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
CSCD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JST China收录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6年  第36卷  第12期

盐害环境下对混凝土结构影响的调查、研究
水泥基材料抗TSA侵蚀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高小建, 马保国
2006, 36(12): 1-4,33. doi: 10.13204/j.gyjz200612001
摘要:
研究了不同配合比掺石灰石粉水泥砂浆在不同硫酸盐溶液中浸泡1年期间的外观、强度和矿物成分变化。结果表明,水灰比越低,砂浆抗TSA侵蚀性能越好;不同品种水泥的抗TSA侵蚀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硫铝酸盐水泥抗硫酸盐水泥普硅水泥;掺硅灰和矿渣细粉均能明显改善混凝土抗TSA侵蚀性能,且矿渣粉掺量越大效果越明显。镁盐对碳硫硅酸钙晶体(thaumasite)的生成和TSA侵蚀破坏具有一定促进作用;水泥基材料TSA侵蚀破坏也可能发生于15℃以上环境中,环境温度对水泥基材料整体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规律与材料组分有关。
钢纤维混凝土隧道的耐久性能研究
林龙镔, 周宏伟
2006, 36(12): 5-8. doi: 10.13204/j.gyjz200612002
摘要:
大型土木工程结构中,材料的腐蚀对其结构耐久性具有很大的影响,因而正确分析和认识材料腐蚀的原因至关重要。尤其对于地铁隧道这种特殊地下工程的耐久性能更为重要,针对地铁隧道的杂散电流腐蚀问题,对钢纤维混凝土结构进行了杂散电流腐蚀试验,根据钢筋混凝土腐蚀破坏和钢纤维混凝土腐蚀破坏的等效原理,建立了钢纤维混凝土结构在杂散电流腐蚀作用下结构破坏的预测模型。
水化时间对矿物掺合料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
胡彦君, 张微, 李秀缺
2006, 36(12): 9-11,8. doi: 10.13204/j.gyjz200612003
摘要:
用电导率法研究了分别掺加粉煤灰、磨细矿渣、硅粉等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与水化时间的关系,发现在180d养护时间内混凝土的电导与时间经拟合为幂函数关系,且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电导对养护时间更敏感;混凝土中掺加矿物掺合料可以显著降低混凝土的导电能力;水胶比对混凝土渗透性有较大影响,水胶比越大,混凝土抵抗氯离子渗透的能力越低。
硫酸盐和冻融双重作用对混凝土力学性质的影响
陈四利, 宁宝宽, 胡大伟
2006, 36(12): 12-15. doi: 10.13204/j.gyjz200612004
摘要:
进行了在硫酸盐侵蚀和冻融循环作用下的混凝土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硫酸盐侵蚀和冻融循环双重作用下混凝土的腐蚀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长,冻融循环和硫酸盐侵蚀先后对混凝土的腐蚀起主导作用,双重腐蚀加速了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劣化。此外,对混凝土的腐蚀机理进行了分析。
干湿循环作用下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侵蚀过程分析
姬永生, 袁迎曙
2006, 36(12): 16-19,23. doi: 10.13204/j.gyjz200612005
摘要:
干湿循环和氯盐浸泡对比试验表明,在干湿循环作用下,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传输速度远大于饱水混凝土内外氯离子浓差引起的离子扩散速度,氯离子在上部非饱水混凝土中和在饱水混凝土中的传输机理不同。对上部非饱水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行为进行了机理分析,并建立了干湿循环作用下氯离子传输速度模型,可为准确地预测实际工况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提供参考。
某化工厂服役近30年混凝土管架耐久性调查与评估
葛燕, 朱锡昶, 朱雅仙, 李岩
2006, 36(12): 20-23. doi: 10.13204/j.gyjz200612006
摘要:
介绍了某化工厂已服役近30年的钢筋混凝土管架的耐久性调查和评估结果,可为类似结构物的设计、施工和维护以及管理提供参考。
物流优先条件下的厂区建筑与环境
彭长歆
2006, 36(12): 24-27. doi: 10.13204/j.gyjz200612007
摘要:
通过广东省河源市福新工业园第一期毛织厂建筑设计,尝试探讨毛织厂设计的基本原则,提出以仓储物流为原点的布局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处理建筑形式与建筑环境的原则和方法,为相关工业项目的设计提供参照。
依山就势 融合自然
李雪
2006, 36(12): 28-30,49. doi: 10.13204/j.gyjz200612008
摘要:
结合广东省联日(清远)纺织服装有限公司新建厂区工程的规划设计,探讨了特殊地形条件下的工业厂区规划设计原则。
新型隔层错跨剪力墙结构非线性分析
刘建新, 王红囡
2006, 36(12): 31-33. doi: 10.13204/j.gyjz200612009
摘要:
通过建立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运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新型隔层错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和传统双肢剪力墙结构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隔层错跨剪力墙结构与传统剪力墙结构相比,具有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和抗侧刚度、较小的自重和地震力、节约建材等优点,是一种技术经济指标良好的剪力墙结构,有比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巨型框架中主框架梁柱布置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
孟焕陵, 沈蒲生
2006, 36(12): 34-36,64. doi: 10.13204/j.gyjz200612010
摘要:
