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
CSCD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JST China收录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1年  第21卷  第12期

显示方式:
工业建筑环境空间设计探索
郝传东
1991, 21(12): 3-5. doi: 10.13204/j.gyjz199112001
摘要:
本文对形成工厂外部环境空间的要素进行了探索。
浅述湖北毛涤纶厂的建筑设计
张明志
1991, 21(12): 6-8. doi: 10.13204/j.gyjz199112002
摘要:
本文通过湖北毛涤沦厂的建筑设计实例,对引进项目如何因地制宜,因材设计进行了粗略剖析。
建筑耐候钢结构研究初探
刘维
1991, 21(12): 9-13. doi: 10.13204/j.gyjz199112003
摘要:
本文通过建筑用耐候钢钢号设计、中试冶炼、轧制、锻压、机械加工、理化检验、金相分析以及锈蚀试验等,阐述了国产建筑用耐候钢材质的研制,冷弯型钢断面的优化、耐候钢轻型单面焊接H型钢生产工艺等几项填补国内空白的新技术。
单向固定螺栓和单向连接螺栓
王雅纯, 林万雅
1991, 21(12): 14-17. doi: 10.13204/j.gyjz199112004
摘要:
本文着重介绍单向固定螺栓和单向连接螺栓的构成特点、材性和施工方法。
剪力墙试验中施加水平分布力的新装置
夏晓东, 丁大钧
1991, 21(12): 18-20. doi: 10.13204/j.gyjz199112005
摘要:
本文在总结前人试验的基础上,推荐了一套新的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施加水平分布荷载的试验装置,结果表明,该装置简便易行,试验效果良好。
混凝土断裂韧度的尺寸效应
徐世烺, 赵国藩, 刘毅, 叶丽达, 王风翼
1991, 21(12): 21-25. doi: 10.13204/j.gyjz199112006
摘要:
本文采用最大尺寸为2500mm×600mm×600mm共计33根三点弯曲切口梁进行了断裂试验,分别研究了试件体积、高度、厚度、跨度对断裂韧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断裂韧度随试件体积的增大而增大;分别对各个尺寸因素而言,断裂韧度与试件厚度无关,随试件跨度的增大而有减少的趋势。随试件高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加。
用灌注桩对改造工程进行护坡加固处理
崔旭中, 丁志远
1991, 21(12): 26-28. doi: 10.13204/j.gyjz199112007
摘要: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就老厂改造深基坑开挖的支护挡土灌注桩的设计及成孔理论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比较合理的灌注桩挡士支护设计方法,并通过经济比较,说明灌注桩用于老厂改造的挡土支护是经济、可靠的。
柱下单独基础抗冲切强度计算
楼康禺
1991, 21(12): 29-34. doi: 10.13204/j.gyjz199112008
摘要:
根据柱下单独基础受力特性。运用刚塑性理论,求得抗冲切破坏的最小上限解。通过分析和比较试验结果,导出柱下单独基础抗冲切强度的简化公式。
浅谈大块体混凝土基础无裂缝控制
李树勋
1991, 21(12): 35-41. doi: 10.13204/j.gyjz199112009
摘要:
太钢1350m~3高炉工程是在太钢原3号高炉炉况极差的情况下扩建的。它是太钢“七五”期间的重点技改项目,工期要求极为紧张,要求我公司承担的高炉基础施工中有关降水、打预制桩、浇注基础混凝土等任务须在1989年12月至1990年第一季度末的120天之内的冬期里完成。一、工程概况高炉基础属于厚大块体混凝士基础。它是由桩基、基础主体混凝土和耐热混凝土三部分组成。预制桩截面400mm×400mm,长度为18m(由两节9m桩焊接),桩间距离为1350mm,总计407根桩;基础主体坐于预制 桩之上,基底标高为-4.00m,基底单面呈正八边形,相对两边距离为33.63m,每边长13.93m;耐热混凝士部分呈圆柱形,坐于基础主体区中央,底标高为3.00m,高度为1.943m,直径12.65m。基础主体混凝土量为5100m~3。
混凝土结构设计(五)——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殷芝霖, 李贵芬
1991, 21(12): 36-41. doi: 10.13204/j.gyjz199112010
摘要:
(四)受冲切承载力计算钢筋混凝土扳的冲切属于脆性破坏,其破坏形态类似于梁的斜拉破坏。原规范对钢筋混凝土板的冲切计算存在二个问题: 一是仅提出不配置抗冲切钢筋板的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107),分析表明,(107)式的安全系数取值偏高。KQ_c<0.75R_1sh_0 (107)式中K——冲切强度设计安全系数,K=2.2; s——距荷载边为h_0/2处的周长(图59)。二是没有提出配置抗冲切钢筋板的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而实际工程中由于板厚受到限制时,又经常会遇到这种板的设计。
