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 收录期刊
日本JST China 收录期刊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6年  第36卷  第8期

FRP加固结构耐久性研究
浸渍树脂快速与自然老化试验对应关系
岳清瑞, 杨勇新, 郭春红, 才鹏, 赵颜
2006, 36(8): 1-5. doi: 10.13204/j.gyjz200608001
摘要:
随着FRP加固结构的广泛应用,其耐久性问题也日益突出并受到关注。浸渍树脂作为复合材料的原料之一以及FRP与结构的粘结材料,其耐久性直接影响FRP加固结构的效果。通过对两种浸渍树脂进行快速老化和自然老化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分析并计算了二者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树脂在自然环境中受各种老化因素共同的作用要比单一因素作用大得多。
FRP耐久性评价方法
杨勇新, 岳清瑞, 郭春红, 赵颜, 才鹏
2006, 36(8): 6-9. doi: 10.13204/j.gyjz200608002
摘要:
随着FRP加固结构的广泛应用,其耐久性问题也日益突出并受到关注。在FRP材料、浸渍树脂及CFRP-混凝土粘结性能的系列耐久性试验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提出了一种评价其耐久性的方法。在此评价方法中建立了单一快速试验环境和复合快速试验环境下FRP名义力学性能衰减模型,在分析快速和自然老化试验结果对应关系时提出并计算了单一和复合加速因子。通过名义力学性能平均衰减速率这一指标建立了从未知材料到已知材料的映射,对未知材料进行耐久性评价。
海水对CFRP-混凝土界面影响的试验
杨勇新, 郭春红, 才鹏, 赵颜, 朱崇钊
2006, 36(8): 10-12. doi: 10.13204/j.gyjz200608003
摘要:
主要研究了海水腐蚀环境对CFRP-混凝土界面的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面内单剪试验,研究了粘贴碳纤维布的拉剪试块在不同工况下的界面性能,通过对比分析,得到了海水腐蚀环境下界面性能的变化规律。
海水对树脂耐久性影响的分析
胡海涛, 杨勇新, 郭春红, 赵颜, 才鹏, 朱崇钊
2006, 36(8): 13-15. doi: 10.13204/j.gyjz200608004
摘要:
研究了海水腐蚀环境对树脂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将两种树脂各25个试件置于实验室条件下的海水腐蚀环境中老化,其间每隔一定时间做拉伸试验,得到两种树脂的强度、弹性模量和伸长率对时间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经过拟合得到树脂的强度模型并提出强度公式。试验结果表明,海水腐蚀环境对树脂的影响比较大。
浸渍树脂干湿交变试验
郭春红, 杨勇新, 岳清瑞, 赵颜, 才鹏
2006, 36(8): 16-17. doi: 10.13204/j.gyjz200608005
摘要:
随着FRP加固结构的广泛应用,其耐久性问题也日益突出并受到关注。浸渍树脂作为复合材料的原料之一及FRP与结构的粘结材料,其耐久性直接影响FRP加固结构的效果。干湿交变作用是影响树脂耐久性的因素之一。对两种树脂进行干湿交变试验研究,考察浸渍树脂的力学性能随老化时间的变化特性,并对试验结果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树脂在同样的干湿交变环境条件下老化,其力学性能随老化时间的变化趋势不同。
紫外线对CFRP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
杨勇新, 郭春红, 才鹏, 赵颜, 岳清瑞
2006, 36(8): 18-20. doi: 10.13204/j.gyjz200608006
摘要:
随着FRP加固结构的广泛应用,其耐久性问题也日益突出并受到关注。FRP与混凝土粘结的耐久性能与FRP材料的耐久性同等重要。光老化(尤其是紫外线)是影响FRP与混凝土粘结耐久性的环境因素的一种。对两种粘结形式的FRP与混凝土粘结性能进行了紫外线老化试验研究和分析,考察CFRP-混凝土拉伸剪切强度和正拉粘结强度随老化时间的变化特性,对比有无防护对CFRP-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线对CFRP与混凝土的拉伸剪切强度影响较大,防护能有效缓减CFRP与混凝土的正拉粘结性能在紫外线作用下的劣...
