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JST China收录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6年  第36卷  第9期

综合述评
基于结构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
邹昀, 吕西林
2006, 36(9): 1-5.
摘要: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PBSD)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抗震工程界提出的新概念,也是工程抗震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详细阐述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产生的背景、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特点,较系统地分析了基于性能的抗震分析和设计方法,并指出了基本性能抗震设计理论与传统设计理论的主要区别。
软钢阻尼器耗能减震结构的研究与应用综述
章丛俊, 李爱群, 赵明
2006, 36(9): 17-21.
摘要:
对软钢阻尼器消能减震结构进行了综述,包括国内外软钢阻尼器研究与应用状况,软钢阻尼器耗能减震结构体系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及标准化发展,并提出了软钢阻尼器耗能减震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
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重要建筑的抗震性能设计——实例分析
彭凌云, 周锡元, 闫维明, 韩巍, 柯长华
2006, 36(9): 6-10.
摘要:
重要建筑物由于特殊的形体要求,结构布置常常不规则且抗震设防标准高。按常规方法进行设计遇到很大困难。通过两个途径改善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一是针对结构平面布置的不规则,调整局部构件的截面抗弯刚度,实现结构整体刚度内在的规则分布;二是采用被动耗能减震技术,通过设置油阻尼器,为结构提供附加阻尼。
摩擦耗能框架水平荷载分配的计算方法研究
古松, 潘文
2006, 36(9): 11-13.
摘要:
近年来,耗能支撑框架体系作为一种有效的被动控制技术在工程界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现阶段对该体系的计算方法还很不成熟,大都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空间整体分析,不便于设计单位使用,从而限制了这种结构体系的进一步推广应用。现就摩擦耗能支撑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配规律进行研究,提出实用的设计方法。
结构抗震能力评估计算程序的编制
杨仕升, 郝效强, 秦荣
2006, 36(9): 14-16.
摘要:
简述了基于强度与延性理论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能力评估方法,给出了抗震能力评估步骤,详细说明了为实现抗震能力的定量评估所编制的程序的主要功能及其编程思想。实例评估表明,编制的抗震能力评估计算程序,紧密结合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与ETABS集成软件结合,既可定量评估建筑结构抗震能力,也可从评估结果中了解造成抗震能力不足的原因,为抗震能力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
隔震层中设置碟形弹簧的竖向隔震研究
荣强, 程文瀼
2006, 36(9): 22-23.
摘要:
基础隔震通常只考虑隔离水平地面运动,而对竖向地面运动的影响注意不够。在橡胶隔震支座上串联碟形弹簧,并给出了隔震层参数的确定方法和相应的力学模型。实例分析表明,新体系对竖向隔震效果显著。
基础隔震建筑中应用变刚度保护装置的地震反应分析
杨林, 周锡元, 苏幼坡, 常永平
2006, 36(9): 24-29.
摘要:
长周期的地面运动会使隔震建筑物发生类共振而导致隔震支座失稳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附加的弹簧改变建筑物的周期,减小隔震层的变形,使之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同时使上部结构的层间剪力不明显增大。按照多质点结构分析模型推导了不发生附加、右侧附加、左侧附加弹簧的运动方程,编制了相应的分析程序。通过对模型实例分析,论证了变刚度保护装置在限制支座大变形中的作用,讨论了在工程设计中如何选取变刚度保护装置的适宜参数。
阻尼器力学性能的试验方法与分析
陆飞, 程文瀼, 陈忠范, 黄镇, 苏毅
2006, 36(9): 30-32.
摘要:
根据阻尼器的加载过程分析,提出了阻尼器耗散功率概念。对耗散功率谱法和传统滞回曲线法在评价阻尼器耗能能力方面进行了比较,特别在复杂加载情况下,耗散功率谱法具有显著的优点。通过对单调加载中因加载波形不同而导致耗能的变化的分析,提出了阻尼器耗能性能的综合评价方法。
模拟随机过程在阻尼器力学性能试验中的应用
陆飞, 程文瀼, 李爱群, 黄镇, 苏毅
2006, 36(9): 33-35.
摘要:
通过对单调循环加载方式的分析,提出了随机过程加载的概念。对一定功率谱和位移情况,在液压伺服试验系统中实现了人工模拟的随机过程的加载试验。同时,也对功率谱、位移发生变化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对随机过程加载的试验结果进行处理,提出了基于概率统计的等效刚度、等效阻尼及耗散功率谱等方法。随机过程加载解决了加载中速度、频率耦合的问题,也简化了加载工况的分类,实现了阻尼器瞬时动力性能的测试。对于其他阻尼构件如橡胶隔振支座等也具有应用意义。
建筑规划、建筑设计及建筑技术
城市旧区建筑容量相关问题的研究
刘福智, 刘加平
2006, 36(9): 36-38.
摘要:
区域建筑容量的科学化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范围较广,以青岛市市北区为背景,对影响城市旧区建筑容量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部分典型地块,提出以停车容量估算法作为计算建筑容量的主要依据,易于确定某区域科学合理的建筑容量、开发强度。对城市旧区的开发、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营造城市的开放空间
杨希文
2006, 36(9): 39-42.
