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 收录期刊
日本JST China 收录期刊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钢管膨胀和再生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徐变影响的试验研究

王海洋 査晓雄 黄毫春 王晓冬

姚行友, 程国威, 郭彦利, 周水, 杨嘉宝. 腹板开孔冷弯薄壁卷边槽钢受弯构件整体屈曲性能分析[J]. 工业建筑, 2021, 51(10): 101-108,100. doi: 10.13204/j.gyjzg21081302
引用本文: 王海洋, 査晓雄, 黄毫春, 王晓冬. 钢管膨胀和再生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徐变影响的试验研究[J]. 工业建筑, 2011, 41(6): 43-46,66. doi: 10.13204/j.gyjz201106008
YAO Xingyou, CHENG Guowei, GUO Yanli, ZHOU Shui, YANG Jiabao. ANALYSIS ON OVERALL BUCKLING OF COLD-FORMED THIN-WALLED STEEL LIPPED CHANNEL BEAMS WITH WEB OPENINGS[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21, 51(10): 101-108,100. doi: 10.13204/j.gyjzg21081302
Citation: Wang Haiyang, Zha Xiaoxiong, Huang Haochun, Wang Xiaodong.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CREEP EFFECT OF THE EXPANSIVE AGENT AND RECYCLED CFST COLUMN IN CONSTRUCTION[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11, 41(6): 43-46,66. doi: 10.13204/j.gyjz201106008

钢管膨胀和再生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徐变影响的试验研究

doi: 10.13204/j.gyjz201106008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王海洋, 男, 1983年出生, 博士研究生。E-mail:wangsea0510@126.com

  • 中图分类号: TU398.9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CREEP EFFECT OF THE EXPANSIVE AGENT AND RECYCLED CFST COLUMN IN CONSTRUCTION

  • 摘要: 实际施工中钢管混凝土的分层施工,以及为弥补收缩而使用的膨胀剂产生的徐变对钢管混凝土的性能影响不容忽视。在考虑钢管混凝土分阶段施工的基础上,分级施加徐变恒载。试验研究了膨胀剂掺量以及恒载加载间隔对钢管混凝土极限承载力与徐变纵向变形的影响,同时还对钢管再生混凝土结构的相应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得出:膨胀剂的使用对普通钢管混凝土的极限承载力有提高作用,膨胀剂掺量增大时,徐变变形也有所增大。恒载施加间隔较大时,钢管混凝土的徐变变形幅值显著减小,而其对钢管混凝土的极限强度影响相对却不明显。相比之下,膨胀剂对钢管再生混凝土的徐变变形影响更大,变形呈比例增大,而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却较小。
  • 钟善桐.钢管混凝土结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韩林海.钢管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 韩林海.现代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 王元丰.钢管混凝土徐变[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5] 王湛.钢管膨胀混凝土的徐变[J].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4,27(3):14-17.
    [6] 李庚英,王湛.膨胀混凝土在钢管约束下的力学性能以及微观特征[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2,28(3):59-61.
    [7] 叶跃忠,文志红,潘绍伟.钢管混凝土脱粘及灌浆补救效果试验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39(3):381-384.
    [8] 徐磊.钢管自应力免振捣混凝土轴压柱设计理论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5.
    [9] Gu G S. Mechanism of Stored Energy for New Chemically?Prestressed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C]//The 3 th Beijing?International Sympossium on Cement and Concrete. Beijing:1998:856.
    [10] 顾淦身.预应力钢管混凝土轴压工作机理[C]∥中国钢协-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1991:75-80.
    [11] 李帼昌,刘之洋.自应力钢管轻骨料混凝土结构[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
    [12] 吴英,杨有福.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短柱力学性能初探[J].福州大学学报,2005,33(增):305-308.
    [13] 杨有福.钢管再生混凝土构件荷载-变形关系的理论分析[J].工业建筑,2007,37(12):1-6.
    [14] 杨有福.钢管再生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和设计方法若干问题的探讨[J].工业建筑,2006,36(11):1-5.
  • 期刊类型引用(4)

    1. 张斗中,陈孔全,汤济广,庹秀松,马帅. 鄂西荆门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古构造应力场研究及裂缝预测. 地球学报. 2024(02): 217-231 . 百度学术
    2. 卓志权,利铭,佟安,张军徽. 含孔洞红砂岩破坏机理的离散元研究. 科技和产业. 2023(05): 159-165 . 百度学术
    3. 陈绍杰,李法鑫,尹大伟,张继成. 不同高比灰岩-煤组合体变形破坏特征实验研究.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06): 2459-2472 . 百度学术
    4. 利铭,卓志权,张军徽. 基于应变场的卷积神经网络岩石裂缝识别方法. 煤炭科技. 2023(05): 17-23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5)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2
  • HTML全文浏览量:  11
  • PDF下载量:  53
  • 被引次数: 9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1-02-12
  • 刊出日期:  2011-06-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