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tion: | LYU Chang, WEI Chunyu. TAKING TIANHAN CULTURAL PARK AS AN EXAMPLE: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SIGN OF CONTEMPORARY VILLAGE MUSEUM[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1, 51(10): 74-80. doi: 10.13204/j.gyjzg21022003 |
[1] |
潘永守.生态(社区)博物馆的中国经验与学术性批判反思[J].东南文化, 2017, 33(6):115-117.
|
[2] |
张琰, 郑霞.全域旅游视角下社区博物馆发展策略的思考[C]//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2019年"新时代博物馆专业能力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2020:302-305.
|
[3] |
黄贞燕.博物馆, 知识生产与市民参加:日本地域博物馆论与市民参加型调查[J].贵州社会科学, 2014, 35(6):39-45.
|
[4] |
雨果·戴瓦兰, 张晋平.新博物馆学和去欧洲化博物馆学[J].中国博物馆, 2005, 22(3):28.
|
[5] |
徐欣云.乡村博物馆的界定及社会价值研究[C]//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2016年"博物馆的社会价值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2017:69.
|
[6] |
蒂姆·卡尔弗豪斯, 田丹妮.《建构文化研究》书评[J].时代建筑, 2011, 28(3):132-133.
|
[7] |
朱亦民.现代性与地域主义:解读《走向批判的地域主义——抵抗建筑学的六要点》[J].新建筑, 2013, 31(3):28-34.
|
[8] |
赖德霖.地域性:中国现代建筑中一个作为抵抗策略的议题和关键词[J].新建筑, 2019, 37(3):29-34.
|
[9] |
卢健松.建筑地域性研究的当代价值[J].建筑学报, 2008, 55(7):15-19.
|
[10] |
支文军, 徐蜀辰.包容与多元:国际语境演进中的2016阿卡汗建筑奖[J].世界建筑, 2017, 38(2):14-22.
|
[11] |
田夏萌.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实践:以贵州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为例[J].长江丛刊, 2019, 6(33):142-143.
|
[12] |
吕建昌.博物馆"社区"概念以及社区博物馆[C]//回顾与展望:中国博物馆发展百年:2005年中国博物馆学会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2005:240.
|
[13] |
郑奕.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5:22.
|
[14] |
魏春雨, 黄斌, 吕昌.回到建造:田汉文化园[J].时代建筑, 2019, 36(2):89-92.
|
[15] |
袁野.戏剧与建筑[J].建筑师, 2010, 8(3):83-84.
|
[16] |
彼得·布鲁克.空的空间[M].邢历, 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8:1.
|
[17] |
杨舢.场景城市:戏剧与公共空间[J].建筑师, 2015, 13(1):70-78.
|
[18] |
张浩.戏剧情境体验下的建筑空间叙事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 6(7):10-11.
|
[19] |
老舍.茶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6-7.
|
[20] |
杨慎初.湖南传统建筑[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3:110-111.
|
[21] |
C·亚历山大.建筑模式语言[M].王听度, 周序鸣, 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2:57-58.
|
[22] |
李智兴, 罗杰威, 赵亚飞.读《建筑的取决因素》:松弛空间理论的哲学解读[J].建筑师, 2020, 18(8):76-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