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实录

基于地域性的武夷山竹筏育制场设计*

林 超

(武夷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福建武夷山 354300)

摘 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自身的独特魅力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旅游资源,国内不少旅游景区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新的旅游景点进行打造,与其配套的非遗展示工厂便随之出现。由于产品本身独有的地域特性和建筑所处的特定环境,位于景区内部的非遗展示工厂在创作层面往往对建筑地域性有着极高的表达诉求。通过对武夷山景区内部的非遗展示工厂竹筏育制场的详细介绍,从地域性视角对该项目进行了深入评析,为未来国内景区非遗展示工厂的地域性创作提供一定的启迪与参考。

关键词: 旅游景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工厂; 武夷山; 地域性设计; 评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不断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独特的优质旅游资源,其动态展示已成为各大旅游景区提高自身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不少景区专门引入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新的旅游景点进行重点打造,并投资建造相应的主题展示工厂作为空间载体为非遗传承人及广大游客服务。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独有的地域特性和建筑所处的特定环境,位于景区内部的非遗展示工厂在创作层面往往对建筑地域性有着极高的表达诉求。武夷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其中九曲溪竹筏漂流作为景区首屈一指的旅游项目,每天都吸引着大量游客。这些顺流游曳、造型优美的竹筏自古便是武夷山滨水居民常用的水上交通工具,其制作工艺精妙复杂,世代传承,系福建省南平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传统的竹筏作坊大多散布于九曲溪沿岸,其简陋的生产模式给景区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污染问题,故武夷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希望能建造一个集中的制筏工厂,以期在保护景区环境的同时也向游客展示武夷山地区历史悠久的制筏技艺。在充分了解甲方的建设意图后,迹·建筑事务所在著名建筑师华黎先生的带领下于景区星村镇乡间设计了一处专门展示九曲竹筏制作技艺的非遗展示工厂——竹筏育制场。育制场主要由毛竹储存仓库、室外晒场、制筏车间与办公宿舍楼四部分组成,集竹材储存、竹筏与竹椅制作、制筏技艺展示与后勤管理于一体,用地面积约1.46万m2,建筑面积约1.6万m2。项目始于2011年,迄今已建成两栋制筏车间与一栋办公宿舍楼(内含竹椅制作间及一个小规模的九曲竹筏工艺展示馆),并向游客免费开放。通过对该项目的深入评析,借助著名建筑师的创作实践,对景区非遗展示工厂的地域性创作方法进行探讨。

1 总体布局

1.1 场地特征

该项目坐落于武夷山景区星村镇井水村乡间的一块台地之上,与九曲溪竹筏漂流的起点码头仅隔3 km。用地呈边界不规则的倒“T”字形,南部开阔,北部狭窄,自南向北呈缓坡下降约2 m,在北、东、西三侧与周边场地均有高差,由挡土墙形成场地边界。场地南面背靠茶山,东侧和南侧各有已建房屋,北侧与南侧为开阔的田野,风景较好。因周边山势遮挡,场地中的风向以东向及东南向为主,时有变化。场地的原有入口位于场地的东南角,经由省道与星村镇保持联系。

