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 收录期刊
日本JST China 收录期刊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次轴力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承载力影响

熊学玉 吕品 程琛 李媛

张风亮, 罗扬, 朱武卫, 田鹏刚, 刘栩豪, 周庚敏, 刘俊. 黄土节理渗透特性的试验研究[J]. 工业建筑, 2019, 49(1): 21-24. doi: 10.13204/j.gyjz201901004
引用本文: 熊学玉, 吕品, 程琛, 李媛. 次轴力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承载力影响[J]. 工业建筑, 2011, 41(12): 8-11. doi: 10.13204/j.gyjz201112002
Xiong Xueyu, LüPin, Cheng Chen, Li Yuan. THE EFFECT OF SECOND AXIAL FORCE ON BEARING CAPACITY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FRAME[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11, 41(12): 8-11. doi: 10.13204/j.gyjz201112002
Citation: Xiong Xueyu, LüPin, Cheng Chen, Li Yuan. THE EFFECT OF SECOND AXIAL FORCE ON BEARING CAPACITY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FRAME[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11, 41(12): 8-11. doi: 10.13204/j.gyjz201112002

次轴力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承载力影响

doi: 10.13204/j.gyjz201112002
基金项目: 

国家工程建设行业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研究项目;上海市科委科技支撑计划(09231201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E080501);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90072110051);铁道部重点课题(2010G009K);科技部创新项目(10C2621310069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熊学玉, 男, 1962年出生,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E-mail:xueyu@tongji.edu.cn

  • 中图分类号: TU378

THE EFFECT OF SECOND AXIAL FORCE ON BEARING CAPACITY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FRAME

  • 摘要: 结合1榀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承载力试验,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试验框架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建立3组预应力框架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边界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次轴力的存在使截面极限抵抗弯矩减小。在不同的预应力度、配筋率、张拉控制应力和初始次轴力值的情况下,梁端形成塑性铰时次轴力值虽然较初始值有所减小,但数值仍较大,承载力计算时应考虑次轴力的影响。
  • 赵勇,李伟兴,黄鼎业.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次轴力[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29(1):1-3.
    [2] 熊学玉,蔡跃,黄鼎业,等.预应力转换层桁架大梁受柱抗侧刚度影响分析[J].建筑结构,2003,33(5):13-15.
    [3] 傅传国,娄宇.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 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5] Lundqvist J, Nordin H, Taljsten B, et al. Numerical Analysis of?Concrete Beams Strengthened with FRP [C]∥ Proceedings of?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Bond Behavior of FRP in Structures.2005.
    [6] DGJ 08692007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S].
    [7] 张彩红.考虑约束影响的预应力结构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8
  • HTML全文浏览量:  14
  • PDF下载量:  12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1-07-28
  • 刊出日期:  2011-12-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