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 收录期刊
日本JST China 收录期刊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加筋圆钢管贫镁矿石混凝土轴拉性能研究

苏紫寒 高华国 徐仕林

刘建华, 王振山, 熊二刚, 徐涵. 双折板剪力键黏结滑移推出性能及有限元分析[J]. 工业建筑, 2025, 55(2): 166-176. doi: 10.3724/j.gyjzG22121304
引用本文: 苏紫寒, 高华国, 徐仕林. 加筋圆钢管贫镁矿石混凝土轴拉性能研究[J]. 工业建筑, 2025, 55(2): 146-155. doi: 10.3724/j.gyjzG22101602
LIU Jianhua, WANG Zhenshan, XIONG Ergang, XU Han. Bond-Slip Push-Out Performance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Double-Fold Steel Plate Shear Connector[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5, 55(2): 166-176. doi: 10.3724/j.gyjzG22121304
Citation: SU Zihan, GAO Huaguo, XU Shilin. Study on the Axial Tensile Properties of Reinforced Low-Grade Magnesium Ores Concrete-Filled Circular Steel Tubes[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5, 55(2): 146-155. doi: 10.3724/j.gyjzG22101602

加筋圆钢管贫镁矿石混凝土轴拉性能研究

doi: 10.3724/j.gyjzG22101602
基金项目: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XLYC1902009)。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苏紫寒,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性能研究,1293459863@qq.com。

    通讯作者:

    高华国,硕士,教授,主要从事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性能及结构抗震等方面研究,gaohuaguo99@163.com。

Study on the Axial Tensile Properties of Reinforced Low-Grade Magnesium Ores Concrete-Filled Circular Steel Tubes

  • 摘要: 为研究加筋圆钢管贫镁矿石混凝土的轴拉性能,探究低品位菱镁矿配置的混凝土作为钢管轴拉试件的核心混凝土的可行性和配纵向筋对钢管混凝土试件的轴拉性能的影响,以是否配筋和混凝土种类为变化参数进行了8根试件的轴拉试验和相应的推出试验。推出试验中钢管外壁各测点处的平均应变随着轴向荷载的增加呈线性增长,上中下三个测点处的最大应变比值约为8∶4∶1,贫镁矿钢管混凝土的界面极限黏结强度在0.67~0.73 MPa之间,强于普通混凝土(该结论只适用于C40混凝土);轴拉试验试件在L/3和L/4截面处破坏,断面为水平裂口;内填贫镁矿混凝土的试件极限承载力相比普通混凝土试件提升约5%;内配纵筋可以有效提升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内部纵筋在试件到达极限承载力时已经屈服;最后在课题组前期拟合出的圆钢管混凝土轴拉承载力计算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与钢管壁厚和直径比值相关的配筋圆钢管混凝土轴拉承载力计算式,经计算与试验误差为2.2%,精确度较高。
  • [1] 应铮. 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直接轴拉性能试验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6.
    [2] HAN L H, HE S H, LIAO F Y. Performance and calculations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s(CFST) under Axial Tension[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11, 67(11):1699-1709.
    [3] 宋天诣,刘夏璐,项凯.火灾后椭圆钢管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21,54(6):41-52.
    [4] LI W,HAN L H,CHAN T M.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concrete-filled double skin steel tube members under tension[J].Thin-Walled Structures, 2014,79:108-118.
    [5] LI W,HAN L H,CHAN T M.Tensile behaviour of concrete-filled double skin steel tubular members[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2014,99: 35-46.
    [6] 陈驹,王军,金伟良.配筋钢管混凝土柱轴拉及偏拉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7,38(增刊1):272-277.
    [7] 周孝军. 钢纤维微膨胀钢管混凝土拉弯力学行为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3.
    [8] 万城勇,查晓雄.配筋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受力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3,34(增刊1):259-266.
    [9] 古丽迪·努尔特列克. 配筋钢管掺沙漠砂混凝土轴压短柱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9.
    [10] 王军,董建尧,赵建,等.内配钢筋钢管混凝土构件轴心受拉性能研究[J].钢结构,2018,33(7):33-39

    ,85.
    [11] 温树青. 钢管贫镁矿高强混凝土短柱的偏压力学性能研究[D].鞍山:辽宁科技大学,2019.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GB 50639—2014[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GB/T 50010—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4.
    [14] 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228.1—2021[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1.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16] 薛立红,蔡绍怀.钢管混凝土柱组合界面的粘结强度(上)[J].建筑科学,1996,6(3):22-28.
    [17] 薛立红,蔡绍怀.钢管混凝土柱组合界面的粘结强度(下)[J].建筑科学,1996,6(4):19-23.
    [18] ROEDER C W, CAMERON B, BROWN C B. Composite action in concrete filled tubes [J].Journal of Structual Engneering, 1999, 125 (5):477-484.
    [19] 康希良.钢管混凝土柱组合力学性能及粘结滑移性能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20] 刘永健,池建军.钢管混凝土界面抗剪粘结强度的推出试验[J].工业建筑,2006,36(4):78-80.
    [21] 刘永健,刘君平,池建军.钢管混凝土界面抗剪粘结滑移力学性能试验[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1):17-23.
    [22] MORISHITA Y, TOMI M, YOSHIMURA K.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bond strength in concrete filed cirular steel tubular columns subjected to axial loads[J]. Ttansactions of Japan Concrete Institute, 1979(1): 351-358.
    [23]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DL/T 5085—1999[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24] American Institute of Steel Construction(AISC). Specification for structural steel buildings: ANSI/AISC 360-10[S].Chicago,Illinois:AISC,2010.
    [25]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特殊钢管混凝土构件设计规程:CECS 408∶2015[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5
  • HTML全文浏览量:  3
  • PDF下载量:  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10-16
  •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4-0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