1.2 因地制宜,综合统筹

图1 竹筏育制场总平面[1]
Fig.1 Site plan of Bamboo Raft Factory

由于竹子的室外晾晒需要一个非常大的空地,且项目场地在满足护坡退让要求后剩下的建设用地并不宽裕,给项目的建筑布局带来了一定难度。建筑师从场地特征和当地气候出发,同时兼顾工业厂房布局的防火要求,提出了“墙的围合”这一总体布局概念(图1),即在保留场地东南角原有入口的同时将各栋建筑呈线性平行于场地周边布置,并按竹子进场储存、制筏、成品输出等生产工序组成环状,从而在场地中心围合出一个大尺度的院落作为毛竹晒场及交通周转区,以满足竹材晾晒、运输以及场地消防等功能需求。所有建筑单体均被设计成窄进深长条状以利通风,并在顺应场地地形、满足防火间距的基础上通过毛竹晒场的车行环路紧密串联。具体而言,项目中体量最大、通风要求最高的毛竹储存仓库被建筑师置于场地的西南侧边界,既靠近中部晒场便于毛竹搬运入库,又顺应场地主导风向以利毛竹的长期储存。制筏车间则被分成大小两栋,呈“L”形布置在场地北部的东、北两侧,处于场地的下风向,有助于减少制筏时产生的烟气对其他建筑的不利影响[2]。鉴于大车间东面临近场地东侧的已有茶厂,故建筑师在建筑布局时令大车间与东侧的已有茶场保持了6 m的防火间距,并将大车间的东面墙体设置为耐火极限为3 h的防火墙,以有效减少车间发生火灾后对毗邻建筑的不利影响。两栋车间的转角连接处则被设为竹子、竹筏的临时存放场地及工人的室外休息区域,为制筏工人的生产和休息提供方便。位于大车间南面的办公宿舍楼在同样退让6 m的防火间距后顺沿场地边界进行了转折,其平面布局整体接近南北向,既同大车间一起与场地东面的已有茶厂平行协调,又与毛竹储存仓库相对布置,在扩大场地入口空间的同时亦保证了主导风向在场地内部的自然畅通。一个小巧的门卫房连同数个机动车停车位邻近办公宿舍楼布置,方便日常管理与职工停车。停车位下方埋有一处容积为350 m3的消防水池及配套水泵房,借由爬梯与门卫房快捷相连。在场地消防车道的布置方面,场地内沿着毛竹储存仓库双侧长边及制筏车间和办公宿舍楼的单侧长边设置了4 m宽的消防环路,以充分满足消防要求。此外,建筑师还利用建筑间的防火间距在场地的西北侧与东侧打开缺口,进而成功地将场地西侧的田园风光引入场地内部,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场地内部的通风效果,避免产生局部闷热的小气候环境。

2 形式表征

2.1 办公宿舍楼——因地而生,尊重乡土

在从外部道路进场的过程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办公宿舍楼。这是一栋两层的双坡顶建筑,远远望去同周边已有的乡村房屋并无太大差别,仿佛一座已建成多年的老房子,默默地伫立于台地之上,宁静而安详。但行至中距离时,即可发现一个明显的不同之处:该建筑北立面的阳台外墙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立砌而成,并沿着转角适当延伸,在有利通风的同时使建筑墙面产生了独特的肌理效果,令人印象深刻。待游客爬坡进场后就近观察,便会发现这栋建筑突然变成了平屋顶,俨然一副现代建筑的模样。这是建筑师充分考虑场地台地地形给人们观察建筑所带来的视效差异,结合人们从台地脚下爬坡转折进场的参观路线特意将建筑的屋面坡度设计成较为平缓的形式,使得建筑的屋顶造型随着人们进场前后视点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戏剧性的视觉效果,构思精妙,富有诗意。建筑南立面的二层楼板向外挑出形成外廊,同出挑的屋檐一起在立面上形成连续的横向线条,以突出立面的水平划分,使整个建筑平静舒展,亲切随和。主楼梯间与竹椅制作间则向内凹进,通过体量的局部削减打破较长立面的单调之感。建筑外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以满足建筑的保温要求,并在转角处成一定夹角精确交圈。房间入口处的门窗呈倒“L”形连为一体,别具一格。门窗过梁则作露明处理,真实地反映出砌体墙的受力逻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二层外廊采用一排纤秀颀长的竹子形成竖向的遮阳格栅,仿佛一幅展开的简牍长卷,建筑的南立面也因此被赋予了浓烈的乡土气息,极具地方特色。在建筑的西立面,二层凹进留出外廊,其外沿同样设置竹格栅以防西晒,同南立面外廊一道形成连续的建筑表皮。一层外墙则在窗台以上位置改用混凝土空心砌块砌筑,形成一面镂空的花格窗,在改善室内采光通风的同时犹如一抹灰色调调和了原立面中比例趋同的虚实关系,使立面的虚实对比更加层次丰富、过渡自然。除此之外,一座连接二层外廊的室外直跑楼梯以轻盈的姿态从一层墙体悬挑而出,成为活跃立面构图的重要元素(图2)。

