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 收录期刊
日本JST China 收录期刊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赵必大 龚大程 李瑞锋 俞晨达 章雪峰 周海敬

余志红. 基于适老化理念的养老建筑空间设计[J]. 工业建筑, 2016, 46(8): 56-60. doi: 10.13204/j.gyjz201608011
引用本文: 赵必大, 龚大程, 李瑞锋, 俞晨达, 章雪峰, 周海敬. 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J]. 工业建筑, 2023, 53(1): 144-150,8. doi: 10.13204/j.gyjzG22051025
ZHAO Bida, GONG Dacheng, LI Ruifeng, YU Chenda, ZHANG Xuefeng, ZHOU Haijing.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Hysteretic Properties of Partially Encased Steel- Concrete Composite Beams[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3, 53(1): 144-150,8. doi: 10.13204/j.gyjzG22051025
Citation: ZHAO Bida, GONG Dacheng, LI Ruifeng, YU Chenda, ZHANG Xuefeng, ZHOU Haijing.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Hysteretic Properties of Partially Encased Steel- Concrete Composite Beams[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3, 53(1): 144-150,8. doi: 10.13204/j.gyjzG22051025

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doi: 10.13204/j.gyjzG22051025
基金项目: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20E080020)。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赵必大,男,1976年出生,博士,副教授。电子信箱:zhaobida@126.com。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Hysteretic Properties of Partially Encased Steel- Concrete Composite Beams

  • 摘要: 进行了2个截面高度不同的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梁(简称PEC梁)的往复弯剪加载试验,并结合前人试验数据,对PEC梁的滞回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周弯剪往复荷载作用下,PEC梁的破坏模式为端部截面钢翼缘弹塑性屈曲后拉断、钢腹板拉断并伴随着混凝土压溃;PEC梁的抗弯承载力试验值比标准T/CECS 719—2020推荐的全截面塑性方法计算得到的理论值大了10%~30%,PEC梁的实测抗剪承载力明显高于当前理论计算值;混凝土和连杆对主钢件翼缘和腹板的屈曲抑制效果好,在钢翼缘宽厚比和连杆间距明显超过T/CECS 719—2020限定范围的情况下,主钢件依然达到全截面塑性,钢材强度得到充分利用;试验的2个试件的滞回曲线饱满,延性系数为4~6.8,且截面高度大的试件的延性系数更大,2个试件在屈服后各次循环的平均耗能系数均为2.2左右,表明PEC梁抗震性能较好。
  • [1] KINDMANN R, BERGMANN R, CAJOT L G, et al. Effect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tween the flanges of the steel profile of partially encased composite beams[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1993, 27(1/2/3):107-122.
    [2] 李炜,陈以一.不同系杆形式的部分组合钢-混凝土受弯构件试验研究[J].建筑钢结构进展, 2015, 17(3):1-6.
    [3] 李炜,陈以一.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弯承载能力及变形能力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 2021, 51(7):30-37.
    [4] 肖锦,李杰,陈以一. T形截面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弯刚度及承载力试验研究[J].结构工程师, 2020, 36(2):149-156.
    [5] 胡夏闽,江雨辰,施悦等.部分外包混凝土简支组合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 2015, 36(9):37-44.
    [6] JIANG Y C, HU X M, WANG H,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partially encased continuous composite beams[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16, 117:152-160.
    [7] 胡夏闽,张婧,张冰等.H型钢腹板焊接栓钉的部分外包混凝土组合构件纵向受剪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 2018, 39(3):158-166.
    [8] AHMAD S, MASRI A,SALEH Z A. Analyt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flexural behavior of partially encased composite beams[J]. Alexandria Engineering Journal, 2018,57:1693-1712.
    [9] 刘大为.腹板开孔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梁的静力性能研究[D].南昌:东华理工大学,2021.
    [10] 闫浩.不同构造形式的PEC蜂窝梁抗弯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21.
    [11] 李炜,陈以一.H形钢翼缘间填充混凝土的部分组合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 2015, 36(增刊1):330-336.
    [12]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T/CECS 719-202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0.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4] European Committee for Standardization. Eurocode 4:design of composite steel and concrete structures:EN 1994-1-1[S]. Brussels:Stassart Press, 2004.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抗震试验规程:JGJ/T 101-2015[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 期刊类型引用(6)

    1. 刘宏欣,贾水钟,李杰,李亚明,张仪放,蔡艳清,潘法超. 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建筑结构. 2024(04): 18-23 . 百度学术
    2. 贾水钟,刘宏欣,李亚明,孙求知,张朕磊,钱桦. 工艺孔对大截面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弯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建筑结构. 2024(04): 9-17 . 百度学术
    3. 李康,李俊华,王维宸,周培松,盛雷军,刘铨,陈国灿.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次梁-PEC主梁节点受力性能. 建筑结构学报. 2024(S1): 14-24 . 百度学术
    4. 陆天宇,杨克家,李杰,蒋路,楼汉忠. 波浪腹板PEC梁抗震延性性能试验研究.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24(05): 108-117 . 百度学术
    5. 龚树红,陈刚,顾明明,胡夏闽. 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梁在负弯矩作用下的刚度分析. 钢结构(中英文). 2023(06): 51-60 . 百度学术
    6. 樊俊威,章雪峰,张豪,高伦浩,傅林峰,俞晨达. 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蜂窝框架梁抗震设计研究. 建筑结构. 2023(S1): 1852-1855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3)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02
  • HTML全文浏览量:  7
  • PDF下载量:  4
  • 被引次数: 9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05-10
  • 网络出版日期:  2023-05-25
  • 刊出日期:  2023-01-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