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JST China收录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长三角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王薇 刘颖杰 刘安琪 陈刚

王薇, 刘颖杰, 刘安琪, 陈刚. 长三角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工业建筑, 2024, 54(4): 10-19. doi: 10.3724/j.gyjzG22052807
引用本文: 王薇, 刘颖杰, 刘安琪, 陈刚. 长三角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工业建筑, 2024, 54(4): 10-19. doi: 10.3724/j.gyjzG22052807
WANG Wei, LIU Yingjie, LIU Anqi, CHEN Gang.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4, 54(4): 10-19. doi: 10.3724/j.gyjzG22052807
Citation: WANG Wei, LIU Yingjie, LIU Anqi, CHEN Gang.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4, 54(4): 10-19. doi: 10.3724/j.gyjzG22052807

长三角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doi: 10.3724/j.gyjzG22052807
基金项目: 

2023年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2023g07020003);徽州古村落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创意安徽省重点实验室2023年度“自主创新专项”(PA2023GDSK0116); 2022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造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2022-JKYL-004); 2022合肥工业大学哲社培育计划一般项目(JS2022ZSPY0040)。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王薇,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主要从事徽州传统村落与古建筑保护传承理论与技艺的研究。vivi.gan@126.com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 摘要: 以长三角地区1 255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GIS分析传统村落空间的分布和分异,并采用地理探测因子量化方法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1)长三角地区传统村落在空间上有凝聚性分布的特点,形成了黄山市和丽水市两个高密度区; 2)长三角地区传统村落整体呈现出“中心密集,四周稀疏”的分布特征,各地区差异较大。3)不同影响因素对长三角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的影响有差异,自然条件因子的影响作用明显强于其他因素因子;自然条件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强于其他因素因子;各个影响因素因子的之间交互作用共同影响了长三角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 [1] 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 2011.
    [2] 康璟瑶,章锦河,胡欢,等.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7):839-850.
    [3] 李佳霖.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喜与忧[N].中国文化报, 2013-10-31(7):32

    -35.
    [4] 韦宝畏,穆佳宁,许文芳.朝鲜族传统村落文化空间重构探析:以龙井市明东村为例[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39(5):14-22.
    [5] 李伯华,徐崇丽,郑始年,等.基于图式语言的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空间布局特征研究:以湘西南侗为例[J].地理科学, 2020, 40(11):1784-1794.
    [6] 卢松,张小军,张业臣.徽州传统村落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科学, 2018, 38(10):1690-1698.
    [7] 关中美,王同文,职晓晓.中原经济区传统村落分布的时空格局及其成因[J].经济地理, 2017, 37(9):225-232.
    [8] 陈君子,刘大均,周勇,等.嘉陵江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成因分析[J].经济地理, 2018, 38(2):148-153.
    [9] 李咪,芮旸,王成新,等.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吴越文化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 27(8):1693-1702.
    [10] 王景新,朱强,余国静,等.浙江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与持续发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5):77-86.
    [11] 范生姣.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思考:以锦屏县隆里所村为例[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6, 8(2):114-119.
    [12] 李汀珅,张明皓.中意传统村落遗产保护与发展策略的对比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宏村和五渔村为例[J].中外建筑, 2020(10):56-60.
    [13] 李博,杨波,陶前辉,等.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测绘科学, 2021(4):150-157.
    [14] 李霄鹤,兰思仁.基于K-modes的福建传统村落景观类型及其保护策略[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8):142-149.
    [15] 佟玉权,龙花楼.贵州民族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异因素[J].经济地理, 2015, 35(3):133-137

    , 93.
    [16] 顾康康,储金龙,汪勇政.黄山市古村落综合品质城乡分异研究[J].地理科学, 2015, 35(8):984-989.
    [17] 曹如姬,张婉仪.全域旅游导向下传统村落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以垣曲县同善村为例[J].建筑与文化, 2020(11):259-261.
    [18] 陈倩婷,张琍,段亚鹏,等.江西省传统村落时空格局与演变研究[J].遥感学报, 2021, 25(12):2460-2471.
    [19] 王培家,章锦河,孙枫,等.中国西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机理[J].经济地理, 2021, 41(9):204-213.
    [20] 章墨,朱一荣,于涛.青岛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 2020(12):18-28.
    [21] MARSCHALEK I, The concept of participatory local sustainability projects in seven Chinese village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8, 87(2):226-235.
    [22] CHEN B, NAKAMA Y. A study on village forest landscape in small island topography in Okinawa, Japan[J]. Urban Forestry&Urban Greening, 2010, 9(2):139-148.
    [23] AHMADF A, AMMARA G, SALAMIAH A J, et al.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a study on community resilience for nural tourism in Malaysia[J].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5, 168:116-122.
    [24]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9(35):10-34.
    [25] 李伯华,尹莎,刘沛林,等.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 2015, 35(2):189-194.
    [26] 孙军涛,牛俊杰,张侃侃,等.山西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J].人文地理, 2017, 32(3):102-107.
    [27] 田海.京津冀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 2020, 40(7):143-149.
    [28] 李江苏,王晓蕊,李小建.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 2020, 40(2):143-153.
    [29] 刘春腊,徐美,刘沛林,等.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性补偿模型及湘西实证[J].地理学报, 2020, 75(2):382-397.
    [30] 王劲峰,徐成东.地理探测器:原理与展望[J].地理学报, 2017, 72(1):116-134.
    [31] 陈信,李王鸣.区域视角下传统村落组群风貌的空间特征:以丽水市传统村落为例[J].经济地理, 2016, 36(10):185-192.
    [32] 闵忠荣,黄萍,段亚鹏.传统村落理水智慧浅析:以江西省流坑村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 2018, 25(01):7-11.
    [33] 韩增林,赵玉青,闫晓露,等.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机制及协同发展:以大连市为例[J].经济地理, 2020, 40(10):1-10.
    [34] 卓静,朱延年,李韬,等.陕北黄土高原区生态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J].水土保持研究, 2022, 29(5):336-342.
    [35] 李月雯,杨满场,彭翀,等.面向健康微气候环境的城市设计导则优化策略[J].南方建筑, 2020(4):28-33.
    [36] 宋帅,鞠永茂,王汉杰.有序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降水的可能影响[J].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8, 13(6):759-774.
    [37] 陆林,凌善金,焦华富,等.徽州古村落的演化过程及其机理[J].地理研究, 2004(5):686-694.
    [38] 王世华.徽商与长江文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1):1-7.
    [39] 梅琳,黄柏石,敖荣军,等.长江中游城市群高速铁路可达性格局及演变[J].经济地理, 2018, 38(6):62-66.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8
  • HTML全文浏览量:  7
  • PDF下载量:  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05-28
  • 网络出版日期:  2024-05-2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