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JST China收录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3年  第33卷  第10期

显示方式:
试论建筑设计与建筑节能
黄晓莺
2003, 33(10): 1-4. doi: 10.13204/j.gyjz200310001
摘要:
能源问题是世人十分关注的四大生存问题之一,也是我国经济工作中的战略重点之一。因建筑能耗占总耗能量的 4 0 %以上,故建筑节能是重中之重。以建筑节能的基本概念为基础,分析建筑节能的基本原理及基本途径,重点介绍了在建筑设计中节能的途径和方法
绿色生态建筑中可应用的太阳能技术(1)
郑宏飞, 陈子乾
2003, 33(10): 5-8. doi: 10.13204/j.gyjz200310002
摘要:
绿色生态建筑中需要采用绿色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是贮量最大的绿色能源之一。因此,太阳能的应用在绿色生态建筑中具有重要地位。从我国太阳能资源及我国太阳能应用技术现状等方面入手,着重介绍了现阶段绿色生态建筑中可采用的太阳能技术,并对不同的应用形式做了必要的分析
节能住宅的设计
丁虹
2003, 33(10): 9-10. doi: 10.13204/j.gyjz200310003
摘要:
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住宅的节能措施和国外节能住宅,指出节能住宅的发展方向
多层住宅围护结构整体性保温的节能效应研究
董海荣, 刘加平, 杨柳
2003, 33(10): 11-13. doi: 10.13204/j.gyjz200310004
摘要:
虽然《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 6 - 95 )规定了采暖居住建筑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但是,目前仍有一些地区过分强调单体建筑围护结构的外墙和屋顶的保温,而忽视了其它各部位对住宅节能的影响。结合张家口市一栋典型多层住宅,分析单体建筑的诸如门窗、楼梯间隔墙、首层地面等部位对住宅节能、造价方面的影响,提出更有利于寒冷地区多层住宅节能的建议,供建筑设计人员参考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节能与采暖节能改造技术研究
方建邦, 贾伟, 王峰
2003, 33(10): 14-16. doi: 10.13204/j.gyjz200310005
摘要:
为解决夏热冬冷地区既有住宅建筑能耗较大问题,对本地区气候特征、现有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和研究,提供了夏热冬冷地区既有住宅建筑节能技术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围护结构改造节能率及采暖系统改造节能率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为解决本地区住宅节能技术提供了重要依据
寒冷地区建筑夏季节能的设计研究
孙凤明
2003, 33(10): 17-18. doi: 10.13204/j.gyjz200310006
摘要:
在分析了 2 1世纪住宅建筑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目前建筑节能设计的实际情况和人们的普遍期望,提出了对寒冷地区建筑夏季应采取的防热、节能措施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住宅节能改造技术研究
彭昌海, 柳孝图, 曹双寅, 林靖
2003, 33(10): 19-22. doi: 10.13204/j.gyjz200310007
摘要:
根据夏热冬冷地区气候条件,结合该地区建筑环境和能耗状况以及人们的经济承受能力,从屋面、墙体、窗户等外围护结构以及外部环境详细论述了该地区既有住宅的节能改造技术。
建筑节能在油区的应用分析
汤蓉
2003, 33(10): 23-24. doi: 10.13204/j.gyjz200310008
摘要:
根据东营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提出适应该地区的建筑节能基本思路,从外保温复合墙体,窗的保温与节能,屋面节能等措施出发,论述了已建和新建多层住宅的节能途径
复杂边界支承的钢筋混凝土板的试验研究
童申家, 粟海涛, 李力, 张兴虎
2003, 33(10): 25-28. doi: 10.13204/j.gyjz200310009
摘要:
对复杂边界支承条件下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板进行了试验,重点研究不同支承条件以及不同板内配筋对板的性能的影响,对板的屈服线模式、板的强度及变形等方面作了分析
基于优化理论的大跨度缀板梁基本原理和优化准则
赵玉星, 周平, 李晓芳
2003, 33(10): 29-32. doi: 10.13204/j.gyjz200310010
摘要:
缀板梁体系,是基于准则法结构优化理论的创新结构形式,从准则法结构优化理论出发,提出了弯剪构件结构体系的优化准则和优化手段,提出的优化准则是每根梁上的多个弯矩峰值相等,优化手段是设置附加剪弯杆 (缀板 )并以其位置和刚度为主要设计变量进行优化。
同场地大直径纯摩擦桩和端承摩擦桩对比研究
蒋建平, 高广运, 顾宝和
2003, 33(10): 33-35. doi: 10.13204/j.gyjz200310011
摘要:
通过对 4组纯摩擦桩和端承摩擦桩的对比试验,对这两种摩擦桩的承载性状,特别是荷载分配情况进行了研究
桩侧摩阻力工作机理与预测的研究
石名磊, 邓学钧, 刘松玉
2003, 33(10): 36-40. doi: 10.13204/j.gyjz200310012
摘要:
