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 收录期刊
日本JST China 收录期刊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变电站构架避雷针结构相贯节点承载力试验研究

王朝华 赵桂峰 伊运平 张猛

曹云中, 干钢, 唐锦春. 预应力混凝土十形柱框架与矩形柱框架结构性能的比较研究[J]. 工业建筑, 2004, 34(4): 40-42,56. doi: 10.13204/j.gyjz200404012
引用本文: 王朝华, 赵桂峰, 伊运平, 张猛. 变电站构架避雷针结构相贯节点承载力试验研究[J]. 工业建筑, 2020, 50(6): 150-155. doi: 10.13204/j.gyjz202006024
Cao Yunzhong, Gan Gang, Tang Jinchum.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STRUCTURAL PERFORMANCE BETWEEN PRESTRESSED CONCRETE FRAMES WITH CROSS COLUMN AND RECTANGULAR COLUMN[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04, 34(4): 40-42,56. doi: 10.13204/j.gyjz200404012
Citation: WANG Chaohua, ZHAO Guifeng, YI Yunping, ZHANG Meng.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BEARING CAPACITY OF INTERSECTING JOINTS OF SUBSTATION FRAMEWORKS WITH LIGHTNING RODS[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0, 50(6): 150-155. doi: 10.13204/j.gyjz202006024

变电站构架避雷针结构相贯节点承载力试验研究

doi: 10.13204/j.gyjz202006024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08425);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科技攻关项目。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王朝华,男,1974年出生,高级工程师。

    通讯作者:

    赵桂峰,gfzhao@zzu.edu.cn。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BEARING CAPACITY OF INTERSECTING JOINTS OF SUBSTATION FRAMEWORKS WITH LIGHTNING RODS

  • 摘要: 以某500 kV变电站构架避雷针结构为例,开展原构架避雷针相贯节点的足尺静载试验,分析其承载能力及节点应变分布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固相贯节点的足尺静载试验,对比分析加固前、后构架避雷针相贯节点的承载性能。研究表明:原设计构架避雷针相贯节点抗弯能力较差而且构造不合理,在平面外弯矩作用下易产生沿焊缝的撕裂破坏。通过在避雷针与横梁相贯节点区增设加劲肋,节点区的应力集中现象得以有效缓解,加固相贯节点的承载能力和抗弯刚度均显著提高。
  • VANDERBILT M D, CRISWELL M 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Single-Pole Transmission Structures[J]. Computers & Structures, 1988, 28(4):551-562.
    商文念, 吴琼尧, 刘小云, 等. 钢结构变电站配电装置楼钢结构梁柱节点力学性能研究[J].工业建筑, 2018,48(6):156-161.
    徐贤,吴国忠,李岩等.变电站避雷针断裂原因分析及对策[J].宁夏电力,2010(增刊):94-99.
    丁国君,郭磊,董曼玲,等.构架避雷针折断原因分析及对策[J].河南电力,2015(4):6-9.
    孙涛.一起架构避雷针断裂故障原因分析[J].电瓷避雷器, 2017(2):49-52.
    伊运平.变电构架避雷针结构相贯节点承载能力试验研究与疲劳寿命分析[D].郑州:郑州大学,2018.
    国家能源局.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程:DL/T 5457-2012[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2.
    孙训方,方孝淑,关来泰.材料力学(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 期刊类型引用(7)

    1. 郭静. 冻融环境下混凝土试块的抗冻性检测试验研究. 四川建材. 2025(03): 16-18 . 百度学术
    2. 王贵美. 砖混建筑废弃物再生碎砖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混凝土. 2024(06): 161-165 . 百度学术
    3. 王会. 基于CiteSpace的再生混凝土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02): 1-6 . 百度学术
    4. 刘振中. 铜渣替代骨料的混凝土闸墩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研究.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3(06): 24-28 . 百度学术
    5. 王会. 冻融与复合盐耦合作用下活化煤矸石粉混凝土劣化规律.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02): 1-5 . 百度学术
    6. 郝贠洪,李京,王韫辉,何晓雁,薛晨光. 冻融循环作用下煤矸石-铁尾矿烧结多孔砖的损伤性能.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3(31): 13533-13541 . 百度学术
    7. 曾孟晗. 再生混凝土耐久性研究进展. 广东建材. 2022(11): 15-17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4)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32
  • HTML全文浏览量:  11
  • PDF下载量:  13
  • 被引次数: 11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11-20
  • 刊出日期:  2020-08-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