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tion: | XIAO Jiaqi, XUAN Wei, KONG Ziran, ZHAO Liwei, YAO Yuchao. Research on Correlation Mechanism of Commercial Space Vitality Based on Multi-Source Data[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3, 53(6): 59-65. doi: 10.13204/j.gyjzG22082309 |
[1] |
SPECK J. Walkable city: how downtown can save america, one step at a time[J]. Pedestrians,2012,103(1):120-121.
|
[2] |
张歆梅. 城市商业街研究发展综述[J]. 商业研究,2007(11):115-120.
|
[3] |
冯果川. 虚实相生:网络公共空间与实体公共空间的纠缠[J]. 新建筑,2015(6):135-136.
|
[4] |
周榕. 硅基文明挑战下的城市因应[J]. 时代建筑,2016(4):42-46.
|
[5] |
夏蜀. 数字化时代的场景主义[J]. 文化纵横,2019(5):88-97.
|
[6] |
杨垠莹. 谈城市活力的研究进展[J]. 山西建筑,2019,45(7):20-22.
|
[7] |
简·雅各布斯.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 南京:译林出版社,1961.
|
[8] |
盖尔杨. 人性化的城市[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
[9] |
杨婉君. 基于多元数据的商业街区活力研究:以济南市泉城路商业街区为例[D]. 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9.
|
[10] |
龙瀛,周垠. 街道活力的量化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成都为例[J]. 新建筑,2016(1):52-57.
|
[11] |
徐磊青,康琦. 商业街的空间与界面特征对步行者停留活动的影响:以上海市南京西路为例[J]. 城市规划学刊,2014(3): 104-111.
|
[12] |
孙庚,周兴,周雯,等. 利用多源数据的商业街品质局部-整体联合评价[J]. 遥感信息,2021,36(3):135-143.
|
[13] |
项婧怡,罗震东,张吉玉,等.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红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以杭州市主城区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2021(9):11-19.
|
[14] |
周恺,张海涛,夏依宁,等. 社交媒体影响下的城市消费空间新特征:以小红书长沙"网红打卡地"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2021(9):20-27.
|
[15] |
宋小冬,陶颖,潘洁雯,等. 城市街道网络分析方法比较研究:以Space Syntax、sDNA和UNA为例[J]. 城市规划学刊,2020(2):19-24.
|
[16] |
YAO Y, ZHAO T L, ZE H Y, et al. A human-machine adversarial scoring framework for urban perception assessment using street-view imag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2019,33(12):2363-2384.
|
[17] |
邢忠,陈子龙,顾媛媛,等.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街道活力影响因素定量分析[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1,36(3):98-105.
|
[18] |
金俊,齐康,张曼,等. 城市CBD步行环境质量量化评价:以广州珠江新城和深圳福田中心区为例[J]. 中国园林,2016(8):46-51.
|
[19] |
杨友宝,李琪. 基于POI数据的城市公共游憩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研究:以长沙市主城区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2021(3):91-97.
|
[20] |
王芳,高晓路,许泽宁. 基于街区尺度的城市商业区识别与分类及其空间分布格局:以北京为例[J]. 地理研究,2015,34(6):1125-1134.
|
[21] |
缪岑岑. 基于街景图片数据的城市街道空间品质测度与影响机制研究:以南京中心城区为例[D]. 南京:东南大学,2018.
|
[22] |
李鹏. 互联网发展影响实体城市研究评述与展望:来自城市规划视角[J].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12):55-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