摘要:
城市空间的扬抑、开闭有序使城市充满活力与生气;城市空间应该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交流的场所,城市为人们营造人性、开放的积极空间。
环境制约中的建筑设计——北京东航锦江大酒店二期扩建方案设计
简文清, 武晶, 王铁凝
2006, 36(9): 102-103.
摘要:
建筑方案的建构应当是在某些外在环境条件和建筑内部自身功能要求相互制约下形成的;其过程是一个合乎逻辑的、理性的、同步思维过程。结合东航锦江大酒店二期扩建方案设计,介绍如何从特定的基地环境及建筑功能要求入手,进行方案的构思。
地基与基础
桩单位体积承载力问题探讨
蒋建平, 高广运
2006, 36(9): 43-45.
摘要:
根据现场试验和弹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对不同灌注桩单位体积承载力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包括直径不同的直桩间、直桩和楔形桩间、楔形角不同的楔形桩间、直桩和扩底桩间、扩底直径不同的扩底桩间的单位体积承载力的比较。结果表明,桩的承载力高,其单位体积承载力并不一定也高;楔形桩和扩底桩的单位体积承载力相对较好;短而粗的楔形桩的单位体积承载力比长而直的楔形桩的更好;扩底桩的扩底直径、直桩的直径除特殊情况外,不宜过大;在桩型确定好后,选择合理的桩尺寸是必要的;进行桩端注浆、使桩进入较好的持力层、清除存渣等可提高桩的单位体积承载力。
挤扩支盘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浸水试验
高笑娟, 朱向荣, 杨晓斌
2006, 36(9): 46-49.
摘要:
通过对湿陷性黄土中的3根挤扩支盘桩进行预浸水静载荷试验。结果表明,支盘桩荷载-沉降曲线为缓变型,具有较好的承载性能,荷载传递规律与在非湿陷性黄土地基中具有相似的性质,桩身各段承载力的发挥具有明显的顺序性。试验结果为湿陷性黄土地基中支盘桩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砂卵石土动强度与动弹性模量试验分析
吴怀忠, 王汝恒, 郭文, 初文荣
2006, 36(9): 50-52.
摘要:
通过砂卵石土动三轴试验,深入研究了砂卵石土动力特性,得到了砂卵石土的动强度和动模量在不同围压及固结应力比条件下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围压是动强度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固结应力比不同的条件下,动强度及动模量变化也较大。
某大型油罐复合地基变形的评估
王文军, 朱向荣
2006, 36(9): 53-56.
摘要:
地基处理是大型油罐建设的重要环节,介绍了某软土地区大型油罐地基的处理效果,基于沉降观测数据,分析了充水预压期间油罐环基和罐中心的沉降特性;采用泊松法预测了环基总沉降,探讨了油罐地基的平面倾斜、非平面倾斜及罐基拱度特性,分析结果为该油罐地基的纠偏加固提供了依据。
建筑材料
混凝土渗透性测定方法比较与选择
苏安双, 巴恒静, 叶金蕊, 邓宏卫
2006, 36(9): 57-61.
摘要:
应用透水法、改进快速Cl-渗透法及CH2Cl2浸泡法测定了不同强度等级、不同配合比混凝土试件的渗透性。试验结果表明,透水法未考虑实际工程中混凝土所受的约束作用,其适用性对强度等级的依赖性很强;而改进快速Cl-渗透法和CH2Cl2浸泡法避免了上述缺点,且二者得到的混凝土渗透性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异形钢纤维改善混凝土性能研究
胡晓波
2006, 36(9): 62-67.
摘要:
采用6种异形钢纤维在体积掺量分别为0.5%、1.0%的情况下,配制CF30、CF50异形钢纤维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异形钢纤维混凝土抗折、抗剪和劈拉强度以及弯曲韧性,较基准混凝土有明显提高;干缩值降低,早期塑性开裂也明显减少;不同特征的异形钢纤维改性效果也存在差异。研究发现,《钢纤维混凝土试验方法》(CECS 13∶89)计算纤维混凝土承载能力变化系数的方法有偏差。
层布式钢纤维、混杂纤维混凝土的疲劳性能
陈应波, 梅华东, 卢哲安
2006, 36(9): 68-70.
摘要:
层布式钢纤维、混杂纤维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纤维增强混凝土材料,它是在经济与性能并重的基础上,选择钢纤维分层布置,或者在此基础上让有机纤维全体积乱向分布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通过对多年来层布式钢纤维、混杂纤维混凝土的疲劳特性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得到许多重要的规律和结论。作为一种公路路面材料,全面、深入地认识这种新型的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是其走向广泛应用的前提,结合多年的研究成果,介绍了这一新型材料的疲劳性能,并对已有的成果进行了简要的评价与展望。
钢结构设计、制作及安装
钢管混凝土核心柱预应力梁框架节点试验研究
邓志恒, 王晓燕, 张喜德, 范业庶
2006, 36(9): 71-74.