图2 办公宿舍楼外部造型[3]
Fig.2 Exterior view of office building

2.2 制筏车间——融入环境,兼顾个性

制筏车间离办公宿舍楼不远,均为单层,其外部造型同办公宿舍楼存在不少相似之处:如檐口出挑形成连续的横向线条以强调建筑水平舒展的整体形态;主立面墙身局部凹进形成休息座椅,并借此求得立面水平方向上的节奏变换;将混凝土空心砌块立砌形成镂空花格,使主立面墙身部分自下而上形成由实到虚、由重到轻的肌理渐变……。在保证制筏车间同办公宿舍楼协调一致的同时,建筑师也通过一些造型上的变化凸显其作为生产车间所应具有的性格特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车间的屋顶处理。制筏车间的屋顶因制筏工序对采光需求的不同而采用平屋面与带高侧窗的斜屋面交替出现的形式[4],构成起伏并富有节奏的屋顶造型,一方面同景区自然山体发生了有趣的对话,在实现建筑与山地景观和谐同构的同时又赋予了场所新的景观意义;另一方面亦与周边原有茶厂下大上小的双坡“重檐”屋面巧妙呼应,促成了新旧建筑的形态协调。由于车间没有保温要求,建筑师便将斜屋面的山墙两侧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立砌填充,既加强了建筑进深方向上的自然通风,又有利于夏季车间生产热气的排出,而且在立面构图上亦同建筑墙体中部的镂空花格形成统一的表皮肌理,可谓一举多得(图3)。

图3 制筏车间起伏的屋顶和镂空山墙[3]
Fig.3 The Undulating roof and hollow gable of workshop

3 材料和细部

3.1 就地取材

基于预算限制和当地的地域条件,项目从开始阶段就力求充分利用当地材料与资源来建造[5]。通过对地方建材及施工条件的深入调研,建筑师最终选取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制筏车间与办公宿舍楼的结构体系,采用当地生产且价格便宜的混凝土空心砌块与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外墙材料,以满足建筑在空间跨度及通风、保温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建筑的屋面则选用当地常见的蓝灰色水泥波形瓦,既与自然界的环境背景相协调,又同周边已有建筑在屋面肌理上保持一致,而且防水性好、施工方便。竹、木作为遮阳、座椅、门窗、扶手等元素出现,为原本工业化色彩偏重的建筑形象带来一股原生态的自然气息,颇具乡野特色。所有材料均不过多地进行表面处理,以突出材料自身的质感特点,给人一种自然朴素的原真之美,亦反映出建筑师追求建筑真实性的创作态度[6]。建筑师就地取材,因材致用,用实践证明了建筑艺术的价值与材料的身价并不存在直接的关联,关键还是在于创作者的匠心与创意(图4)。

图4 竹筏育制场材料语汇
Fig.4 Building materials of Bamboo Raft Factory

3.2 细部关照

3.2.1 局部排水构造

武夷山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雨充沛,尤以春末夏初为甚。为了更好地应对当地的多雨气候,建筑师有的放矢,在建筑局部的排水构造上做了许多细致周到的考虑。以办公宿舍楼为例,由于该楼的入口位置恰好正对屋面的排水方向,若不采取一些构造措施,从屋檐直泻而下的雨水势必会给人们的进出造成不便。解决这一问题的常见做法是在檐口处设外檐沟后用数根竖向的落水管排走雨水,但这样往往会对强调水平划分的建筑立面造成破坏。建筑师在经过综合考虑后大胆创新,沿着外檐沟每隔3 m左右设置一截长约15 cm的细钢管来代替通长的竖向落水管,将檐沟收集而来的雨水分散于各点以水柱的形式排出,相邻水柱之间自然留出一段可供人们进出的“安全地带”,有效减少了檐口落水对行人的干扰。这种做法既解决了屋面檐口的排水问题,又保证了建筑立面的整体美观,体现出建筑师对建筑细部高超的把控能力。又如建筑师针对当地春夏两季暴雨频发的情况,专门在二层外廊的栏杆内侧设置了一条宽约10 cm的排水沟,以便迅速排除由狂风带来的斜雨,避免外廊出现积水(图5)。

