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tion: | Wang Peiqin, Zheng Shansuo, Chai Jun, Zeng Lei, Peng Chunhua, Zheng Jie. TO EARTH BUILDINGS AND THEIR STRUCTURES[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08, 38(3): 101-105. doi: 10.13204/j.gyjz200803027 |
[2] 尚建丽. 传统夯土民居生态建筑材料体系的优化研究: [ 博士学位论文]. 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
|
赵树德. 生土工程的改善与发展研究.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1983(1) : 93-103
|
[3] 王 军, 吕东军. 走向生土建筑的外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1, 33(1) : 147-149
|
[4] 伊丽莎白(Elizabeth L) (美), 亚当斯(Adams C ) (美). 新乡土建筑: 当代天然建造方法. 吴春苑, 译.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
[5] 侯继尧. 国外生土建筑札记.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0(3,4) : 153-160
|
[6] 土坯建筑研究组. 土坯建筑与夯土建筑的研究(一). 西安冶金学院学报, 1959(1) : 45-52
|
[7] 任震英. 中国窑洞建筑的春天. 地下空间, 1989(4) : 7-14
|
[8] 李 晨, 彭小云. 论乡土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2, 19(2) : 37-39, 57
|
[9] 杨 柳, 杨玉成. 土窑洞在中强地震中的抗震性能. 工程抗震,1982(3) : 16-19
|
[10] 王东明, 丁世文, 苗崇刚, 等. 对甘肃民乐) 山丹61 1 级地震震害的几点认识. 自然灾害学报, 2004, 13(3) : 122-126
|
[11] 万世臻. 新疆伽师地区农村民居震害及重建措施. 工程抗震,1999(4) : 40-42
|
[12] 谷军明, 缪 升. 云南地区穿斗木结构抗震研究.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5, 27(增刊) : 205-210
|
[13] 石玉成, 林学文, 王兰民, 等. 黄土地区生土建筑震害特征及防灾对策研究. 自然灾害学报, 2003, 12(3) : 87-92
|
[14] 马尔曼, 王彦宾, 周俊喜, 等. 1995 年永登518 级地震灾害评估.西北地震学报, 1998, 20(2) : 62-69
|
[15] 黄汉民. 福建圆楼考. 建筑学报, 1988(9) : 36-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