随着巨型框架结构应用的日益增多,主框架梁柱的合理布置成为巨型框架设计的关键问题。以一4跨24层巨型框架结构为例,在保证主框架梁柱总截面面积相等的基础上,改变主框架梁柱的尺寸与数量,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SAP 2000,对比分析了巨型框架结构的自振周期、侧移与弯矩;探讨主框架梁柱布置对巨型框架受力性能的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指导工程实践。
某火电厂潜没式水泵房的结构可靠性评估
夏开全, 龙磊, 邢海军
2006, 36(12): 37-40. doi: 10.13204/j.gyjz200612011
摘要:
循环水泵房是火力发电厂的重要基础设施,它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电力生产的安全性。结合潜没式水泵房的特点,在结构检测和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对某火力发电厂江边取水泵房的结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进行了评估,对结构可靠性进行了综合评级,并提出加固处理建议。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底板开裂原因分析
李贞新, 李小珍, 李俊, 郭丰哲
2006, 36(12): 41-43. doi: 10.13204/j.gyjz200612012
摘要: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底板出现开裂是该类桥梁出现的问题之一,其影响因素较多。以一座实桥为例,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分析,结合工程实践对开裂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特点,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供实际工程参考。
上海廖创兴金融中心大厦深基坑工程逆作法的实测与研究
李寅华, 林文明, 唐军, 俞顺国, 梁永明
2006, 36(12): 44-49. doi: 10.13204/j.gyjz200612013
摘要:
通过对上海廖创兴金融中心大厦面积为5151m2的深基坑工程逆作法施工的墙体水平位移、基坑底隆起、墙顶和邻近立柱桩以及立柱间的差异位移、水平支撑轴力和楼板应力的大量实测数据,以理性和经验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深基坑工程逆作法施工有别于顺作法施工的应力和变形的明显特点,提出改进逆作法施工的基坑设计的建议,供类似工程参考。
超固结比对静止土压力系数的影响
杨仲元
2006, 36(12): 50-51,59. doi: 10.13204/j.gyjz200612014
摘要:
通过试验证实静止土压力系数随超固结比(OCR)的增大而增大的规律。当超固结比(OCR)超过2.5时,静止土压力系数与超固结比为非线性关系,可用指数函数来近似表示。对于目前的采用土压力理论计算作用于挡土结构物的侧向土压力,应考虑上述超固结比的影响,避免挡土结构物设计的不合理。
层状地基中应力和位移场的边界元分析
岳强, 肖洪天, 李波
2006, 36(12): 52-55. doi: 10.13204/j.gyjz200612015
摘要:
利用层状材料的广义Kelvin基本解,建立计算三维层状地基中应力和位移的边界元方法。将广义Kelvin基本解与边界元方法相耦合,建立层状地基边值问题的边界积分方程,方程中不含有在层状材料交界面上的积分。对核函数中出现的奇异积分进行解答。算例分析表明,建议的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计算精度。
夯实水泥土桩承载机理及临界桩长的研究
郭忠贤, 张岩俊
2006, 36(12): 56-59. doi: 10.13204/j.gyjz200612016
摘要:
根据夯实水泥土桩试验所得到桩身应力-应变关系和桩侧摩阻力与桩土相对位移的关系,运用荷载传递法结合Geddes公式对夯实水泥土桩的承载机理进行分析,探讨其临界桩长,分析桩身材料无侧限强度qu、桩侧摩阻力u、桩的直径d对临界桩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夯实水泥土桩的临界桩长建议值。
综述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的研究进展
薛伟辰, 张蜀泸, 龚春燕
2006, 36(12): 60-64. doi: 10.13204/j.gyjz200612017
摘要:
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较系统的综述与分析:研究预应力高强钢丝、钢绞线和新型纤维增强塑料(FRP)筋在高温下以及高温后的受力性能,总结相应的计算模型;探讨预应力混凝土梁和预应力混凝土板的抗火性能,并重点分析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在火灾作用下的受力特性;最后,对今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研究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预应力FRP筋锚具的研究与发展
詹界东, 杜修力, 邓宗才
2006, 36(12): 65-68. doi: 10.13204/j.gyjz200612018
摘要:
通过查阅国内外的文献,介绍预应力FRP筋锚固技术的研究现状,主要涉及预应力FRP筋的锚固系统要求和锚具研究成果,并对预应力FRP筋锚具在国内的研究和应用提出了建议。
现代钢结构
空心钢管混凝土长柱轴压性能的试验研究
王宏伟, 徐国林, 钟善桐
2006, 36(12): 69-72,27. doi: 10.13204/j.gyjz200612019
摘要:
进行了11根圆形和正方形截面的空心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长柱试验,研究了空心率、长细比和截面形式对空心钢管混凝土长柱承载力性能的影响,并对空心钢管混凝土轴压长柱的破坏形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空心钢管混凝土长柱的破坏形态接近于空钢管长柱。同时在前人所做的轴压长柱试验数据基础上,进行了《薄壁离心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L/T 5030-1996)与给出的空心钢管混凝土轴压长柱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对比,表明给出的公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使用该公式计算轴压长柱承载力是可行的。
多层轻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黄怡, 王元清, 陈宏, 石永久
2006, 36(12): 73-75. doi: 10.13204/j.gyjz200612020