图5 办公宿舍楼局部排水构造
Fig.5 Local drainage structures of office building

3.2.2 竹格栅

在办公宿舍楼中,二层外廊的竹格栅无疑是立面表现的重点,但其构造却并不复杂。每根竹子的上下两端皆用比竹子直径略大的管箍固定,该管箍并非工厂所定制,而是价格低廉的普通水管管箍,在当地五金店均有出售。管箍由前后2个“Ω”形的半环组成,并通过螺栓于半环的两个耳部连接固定,方便其自身开合及松紧调节。管箍后半环的中部还焊有长钉,以便在墙上将其固定。建筑师独具慧眼,根据这种带钉管箍设计了整个竹格栅的构造方案:首先用膨胀螺栓将一“L”形扁钢固定在混凝土顶板上,扁钢的短面朝下,与栏杆的外边缘上下对齐,然后对应每根竹子的悬挂位置垂直于扁钢短面焊上一块100 mm×40 mm×3 mm的扁铁作为转接件,之后再将管箍上的长钉焊在扁铁的侧面,这样固定竹子上端的管箍便就此到位。竹格栅的下部没有继续采用“L”形扁钢,而是将扁铁直接焊在栏杆底部通长的水平挡板上,再用与上部同样的方式焊好管箍。另外,二层外廊的楼板亦向栏杆外侧挑出200 mm,以承托竹格栅的自身荷载。整个构造方案施工简便,受力合理,且竹子破损后更换方便,利于竹格栅表皮效果的长期维护(图6)。

图6 竹格栅细部
Fig.6 Details of bamboo grille

3.2.3 竹吊顶

建筑师在办公宿舍楼的楼梯间、竹椅制作间、餐厅及阳台设置了竹吊顶,成为建筑室内为数不多的几处装饰。这些竹吊顶不仅遮挡了一些有碍美观的梁与管线,保证了室内空间的完整纯净,而且与南立面竖向排列的竹格栅相互呼应,进一步增强了建筑的乡土特色。同竹格栅一样,竹吊顶的做法亦是简单易行,在整体上追求一种自然拙朴之美。首先将螺杆吊筋一端用膨胀螺栓打入混凝土顶板内,另一端穿过竹质主龙骨后用螺母拧紧固定;然后根据吊顶大小将一定数量的竹子锯成合适长度后集中排列,并用数根与其垂直的横向竹质次龙骨固定成结构稳定的整体面层,两者之间亦通过螺栓连接;之后再用粗铁丝将吊顶面层吊挂到主龙骨上,待吊顶高度调整完毕后绑扎固定;最后用适宜的竹管对吊顶周边作封边处理,以利美观。若吊顶处需要安装一定数量的照明灯具,则可通过局部竹材的长短调节预留出灯具位置,从而实现灯具的嵌入式安装,确保吊顶界面的平整简洁(图7)。

