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tion: | YU Yanlei. MODELLING ANALYSIS AND ITS PROBLEMS OF HYBRID STRUCTURE COMPOSED OF SPACE TRUSS AND CONCRETE[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0, 50(5): 158-164,138. doi: 10.13204/j.gyjz202005026 |
董石麟, 赵阳, 周岱. 我国空间钢结构发展中的新技术、新结构[J]. 土木工程学报, 1998, 31(6):3-13.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6.
|
赵永全, 任玉贺, 任源. 大跨度网架与下部支承结构协同作用分析[J]. 建筑结构, 2014, 44(23):49-53.
|
范康, 赵歆冬, 张斌, 等. 等效刚度板模拟网架对下部支承结构的影响分析[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2, 10(5):73-76.
|
刘娟辉, 乐风江. 混合结构设计中钢平板支座的模拟[J]. 低温建筑技术, 2016(5):108-111.
|
曹勇, 李丹丹. 考虑支承刚度对大跨空间网格结构的动力影响[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07, 5(3):58-61.
|
李宝鑫, 张相勇. 空间网架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方法研究[J]. 建筑结构, 2015, 45(增刊1):503-506.
|
陈应波, 陈军明. 网壳结构与下部结构协同工作的研究[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32(3):49-53.
|
吴勇军, 甄庆华. 钢网架屋盖和混凝土支承框架的整体性分析[J]. 建筑结构, 2007, 37(9):70-73.
|
魏强, 倪先光, 齐政. 大跨度体育馆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与分析[J]. 建筑结构, 2014, 44(15):29-35.
|
孟宪亮, 邹国萍. 大跨度钢屋盖与底部混凝土混合结构工程分析[J]. 四川建筑, 2009, 29(9):213-219.
|
郑惠彪. 带网架空旷房屋结构计算模型的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 2008.
|
殷守统. 基于上部网架和下部支承结构共同工作的网架结构设计方法的研究[D]. 济南:山东建筑大学, 2013.
|
中华人民和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JGJ 7-2010[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
王秀丽, 苗峰. 基于振型能量的空间结构整体阻尼比计算方法[J]. 空间结构, 2013, 19(3):14-19.
|
曹资, 张超, 张毅刚, 等. 网壳屋盖与下部支承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J]. 空间结构, 2001, 7(2):19-26.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