大空间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探讨
邸芃, 杨西娜, 王铭
2006, 36(8): 21-23,96. doi: 10.13204/j.gyjz200608007
摘要:
基于大空间建筑的分类及其火灾危险性的特点,结合我国大空间建筑的发展状况,提出大空间建筑的性能化防火设计。对性能化防火设计的产生背景、优点、基本步骤和结构体系进行了探讨。
价值工程(VE)与建筑节能
刘玲
2006, 36(8): 24-26,41. doi: 10.13204/j.gyjz200608008
摘要:
价值工程(VE)是从合理利用资源发展起来的一门软科学技术,是一种提升产品价值的有效方法。通过对运用价值工程原理进行建筑节能设计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进行分析;阐述了建筑节能投资和建筑节能使用费用、寿命期成本三者之间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结合案例对普通建筑和节能建筑的围护结构价值(即功能和费用匹配)进行对比,提出实现围护结构节能的途径。进而运用价值工程进行整个建筑节能设计。
建筑节能方案设计与经济性分析
李德荣, 范宏武, 曹毅然
2006, 36(8): 27-28,81. doi: 10.13204/j.gyjz200608009
摘要:
为提高建筑室内热舒适环境,减少建筑能源消耗,建设部于2001年颁布实施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01),并提出了两种节能评价方法。对一建筑模型采用两种节能评价方法进行了节能方案设计与经济性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若设计合理,采用性能性指标进行节能评定可明显减少建筑节能的增量成本。因此,建议建筑节能方案的设计应尽可能采用性能性指标评价法。
斜拉桥CFRP索锚固性能试验
刘荣桂, 龚向华, 李成绩, 吕志涛, 梅葵花
2006, 36(8): 29-32,67. doi: 10.13204/j.gyjz200608010
摘要:
从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斜拉索的材性入手,进行了CFRP筋的拉伸试验及相应锚具的锚固性能试验,验证了CFRP筋弹性模量、极限拉伸强度等短期静力性能,并通过这些力学指标与传统的钢索进行对比,得出斜拉桥CFRP索代替钢索的可能性与优越性;通过相应CFRP斜拉索锚具的锚固性能的试验研究,对CFRP筋在不同的粘结长度、不同锚具形式以及不同的填充材料等情况下的拔出荷载进行试验对比,得出影响CFRP筋粘结性能的各种因素。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4组CFRP斜拉索锚具组的荷载-滑移曲线进行分析,得出适用于实桥...
大型储油罐抗震性能分析
周利剑, 孙建刚, 李晓丽
2006, 36(8): 33-35,12. doi: 10.13204/j.gyjz200608011
摘要: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针对20 000m3储油罐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了罐侧壁环向、竖向应力及基底弯矩随着罐中液面高度变化的地震响应分析,用以验算其抗震性能,并与规范和简化方法比较,验证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季节性冻土层的存在明显地影响着场地动力特性,进而影响储罐的抗震安全性。在非冻结场地上该储罐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情况下都是安全的;在冻结场地上该储罐在多遇地震情况下是安全的,而在罕遇地震情况下是不安全的。
土与结构物接触面的剪胀、剪缩特性及其描述
罗佳, 姚仰平
2006, 36(8): 36-38,49. doi: 10.13204/j.gyjz200608012
摘要:
通过对土与结构物接触面力学特性的分析,总结出4种基本的接触面应力-应变曲线形式。提出一个新的剪胀方程及其对应的剪胀函数,对接触面的剪胀特性进行描述。与一般土的剪胀方程相比,新剪胀方程显得更为合理。
基础对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墙板约束的研究
李知兵, 段祺成, 肖水华
2006, 36(8): 39-41. doi: 10.13204/j.gyjz200608013
摘要:
根据对墙板受基础约束进行的分析,建立了简化的理论模型,得出了墙板受基础约束程度的计算公式,并且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
浙江及邻近地区混凝土碳化的概率模型分析
丁伯阳, 孔德玉, 李通坤
2006, 36(8): 42-44. doi: 10.13204/j.gyjz200608014
摘要:
以浙江及附近地区大量实际建筑物与构筑物调查结果为基础,对同一环境下、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构件的碳化深度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建立混凝土碳化的概率模型。可为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分析提供依据。
有早期受荷经历的钢纤维混凝土强度试验研究
赵均, 刘景园, 马智英
2006, 36(8): 45-49. doi: 10.13204/j.gyjz200608015
摘要:
