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JST China收录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传统客家围屋适应地域的"复制-表达"机理初探,——以粤西清代南华古村堂横屋为例

黄健文 黄志鹏 莫小欣 刘怿

黄健文, 黄志鹏, 莫小欣, 刘怿. 传统客家围屋适应地域的'复制-表达'机理初探,——以粤西清代南华古村堂横屋为例[J]. 工业建筑, 2024, 54(10): 94-105. doi: 10.3724/j.gyjzG23091217
引用本文: 黄健文, 黄志鹏, 莫小欣, 刘怿. 传统客家围屋适应地域的"复制-表达"机理初探,——以粤西清代南华古村堂横屋为例[J]. 工业建筑, 2024, 54(10): 94-105. doi: 10.3724/j.gyjzG23091217
HUANG Jianwen, HUANG Zhipeng, MO Xiaoxin, LIU Yi. Preliminary Study on'Replication-Expression’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Hakka Walled Village Adapted to Region: A Case Study of Nanhua Village of the Qing Dynasty in Western Guangdong[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4, 54(10): 94-105. doi: 10.3724/j.gyjzG23091217
Citation: HUANG Jianwen, HUANG Zhipeng, MO Xiaoxin, LIU Yi. Preliminary Study on'Replication-Expression’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Hakka Walled Village Adapted to Region: A Case Study of Nanhua Village of the Qing Dynasty in Western Guangdong[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4, 54(10): 94-105. doi: 10.3724/j.gyjzG23091217

传统客家围屋适应地域的"复制-表达"机理初探,——以粤西清代南华古村堂横屋为例

doi: 10.3724/j.gyjzG23091217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7801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9YJC76006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2YJA850003)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黄健文,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建筑遗产的研究工作,huangjianwen@gdut.edu.cn。

    通讯作者:

    刘怿,讲师,battery12@163.com。

Preliminary Study on'Replication-Expression’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Hakka Walled Village Adapted to Region: A Case Study of Nanhua Village of the Qing Dynasty in Western Guangdong

  • 摘要: 广东阳江南华古村是粤西地区保存至今为数不多的清代传统客家大型围屋建筑之一。通过实地调研对该古村进行详细记录,从历史背景、中轴秩序、围合向心、堂居整合等方面分析南华古村空间形态特征,并借助空间基因理论对传统围屋建筑如何适应地域的"复制-表达"机理加以对比提炼,以期为传统建筑空间形态组织方式挖掘以及客家文化内涵深入认知提供辅助参考。
  • [1] 潘安. 客家民系与客家聚居建筑[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2] 潘安,郭惠华,魏建平,等. 客家民居[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3.
    [3] 陆琦,陈家欢. 广东围居[M].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17.
    [4] 邵艳琳. 走进阳西美丽乡村[M]. 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 2021.
    [5] 李华东,程馨蕊,段德罡,等.笔谈:遗产活态保护传承与乡村可持续发展[J].中国文化遗产,2023(5):4-31.
    [6] 吴庆洲. 中国客家建筑文化(上/下)[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8.
    [7] 黄汉民. 福建土楼[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
    [8] 孙永生,潘安. 客家民系民居[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9.
    [9] 吴卫光. 围龙屋建筑形态的图像学研究[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10] 万幼楠.赣南围屋及其成因[J].华中建筑,1996(4):85-90.
    [11] 袁海,蔡丽蓉,温小军.基于建筑类型学的赣南围屋空间形制归类及三维还原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23,44(4):75-82.
    [12] 杨希.东江流域客家城堡式围居的形制源流与社会生态[J].建筑学报,2022(增刊2):176-180.
    [13] 梁步青,肖大威,陶金,等.赣州客家传统民居文化地理研究[J].建筑学报,2019(增刊1):59-63.
    [14] 卓晓岚,肖大威,陶金.赣闽粤边客家围屋类型体系和源流关系探析[J].南方建筑,2022(12):64-71.
    [15] 段进,邵润青,兰文龙,等.空间基因[J].城市规划,2019,43(2):14-21.
    [16] 黄叶凡. 粤西阳江地区古村落建筑装饰艺术研究[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18.
    [17] 卓晓岚,肖大威,冀晶娟.试论客家堂横屋建筑类型的基础性特征及其分异衍变逻辑[J].新建筑,2019(6):84-88.
    [18] 陈宝德. 阳江历史地情文库 阳江古村落简志[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5.
    [19] 阳西政协.美丽富饶的阳西[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59-62.
    [20] 李春周.南华古村"外翰第"[N].南方日报,2022-09-02(A04).
    [21] 李彪.阳江文化胜景[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384-389.
    [22] 陈里焱.品味阳西[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59-63.
    [23] 张兵华,陈小辉,李建军,等.传统防御性建筑的地域性特征解析:以福建永泰庄寨为例[J].中国文化遗产,2019(4):91-98.
    [24] 王东,唐孝祥.广州府东路客家传统村落空间布局的类型变异探析[J].南方建筑,2018(5):56-61.
    [25] 王晨. 黄氏宗族客家住屋型制与文化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
    [26] 杨星星.清代归善县客家围屋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27] 刘丹枫. 梅州蕉岭高思村堂横屋建筑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7.
    [28] 李琨.广东民居的地域性空间特征[J].美术大观,2013(2):56-57.
    [29] 李孟,唐孝祥.试论陆元鼎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观[J].新建筑,2019(5):123-127.
    [30] 罗迎新,王彩莲.广东梅州地区传统客家民居建筑"风水"观:以围龙屋为例[J].嘉应学院学报,2012,30(10):5-9.
    [31] 孙莹,肖大威,徐琛.梅州客家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及类型研究[J].建筑学报,2016(增刊2):32-3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5
  • HTML全文浏览量:  3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3-09-12
  • 网络出版日期:  2024-11-0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