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 收录期刊
日本JST China 收录期刊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钢筋再生混凝土楼板的承载性能试验研究

陈宗平 杨贻斌 郑述芳 苏益声

张健, 刁波, 袭杰. 持续荷载作用后钢筋混凝土柱的滞回性能研究[J]. 工业建筑, 2012, 42(10): 38-41. doi: 10.13204/j.gyjz201210010
引用本文: 陈宗平, 杨贻斌, 郑述芳, 苏益声. 钢筋再生混凝土楼板的承载性能试验研究[J]. 工业建筑, 2013, 43(5): 52-56,127. doi: 10.13204/j.gyjz201305012
Zhang Jian, Diao Bo, Xi Jie. RESEARCH ON HYSTERETIC BEHAVIOR OF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AFTER THE ACTION OF SUSTAINED LOAD[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12, 42(10): 38-41. doi: 10.13204/j.gyjz201210010
Citation: Chen Zongping, Yang Yibin, Zheng Shufang, Su Yisheng.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MECHANICAL PROPERTY OF REINFORCED RECYCLED AGGREGATE COARSE CONCRETE FLOOR-SLAB[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13, 43(5): 52-56,127. doi: 10.13204/j.gyjz201305012

钢筋再生混凝土楼板的承载性能试验研究

doi: 10.13204/j.gyjz20130501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08057);八桂学者建设工程专项经费资助;广西理工科学实验中心重点项目(LGZX201102);广西科技攻关项目(桂科攻12118023-3);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GXNSFAA053203)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陈宗平, 男, 1975年出生, 博士, 教授。电子信箱:zpchen@gxu.edu.cn

  • 中图分类号: TU375;TU312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MECHANICAL PROPERTY OF REINFORCED RECYCLED AGGREGATE COARSE CONCRETE FLOOR-SLAB

  • 摘要: 为了研究钢筋再生混凝土楼板的力学性能,共设计了6个试件,其中3个单向板和3个双向板,主要以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变化参数,取代率分别为0%,50%,100%。通过对两类楼板进行抗弯试验,观察试件的破坏形态、获取了试件受力的全过程曲线、跨中挠度发展情况及构件的极限承载力等重要数据,并分析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单向板和双向板的影响,利用相关规范的计算方法对再生混凝土楼板承载能力进行计算,并与试验实测结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骨料取代率的楼板破坏形态相似;在混凝土出现裂缝前,随着荷载的增加,楼板的挠度基本呈线性增大;当混凝土开裂后,钢筋再生混凝土楼板的挠度增大有突变;钢筋再生混凝土单向板的刚度比钢筋普通混凝土单向板好,双向板则相反;钢筋再生混凝土楼板与钢筋普通混凝土楼板相比,两者开裂荷载较为接近,但钢筋再生混凝土楼板有极限承载力高的优点。研究结果可为钢筋再生混凝土板构件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 Hansen T C. Recycling of Demolished Concrete and Masonry?[M]. London: RILEM Report No.6,EFN SPON,1992.
    [2] Nixon P J. Recycled Concrete as an Aggregate for Concrete a?Review[J].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1978,11(6):371-378.
    [3] Zilch K,Roos F. An Equation to Estimate the Modulus of?Elasticity of Concrete with Recycled Aggregates [ J]. Civil?Engineers,2001,76(4):187-191.
    [4] 肖建庄,李佳彬,兰阳.再生混凝土技术最新研究进展与评述[J].混凝土,2003(6):17-20.
    [5] 陈宗平,余兴国,柯晓军,等.再生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1(9):4-7.
    [6] 瞿尔仁,杨木旺,叶桂花,等.再生混凝土技术及其应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6):1183-1187.
    [7] 邱树恒,王军,冯庆革,等.建筑垃圾再生粗细骨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6(3):518-524.
    [8] 周静海,王新波,于铁汉.再生混凝土四边简支板受力性能试验[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411-415.
    [9] 沈蒲生.混凝土结构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0] 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 期刊类型引用(6)

    1. 乔伟毅,贾青,王正君,唐宁,高家玮. 纳米材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江苏建材. 2024(01): 9-11 . 百度学术
    2. 刘先南,王珂,李学军. 双掺纳米二氧化钛和秸秆灰对混凝土力学及微观特性试验研究. 混凝土. 2023(06): 125-129+133 . 百度学术
    3. 陈正伟,许桂霞. 冻融循环和盐卤侵蚀作用下复掺纳米混凝土的损伤模型. 材料导报. 2023(S2): 262-267 . 百度学术
    4. 王磊,王元帅,赵燕茹,张建新,白建文. 纳米TiO_2混凝土抗压强度及孔结构试验研究.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06): 549-555 . 百度学术
    5. 石晓亮,韦京利,张黎昕,谢吉程,陈正. 纳米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多因素计算模型.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06): 1424-1433 . 百度学术
    6. 刘中坤,王正君,吴昊,陈茜,叶昆河. 防冻剂和纳米材料对负温条件混凝土的影响. 广东建材. 2021(08): 63-65+13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8)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8
  • HTML全文浏览量:  8
  • PDF下载量:  63
  • 被引次数: 14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2-05-09
  • 刊出日期:  2013-05-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