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 收录期刊
日本JST China 收录期刊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基于生活圈理念的高校校园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优化研究——以武汉大学为例

刘晟劼 张霞

刘晟劼, 张霞. 基于生活圈理念的高校校园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优化研究——以武汉大学为例[J]. 工业建筑, 2025, 55(4): 1-8. doi: 10.3724/j.gyjzG24041214
引用本文: 刘晟劼, 张霞. 基于生活圈理念的高校校园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优化研究——以武汉大学为例[J]. 工业建筑, 2025, 55(4): 1-8. doi: 10.3724/j.gyjzG24041214
LIU Shengjie, ZHANG Xia. Research on the Space Optimization of University Campus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Living Circle:a Case Study of Wuhan University[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5, 55(4): 1-8. doi: 10.3724/j.gyjzG24041214
Citation: LIU Shengjie, ZHANG Xia. Research on the Space Optimization of University Campus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Living Circle:a Case Study of Wuhan University[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5, 55(4): 1-8. doi: 10.3724/j.gyjzG24041214

基于生活圈理念的高校校园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优化研究——以武汉大学为例

doi: 10.3724/j.gyjzG24041214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442)。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刘晟劼,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活圈理论、环境行为学方向的研究,2022202090002@whu.edu.cn。

    通讯作者:

    张霞,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时空行为数据分析、环境行为学方向的研究,xiazhang@whu.edu.cn。

Research on the Space Optimization of University Campus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Living Circle:a Case Study of Wuhan University

  • 摘要: “15分钟生活圈”目前已经成为大多数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参考理念,但大多集中于对城市居民的研究,高校校园中数量众多的大学生群体也需要得到关注,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大学校园存在设施分布不均、出行困难等生活不便问题。在生活圈理论指导下,以武汉大学为例,首先依据问卷结合衰减函数划分高校校园基础生活圈和扩展生活圈,其次运用ArcGIS分析客观设施可达性,结合问卷分析设施满意度,将两者通过综合便利性指数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通过这些指标总结现存的问题并提出高校校园生活圈理念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优化策略:建议在湖滨生活圈与枫园生活圈交界处增设购物、娱乐设施,优化餐饮设施布局并补充湖滨生活圈医疗设施,通过缩短服务距离、提升设施质量完善校园生活功能布局。
  • [1] JAMIESON P. Designing more effective on-campus teaching and learning spaces:a role for academic develope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Academic Development,2003,8(1/ 2):119-133.
    [2] HAJRASOULIHA A H. Master-planning the American campus:goals,actions,and design strategies[J]. Urban Design International,2017,22(1):363-381.
    [3] 汤朔宁. 从"生活基本单元"到"功能基本单元":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方法探讨[J]. 城市规划学刊,2008(3):96-103.
    [4] 黄翼,吴硕贤.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析[J]. 城市规划,2014(4):85-91.
    [5] 陶文彬. 新形势下高校校园内商业空间研究:以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2022(12):65-67.
    [6] AMCOFF J. Achieving lively,creative and successful university environments[J]. Nordic Journal of Studies in Educational Policy,2020,6(3):179-192.
    [7] 赵尚朴. 关于日本的第三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J]. 城市规划研究,1980(1):28-36.
    [8] 魏伟,洪梦瑶,谢波. 基于供需匹配的武汉市15分钟生活圈划定与空间优化[J]. 规划师,2019,35(4

    ):11-17.
    [9] 黄泓怡,彭恺,邓丽婷. 生活圈理念与满意度评价导向下的老旧社区微更新研究:以武汉知音东苑社区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2022(4):73-80.
    [10] 柴彦威. 以单位为基础的中国城市内部生活空间结构:兰州市的实证研究[J]. 地理研究,1996(1):30-38.
    [11] 刘云刚,侯璐璐. 基于生活圈的城乡管治理论研究[J]. 上海城市规划,2016(2):1-7.
    [12] 姚佳纯. 马斯洛需求理论下的现代社区规划设计思考[J]. 规划师,2015,31(1):140-144.
    [13] SU S L,LI Z K,XU M Y,et al. A geo-big data approach to intra-urban food deserts:transit-varying accessibility,social inequalities,and implications for urban planning[J]. Habitat International,2017,64:22-40.
    [14] XU M,XIN J,SU S,et al. Social inequalities of park accessibility in Shenzhen,China:the role of park quality,transport modes,and hierarchical 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17,62(1):38-50.
    [15] 肖作鹏,柴彦威,张艳. 国内外生活圈规划研究与规划实践进展述评[J]. 规划师,2014,30(10):89-95.
    [16] 柴彦威,李春江,夏万渠,等. 城市社区生活圈划定模型:以北京市清河街道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2019(9):89-95.
    [17] 王健. 大学生步行能量消耗特点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2017.
    [18] 黄泓怡,彭恺,邓丽婷. 生活圈理念与满意度评价导向下的老旧社区微更新研究:以武汉知音东苑社区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2022(4):73-8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7
  • HTML全文浏览量:  10
  • PDF下载量:  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4-04-12
  •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6-07
  • 刊出日期:  2025-04-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