采用主成分和主分量分析,研究了粘性土各常规指标综合反映其性质的能力。提出了采用单一指标液性指数IL,综合反映粘土存在误差 ;双指标孔隙比e和IL,综合反映亚粘土相对更加合理 ;相对指标IL、指标e综合反映亚砂土更加合理,且亚砂土隶属于粘性土范畴不尽合理的结论。基于主成分和主分量分析的结论,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指标e和IL 预测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桩侧摩阻力的方法进行研究。根据实测数据,对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端承载力的发挥机制进行了讨论。
桩基逆作法中的荷载分配初探
穆保岗, 龚维明, 蒋永生
2003, 33(10): 41-43. doi: 10.13204/j.gyjz200310013
摘要:
从桩基逆作法的工程实践出发,探讨了桩基逆作中荷载的分配情况。结果表明,桩基逆作可以明确的实现桩土荷载的分担,充分利用土体 (筏板 )承载能力,减少桩数和桩长。
软基堆载预压固结设计方法的研究
陈平, 介玉新, 李广信, 杨光华
2003, 33(10): 44-47. doi: 10.13204/j.gyjz200310014
摘要:
在软基上填筑路堤或进行堆载预压时主要关心的是稳定问题和固结沉降问题。稳定分析常用的计算方法是圆弧滑动法和地基承载力法 ;对沉降计算常用侧限压缩模量。也有考虑土的本构关系,用其变形模量进行计算的简化方法。对这些常用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开发了相应的计算软件。通过对某工程实例进行计算,对不同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在役混凝土结构强度无损检测的测区数量确定
蒋凯辉
2003, 33(10): 48-49. doi: 10.13204/j.gyjz200310015
摘要:
阐述了依照现行混凝土无损检测规程中的条款对在役混凝土结构强度检测的不适用性。通过实际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提出了在役混凝土结构强度检测中的测区数量合理值。
再生骨料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制研究
孔德玉, 方诚, 杜建根
2003, 33(10): 50-53. doi: 10.13204/j.gyjz200310016
摘要:
通过对不同强度等级旧混凝土破碎而成的再生粗骨料与天然粗骨料性能的对比研究,表明再生粗骨料与天然粗骨料性能具有相似性,能够满足行业标准对碎石的性能要求,并尝试将再生粗骨料用于配制高强混凝土和自流平高性能混凝土,结果表明,采用原强度在 15~ 2 0MPa以上的旧混凝土破碎而成的再生骨料均可用于配制高强混凝土,但在配合比相近情况下,原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再生混凝土各龄期强度越高,其再生利用价值也越高。再生粗骨料亦可用于配制自流平高性能混凝土,水胶比为 0 4 0,净用水量为 2 0 5kg m3左右时,配制得到的新拌混凝土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分别在 2 4 5、5 6 0mm以上,其 2 8、6 0d强度分别在 5 8 0、6 7 3MPa以上
包钢新1号高炉炉壳整体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王志军, 陈曦, 田丰, 齐晓玉
2003, 33(10): 54-56. doi: 10.13204/j.gyjz200310017
摘要:
为了解包钢新 1号高炉炉壳在事故荷载下的受力和变形情况,在对高炉炉壳进行弹性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高炉炉壳进行了整体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得到了结构的塑性区域产生、发展以及最终应力 -应变分布规律,为高炉的设计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济南战役纪念馆拉索预应力网格结构设计
周学军, 崔涛, 柳锋
2003, 33(10): 57-58. doi: 10.13204/j.gyjz200310018
摘要:
预应力网格结构是一种新型空间结构,它将预应力技术引入空间结构,拓展了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范围。以济南战役纪念馆拉索预应力网格结构设计为背景,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拉索预应力网格结构布索方式———体内布索,即将预应力拉索视为网格结构的受拉杆件,与钢管拉杆组成组合构件,共同协调变形,达到既可提高结构承载力和刚度,同时又能更好地满足建筑美学功能及室内观瞻效果,提高索的防火、防腐能力
钢管高性能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余志武, 石挺丰, 林松, 丁发兴
2003, 33(10): 59-61. doi: 10.13204/j.gyjz200310019
摘要:
对 4个钢管高性能混凝土柱和 2个钢筋高性能混凝土柱进行了抗震试验。试验发现,钢管径厚比和支座约束等是钢管高性能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特别是对钢管高性能混凝土柱的滞回特性、位移延性和极限相对位移的影响明显 ;钢管内埋并配置一定数量的抗剪钢筋是一种有效的支座嵌固 ;在柱截面尺寸及用钢量相同的条件下,钢管高性能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比钢筋高性能混凝土柱好得多
连续檩条的分析模型
吴梓玮
2003, 33(10): 62-63. doi: 10.13204/j.gyjz200310020
摘要:
钢屋面结构中斜卷边的“Z”型薄壁型钢檩条通常在支座处相互搭接,设计时利用连续梁的分析方法获得构件的内力,为此构建了一个用梁单元和二力杆单元构成的力学分析模型,揭示了檩条在互相搭接情况下的内力传递过程,证实采用连续梁的分析模型即可较为准确地描述连续搭接的檩条的内力状况,并且可以按连续搭接的方式进行檩条的设计
民用建筑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取值分析
陈海斌, 郑昊, 王霁新
2003, 33(10): 64-65. doi: 10.13204/j.gyjz200310021
摘要:
根据统一标准中有关的概率计算方法,对新荷载规范中住宅和办公楼的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取值的保证率进行了计算,同时提出了在同一保证率下,不同目标使用期的荷载标准值修正系数
配筋钢纤维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设计方法研究
李凤兰, 赵顺波, 黄承逵
2003, 33(10): 66-68. doi: 10.13204/j.gyjz200310022
摘要:
通过试验统计分析,提出了采用混凝土抗拉强度指标钢筋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建立了与之相衔接的钢筋钢纤维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从数理统计理论上验证了梁斜截面上钢纤维混凝土受剪承载力与钢纤维混凝土抗拉强度之间的一致性。研究成果可作为《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修订和增补相应设计条款的科研基础
结构加固设计与东大迪普(SEU-DEEP)软件系统的研发
孙宝俊, 李秉南, 金晓宏
2003, 33(10): 69-71. doi: 10.13204/j.gyjz200310023
摘要:
根据现行加固规范、规程以及其他相关的标准,编制了东大迪普 (SEU DEEP)结构加固设计软件系统,填补了国内关于结构加固设计领域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空白。介绍了结构加固设计的特点和东大迪普设计软件的编制思想及其主要功能
CFRP条带加固对混凝土受扭构件开裂的影响
朱虹, 张继文
2003, 33(10): 72-74. doi: 10.13204/j.gyjz200310024
摘要:
试验研究表明,用CFRP条带加固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对构件承载能力的提高有非常显著的作用。针对试验中的现象,从条带和结构胶两方面研究了CFRP条带加固对开裂的影响。弹性阶段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CFRP条带本身对开裂扭矩的影响不大。通过对试验中条带加固的施工过程的分析得知,结构胶在一定厚度混凝土内的渗透使其抗拉强度提高是影响开裂扭矩的主要原因
江都市供电楼双向整体平移工程静动态实时监测
吴二军, 李爱群, 黄镇, 卞朝东, 杜东升, 陆飞
2003, 33(10): 75-77. doi: 10.13204/j.gyjz200310025
摘要:
通过对整体平移工程中影响结构安全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平移工程中动态和静态监测的目的和内容,并详细介绍了江都市供电局平移工程实时监测的过程和结果,为以后平移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露天、超长混凝土薄壁结构裂缝原因分析
卫军, 刘广智, 龚国斌, 俞新
2003, 33(10): 78-80. doi: 10.13204/j.gyjz200310026
摘要:
通过对某广场音乐喷泉环形半下沉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辅助用房的裂缝计算和有限元分析,从理论上研究露天、超长、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为避免类似事故重复出现,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
基于滑移量的摩擦耗能结构动力分析
张小萍, 张伟东
2003, 33(10): 81-83. doi: 10.13204/j.gyjz200310027
摘要:
根据摩擦单元的力 -位移 -滑移量关系,建立了包含摩擦型单元的结构整体分析方法。算例分析表明,在结构中安装摩擦阻尼器可以大大地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
利用废弃的泡沫塑料生产保温砌筑砂浆
李崇景, 杨大海, 马明辉, 石发旺
2003, 33(10): 84-85. doi: 10.13204/j.gyjz200310028
摘要:
介绍一种绿色环保砌筑砂浆的生产工艺。通过大量试验,测得其保温性和抗压强度均与加气混凝土相近,可消除冷桥现象,且在工程实践中,工作性良好,可作为加气混凝土砌筑砂浆 ;因该砂浆大量利用废弃的泡沫塑料,对消解白色污染起到积极作用,是可以广泛推广的新型建筑材料。
翁利电子综合厂房结构设计
方强
2003, 33(10): 86-89. doi: 10.13204/j.gyjz200310029
摘要: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多层综合性工业厂房在结构设计中的整体构思,并具体描述了结构形式、上部框架及轻钢屋面等方面的设计过程
门窗的节能技术
方刚
2003, 33(10): 90-91. doi: 10.13204/j.gyjz200310030
摘要:
人们对建筑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节能已成为我国建筑业的焦点问题,分析了影响门窗保温性能的因素,同时论述了改进门窗节能技术的措施,使门窗的节能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