图7 室内竹吊顶
Fig.7 In door bamboo ceiling

4 对地方传统建造技艺的传承与再现

吴良镛先生在《广义建筑学》[7]中谈到:“建筑是地区的产物。聚居在一个地区的人们不断认识本地特殊的自然条件,积极钻研建筑技术以满足不同的生活需要,其经验日积月累,世代相传,总有独到之处,也自然形成了地区的建筑文化与特有的风格……”。地方传统建筑技术是当地先民为适应地域自然条件而逐渐习成的生存手段,它在受到自然因素影响的同时也与当地的文化因素及社会经济水平息息相关,具有经济适宜、可操作性强、人文色彩浓烈的特点。它为传统地域建筑提供了创造条件,是造就传统地域建筑风貌的重要非物质因素,亦是地域文化留下的宝贵遗产。故在当代建筑的地域性创作过程中,从设计任务的实际需求和工程造价的控制出发,因地制宜地选用一些蕴含地域情感与智慧的地方技术,不失为一种在有限建设条件下营造地域特色、延续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武夷山地区盛产竹子,当地民间的竹构技艺历史悠久、精湛高超,竹筏育制场中毛竹储存仓库的设计方案便集中反映出建筑师对该传统建造技艺的珍视与传承。该建筑单体全部采用当地竹材制成,其结构体系充分借鉴了武夷山当地乡间砖窑普遍采用的传统竹结构做法,通过绑扎、插销、套筒穿插等方式将竹子构筑成一榀榀桁架外加斜撑的结构单元,使竹材硬朗又富有韧性的特质得到了充分发挥,从而以轻盈的形态实现了较大的内部空间跨度,建筑的外部形态也随之自发形成。屋面、墙体、门窗等建筑的其他部分亦采用竹片铺拼而成,并作封边处理,格调统一,朴素大方。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通风以及方便毛竹搬运,竹门均采用转门或上悬开启的形式,构思巧妙,独具匠心。整个建筑造型简洁,结构合理,具有很强的建构逻辑与艺术表现力,满足业主所提出的成本较低、建造快速、施工方便、功能实用、生态环保的设计要求,而且用竹材构筑仓库亦从另一个方面展示了武夷山传统的竹材加工工艺,是对竹筏育制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功能的极佳补充。针对竹材易腐、易遭虫害的缺点,建筑师还设计了一套完整的防腐、防虫措施:采用大出檐以避免竹材因阳光直射导致开裂,在屋面下增设防水卷材;采用凸出地面的混凝土点式基础隔绝潮气;对竹材及场地进行防虫预处理……这些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建筑的使用年限,有效实现了传统建造技艺的传承与改进(图8)。除了待建的毛竹储存仓库外,已经建成的办公宿舍楼亦在细部层面留下了当地其他传统建造技艺的痕迹。例如门窗由当地木匠于现场手工制作;台基采用当地传统的干垒毛石做法;砌块墙体的转角处理采用当地乡间砖房常见的钝角交接方式(图9)。竹筏育制场对地方传统建造技艺的传承与再现不仅为建筑增添了浓郁的地方特色,更是赋予了建筑强烈的人文气质与场所精神,使建筑在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生产及展示空间的同时本身也成为了一件融入地方传统技艺的展品,有力契合了项目的展示主题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内涵,对国内景区非遗展示工厂的地域性表达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a—武夷山乡间砖窑普遍采用的传统竹结构;
b—毛竹储存仓库设计方案。
图8 毛竹储存仓库对当地传统竹构技艺的传承与改进[8]
Fig.8 Inheritance and improvement of local traditional bamboo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r moso bambao storage building

a—当地乡间砖房的钝角交接; b—办公宿舍楼的钝角交接;
c—当地山地民居的干垒毛石台基; d—办公宿舍楼的
干垒毛石台基。
图9 办公宿舍楼对当地其他传统建造技艺的再现
Fig.9 Office building reproduced other traditional
local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5 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

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是一种用于反馈建成环境评价的方法,用于了解使用者对建成环境的满意程度,旨在对以往设计决策和建成建筑的性能结果做出实地考量与信息反馈,以检验建成建筑的实际使用是否达到预期的设想,其评价结果不仅可为后续开发和设计提供经验和反馈,还可提高使用者的参与度,从而对未来更好的建筑设计提供参考[9]