通过对钢纤维混凝土在未达到设计强度前曾受过荷载非破坏性试验的试件进行后期强度试验,研究了这种早期受荷经历对钢纤维混凝土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的影响,进行了改变早期加荷时间、早期荷载水平和钢纤维掺量等因素的比较,并与普通混凝土做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早期受荷使钢纤维混凝土的后期强度降低,这种不利影响比对普通混凝土的影响小,但在低含纤率时要给予足够重视;在工程中如需要在较早时期作用较大荷载时,增加钢纤维掺量是减小其后期抗折和抗拉强度降低幅度的一项有效措施,并做了相关的机理分析。
暴露26年后的混凝土的碳化和氯离子分布
范宏, 赵铁军, 田砾, 徐红波
2006, 36(8): 50-53,44. doi: 10.13204/j.gyjz200608016
摘要:
对北海船厂码头的不同构件钻取了一批直径100mm的混凝土芯样。在实验室测量了芯样碳化区域的CaCO3的含量,芯样中的氯离子分布,分析了材料因素和环境因素对碳化和氯离子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极度潮湿环境下混凝土碳化进展缓慢,且碳化区域以未完全碳化区为主导,混凝土碳化的深度最终趋于一个极限值。氯离子分布受局部环境条件的影响显著,并可导致芯样表面对流区深度发生较大变化。
新型丙烯酸酯化学锚栓的研制
范世平, 梁明莉
2006, 36(8): 54-55,58. doi: 10.13204/j.gyjz200608017
摘要:
研制了一种新型丙烯酸酯化学锚栓。通过研究其单体/共聚物比例(质量比)、促进剂种类及相对丙烯酸树脂添加量、固化剂种类及相对丙烯酸树脂添加量等因素对胶凝时间的影响,确定了新型锚栓的基本配方,并与不饱和树脂锚栓进行了性能对比。新型锚栓产品反应活性高、固化更快速、锚固力更优良,且环保无污染。该产品填补了国内建筑加固领域此类产品的空白,性价比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名家论坛
温故知新话人居
费麟
2006, 36(8): 56-58. doi: 10.13204/j.gyjz200608018
摘要:
美国城市规划师 E沙里宁曾经说过:通常做设计是要把它置于它所属的更大的环境中就像椅子置于一个房间中; 将房间置于一栋房子中; 将一栋房子置于周围的环境中; 将周围的环境置于一个城市的规划中。
综述
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方法综述
亓兴军, 李小军, 刘萍
2006, 36(8): 59-63,100. doi: 10.13204/j.gyjz200608019
摘要:
对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方法进行了综述,阐述了被动控制、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和混合控制4种方法的原理与应用研究概况,介绍了结构控制的Benchmark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现代钢结构
并联K形相贯搭接节点的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
蒋剑峰, 吴捷, 冯健, 戴雅萍, 赵宏康
2006, 36(8): 64-67. doi: 10.13204/j.gyjz200608020
摘要:
介绍了5个并联K形相贯搭接节点的试验情况,比较了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的结果。以有限元分析软件为平台,研究了间隙率(搭接率)对K形节点破坏模式和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比较了并联K形和平面K形节点的受力性能,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
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滞回性能研究
徐亚丰, 贾连光, 王连广, 梁力, 张海霞, 白首晏
2006, 36(8): 68-70,20. doi: 10.13204/j.gyjz200608021
摘要:
通过对5个不同的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在低周期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确定了节点的滞回性能。同时利用ANSYS软件,对节点的滞回性能进行了分析。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进行了对比,分析了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滞回性能。
火灾下整体钢框架结构性能的模拟方法
杨秀萍, 张卓, 郝淑英, 张敬宇
2006, 36(8): 71-73. doi: 10.13204/j.gyjz200608022
摘要:
建立了整体钢框架结构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对整体结构在火灾下的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对钢构件的应力和变形进行了弹塑性分析,得到了变形及应力随时间变化的云图和内力及挠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同时将不同约束条件下以及构件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时整体结构的响应进行了对比。为基于整体结构的耐火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数值模拟方法。
用ANSYS分析钢-混凝土组合柱的温度场
郑永乾, 杨有福, 韩林海
2006, 36(8): 74-77. doi: 10.13204/j.gyjz200608023
