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 收录期刊
日本JST China 收录期刊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岭南农村公共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探索——以东星村文化活动中心为例

吉慧 叶碧珊 郑泽科 王平

吉慧, 叶碧珊, 郑泽科, 王平. 岭南农村公共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探索——以东星村文化活动中心为例[J]. 工业建筑, 2025, 55(4): 9-18. doi: 10.3724/j.gyjzG24091407
引用本文: 吉慧, 叶碧珊, 郑泽科, 王平. 岭南农村公共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探索——以东星村文化活动中心为例[J]. 工业建筑, 2025, 55(4): 9-18. doi: 10.3724/j.gyjzG24091407
JI Hui, YE Bishan, ZHENG Zeke, WANG Ping. Exploring Climate-Responsive Adaptation Design for Rural Public Buildings in Lingnan:a Case Study of Dongxing Village Cultural Activity Center[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5, 55(4): 9-18. doi: 10.3724/j.gyjzG24091407
Citation: JI Hui, YE Bishan, ZHENG Zeke, WANG Ping. Exploring Climate-Responsive Adaptation Design for Rural Public Buildings in Lingnan:a Case Study of Dongxing Village Cultural Activity Center[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5, 55(4): 9-18. doi: 10.3724/j.gyjzG24091407

岭南农村公共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探索——以东星村文化活动中心为例

doi: 10.3724/j.gyjzG24091407
基金项目: 

广东高校省级重点平台和重大科研项目(2018GXJK03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8140);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2022JGXM049);广东工业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广工大教字[2023]51号)。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吉慧,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公共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archjihui@gdut.edu.cn

    通讯作者:

    王平,讲师,主要从事城乡规划设计与理论研究,2591236160@qq.com

Exploring Climate-Responsive Adaptation Design for Rural Public Buildings in Lingnan:a Case Study of Dongxing Village Cultural Activity Center

  • 摘要: 当前中国农村建筑缺乏规划设计指导,“粗放式”建设模式忽视了气候适应的精细化设计,易导致建筑能耗大、使用环境舒适性不佳。深入剖析农村公共建筑的现状不足,从传统岭南建筑到现代岭南建筑,总结了以遮阳、通风、隔热为主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进而以东源县东星村文化活动中心为例,探讨了气候适应性与岭南客家地域文化相结合的绿色低碳融合路径;结合ECOTECT量化模拟,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包括自然通风、采光与热舒适性等方面的性能提升。研究表明,基于气候适应性设计的被动式建筑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农村公共建筑的舒适性和节能效果,为岭南农村地区的建筑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DB/OL][ 2024-05-07]. https://www.gov.cn/gongbao/2024/issue_11186/202402/content_6934551.html.
    [2] 夏昌世. 亚热带建筑的降温问题:遮阳·隔热·通风[J]. 建筑学报,1958(10):36-39,42.
    [3] 陆元鼎. 南方地区传统建筑的通风与防热[J]. 建筑学报,1978(4):36-41,63-64.
    [4] 王静,杜鹏,吴中平. 湿热气候下高层办公楼气候适应性设计:以广东交通设计大厦为例[J]. 南方建筑,2021(2):96-102.
    [5] 王静,李蓉庭,张振辉. 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的高大中庭气候适应性设计:以广州新华学院图书馆为例[J]. 南方建筑,2023(11):60-69.
    [6] 肖毅强. 亚热带绿色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的关键问题思考[J]. 世界建筑,2016(6):34-37,127.
    [7] 白颖,唐孝祥. 融入地域文化的广州乡村既有建筑绿色改造适宜性关键技术研究:以广州从化南平村民居改造为例[J]. 南方建筑,2020(3):64-70.
    [8]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DB/OL](2022-08-16)[ 2024-04-18]. https://www.gov.cn/zhengce/2022-08/16/content_5705612.htm.
    [9] 郝亚光,张琦,王玉斌,等. 专题研讨:我国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 国家治理,2024(3):59-67.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TD/T 1062-2021[S].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2021.
    [11] 何春保,黄凯,陈培基,等. 广东农村地区房屋现状调查及防灾能力分析[J].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5,37(3):121-125,136.
    [12] 金玲,赵立华,孟庆林,等. 广东地区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优化研究[J].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5,37(3):116-126.
    [13]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广东省农房建设绿色技术导则:DBJ/T 15-201-2020[S]. 广州: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3.
    [14]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广东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15-51-2020[S]. 广州: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0.
    [15] 汤国华.“夏氏遮阳”与岭南建筑防热[J]. 新建筑,2005(6):17-20.
    [16] 河源市人民政府. 地理环境[DB/OL][ 2024-05-05]. http://www.heyuan.gov.cn/zjhy/hygk/dlhj/content/post_598694.html.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2013[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9
  • HTML全文浏览量:  6
  • PDF下载量:  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3-09-14
  •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6-07
  • 刊出日期:  2025-04-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