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tion: | XUE Gang, ZHOU Haifeng, LIU Xiaowu, ZHANG Yue. EXPERIMENTAL STUDY ON BOND PROPERTIES BETWEEN RUBBER CONCRETE AND REBARS IN THE FREEZE-THAW ENVIRONMENT[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1, 51(7): 107-112. doi: 10.13204/j.gyjzG19120306 |
[1] |
未可. 再回首:两会"聚焦"废旧轮胎再利用[J]. 中国轮胎资源综合利用, 2017(3):13-14.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17[J]. 资源再生, 2017(5):16-25.
|
[3] |
刘建伟, 张脩, 申俊敏, 等. 水泥混凝土路面国内外现状和发展新对策[J]. 中外公路, 2016, 36(4):73-77.
|
[4] |
梅大鹏. 废旧轮胎带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 中国轮胎资源综合利用, 2017(8):31-34.
|
[5] |
程培峰, 魏玉伟, 赵倩倩, 等. 季冻区水泥路面技术状况的调查研究[J]. 低温建筑技术, 2017, 39(8):154-157.
|
[6] |
郑山锁, 裴培, 张艺欣, 等. 钢筋混凝土黏结滑移研究综述[J]. 材料导报, 2018, 32(23):4182-4191.
|
[7] |
冀晓东, 宋玉普. 冻融循环后光圆钢筋与混凝土黏结性能退化机理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 2011, 32(1):70-74.
|
[8] |
袁文革. 冻融后不同强度混凝土与钢筋黏结性能影响[J]. 低温建筑技术, 2011, 33(12):125-126.
|
[9] |
安新正, 易成, 王小学, 等. 冻融后钢筋再生混凝土黏结性能研究[J]. 实验力学, 2013, 28(2):227-234.
|
[10] |
郭靳时, 邰爽. 冻融下钢筋混凝土黏结性能的试验研究[J]. 低温建筑技术, 2016, 38(2):51-53.
|
[11] |
牛建刚, 左付亮, 郝吉, 等. 冻融环境下钢筋与粉煤灰混凝土的黏结承载力[J]. 硅酸盐通报, 2017, 36(11):3619-3624.
|
[12] |
赵文兰, 姚志斌, 于秋波, 等. 轻质混凝土与变形钢筋黏结锚固性能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 2019, 49(4):70-75.
|
[13] |
周子健, 霍静思, 李智. 高温下钢筋与混凝土黏结性能试验与分析[J]. 建筑结构, 2019, 49(10):76-80.
|
[14] |
吉林省交通厅. 公路工程抗冻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
|
1. | 陈孝华,何应道,封坤,郭文琦. 河床冲淤作用下公轨合建盾构隧道纵向力学性能研究. 公路. 2023(01): 391-40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