通过公式转换求得混凝土损伤层的厚度。该方法测试方便, 计算简捷, 实用性好。
技术讲座
膜结构设计(9)膜结构的工程事故与质量通病防治
胥传喜
2005, 35(2): 83-87,95. doi: 10.13204/j.gyjz200502023
摘要:
就膜结构的工程事故与质量通病加以分类剖析, 探讨其发生的原因, 并就如何在膜结构设计建造过程中避免工程事故、提高工程质量提出相应的对策。
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动态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设计方法的改进建议
白生翔
2005, 35(2): 88-92. doi: 10.13204/j.gyjz200502024
摘要:
针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涉及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的抗力计算、配筋和构造要求等需要协调统一的几个问题作了讨论, 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鉴定·加固·改造
荷载变化引起的门式刚架轻钢结构厂房加固设计
廖新军, 王元清, 石永久, 陈宏
2005, 35(2): 93-95. doi: 10.13204/j.gyjz200502025
摘要:
为追求最低结构用钢量, 我国相当一部分的门式刚架轻钢结构厂房采用了满应力设计。由于充分挖掘材料强度, 使得结构安全储备相对偏低, 往往荷载稍有增加, 就得对原有结构进行加固设计。结合一工程实例, 介绍门式刚架轻钢结构厂房的加固方法。
工程事故分析
钢管混凝土结构纵裂破坏研究与加固处理
王佩琼, 汤跃超, 毛忠艺
2005, 35(2): 96-97,109. doi: 10.13204/j.gyjz200502026
摘要:
结合河北潘家口蓄能电厂变电站钢管混凝土纵向开裂破坏及加固处理的情况, 对钢管混凝土的构造缺陷、开裂破坏机理、裂缝发生、发展规律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提出了加固处理的原则和措施。对已建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处理和今后同类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提出了十分有意义的理论依据和原则。
吊车梁故障测试分析
任学平, 杨文志, 苏凤歧, 张玉成
2005, 35(2): 98-99,107. doi: 10.13204/j.gyjz200502027
摘要:
某钢厂列吊车梁在工作中, 由于吊车工作的动态作用, 导致制动梁(连接板)经常发生断裂, 固定连接板的螺栓松动。为找出故障原因, 利用测试手段对吊车梁的各种荷载工况进行测试和分析, 找到了故障发生的原因。
技术创新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设计优化分析
张靖静
2005, 35(2): 100-102. doi: 10.13204/j.gyjz200502028
摘要: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相对受压区高度的经济分析, 提出了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相对受压区高度的经济取值范围。可简单地通过估算截面高度或控制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的方法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国际科技交流
现存结构可靠性评定方法的进展——国际标准《结构设计基础——现存结构的评定》ISO13822:2001(E)综述
姚继涛
2005, 35(2): 103-107. doi: 10.13204/j.gyjz200502029
摘要:
根据国际标准ISO13822阐述现存结构可靠性评定方法的发展状况, 并结合我国相关标准对其进行讨论, 内容包括:评定的基本框架、用于评定的资料、被测变量的校正、结构分析、鉴定、时域可靠度的评定、目标可靠度水平。
建筑设计漫谈
走向现代新建筑——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批判与反思
胡思润, 王力
2005, 35(2): 108-109. doi: 10.13204/j.gyjz200502030
摘要:
由于中国缺乏现代主义的发展阶段, 后现代理论的引入使建筑创作丧失了理性原则, 结合切身的体验, 得到一些启示, 提出来与大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