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JST China收录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紫禁城古建筑屋顶宝匣文化研究

周乾

周乾. 紫禁城古建筑屋顶宝匣文化研究[J]. 工业建筑, 2020, 50(4): 168-174,155. doi: 10.13204/j.gyjz202004029
引用本文: 周乾. 紫禁城古建筑屋顶宝匣文化研究[J]. 工业建筑, 2020, 50(4): 168-174,155. doi: 10.13204/j.gyjz202004029
ZHOU Qian. RESEARCH ON CULTURE OF COSTFUL BOX IN ROOF OF BUILDINGS IN THE FORBIDDEN CITY[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0, 50(4): 168-174,155. doi: 10.13204/j.gyjz202004029
Citation: ZHOU Qian. RESEARCH ON CULTURE OF COSTFUL BOX IN ROOF OF BUILDINGS IN THE FORBIDDEN CITY[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0, 50(4): 168-174,155. doi: 10.13204/j.gyjz202004029

紫禁城古建筑屋顶宝匣文化研究

doi: 10.13204/j.gyjz202004029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8182)。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周乾,男,1975年出生,博士,研究馆员。电子信箱:qianzhou627@126.com

RESEARCH ON CULTURE OF COSTFUL BOX IN ROOF OF BUILDINGS IN THE FORBIDDEN CITY

  • 摘要: 紫禁城古建筑屋顶施工快要完成时,施工人员会在正脊的正中埋设宝匣,宝匣内放置镇物,并举行隆重的"合龙"仪式。为更好地保护古建筑,基于工程实例与史料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对紫禁城古建筑宝匣、镇物及"合龙"仪式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宝匣作为安放镇物的盒子,其材质和尺寸因建筑而各异;宝匣安放在正脊正中的位置与古代"天人合一""王者居中"的思想密切相关;宝匣内镇物内容为祈福辟邪的物品,数量多为五,其主要原因在于数字"五"代表古人的宇宙空间观念;宝匣的合龙仪式为古代祭祀礼仪的一种,未婚男工是"合龙"的主要执行者,其主要原因与古代"神灵教化""阳气驱邪"等观念密切相关。
  • 周乾.紫禁城真的有9999.5间房吗?[N].科技日报,2020-01-03(008).
    王家年.吉祥如意上梁钱[J].理财,2015(9):70.
    朱培坤.岭南建筑民俗中的易学思想[J].民俗研究,2007(3):117-124.
    路长. 龙口[J].古建园林技术,1984(4):60.
    王蕾.清代定东陵建筑工程全案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5:109.
    周乾.紫禁城古建筑防雷的传统方法[J].工业建筑,2019,49(5):197-200.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下册)[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242-244.
    张剑葳.厌胜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运用发展及意义[J].古建园林技术,2006(2):37-42.
    李文儒.太和殿大修插曲[J].紫禁城,2008(7):3.
    陶思炎.中国镇物文化略论[J].中国社会科学,1996(2):138-147.
    刘大可.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199.
    黄希明.故宫古建筑的宝匣[J].紫禁城,1989(1):25.
    倪伟.故宫养心殿宝匣展出内含24块金币[N].新京报,2018-11-17(A01).
    王其亨.合龙、上梁实物[J].古建园林技术,1986(4):62.
    董仲舒.春秋繁露[M].凌曙,注.北京:中华书局,1975:359.
    张博.论汉阙建筑的文化特性及其当代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7(2):43-46.
    许慎,徐铉.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85:13.
    周乾.《周易》思想对紫禁城古建筑营建的影响[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7(3):66-71.
    周乾.紫禁城:对应古代星宿布局的神秘"城堡"[N].科技日报,2020-02-14(007).
    孟子.大学·中庸[M].王国轩,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46-47.
    叶劲松.中国古代建筑的造物思想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10):26-27.
    庄子.庄子[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
    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1.
    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34.
    李娜.论中国龙文化与帝王的天命观[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司马迁.史记[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98.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114.
    陈月巧,张慧萍.浅谈龙与帝王的关系[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2(2):106-109.
    胡勇进,王俊臣.太和殿上龙多少[J].紫禁城,1989(5):15-16.
    周乾.紫禁城数字趣话[N].科技日报,2019-08-30(008).
    肖永凤.浅谈"五"体现的中国古代文化思想[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9(4):7-10.
    叶舒宪.揭开神秘数字"五"的奥秘[J].民间文化,1999(3):42-46.
    连燕婷."五谷"的前世今生:"黍、稷、麦、豆(菽)、麻、稻"源流探微[J].汉字文化,2014(6):67-71.
    朱旭方.《说文》金部字与中国古代冶金工业文化[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91-94.
    徐坚.初学记[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118.
    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641.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207.
    叶舒宪.女娲补天和玉石为天的神话观[J].民族艺术,2011(1):30-39.
    李杨.从首博馆藏压胜钱看民俗文化[J].首都博物馆丛刊,2008():246-253.
    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8:2485.
    王秀玲,万强.清代国家祭祀礼仪的象征体系与政治文化内涵[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37(1):152-160.
    束霞平,张蓓蓓.从《穿戴档》论清代皇帝祭祀用仪仗服饰[J].丝绸,2011,48(6):48-53.
    陈玉英.麦积山第123窟"童男童女"造像解析[J].敦煌学辑刊,2006(3):116-119.
    田宇.广西贺州黄洞村还盘王愿仪式的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7.
    黄晖.论衡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872.
    孔祥玉.《搜神记》中的民众信仰与巫术思维[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36-37.
    李世武.中国工匠建房巫术源流考论[D].昆明:云南大学,2010:91-93.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8
  • HTML全文浏览量:  6
  • PDF下载量:  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3-0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