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 收录期刊
日本JST China 收录期刊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深圳地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方五军 李伟文 曹文昭

肖良丽, 刘彦, 雷梦琦, 李瑶, 蒋思杰, 杜壮, 周翔. 玻璃纤维复材筋与混杂纤维混凝土黏结性能研究[J]. 工业建筑, 2019, 49(3): 18-23. doi: 10.13204/j.gyjz201903004
引用本文: 方五军, 李伟文, 曹文昭. 深圳地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及影响因素分析[J]. 工业建筑, 2020, 50(6): 117-122. doi: 10.13204/j.gyjz202006019
FANG Wujun, LI Weiwen, CAO Wenzhao. DURABILITY EVALUATION AND EFFECT FACTOR ANALYSIS OF CONCRETE STRUCTURES IN SHENZHEN[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0, 50(6): 117-122. doi: 10.13204/j.gyjz202006019
Citation: FANG Wujun, LI Weiwen, CAO Wenzhao. DURABILITY EVALUATION AND EFFECT FACTOR ANALYSIS OF CONCRETE STRUCTURES IN SHENZHEN[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0, 50(6): 117-122. doi: 10.13204/j.gyjz202006019

深圳地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doi: 10.13204/j.gyjz202006019
基金项目: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19B111107002);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JCYJ20170818100641730)。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方五军,男,1980年出生,硕士,高级工程师。电子信箱:fangwujun@cribc.com

DURABILITY EVALUATION AND EFFECT FACTOR ANALYSIS OF CONCRETE STRUCTURES IN SHENZHEN

  • 摘要: 在阐述深圳地区的温度、湿度、盐雾和酸雨变化及其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的基础上,根据近20年深圳地区建筑物耐久性调查和检测的数据,采用分级加权评定法对各耐久性影响指标进行分析,进而评定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伤等级,得到深圳地区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现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深圳地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钢筋锈蚀速率、Cl-浓度、混凝土相对碳化深度、面积损伤率、强度等级和裂缝宽度)进行模糊评估,得到了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关键影响因素。
  • MEHTA P K. Durability-Critical Issues for the Future[J]. Concrete International, Design & Construction, 1997, 19(1):27-33.
    郗秀丽. 混凝土桥梁耐久性与养护关键问题综述[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3(6):10-13.
    罗大明, 牛荻涛, 苏丽. 荷载与环境共同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进展[J]. 工程力学, 2019, 36(1):1-14.
    余波, 成荻, 杨绿峰. 混凝土结构的碳化环境作用量化与耐久性分析[J]. 土木工程学报, 2015, 48(9):51-59.
    张恩洁, 赵昕奕, 张晶晶. 近50年深圳气候变化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43(4

    ):535-541.
    刘爱君. 广东近半个世纪的气温变化趋势[J]. 广东气象, 2003(4):11-13.
    任国玉, 初子莹, 周雅清, 等. 中国气温变化研究最新进展[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10(4):701-716.
    徐国葆.我国沿海大气中盐雾含量与分布[J]. 环境技术, 1994(3):1-7.
    黄奕龙, 王仰麟,张利萍, 等. 深圳市大气降水化学组成演化特征分析:1980-2004年[J]. 生态建筑, 2008, 17(1):147-152.
    谢志坚, 刘承平. 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M]. 3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
    赵永伟. 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结构动态耐久性评估[D]. 郑州:郑州大学, 2009.
    蔡二龙. 既有钢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综合评估新方法的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 2007.
    魏华, 李清富, 肖理中.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J]. 水利学报, 2007(增刊):151-154.
    伊津芝.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钢筋混凝土寿命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 2008.
  • 期刊类型引用(5)

    1. 石晋涛,陈巍. 重载铁路单线32 m钢-混组合梁静动力性能研究. 铁道勘察. 2024(03): 138-147 . 百度学术
    2. 王思伟,陈双庆,宋晓东. 基于车桥耦合振动的结合梁桥疲劳性能研究. 铁道建筑. 2021(11): 34-38 . 百度学术
    3. 李小珍,郑净,毕然,张迅,罗浩,曹智扬. 轨道交通桥梁减振降噪2020年度研究进展.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2021(S1): 142-151 . 百度学术
    4. 罗成,范亮,青宇. 考虑集束度影响的装配式组合梁折减刚度计算方法. 工业建筑. 2021(10): 127-133 . 本站查看
    5. 姚南. 时速400 km高速铁路50 m跨钢-混凝土结合梁设计. 铁道标准设计. 2020(S1): 172-176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2)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55
  • HTML全文浏览量:  8
  • PDF下载量:  5
  • 被引次数: 7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2-19
  • 刊出日期:  2020-08-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