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JST China收录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碳平衡分区方法在桓台县域低碳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张小平

张小平. 碳平衡分区方法在桓台县域低碳空间规划中的应用[J]. 工业建筑, 2021, 51(4): 12-19. doi: 10.13204/j.gyjzG20010703
引用本文: 张小平. 碳平衡分区方法在桓台县域低碳空间规划中的应用[J]. 工业建筑, 2021, 51(4): 12-19. doi: 10.13204/j.gyjzG20010703
ZHANG Xiaoping. THE APPLICATION OF CARBON BALANCE ZONING METHOD IN LOW CARBON SPATIAL PLAN OF HUANTAI COUNTY[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1, 51(4): 12-19. doi: 10.13204/j.gyjzG20010703
Citation: ZHANG Xiaoping. THE APPLICATION OF CARBON BALANCE ZONING METHOD IN LOW CARBON SPATIAL PLAN OF HUANTAI COUNTY[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1, 51(4): 12-19. doi: 10.13204/j.gyjzG20010703

碳平衡分区方法在桓台县域低碳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doi: 10.13204/j.gyjzG20010703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张小平,男,1988年出生,博士,讲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电子信箱:380512160@qq.com

THE APPLICATION OF CARBON BALANCE ZONING METHOD IN LOW CARBON SPATIAL PLAN OF HUANTAI COUNTY

  • 摘要: 《巴黎协定》后,低碳发展成为全球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而当前我国大多数县域经济依然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低碳发展的潜力巨大,需求迫切。目前,国内外既有的低碳空间规划研究主要关注城镇区域,因此开展县域尺度的碳平衡计量分析,对于促进国家低碳发展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以经济发达地区的桓台县域为研究对象,在融合多个数据来源的基础上,构建碳平衡分区方法,核算了2016年桓台县的能源消耗排放量、家庭生活消费间接碳排放量和碳汇总量。结论表明:1)桓台县域2016年碳排放总量为515.90万t,碳排放空间格局呈现出以索镇、果里镇和唐山镇为主中心,以马桥镇为次中心的双心结构。2)桓台县域2016年碳汇总量为23.49万t,碳汇空间格局呈现出以荆家镇和起凤镇为主的"东北高、西南低"的特征。3)以乡镇为基本空间单元,将桓台县域划分为4类碳平衡分区,分别为碳强度控制区、低碳优化区、碳收支平衡区和碳汇功能区。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碳平衡分区优化的县域低碳空间规划引导对策,从空间布局的角度探索适合县域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 [1]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1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2] 顾朝林.气候变化与低碳城市规划[M].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3.
    [3] KRANKINA O N,HARMON M E,COHEN W B. Carbon Stores,Sinks,and Sources in Forests of Northwestern Russia:Can We Reconcile Forest Inventories with Remote Sensing Results?[J].Climatic Change,2004,67:257-272.
    [4] 余光英,员开奇.武汉城市圈土地碳平衡适宜性评价及潜力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3,20(6):271-276.
    [5] 王磊,郭灿,李慧明.天津城市系统碳通量与碳平衡测度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11):30-36.
    [6] 潘学平,陈艳梅,栗亚宁.基于NPP模型的北京市分区碳氧平衡分析[J].生态经济,2016,32(2):160-164.
    [7] 杨立,郝晋珉,艾东,等.基于区域碳平衡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J].资源科学,2011(12):2293-2301.
    [8] 杨向军.低碳经济视角下长株潭土地利用方式探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4(22):173-176.
    [9] 李颖.中国碳排放效率及土地利用调控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1.
    [10] 赵荣钦, 张帅黄贤金,等.中原经济区县域碳收支空间分异及碳平衡分区[J].地理学报,2014(10):1425-1437.
    [11] 张巍.基于碳平衡分区的陕西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思路[J].西部资源,2019(1):198-201.
    [12] 叶玉瑶,陈伟莲,苏泳娴,等. 城市空间结构对碳排放影响的研究进展[J].热带地理,2012(3):313-320.
    [13] 黄耀志,李清宇.水网城镇低碳化规划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14] EWING R, BARTHOLOMEW K, WINKELMAN S, et al. Growing Cooler:The Evidence on Urban Development and Climate Change[J].Renewable Resources Journal, 2009(1):6-13.
    [15] 赵荣钦,黄贤金,彭补拙.南京城市系统碳循环与碳平衡分析[J].地理学报,2012(6):758-770.
    [16] 黄华,蔡克光,邢谷锐.基于碳平衡视角的广东省城市低碳发展特征及对策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5(22):12-18.
    [17] 丛建辉,刘学敏,赵雪如.城市碳排放核算的边界界定及其测度方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4):19-26.
    [18] 姜洋,何永,毛其智,等.基于空间规划视角的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J]. 城市规划,2013,37(4):50-56.
    [19] MUNKSGAARD J, PEDERSEN K A, WIEN M. Impact of Household Consumption on CO2 Emissions[J]. Energy Economics, 2000(4):423-440.
    [20] 赵荣钦,刘英.区域碳收支核算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21] WEI Y M, LIU L C, FAN Y,et al.The Impact of Lifestyle on Energy Use and CO2 Emission: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ina's Residents[J].Energy Policy,2007(1):247-257.
    [22] 汪东.城市化进程中居民消费碳排放估算方法及减排路径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 2012.
    [23] 彭文甫,周介铭,徐新良,等.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四川省碳排放与碳足迹效应及时空格局[J].生态学报,2016(22):7244-725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7
  • HTML全文浏览量:  6
  • PDF下载量:  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1-07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8-1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