竹筏育制场作为身处景区的非遗展示工厂,其在规划布局、形式表征及材料建造等方面针对建筑的设计目的努力做“竹”文章,将当地气候、场地特征、经济条件等地域因素作为设计立足点,使建筑真正扎根地域,由内而外地散发出一种朴素之美,有力契合了特殊产品、特殊建设地点的地域特征。整个项目也因此实现了由“厂”至“场”的升华,成为一处富有场所精神的独特场所。该项目虽未完全建成,但已得到业界的广泛赞誉,并于2018年入选第16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充分反映出其在建筑地域性表达上所取得的成绩。该项目投入使用后,很好地满足了传统非遗技艺的活态展示需求,其中尤以制筏车间的空间处理最为明显。建筑师在深入了解制筏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游客的参观需要,将制筏车间设计为一个进深达14 m的无柱大空间,且主要工作空间内不设任何隔断,从而让游客能够自由地观看匠师们的现场制筏过程。在空间界面的处理手法上,车间内部的各个界面均为不加外饰的清水混凝土材质,绝大部分的设备及管线被不留痕迹地预埋其内,同时车间顶板全部采用反梁的形式以塑造简洁素净的内部空间。上述空间界面的纯化处理使整个车间的视觉背景得到了弱化,有效减少了其他因素对游客观看制筏技艺所产生的视觉干扰。不仅如此,由车间天窗及高侧窗局部引入的自然光线令车间内部形成了舒适柔和的漫反射光环境,借此生成类似现代美术馆展厅般的空间氛围,从而令游客的视觉注意力最大限度地专注于匠师们的制筏活动,有力提升了传统制筏技艺的活态展示效果。为了给游客提供舒适的室内参观环境,除了巧妙利用建筑外墙的混凝土空心花格增强通风以外,建筑师还在车间内人性化地设计了一大一小的休息区域,分设于主要工作空间的两侧。小休息区靠近车间入口,其设计手法是利用砌块墙体的正反凹凸形成间隔出现的休息座椅。这些座椅多被设计成宽敞的长条形,杉木饰面,可躺可坐,便于游客更好地休息与交流。大休息区位于工作空间的另一侧,其设计手法因车间的不同而显示出较大的差异。大车间的东侧邻近已有茶厂,其东立面因防火要求必须设为完全封闭的防火墙,这使得靠近东立面的大休息区无法获得外界秀丽的景色。针对这一情况,建筑师在进深3 m的大休息区内部间隔布置了四处由玻璃围合而成的内向庭院,内植翠竹形成景观,在创造优美环境的同时亦使大车间的自然通风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图10)。而小车间的大休息区恰好面向北边的田野,建筑师便将其北侧全部处理成玻璃幕墙的形式,并在墙外加设敞廊,以便人们尽情地欣赏北面的景色。

a—工作空间; b—休息空间。
图10 大制筏车间工作空间与休息空间
Fig.10 Working space and rest space of large workshop

然而再好的设计也难免有所瑕疵:一是原本良好的设计初衷与建筑真正的功能需求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出入,如制筏车间外墙的混凝土空心花格虽然改善了车间的通风条件,但也使烧筏时的火焰随风摇曳,给烧制工序造成了诸多不便[10];二是办公宿舍楼入口的无障碍坡道位于室外,且正对屋面檐口的雨水落水口,但其扶手仍为木制,不利于扶手的长期养护;三是制筏车间坡屋顶的侧面轮廓整体呈不等腰三角形,而模数化的标准长方体空心砌块在填充不等腰三角形墙面时难免有些力不从心,导致三角形墙面的斜边内侧均留下了一列参差不齐的洞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屋顶侧面的细部美观。若能打破整体模数化的束缚,在三角形墙面两端灵活地插入一些形状定制的非标准空心砌块,便能使混凝土花格墙体同外围三角形的边界轮廓更加契合,从而更好地实现低技材料的精准化建造。