摘要:
多层轻钢结构是目前国内外应用和发展速度最快的轻型结构形式,目前国内外对这种结构的静力性能研究较多,而动力分析结果不多见。运用ANSYS有限元计算软件对一个具体工程的动力特性进行分析(模态分析、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弹性/弹塑性时程分析),并与专用软件PKPM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表明,轻钢屋面顶层的鞭梢作用存在,但相对而言,结构底层受地震作用更为严重。
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探讨
范晓燕, 王恒华, 张重阳, 蒋世林, 高峰, 袁海涛
2006, 36(12): 76-79,82. doi: 10.13204/j.gyjz200612021
摘要:
在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基础上,推导并提出了钢管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公式不仅考虑了节点的实际受力状态,而且考虑了钢管和混凝土的组合作用。最后,给出了公式的适用范围,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门式刚架受力蒙皮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周奎, 胡孔国
2006, 36(12): 80-82. doi: 10.13204/j.gyjz200612022
摘要:
通过单榀门式刚架与三榀蒙皮组合体的试验研究,探讨了受力蒙皮结构的承载性能,同时,试验比较了无檩条和有檩条时的蒙皮效应。结果表明,边缘构件及足够数量的连接件对于蒙皮组合体发挥受力蒙皮效应是至关重要的;在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后指出,采用英国应力蒙皮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是可以接受的。
钢管塔中管-板连接节点的破坏全过程分析
郭健, 孙炳楠
2006, 36(12): 83-85,104. doi: 10.13204/j.gyjz200612023
摘要:
管-板连接节点在高耸钢管塔中应用较多,但对这类节点的研究却很少。以一个实际工程中的钢管塔为研究对象,对典型的管-板连接节点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基于弹塑性有限元的破坏全过程分析,并通过足尺模型试验验证了数值分析结果,得出了一些结论,对该类钢管节点的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鉴定·加固·改造
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T形梁试验研究
张轲, 叶列平, 岳清瑞
2006, 36(12): 86-89,95. doi: 10.13204/j.gyjz200612024
摘要:
近年来,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技术以其碳纤维布强度利用程度高、能改变被加固梁正常使用阶段性能的显著优点成为粘贴类加固研究的一个热点。通过3根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T形梁的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预应力碳纤维布、非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梁和未加固混凝土梁的性能区别,试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技术的显著优点。试验研究可为后续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基于性能的碳纤维加固设计理论
张克纯, 陆洲导, 袁廷朋, 王李果
2006, 36(12): 90-92,99. doi: 10.13204/j.gyjz200612025
摘要:
将基于性能的设计思想与碳纤维加固设计方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性能的碳纤维加固设计理论。该理论将碳纤维加固设计的性能目标分为6个等级,通过不同的试验结果确定了在不同等级的性能目标条件下碳纤维的可利用应力水平。通过一个算例比较了在不同设计性能目标条件下碳纤维的用量,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碳纤维的用量相差很多,这说明在加固设计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性能目标确定不同的碳纤维加固水准,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工程加固的成本。同时算例表明,该理论是一种简单、实用、可行的设计方法。
不分散混凝土在水池底板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周乾, 吴发红, 周明敏
2006, 36(12): 93-95. doi: 10.13204/j.gyjz200612026
摘要:
通过在水下制作仿真试块,对掺抗分散剂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性能和不分散混凝土与原混凝土底板结合性能以及制作标准养护试件对不分散混凝土进行全面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制作安装水下顶模和水下作业的方法,成功地将不分散混凝土用于水池底板的加固,为水下或其他不便直接施工混凝土的结构加固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建筑设计漫谈
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外来建筑文化对中国建筑文化的影响
符英, 李静
2006, 36(12): 96-99. doi: 10.13204/j.gyjz200612027
摘要:
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在古代、近代和现代都曾受到外来建筑文化不同形式的影响。通过分析不同历史阶段,外来建筑文化对中国建筑文化影响的不同表现和特征,总结出对外来建筑文化应有的态度:开放、学习和创造。
跨越时空的对话
李向辉, 关瑞明
2006, 36(12): 100-104. doi: 10.13204/j.gyjz200612028
摘要:
通过解读现代建筑大师路易康和当代瑞士建筑大师马里奥博塔的建筑思想及作品,分析博塔在路易康影响下对其的传承与创新,指出传承与创新在当今建筑多元文化浪潮中所具有的重要性,并探讨其对中国建筑发展的启发和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