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
CSCD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JST China收录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文化生态视角下徽州遗产廊道网络构建研究

张泉 葛敬松

张泉, 葛敬松. 文化生态视角下徽州遗产廊道网络构建研究[J]. 工业建筑, 2024, 54(4): 20-29. doi: 10.3724/j.gyjzG23082101
引用本文: 张泉, 葛敬松. 文化生态视角下徽州遗产廊道网络构建研究[J]. 工业建筑, 2024, 54(4): 20-29. doi: 10.3724/j.gyjzG23082101
ZHANG Quan, GE Jingsong.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Huizhou Heritage Corridor Net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Ecology[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4, 54(4): 20-29. doi: 10.3724/j.gyjzG23082101
Citation: ZHANG Quan, GE Jingsong.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Huizhou Heritage Corridor Net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Ecology[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4, 54(4): 20-29. doi: 10.3724/j.gyjzG23082101

文化生态视角下徽州遗产廊道网络构建研究

doi: 10.3724/j.gyjzG23082101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BSH085)。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张泉,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乡规划、城市设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frank_zhangquan@163.com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Huizhou Heritage Corridor Net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Ecology

  • 摘要: 遗产廊道是整合跨区域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新尝试,支持更大空间尺度上文化遗产间的价值认知与活态延续。从文化生态学视角出发探讨徽州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途径,以徽州文保单位作为遗产“源”,借助最小阻力模型、重力模型和电路理论等方法生成潜在廊道并分级,结合传统村落点设置廊道“驿站”,构建“源地—廊道—驿站”的多维度、多层次网络系统。基于此提出“一轴、一带、多核、两翼”空间格局下的生态保护与文化共生策略。以期推动徽州文化遗产网络化保护进程,为徽州地区全域旅游规划和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 [1] 江金波.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与新构架[J].人文地理, 2005(4):119-12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25)[2023-07-28]. http://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3] 龚道德,袁晓园,张青萍.美国运河国家遗产廊道模式运作机理剖析及其对我国大型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 2016, 23(1):17-22.
    [4] 王志芳,孙鹏.遗产廊道:一种较新的遗产保护方法[J].中国园林, 2001(5):86-89.
    [5] 王丽萍.滇藏茶马古道文化遗产廊道保护层次研究[J].生态经济, 2012(12):136-141.
    [6] 杨雪可,陈金华."丝绸之路经济带"线性非遗廊道构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1, 35(10):202-208.
    [7] 王凯伦,赵晶,刘安然,等.基于遗产廊道构建的运河遗产保护规划探索:以京杭大运河苏州古城段为例[J].园林, 2022, 39(7):39-48.
    [8] 滕耀宝.基于最小阻力模型的潇贺古道遗产廊道网络构建研究[J].规划师, 2020, 36(8):66-70.
    [9] 贺鼎,王子瑜,吴海怡.基于MCR与MCA模型的景德镇瓷业遗产廊道体系构建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22, 38(3):74-82.
    [10] 陈琳,胡希军,韦宝婧,等.湖南沅水流域传统聚落空间分布与遗产廊道适宜性分析[J].现代城市研究, 2022(7):112-119.
    [11] 王新越,候娟娟.山东省乡村休闲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地理科学, 2016, 36(11):1706-1714.
    [12] 俞孔坚,李伟,李迪华,等.快速城市化地区遗产廊道适宜性分析方法探讨:以台州市为例[J].地理研究, 2005(1):69-76, 162.
    [13] 许峰,尹海伟,孔繁花,等.基于MSPA与最小路径方法的巴中西部新城生态网络构建[J].生态学报, 2015, 35(19):6425-6434.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17[S].北京:2017.
    [15] 崔明昆.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方法与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44(5):58-64.
    [16] 李和平,王卓.基于GIS空间分析的抗战遗产廊道体系探究[J].城市发展研究, 2017, 24(7):86-93.
    [17] 黄浦江.城市绿道网络识别、评价与优化[D].武汉:武汉大学, 2014.
    [18] MCRAE B H, BEIER P. Circuit theory predicts gene flow in plant and animal population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7, 104(50):19885-19890.
    [19] 马晓武,徐昔保.区域尺度生态保护红线连通性优化与管控:以长三角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 2022, 37(12):3088-3101.
    [20] 张朝枝,杨继荣.建构与协商:文化遗产与旅游的关系再认识[J].旅游学刊, 2022, 37(11):75-84.
    [21]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建设方案》正式印发![EB/OL].(2022-05-12)[2023-07-28]. https://fzggw.ah.gov.cn/jgsz/jgcs/zsjqyythfzc/ghzc/146640021.html
    [22] 徽州地区交通志编纂委员会.徽州地区交通志[M].合肥:黄山书社, 1996:34-40.
    [23] 张泉,邹成东,李笑盈.空间视角下徽杭古道线性文化遗产网络构建研究[J].工业建筑, 2024, 54(3):80-89.
    [24] 汪永臻,曾刚.空间视角下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廊道构建研究:以甘肃段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 2022, 31(4):862-871.
    [25] 郭浩,马源.工业遗产廊道模式下的江河沿岸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以广州珠江为例[J].工业建筑, 2022, 52(5):9-15

    , 76.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4
  • HTML全文浏览量:  6
  • PDF下载量:  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3-08-21
  • 网络出版日期:  2024-05-2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