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循环作用下浸矿后离子型稀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doi: 10.13204/j.gyjz201710018
-
摘要: 原地浸矿法是现有离子型稀土矿山唯一的高效绿色开采方法,浸矿后离子型稀土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影响着浸矿后边坡的稳定性。为研究浸矿后离子型稀土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力学特性,选取赣南地区浸矿后的稀土样,利用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并结合核磁共振技术,测试了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试样的强度特性和孔隙变化,得到干湿循环前、后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孔隙水压力发展曲线和横向弛豫时间T2分布。结果表明:干湿循环作用下,试样初始刚度有所增大,试样强度降低,围压大小和干湿循环次数共同决定了孔隙水压力的发展。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随干湿循环次数增加而减小,第一次干湿循环后的降幅最大,内摩擦角的弱化幅度小于黏聚力。从横向弛豫T2谱发现,干湿循环过程会使土体产生微裂隙;并且随着干湿循环次数增加,裂隙累积扩展。
期刊类型引用(2)
1. 周泽文,周翔,翟慕赛,常军. 基于小波包能量曲率的环境激励下简支梁损伤识别方法.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01): 62-68 . 百度学术
2. 刘义艳,刘兴,刘方方,代杰. 基于改进ELM-Markov Model的建筑结构稳定性监测算法.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4(11): 3351-3357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7
- HTML全文浏览量: 3
- PDF下载量: 11
- 被引次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