桩基础测试、勘察、设计和施工(十五)——桩基设计要点
沈保汉
1991, 21(12): 42-47. doi: 10.13204/j.gyjz199112011
摘要:
。一、桩基设计的一般原则及程序1.桩基设计应具备的基本资料关于采用桩基础的条件已在本讲座第一讲中加以阐述,本讲不再赘述。在进行桩基设计时应具备下列基本资料: (1)所设计的建(构)筑物的结构方案; (2)承重结构形式及其断面尺寸; (3)在拟建的建(构)筑物的建筑轴线和基础邻近有无深埋的建(构)筑物及其大小尺寸; (4)地坪结构及作用于其上的荷载; (5)对建筑结构和设备基础的极限容许下沉量和要求; (6)拟建场地的岩土工程报告; (7)当地,特别是拟建场地附近地区已有的桩基础的勘察、设计、施工和检测等有关资料;
马钢第二烧结厂钢筋混凝土框架粘贴钢板补强加固
周云麟, 褚贵阁
1991, 21(12): 48-51. doi: 10.13204/j.gyjz199112012
摘要:
一、工程概况马钢第二烧结厂3号烧结机厂房,是1976年建造的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任第4层布置了一台混合机,原用齿轮传动减速机,为消除噪音减小振动,改为皮带传动。这样一来,传动系统向西移了3m左右,扭转90°(详见图1)。设备荷载、基础荷载、零星荷载相应增加。平台主梁、次梁上的荷载骤然增加、
铝合金管结构的空间网架
龚步智
1991, 21(12): 52-53. doi: 10.13204/j.gyjz199112013
摘要:
最近,世界许多国家越来越多地采用钢结构空间网架。但由于多种原因,用铝合金管作空间网架的构筑物却寥若晨星。日本最近在爱知县丰田省的一家自然公园内建成的观赏温室,其结构材料就采用了铝合金管,形成半圆顶式空间网架。不仅外表美观、坚固耐用,而且轻便、易安装施工,有许多钢结构空间网架难以达到的优越性。该观赏温室建筑面积为1305m~2,为日本首次采用铝合金管空间网架工程。尽管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不失为日本的得意之作。现仅将其主要结构加以介绍。一、以等边三角形构件为基础的单层薄片罩面在半圆形屋面上所采用的空间网架形态有φ25m×9.5m的大温室和φ15m×6.2m中温室两种,均为铝合金结构的半球形空间网架。作为这两种基本构件的铝合金管,用某种套管式的东西连接在柄轴上,以φ78×4和φ50×2.5两种铝合金无缝管为桁架弦杆,形成以等边三角形部件为基础构成的单层穹顶立体桁架。
YJ-302混凝土界面处理剂的妙用
王永俊
1991, 21(12): 54-54. doi: 10.13204/j.gyjz199112015
摘要:
北京科技大学燕郊冶金实验厂1000kg和750kg锻锤基础,生产工艺要求:首先,基础的锤砧凹槽(1000kg为1100mm×2266mm,深1175mm,750kg为930mm×2100mm,深712mm)顶面,不得用水泥砂浆找平层;其次,顶面每米的不水平度≤0.5mm。在《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每米允许偏差5mm,全长为10mm。两者相比,生产工艺要求仅为施工及验收规范的1/10。这样的水平度,不用水泥砂浆找平层,实际上是
文献摘要
1991, 21(12): 56-56. doi: 10.13204/j.gyjz199112016
摘要:
建筑文化中的建筑符号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个性,即需形式概念的显现,还需情感概念的呈现。其符号性通过形式本身的概念承载,转而让人认知、理解。如门、窗、柱和剧院、展馆、歇山、庑殿、山花、柱式等,各有各的出处、做法和意义。建筑符号表现必然涉及到抽象概念,大到一个城市、社区,小到一个构件。具体做法,其间均蕴藏着匠心。建筑创作的大量实践表明,一旦为自已使用的概念找到某种恰当的符号时,建筑的格调陡然偏高;而符号的象征意义愈是丰富,它在社会上也愈受欢迎。在表现性艺术中,建筑乃空间构成的艺术,唯建筑具有内部空间供人们进入其中生活,空间乃符号,建筑符号可以形成各种“空间意象”。一幢建筑作为一个整体可以称为“建筑符号”,构成这个建筑符号的足一系列“建筑中的符号”;二者虽属
JM_1复合早强剂研制的原理及性能
唐兴涛
1991, 21(12): 57-58. doi: 10.13204/j.gyjz199112017
摘要:
混凝土早强剂有单组分的,如通常采用各种无机盐CaCl_2、NaCl、NaNO_3,Ca(NO_3)_2、Na_2CO_3、Na_2SO_4等,单独使用这些早强剂虽然能促进水泥的凝结和硬化,但存在一些缺点,如干缩大、后期强度降低,甚至对钢筋会产生锈蚀等。实践证明,复合早强剂可以得到比单组分早强剂更优良的早强效果,尤其是当正确选用早强剂品种、复合比例,使用掺量和使用条件适宜时,复合早强剂的早期增强率有可能达到或超过各组分单独使用时增强率的算术叠加。在同早期强度条件下复合早强剂的总剂量可小于单组分中的大剂量,由于具有上述的技术特性,因此复合早强剂比单剂具有更重要的技术经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