6 景区非遗展示工厂的地域性创作之道

非遗展示工厂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类型,它同传统工厂一样,承担着生产特定商品的基本功能。但与传统工厂不同的是,非遗展示工厂在此之上更要为那些因地而生、扎根地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搭建生存土壤及动态展示的舞台,从而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就地活化与传播,故非遗展示工厂具有场所主题性强、地域文化味浓、展示方式多元、游客参与度高等特点。由于地域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首要的显著特点,故非遗展示工厂的设计应注重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的地域特征,并可吸收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构成元素作为地域性表达的创作灵感,借此令建筑流露出和产品一致的性格特点与文化气质,有力呼应创作主题。对于身处著名风景区的非遗展示工厂而言,其地域性创作还应从景区的整体环境架构出发,以一种审慎的创作态度统筹构建建筑的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从而使建筑在彰显地域传统文化的同时亦能以友善的姿态融入现有的景区环境之中,进而充分发挥出建筑设计助力文化旅游的作用,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景区品质提升的双赢。

就创作方法来说,景区非遗展示工厂实现地域性表达的关键便是如何在现代背景之下因地制宜地让建筑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同地域环境实现高度契合。从宏观上看,这个“地域环境”可以是一个大的范围,其内容包括建筑所在地域的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经济与技术发展水平、地方传统建筑特征等,与之回应的典型设计手法有适应气候、就地取材、传统地域元素的提取及现代演绎、地方技术的传承与改进等;从微观上看,这个“地域环境”亦可以是一个小的“地段”或“地点”,即一个特定的建设场所,其内容包括建设场地的高差走势、地形地貌、周边已有的环境特点等,与之契合的具体设计手法则有回应地形地貌、与自然景观同构、协调新老建筑、保留场所文脉、强调场所空间的情感体验等。只有综合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全面分析建筑与地域环境的相互关系,充分考虑环境对建筑的制约因素,并结合当地现有资源,统筹出适宜的设计策略与建造策略,才能使建筑对地域环境作出理性回应,进而真正实现建筑与地域环境的和谐共生。

目前,景区非遗展示工厂设计在国内尚处起步阶段,本文通过对武夷山竹筏育制场的深入评析,借名家之力对景区非遗展示工厂的地域性创作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未来国内此类建筑的地域性创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华黎.武夷山竹筏育制场设计[EB/OL].(2014-12-12)[2019-10-15].https://www.gooood.cn/wuyishan-bamboo-raft-factory.htm.

[2] 华黎.回归本体的建造:武夷山竹筏育制场设计[J].时代建筑,2014(5):84-91.

[3] 苏圣亮. 武夷山竹筏育制场设计[EB/OL].(2014-12-29)[2019-10-15].http://www.ikuku.cn/post/56901.

[4] 华黎.武夷山竹筏育制场[J].建筑学报,2015(4):10-17.

[5] 华黎,Elisabet Aguilar Palau,张婕,等.武夷山竹筏育制场[J].城市环境设计,2015(1):180-182.

[6] 华黎.武夷山竹筏育制场,南平,福建,中国[J].世界建筑,2015(2):60-65.

[7] 吴良镛.广义建筑学(吴良镛选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8] 华黎,王骏阳,刘东洋,等.“武夷山竹筏育制场建造实践”会[J].建筑学报,2015(4):1-9.

[9] 尹新,龚思婷,孙一民.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POE)研究综述[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8(4):62-63.

[10] 吴钦豪.武夷山地区传统建筑要素提取及其现代转译[D].福州:福州大学,2015.

DESIGN OF WUYISHAN BAMBOO RAFT FACTORY BASED ON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LIN Chao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Wuyi University, Wuyishan 354300,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s become a new type of tourism resource with its own unique charm. Many tourist attractions have considere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s new scenic spots. Accordingly, exhibition factorie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lso have come into being. Due to geographical features of objects and specific environment of building, within scenic areas, exhibition factorie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ose strict demands on expressing and highlighting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building. Taking the Wuyishan Bamboo Raft Factory within the scenic area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made an in-depth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project from a regional perspective,so as to offer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to regional creation of exhibition factorie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future.

Keywords tourist attraction; exhibition factorie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uyishan; regional design; comments

DOI: 10.13204/j.gyjz202001030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T180568)。

作 者:林超,男,1986年出生,硕士,讲师。

电子信箱:709668659@qq.com

收稿日期:2019-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