摘要: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火灾情况下钢-混凝土组合柱的温度场进行分析,获得了构件截面温度场的分布规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从而为进一步深入认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高温下力学性能创造了条件。
拱型波纹钢屋盖结构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王元清, 谭成冬, 张勇
2006, 36(8): 78-81. doi: 10.13204/j.gyjz200608024
摘要:
一般认为拱型波纹钢屋盖结构自重较轻,地震作用下的动力问题不是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但这一理论缺乏必要的验证。采用威尔逊法和纽马克法编制有限元计算程序,分析这种结构的动力时程反应,验证了上述结论。
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动态
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梁裂缝和刚度的试验与分析
秦福华, 邵永健, 许佳修, 蔡华
2006, 36(8): 82-85. doi: 10.13204/j.gyjz200608025
摘要:
在6根高强页岩陶粒混凝土梁和2根普通高强混凝土梁试验研究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强页岩陶粒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基于由试验数据分析得到的内力臂系数的值和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的计算公式,提出了高强页岩陶粒混凝土梁的抗弯刚度、挠度和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供相关规程修订和工程实践参考。
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梁承载力的研究
邵永健, 朱聘儒, 程志军, 顾万黎
2006, 36(8): 86-88. doi: 10.13204/j.gyjz200608026
摘要:
在6根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梁、2根高强普通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后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在对110根轻骨料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试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后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为《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编制提供依据。
鉴定·加固·改造
高性能复合砂浆钢筋网加固某RC框架梁施工技术
卜良桃, 高伟, 叶蓁
2006, 36(8): 89-91,77. doi: 10.13204/j.gyjz200608027
摘要:
高性能复合砂浆钢筋网作为一种新型的加固技术应用于某RC框架梁的加固工程中。介绍了该工程的加固方案,重点探讨了高性能复合砂浆钢筋网加固该框架梁的施工工艺以及质量控制方法与标准,经过施工监控以及后期观测证明,该加固技术合理、加固效果良好。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复合面层抗震加固梁柱节点的试验研究
曹忠民, 李爱群, 王亚勇, 姚秋来
2006, 36(8): 92-94,88. doi: 10.13204/j.gyjz200608028
摘要: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砂浆复合面层加固法是一种新型加固工艺,具有耐火、耐腐蚀、耐老化的优点。通过2个采用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其中1个节点震损后再加固)和1个对比节点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比较了不同加固方式的加固效果,分析了相应的加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加固节点能有效提高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和耗能能力。
技术创新
钢筋混凝土“下板梁”箍筋配置建议
李玉
2006, 36(8): 95-96. doi: 10.13204/j.gyjz200608029
摘要:
鉴于钢筋混凝土下板梁腹板的工作受力状态对结构安全的影响,提出下板梁箍筋配置建议,列出常用材料和常用梁宽情况下下板梁箍筋最大间距值,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建筑设计漫谈
城乡边缘带工业空间格局及其生态构建
龚兆先
2006, 36(8): 97-99. doi: 10.13204/j.gyjz200608030
摘要:
分析了城乡边缘带工业空间格局与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关系,认为前者是边缘带景观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子,对城市景观生态系统也具有显著、广泛和长期的影响,必须进行城乡边缘带工业格局的景观生态构建。确定了对应的景观生态构建目标,提出了全局构建边缘带工业景观生态格局,有效地对边缘带进行动态演变,广泛并长期预控边缘带工业格局,大力促进乡镇工业生态化转型及全面营造相关制度环境等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