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JST China收录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基于疲劳试验的组合梁疲劳破坏形态的判别

袁西贵

袁西贵. 基于疲劳试验的组合梁疲劳破坏形态的判别[J]. 工业建筑, 2022, 52(8): 147-151. doi: 10.13204/j.gyjzG21070301
引用本文: 袁西贵. 基于疲劳试验的组合梁疲劳破坏形态的判别[J]. 工业建筑, 2022, 52(8): 147-151. doi: 10.13204/j.gyjzG21070301
YUAN Xigui. Identification of Fatigue Failure Modes of Composite Beams Based on Fatigue Test[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2, 52(8): 147-151. doi: 10.13204/j.gyjzG21070301
Citation: YUAN Xigui. Identification of Fatigue Failure Modes of Composite Beams Based on Fatigue Test[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2, 52(8): 147-151. doi: 10.13204/j.gyjzG21070301

基于疲劳试验的组合梁疲劳破坏形态的判别

doi: 10.13204/j.gyjzG21070301
基金项目: 

高层次人才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成职院[2022]124号:22CZYG019)。

四川省教育厅2017年度科研计划自然科学类重点项目(17ZA0140)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袁西贵,男,1971年出生,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副教授。电子信箱:54547242@qq.com

Identification of Fatigue Failure Modes of Composite Beams Based on Fatigue Test

  • 摘要: 为推广钢-混凝土组合梁在桥梁结构和吊车梁中的应用,组合梁疲劳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尚未有文献给出组合梁疲劳破坏形态的判别依据。在国内外疲劳试验主要成果和分析推理基础上,定义了界限应力幅指标作为组合梁疲劳破坏形态的判别依据。同时设计了不同剪力连接和不同钢梁构造细节的组合梁疲劳试验,结合钢结构设计标准中的钢梁构造细节有关参数,得到了基于不同钢梁构造细节的组合梁疲劳破坏形态的具体判别标准。将其用于13根不同剪力连接程度的试验梁的疲劳破坏形态验证,结果表明,应力幅指标用于判断疲劳破坏形态是可行的。
  • [1] 聂建国,刘明,叶列平,等.钢-混凝土组合结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聂建国,王宇航.钢-混凝土组合梁疲劳性能研究综述[J].工程力学,2012,29(6):1-11.
    [3] 李建军.钢-混凝土组合梁疲劳性能的试验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5] 袁西贵.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梁疲劳性能的试验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5.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YB.9238-92[S].北京: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1992.
    [7] 聂建国,沈聚敏,余志武.考虑滑移效应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变形计算的折减刚度法[J].土木工程学报,1995,1995(6):11-17.
    [8] 聂建国,沈聚敏,袁彦声,等.钢-混凝土组合梁连接件实际承载力的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1996,17(2):21-25.
    [9] 欧阳可庆.钢结构:高等学校推荐教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10] 严正庭,严立.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结构计算构造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06
  • HTML全文浏览量:  13
  • PDF下载量:  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07-03
  • 网络出版日期:  2022-12-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