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JST China收录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旱涝灾害适应性:营建机制与当代启示——以太行山区传统村落为例

韩刘伟 林祖锐 赵之枫

韩刘伟, 林祖锐, 赵之枫. 旱涝灾害适应性:营建机制与当代启示——以太行山区传统村落为例[J]. 工业建筑, 2024, 54(5): 107-116. doi: 10.3724/j.gyjzG22071501
引用本文: 韩刘伟, 林祖锐, 赵之枫. 旱涝灾害适应性:营建机制与当代启示——以太行山区传统村落为例[J]. 工业建筑, 2024, 54(5): 107-116. doi: 10.3724/j.gyjzG22071501
HAN Liuwei, LIN Zurui, ZHAO Zhifeng. Adaptation to Droughts and Floods: Construction Mechanisms and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 A Case Study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Taihang Mountains[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4, 54(5): 107-116. doi: 10.3724/j.gyjzG22071501
Citation: HAN Liuwei, LIN Zurui, ZHAO Zhifeng. Adaptation to Droughts and Floods: Construction Mechanisms and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 A Case Study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Taihang Mountains[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4, 54(5): 107-116. doi: 10.3724/j.gyjzG22071501

旱涝灾害适应性:营建机制与当代启示——以太行山区传统村落为例

doi: 10.3724/j.gyjzG2207150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778610)

北京市教委社科一般项目(SM202410005006)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32002)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8YTA00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3YJAZH215)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韩刘伟,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传统村落保护与治理等方面的工作。电子信箱:hanlw150@163.com

Adaptation to Droughts and Floods: Construction Mechanisms and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 A Case Study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Taihang Mountains

  • 摘要: 太行山区先民因地制宜地将集水、蓄水、用水、排水完美于村落空间营建中,为农耕文明下应对旱涝灾害并存的区域环境提供了核心支持,体现出丰富的生态智慧和人文内涵,其中的营建机制对现代城镇生态建设同样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以太行山区内传统村落为例,运用归纳总结与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解析传统村落基于"趋利-避害"考量的村落整体生态格局、集成"蓄水—排水"一体的村落水组织体系、兼顾"旱时—涝时"情境的多功能复合空间、综合"生产—生活"需求的旱涝自平衡设施和形成调控"人-水"关系的非制度性人文观念的旱涝灾害适应性营建机制。最后从系统性思维、融合性策略和共建性理念3方面出发提出对当代城乡建设的启示与借鉴。
  • [1] 吴庆洲. 中国古代城市防洪研究[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2] 赵宏宇,解文龙,卢端芳,等. 中国北方传统村落的古代生态实践智慧及其当代启示[J]. 现代城市研究, 2018(7): 20-24.
    [3] 张细兵. 中国古代治水理念对现代治水的启示[J]. 人民长江, 2015,46(18):29-33.
    [4] 蔡云楠,温钊鹏,雷明洋. "海绵城市"视角下绿色基础设施体系构建与规划策略[J]. 规划师, 2016, 32(12): 12-18.
    [5] 吴庆洲,李炎,吴运江,等. 赣州古城理水经验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J]. 城市规划, 2020, 44(3): 84-92

    , 101.
    [6] 王益. 徽州古村落水口空间环境预防功能及安全启示[J]. 城市规划, 2020, 44(3): 93-101.
    [7] 张智敏. 水患压力下的传统岭南水乡聚落形态解析:以珠江三角洲桑园围四村为例[J]. 建筑学报, 2017(1): 102-107.
    [8] 岳邦瑞,李玥宏,王军. 水资源约束下的绿洲乡土聚落形态特征研究:以吐鲁番麻扎村为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 25(10): 80-85.
    [9] 里昂,王思思,袁冬海,等. 旱涝灾害威胁下的城乡水适应性景观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山西晋中地区为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 32(4): 183-188.
    [10] 王长松,李舒涵,王亚男. 北京水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 2016, 23(10): 129-132.
    [11] 郭华瞻,周艺南,汪悦. 传统村落理水体系对当代城市水治理的启示:以晋东南传统涝池系统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22, 29(4): 9-15.
    [12] 潘莹,段佳卉,施瑛. 广东汉民系传统聚落典型防灾景观模式研究[J]. 南方建筑, 2021, 203(3): 130-136.
    [13] 张敏,韩锋,李文. 都江堰水系历史景观价值分析及其整体性保护框架[J]. 中国园林, 2018, 34(4): 134-138.
    [14] 崔晶. 从传统到现代:地方水资源治理中政府与民众关系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56(2):1-7.
    [15] 李陶红. 水资源与地方社会:以山西介休洪山村的兴衰为例[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37(3): 9-14.
    [16] 闵忠荣,黄萍,段亚鹏. 传统村落理水智慧浅析:以江西省流坑村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18, 25(1): 7-11.
    [17] 任维,王向荣. 温州传统人居环境景观体系研究[J]. 中国园林, 2021, 37(10): 30-35.
    [18] 汪芳,苗长虹,刘峰贵,等. 黄河流域人居环境的地方性与适应性:挑战和机遇[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1): 1-26.
    [19] 郦道元. 水经注[M]. 长沙: 岳麓书社, 1995.
    [20] 林祖锐,理南南,余洋,等. 太行山区历史文化名村传统街巷的特色及保护策略研究[J]. 工业建筑, 2015, 45(12): 74-78

    , 103.
    [21] 周维楠. 阳泉市古村落传统水环境设施营建特色研究[D].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 2018.
    [22] 徐岚,雷振东. 关中传统村镇旱涝平衡经验及其当代规划启示[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9(1): 111-117, 130.
    [23] 欧亚鹏,李小龙,孙嘉悦. 半干旱区传统村落基于理水的绿色人居营建:以关中地区涝池为例[J]. 城市规划,2023,36(14): 1-9.
    [24] 江沛. 干渴的梯田:王庄村水资源的分配与管理[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4(6): 95-102.
    [25] 朱丽君. 商汤雩祭文化与人水关系[J]. 博览群书, 2018(10): 48-52.
    [26] 李云燕. 健康水文视角下的西南山地多雨城市雨洪调控与规划应对[J]. 规划师, 2020, 36(14): 11-16.
    [27] 臧鑫宇,王逸轩,王峤. 应对典型灾害的城市适灾韧性评价与韧性地图划定[J]. 建筑学报, 2021(增刊1): 146-15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9
  • HTML全文浏览量:  6
  • PDF下载量:  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07-15
  • 网络出版日期:  2024-06-2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