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 收录期刊
日本JST China 收录期刊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装配式隐形梁和楼板施工阶段承载力试验研究

刘学春 强申 邓玉萍 高佳伟 崔付园

赵玉星, 范夕森, 杨平, 赵全斌. 柱下独立扩展基础的弹塑性分析和抗弯设计[J]. 工业建筑, 2001, 31(8): 79-80. doi: 10.13204/j.gyjz200108028
引用本文: 刘学春, 强申, 邓玉萍, 高佳伟, 崔付园. 装配式隐形梁和楼板施工阶段承载力试验研究[J]. 工业建筑, 2020, 50(5): 36-43. doi: 10.13204/j.gyjz202005007
LIU Xuechun, QIANG Shen, DENG Yuping, GAO Jiawei, CUI Fuyu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BEARING CAPACITY OF PREFABRICATED INVISIBLE BEAMS AND FLOORS AT THE CONSTRUCTION STAGE[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0, 50(5): 36-43. doi: 10.13204/j.gyjz202005007
Citation: LIU Xuechun, QIANG Shen, DENG Yuping, GAO Jiawei, CUI Fuyu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BEARING CAPACITY OF PREFABRICATED INVISIBLE BEAMS AND FLOORS AT THE CONSTRUCTION STAGE[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0, 50(5): 36-43. doi: 10.13204/j.gyjz202005007

装配式隐形梁和楼板施工阶段承载力试验研究

doi: 10.13204/j.gyjz202005007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7015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8013)。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刘学春,男,1974年出生,博士,教授。电子信箱:liuxuechun@bjut.edu.cn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BEARING CAPACITY OF PREFABRICATED INVISIBLE BEAMS AND FLOORS AT THE CONSTRUCTION STAGE

  • 摘要: 提出一种应用于装配式钢结构的新型楼板。楼板下层为结构层,上层为建筑层,建筑层在装修阶段浇筑,结构层楼板和梁在工厂一体化制作。梁全部隐藏于楼板中,建筑隔墙位置不必与梁对应,使建筑隔墙布置灵活,满足业主建筑功能布局个性化要求。腹板开设孔洞,楼板中管线可以方便地穿越梁,有利于装修阶段管线的个性化布置和安装,同时方便后期的维修和改造。为研究此楼板施工阶段的受力性能,对两块施工阶段的隐形梁和楼板进行了静力性能试验,分析两块楼板的开裂荷载、裂缝发展分布、设计荷载及破坏模式,分析梁的设计承载力,并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隐形梁和楼板在施工阶段具有合理的承载性能,满足施工承载力要求。根据试验结果,针对本文研究的隐形梁和楼板提出了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 张爱林.工业化装配式多高层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关键问题和发展趋势[J].住宅产业,2016(1):10-14.
    张爱林.工业化装配式高层钢结构体系创新、标准规范编制及产业化关键问题[J].工业建筑,2014,44(8):1-6

    ,8.
    王伟, 陈以一, 余亚超, 等. 分层装配式支撑钢结构工业化建筑体系[J]. 建筑结构, 2012,42(10):48-52.
    LIU X C, CUI F Y. Tension-Bend-Shear Capacity of Bolted-Flange Connection for Square Steel Tube Column[J]. Engineering Structure, 2019, 201:439-460.
    LIU X C, CUI F Y, ZHAN X X, et al. Seismic Performance of Bolted Connection of H-Beam to HSS-Column with Web End-Plate[J]. J Constr Steel Res, 2019(156):167-181.
    LIU X C, PU S H, ZHANG A L.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Design on Bolted Connections in Modularized Prefabricated Steel Structures[J]. J Constr Steel Res, 2017(133):360-373.
    刘学春,徐路,张冬洁,等. H型钢梁处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板纵向连接受力性能试验研究[J]. 工业建筑, 2018, 48(5):54-61.
    王元清,石永久,陈宏,等.现代轻钢结构建筑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建筑结构学报,2002(1):2-8.
    王俊,赵基达,胡宗羽.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与思考[J].土木工程学报,2016,49(5):1-8.
    郝际平,孙晓岭,薛强,等.绿色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研究与应用[J].工程力学,2017,34(1):1-13.
    ALASHKER Y, EL-TAWIL S, SADEK F. Progressive Collapse Resistance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Floors[J].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2010(10):1187-1196.
    聂建国,陈必磊,陈戈,等.钢筋混凝土叠合板的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3,33(12):43-46

    ,33.
    韩菊红,杨建水.钢筋混凝土叠合双向板受冲切性能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3,33(5):68-70.
    赵国辉,孟祥春,张峥.叠合楼板预制部分的结构性能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2014,34(6):229-231.
    余泳涛,赵勇,高志强.单缝密拼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受弯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9(4):29-37.
    吴瑞春,孟令帅,杜红凯,等.轻骨料混凝土叠合板受力性能试验研究[J].结构工程师,2017,33(6):103-109.
    马兰,陈向荣,蒋路,等.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楼板试验及有限元分析[J].建筑结构,2013,43(21):54-57

    , 62.
    刘轶,童根树,李文斌,等.钢筋桁架叠合板性能试验和设计方法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6(2):57-60.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周玲,陈明中,陈龙珠.外包混凝土加固轴心受压钢柱中强度折减系数分析[J].建筑技术,2005(2):116-1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52-2012[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吴迪,武岳.圆孔蜂窝梁的力学性能[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1):47-51.
    曾欢艳,张娟文,刘文祥,等.考虑孔高比和距高比蜂窝梁挠度计算简化公式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8):3-4, 3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75
  • HTML全文浏览量:  9
  • PDF下载量:  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11-20
  • 刊出日期:  2020-07-1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