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tion: | YANG Ye, LI Zhenyu. Analysis on the Innovation Design of Sharing Hous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haring Indexes[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3, 53(12): 92-98. doi: 10.13204/j.gyjzG23030118 |
[1] |
李振宇. 形式追随共享:当代建筑的新表达[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0(4):37-49.
|
[2] |
IBR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共享设计[M]. 2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
[3] |
陈立群, 张雪原. 共享经济与共享住房:从居住空间看城市空间的转变[J]. 规划师, 2018, 34(5):24-29.
|
[4] |
孙悦昕, 李翅, 钱云, 等. 集中式青年公寓的社区文化分析:以北京市YOU+国际青年社区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18, 25(4):125-130.
|
[5] |
李振宇,等. 共享建筑学导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2.
|
[6] |
羊烨, 李振宇. 工业遗产改造中共享策略对城市可持续更新影响的研究[J]. 工业建筑, 2021, 51(3):8-14.
|
[7] |
秦佑国, 林波荣, 朱颖心. 中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研究[J]. 建筑学报, 2007(3):68-71.
|
[8] |
王敏, 邱明, 汪洁琼, 等. 基于重要性-绩效表现分析的上海苏州河滨水空间文化性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分析与优化[J]. 风景园林, 2019, 26(10):107-112.
|
[9] |
李珺杰. 基于多指标综合评价框架的建筑中介空间的被动式调节作用效果验证[J]. 建筑学报, 2016(增刊2):50-55.
|
[10] |
羊烨, 李振宇, 郑振华.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的"共享使用"指标[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8(6):779-787.
|
[11] |
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 LEED:Reference guide for build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M]. Washington:U.S.Green Building Council,2013.
|
[12]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9.
|
[13] |
顾闻, 李振宇. 欧洲共享住宅的发展历程和共享模式探究[J]. 城市建筑, 2018(34):70-73.
|
[14] |
诸大建. 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如何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J]. 学术月刊, 2013, 45(10):79-89.
|
[15] |
诸大建, 张帅. 基于生态足迹的中国福利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城市与环境研究, 2014, 1(1):18-33.
|
[16] |
华黎. 四分院设计[J]. 建筑学报, 2015(11):82-87.
|
[17] |
王硕, 张婧. 新青年公社,吉林,中国[J]. 世界建筑, 2017(3):157-160.
|
[18] |
李虎, 黄文菁. 退台方院[J]. 建筑学报, 2015(5):50-56.
|
[19] |
LAI C, TSOI M Y,WONG K Y, et al. 深圳水围柠盟人才公寓[J]. 世界建筑导报, 2019, 34(1):43-57.
|
[20] |
张昕楠, 班兴华. 日本共享住宅模式与设计策略研究[J]. 新建筑, 2020(5):50-55.
|
[21] |
李媛. 矢来町共享住宅[J]. 城市建筑, 2016(4):68-73.
|
[22] |
名古屋一所共享合租住宅Share House LT Josai | Naruse Inokuma Architects ARCHINA项目[EB/OL]. [2020-12-28]. http://www.archina.com/index.php?g=works&m=index&a=show&id=804.
|
[23] |
张栩萌. 七人住宅[J]. 城市建筑, 2016(4):74-81.
|
[24] |
Duplex Architekten[EB/OL]. [2020-12-28]. https://duplex-architekten.swiss/de/.
|
[25] |
龚喆, 李振宇, 菲利普·米塞尔维茨. 柏林联建住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6.
|
[26] |
HILLIER B. Space is the machine:a configurational theory of architecture[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
[27] |
POOLER J A. The use of spatial separation in the measurement of transportation accessibility[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Policy & Practice, 1995, 29(6):421-427.
|
[28] |
舒平, 陈智晟, 李德新. 新时代对极小居住模式的新思考[J]. 城市建筑, 2019, 16(32):65-68
,72.
|
[29]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
[30] |
诸大建, 佘依爽. 从所有到所用的共享未来:诸大建谈共享经济与共享城市[J]. 景观设计学, 2017, 5(3):32-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