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 收录期刊
日本JST China 收录期刊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基于柔度法的纤维梁柱单元及其参数分析

张传超 郑山锁 李磊 王斌 胡义 陈敏

赵冬, 张程华, 黄炜, 张文银. 生态复合墙体的极限承载力分析[J]. 工业建筑, 2012, 42(11): 56-59. doi: 10.13204/j.gyjz201211013
引用本文: 张传超, 郑山锁, 李磊, 王斌, 胡义, 陈敏. 基于柔度法的纤维梁柱单元及其参数分析[J]. 工业建筑, 2010, 40(12): 90-94. doi: 10.13204/j.gyjz201012023
Zhao Dong, Zhang Chenghua, Huang Wei, Zhang Wenyin. ULTIMATE CAPACITY ANALYSIS OF ECO-COMPOSITE WALL[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12, 42(11): 56-59. doi: 10.13204/j.gyjz201211013
Citation: Zhang Chuanchao, Zheng Shansuo, Li Lei, Wang Bin, Hu Yi, Chen Min. FLEXIBILITY-BASED FIBER BEAM-COLUMN ELEMENT AND ITS PARAMETRIC ANALYSIS[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10, 40(12): 90-94. doi: 10.13204/j.gyjz201012023

基于柔度法的纤维梁柱单元及其参数分析

doi: 10.13204/j.gyjz201012023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90815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378080)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张传超,男,1985年出生,硕士。E-mail:zhengshansuo@263.net

  • 中图分类号: TU398.9

FLEXIBILITY-BASED FIBER BEAM-COLUMN ELEMENT AND ITS PARAMETRIC ANALYSIS

  • 摘要: 基于柔度法和纤维模型的基本思想,应用Opensees软件,对梁柱单元应用于钢管混凝土柱的建模方法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单元参数进行分析,探讨材料本构关系、纤维截面网格划分、积分点数量等参数对模拟精度及计算效率的影响。通过与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受约束混凝土本构关系的下降段和钢材本构关系的强化段是影响单元准确性的主要因素,而网格划分和积分点数量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计算效率方面。研究将为基于柔度法的纤维梁柱单元在组合结构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 Mazzoni S,Mckenna F,Scott M H,et al.Opensees Command Language Manual[R].PEER,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2004.
    [2] Mander J B,Priestly M J N,Park R.Theoretical Stress-Strain Model for Confined Concrete [J].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1988,114(8): 1807-1826.
    [3] 韩林海.钢管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实践[M].2 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 Kent D C,Park R.Flexural Members with Confined Concrete[J].J Strut Div ASCE,1971,97(ST7): 1969-1990.
    [5] 沈聚敏,王传志,江见鲸.钢筋混凝土有限元与板壳极限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6] Ahmed Elremaily,Atorod Azizinamini.Behavior and Strength ofCircular Concrete-Filled Tube Columns [J].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2002,58: 1567-1591.
    [7] Ansgar Neuenhofer,Filip C Filippou.Geometrically Nonlinear Flexibility-Based Frame Finite Element [J].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1998(6):704-711.
    [8] 郑山锁,李磊,王斌.型钢与混凝土界面剪力传递能力[J].工程力学,2009,26(3): 148-154.
    [9] 郑山锁,李磊,邓国专.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梁粘结滑移行为研究[J].工程力学,2009,26(1): 104-112.
  • 期刊类型引用(5)

    1. 冯鑫,陈明,田志昌. 混凝土叠合板分类及研究综述. 建筑结构. 2024(01): 138-144 . 百度学术
    2. 牛清宇,刘畅,向佳康. 叠合楼板在学校项目工程中的施工应用研究——以苏州太湖科学城南大教育园区项目为例. 住宅与房地产. 2023(08): 70-72 . 百度学术
    3. 彭亚萍,王文超,金鹏,李泓霖,史垒. 碳纤维增强复材-混凝土密拼双向叠合楼板静载试验研究. 工业建筑. 2022(01): 205-210 . 本站查看
    4. 易璐,唐秉诏,王安,唐耿昊,廖彦翔. 工业厂房建筑楼板混凝土的裂缝控制及处理探析.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18): 185-187 . 百度学术
    5. 崔洋,柴亚辉,张意. 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施工技术分析. 建筑技术开发. 2021(17): 37-38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45
  • HTML全文浏览量:  10
  • PDF下载量:  192
  • 被引次数: 12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0-02-25
  • 刊出日期:  2010-12-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