摘要:
通过5个框架节点的试验,研究节点的破坏形态、延性、滞回特性及抗剪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钢管混凝土核心柱预应力梁框架节点设计方法是可靠的,该节点形式具有很好的延性和能量耗散能力,由于柱为钢管混凝土核心柱,大大提高了节点核心区的抗剪承载力。
隔墙荷载在双向板上的等效荷载取值
金来建, 秦道益, 李庆云
2006, 36(9): 75-76.
摘要:
针对工程中常见的6m6m、7.2m7.2m、8.4m8.4m三种跨度(区格)双向板,通过有限元分析,编制了一份隔墙荷载在双向板上的等效荷载取值表格,供设计人员选用。
建筑膜结构荷载的超声快速测定方法
麻海燕, 单建
2006, 36(9): 77-80.
摘要:
采用超声同面平测法研究了建筑膜材荷载与超声波传播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经纬向荷载比对超声法测定结果的影响,建立了超声法测试膜材经、纬向荷载的标准曲线,提出了利用现场同条件试件修正换算荷载值的方法。结果表明,超声法测试膜材荷载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经纬向荷载比对超声法测定结果没有影响。经过同条件试件修正以后超声法的平均相对误差可以减小到15.50%,甚至小于10%,完全能够满足工程测试的技术要求,从而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钢管混凝土结构外加强环式节点刚性试验研究
李成玉, 郭耀杰, 李美东
2006, 36(9): 81-83,110.
摘要:
对12个足尺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外加强环空间节点进行了静力试验。基于挠度法,对节点刚度进行了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分析了影响节点刚性的各种因素。最后指出,外加强环式节点可以当作刚性节点使用,但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即外加强环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另外这种节点还具有明显的空间特性。
复合加劲方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与制作方案分析
成戎, 王志浩
2006, 36(9): 84-86.
摘要:
为了克服方钢管混凝土柱中,方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比圆钢管相对较差的弱点,提出采用复合加劲方钢管混凝土柱。在用钢量相近的前提下,通过加劲肋提高管壁的屈曲强度,增强对混凝土的约束,从而提高承载能力。由于管壁内施工空间狭窄,加劲肋与管壁的满焊连接比较困难。提出填塞点焊的方法,分析了方钢管混凝土的屈曲变形模式,给出了焊点的具体间距和数量。
钢-混凝土组合梁在某建筑大楼室内增层改造加固中的应用
侯满, 聂建国, 张天申
2006, 36(9): 87-89.
摘要:
建筑物由于原设计不足或因改变使用用途等,需要对其进行改造和加固。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钢-混凝土组合梁在房屋室内增层改造加固中的应用。实践证明,钢-混凝土组合梁与其他梁相比,节点处理灵活,跨越能力大,从而可以减小楼盖高度、增加楼层净高,降低结构自重,另外还可以节省支模,缩短施工周期。
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动态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条文的比较及对国家标准的修订建议
张仁瑜
2006, 36(9): 90-91.
摘要:
介绍了欧盟及美国混凝土协会关于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条文,分析比较了这些条文的差异性,为《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87)提出修订建议。
鉴定·加固·改造
某框架结构办公楼的加层加固设计
高靖斌, 张惠英, 吴文献
2006, 36(9): 92-94.
摘要:
介绍了某框架结构办公楼加层改造的设计,工程中采用了增大截面和外包钢的加固方法以及加层柱接高、楼梯接层的连接做法。并简要介绍了设计体会,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局部高位转换在续改建工程中的应用
朱向东
2006, 36(9): 95-97.
摘要:
在高层建筑的续改建过程中,常常应用局部高位转换来满足使用功能改变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若干局部高位转换的抗震设计原则和构造措施。工程实践和理论计算的结果表明,局部高位转换合理可行,可以达到安全、可靠、节约的目的。
砖混结构承重墙的带翼矩形框开洞改造
何春凯, 王伦兵, 邢广寺, 童元庭
2006, 36(9): 98-56,.
摘要:
随着使用功能要求的提高,已有的砖混结构经常面临承重墙开洞的改造要求。通过某一实例,介绍了一种增设钢筋混凝土带翼矩形框的改造方法。该方法安全可靠、简便易行,与仅开设矩形框相比,应力集中现象有明显改善,可作为类似工程的参考。
绥芬河青云市场原屋盖加固设计
张青霞, 谭军, 郑文忠
2006, 36(9): 100-101,88.
摘要:
分析比较了3种用于补强绥芬河青云市场原屋盖的加固方案,介绍了所采用加固方案的设计与施工要点,可供同类工程加固设计时参考。
建筑设计漫谈
借鉴德国,思考我国节能建筑设计
吴必龙, 李颖
2006, 36(9): 104-105.
摘要:
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是德国政府开发利用能源的一贯政策。德国特别重视建筑的节能,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从建筑节能设计角度分析,认为我国在建筑节能设计时,不应该简单复制节能建筑,应当变革现有的设计模式,从建筑的寿命周期着眼,系统运用高新技术,使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相融合,并得到政府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