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 收录期刊
日本JST China 收录期刊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高温喷水冷却后方与圆钢管高强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对比分析

陈宗平 周济

陈安英, 郭正兴, 武雷. 盘销式钢管支撑架结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 工业建筑, 2014, 44(10): 140-145. doi: 10.13204/j.gyjz201410028
引用本文: 陈宗平, 周济. 高温喷水冷却后方与圆钢管高强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对比分析[J]. 工业建筑, 2020, 50(11): 145-152. doi: 10.13204/j.gyjzG19121302
Chen Anying, Guo Zhengxing, Wu Lei.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STRUCTURAL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PIN-DISK TYPE STEEL TUBE SUPPORTING FRAME[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14, 44(10): 140-145. doi: 10.13204/j.gyjz201410028
Citation: CHEN Zongping, ZHOU Ji.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INTERFACE BOND PERFORMANCE OF HIGH-STRENGTH CONCRETE FILLED SQUARE OR CIRCULAR STEEL TUBE AFTER BEING SUBJECTED TO ELEVATED-TEMPERATURES AND SPRAY COOLING[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0, 50(11): 145-152. doi: 10.13204/j.gyjzG19121302

高温喷水冷却后方与圆钢管高强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对比分析

doi: 10.13204/j.gyjzG1912130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8163);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6GXNSFDA380032);八桂学者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19]79号)。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陈宗平,男,1975年出生,博士,教授。电子信箱:zpchen@gxu.edu.cn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INTERFACE BOND PERFORMANCE OF HIGH-STRENGTH CONCRETE FILLED SQUARE OR CIRCULAR STEEL TUBE AFTER BEING SUBJECTED TO ELEVATED-TEMPERATURES AND SPRAY COOLING

  • 摘要: 为研究高温喷水冷却后方与圆钢管高强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差异,主要考虑历经最高温度、混凝土强度、恒温时长、锚固长度和冷却方式的影响,对方、圆钢管高强混凝土试件(各22个)进行高温冷却后的静力推出试验,观察试件的破坏过程,对比分析方与圆钢管试件的黏结强度、剪切黏结刚度及界面耗能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历经最高温度的升高,高温喷水冷却后两种截面形式钢管试件的界面黏结性能差异较大,圆钢管试件的各性能指标均优于方钢管试件的;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可以提高钢管与混凝土间的黏结强度;方钢管试件的黏结强度受恒温时长的影响更大,随着恒温时长的增加,两种截面形式的钢管试件的剪切黏结刚度变化规律相反;锚固长度的增加,会造成界面黏结强度降低,其对圆钢管试件剪切黏结刚度和耗能能力的影响更大;与自然冷却试件相比,喷水冷却试件的黏结强度、剪切黏结刚度均较低,耗能能力较高。
  • 韩林海. 钢管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实践[M]. 3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6.
    康希良,赵鸿铁,薛建阳,等. 钢管混凝土黏结滑移问题综述分析[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38(3):321-326.
    TAO Z, HAN L H, UY B, et al. Post-Fire Bond Between the Steel Tube and Concrete in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Columns[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11, 67(3):484-496.
    张春亮. 高温后钢管混凝土的界面黏结性能试验研究[D]. 北京:北方工业大学,2014.
    周文祥. 高温后钢与高强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性能试验研究[D]. 南宁:广西大学, 2015.
    陈宗平, 刘祥, 徐金俊,等. 高温后方钢管高强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 2017, 38(6):133-143.
    翟越, 艾晓芹, 邓子辰,等. 受火温度和冷却方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1(11):74-80.
    翟越, 邓子辰, 艾晓芹. 冷却方式和高温对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影响[J]. 工业建筑, 2015,45(7):113-117.
    翟越, 王思维, 石蕴美,等. 高温-水冷却对混凝土抗冲击性能影响试验研究[J]. 工业建筑, 2017, 47(7):127-130.
    BOTTE W, CASPEELE R. Post-Cooling Properties of Concrete Exposed to Fire[J]. Fire Safety Journal, 2017, 92:142-150.
    PENG G F, BIAN S H, GUO Z Q, et al. Effect of Thermal Shock Due to Rapid Cooling on Residu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iber Concrete Exposed to High Temperatures[J]. Construction & Building Materials, 2008, 22(5):948-955.
  • 期刊类型引用(4)

    1. 朱伟庆,张亚飞,张丽华,贾金青,殷天扬. 盐冻环境下混凝土桥梁服役性能演变规律及耐久性评价指标综述.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01): 69-91 . 百度学术
    2. 宋洋,罗志恒,张波,张宇,朱敏. 裂隙位置对类岩体短柱单轴压缩破坏形态影响.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3(05): 121-131 . 百度学术
    3. 牛荻涛,杨德柱,罗大明.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方法体系. 建筑结构. 2021(17): 115-121+114 . 百度学术
    4. 李世兵,李海锋,刘航. 浅谈市政桥梁施工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0(08): 49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3)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9
  • HTML全文浏览量:  10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7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12-13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3-3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