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 收录期刊
日本JST China 收录期刊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钢管机制砂再生混凝土柱核心混凝土受压本构模型研究

李佳岐 陈志华 杜颜胜 吴永川 刘学山

李佳岐, 陈志华, 杜颜胜, 吴永川, 刘学山. 钢管机制砂再生混凝土柱核心混凝土受压本构模型研究[J]. 工业建筑, 2021, 51(5): 108-115,15. doi: 10.13204/j.gyjzG20081506
引用本文: 李佳岐, 陈志华, 杜颜胜, 吴永川, 刘学山. 钢管机制砂再生混凝土柱核心混凝土受压本构模型研究[J]. 工业建筑, 2021, 51(5): 108-115,15. doi: 10.13204/j.gyjzG20081506
LI Jiaqi, CHEN Zhihua, DU Yansheng, WU Yongchuan, LIU Xueshan. STUDY ON CONSTITUTIVE MODEL OF CORE CONCRETE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COLUMNS UNDER COMPRESSION[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1, 51(5): 108-115,15. doi: 10.13204/j.gyjzG20081506
Citation: LI Jiaqi, CHEN Zhihua, DU Yansheng, WU Yongchuan, LIU Xueshan. STUDY ON CONSTITUTIVE MODEL OF CORE CONCRETE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COLUMNS UNDER COMPRESSION[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1, 51(5): 108-115,15. doi: 10.13204/j.gyjzG20081506

钢管机制砂再生混凝土柱核心混凝土受压本构模型研究

doi: 10.13204/j.gyjzG20081506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9YFD1101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08182)。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李佳岐,男,1996年出生,工学学士。

    通讯作者:

    杜颜胜,工学博士,讲师,duys@tju.edu.cn。

STUDY ON CONSTITUTIVE MODEL OF CORE CONCRETE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COLUMNS UNDER COMPRESSION

  • 摘要: 在钢管混凝土结构中引入机制砂以及再生粗骨料对解决资源短缺以及建筑垃圾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针对钢管机制砂再生混凝土构件的研究较少,且还没有研究给出适用于有限元分析的核心机制砂再生混凝土本构模型。通过ABAQUS软件建模的方式,结合相关文献中试验数据,对比了几种常用的再生混凝土本构模型,根据荷载-位移曲线以及极限承载力的对比结果,确定了最优的再生混凝土本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以文献中数据为依据,对本构模型的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引入了机制砂的影响。最终给出了适用于有限元分析的钢管机制砂再生混凝土核心混凝土本构模型。
  • [1] XIAO J Z.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Structures[M]. Berlin:Springer-Verlag, 201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再生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JGJ/T 443-2018[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8.
    [3] 韩林海. 钢管混凝土结构[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4] DU Y S, CHEN Z H, WANG Y B, et al. Ultimate Resistance Behavior of Rectangular Concrete-Filled Tubular Beam-Columns Made of High-Strength Steel[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17, 133. DOI: 10.1016/j.jcsr.2017.02.024.
    [5] HUANG Y J, XIAO J Z, ZHANG C. Theoretical Study on Mechanical Behavior of Steel Confined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12, 79(9). DOI: 10.1016/j.jcsr.2012.03.020.
    [6] 郭佳. 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承压性能研究[D]. 南宁:广西大学, 2018.
    [7] 李振怀. 钢管高强机制砂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D]. 深圳:深圳大学, 2018.
    [8] 杨海峰, 刘成丽, 梁冬瑶, 等. 含石粉机制砂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J]. 混凝土, 2019(8):63-67.
    [9] 董宏英, 谢翔, 曹万林, 等. 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J]. 天津大学学报, 2018, 51(10):1096-1106.
    [10] 邱昌龙. 再生混凝土研究及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分析[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09.
    [11] 黄翔宇. 矩形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研究[D].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17.
    [12] HAN L H, YANG Y F. Compressive and Flexural Behaviour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s (RACFST) Under Short-Term Loadings[J]. Steel & Composite Structures, 2006, 6(3):257-284.
    [13] 杨有福. 钢管再生混凝土构件荷载-变形关系的理论分析[J]. 工业建筑, 2007, 37(12):1-6.
    [14] 刘威. 钢管混凝土局部受压时的工作机理研究[D]. 福州:福州大学, 2005.
    [15] 张向冈. 钢管再生混凝土构件及其框架的抗震性能研究[D]. 南宁:广西大学, 2014.
    [16] 潘奇. 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有限元分析[D]. 石家庄:河北农业大学, 2014.
    [17] 施刚, 石永久, 班慧勇. 高强度钢材钢结构[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
    [18] 陈志华, 杜颜胜, 周婷. 配螺旋箍筋方钢管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研究[J]. 建筑结构, 2015, 45(20):28-33.
  • 期刊类型引用(4)

    1. 马腾飞,陈志华,杜颜胜,张宇桐,马斌. L形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压弯扭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03): 437-445 . 百度学术
    2. 徐增珍,董玉英,刘超,杜颜胜,张宇桐. 方钢管铁尾矿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河北工业科技. 2023(05): 362-373 . 百度学术
    3. 黄波,张亮,翟江棚. 不锈钢管组合短柱轴压承载能力试验研究. 中外公路. 2023(06): 149-152 . 百度学术
    4. 杜颜胜,李佳岐,陈志华,高秋利,甄志禄,刘永奇,陈靖昕. 矩形截面钢管尾矿砂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 建筑结构学报. 2022(11): 63-73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5)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66
  • HTML全文浏览量:  39
  • PDF下载量:  2
  • 被引次数: 9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8-15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9-16
  • 刊出日期:  2021-09-1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