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
CSCD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JST China收录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城市建设中大面积荷载作用的影响深度探讨

介玉新 高燕 李广信 孙铁 刘月辉

介玉新, 高燕, 李广信, 孙铁, 刘月辉. 城市建设中大面积荷载作用的影响深度探讨[J]. 工业建筑, 2007, 37(6): 57-62. doi: 10.13204/j.gyjz200706015
引用本文: 介玉新, 高燕, 李广信, 孙铁, 刘月辉. 城市建设中大面积荷载作用的影响深度探讨[J]. 工业建筑, 2007, 37(6): 57-62. doi: 10.13204/j.gyjz200706015
Jie Yuxin, Gao Yan, Li Guangxin, Sun Tie, Liu Yuehui. DISCUSSION ON INFLUENCE DEPTH OF LARGE-SCALE LOAD IN URBAN CONSTRUCTION[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07, 37(6): 57-62. doi: 10.13204/j.gyjz200706015
Citation: Jie Yuxin, Gao Yan, Li Guangxin, Sun Tie, Liu Yuehui. DISCUSSION ON INFLUENCE DEPTH OF LARGE-SCALE LOAD IN URBAN CONSTRUCTION[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07, 37(6): 57-62. doi: 10.13204/j.gyjz200706015

城市建设中大面积荷载作用的影响深度探讨

doi: 10.13204/j.gyjz200706015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介玉新 男 1970年8月出生 博士 副教授 E -mail:jieyx@ts inghua.edu.cn

  • 中图分类号: TU312.1

DISCUSSION ON INFLUENCE DEPTH OF LARGE-SCALE LOAD IN URBAN CONSTRUCTION

  • 摘要: 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围海造地、码头堆场、堆载预压等填方工程的面积越来越大,它们都属于大面积荷载问题。在城市建设中,建筑物荷载的累加效应也具有大面积荷载的性质。通过对城市工程建设与大面积荷载关系的揭示,对大面积荷载的特征及其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进行初步定义和分析。大面积荷载对变形的影响深度大于一般建筑物的影响深度,但小于按常规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在对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对人们所发现的上海地区城市建设与沉降的关系,如建筑密度越大,建筑容积率越高,地面沉降越显著,新区建设较旧城改造沉降效应明显等,给予较好的解释。同时得出,容积率一定的情况下,高层建筑由于密度小,间距大,将会比密集的多层建筑更有利于减小整体地面沉降等结论。有关分析对城市建设规划会有所帮助。
  • [2] 金宗川,顾国荣,韩黎明.大面积堆载作用下软土地基变形的几点认识//《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编辑委员会.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685-689
    金宗川,顾国荣,韩黎明,等.大面积堆载作用下软土地基变形特性.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6):1 056-1 060
    [3] 介玉新,于立群,李广信,等.软土地基上垃圾填埋场的固结和沉降分析.工程地质学报,2006,14(增刊):532-535
    [4] 龚士良.上海地面沉降现状与控制对策.上海建设科技,1996(5)
    [5] 龚士良.上海城市建设对地面沉降的影响.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8(2):108-111
    [6] 严学新,龚士良,曾正强,等.上海城区建筑密度与地面沉降关系分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2(6):21-25
    [7] 沈国平,王莉.上海城市建设与地面沉降关系初探.城市规划汇刊,2003(6):91-94
    [8] 叶淑君,薛禹群,张云,等.上海区域地面沉降模型中土层变形特征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05,27(2):140-147
    [9] 刘杜娟.中国沿海地区地面沉降问题思考.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15(4):87-90
    [10] 刘毅,张先林,万贵富,等.上海市近期地面沉降形势与对策建议.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8,9(2):13-17
    [11] 高大钊.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12] 刘全林,魏焕卫.地层沉降计算中压缩层厚度确定方法的比较.岩土工程技术,2001(4):208-211
    [13] 陈仲颐,周景星,王洪瑾.土力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14] 李广信.高等土力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5] 钱家欢,殷宗泽.土工原理与计算.第二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
    [16] 杜秦文.土体剪切模量随深度连续变化非均质地基解析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5
    [17] 何开胜,沈珠江.天然沉积黏土的结构性调查.东南大学学报,2002,32(5):818-822
    [18] Burland J B.On the Compressibility and Shear Strength of Natural Clays.Geotechnique,1990,40(3):327-378
    [19] 沈珠江.软土工程特性和软土地基设计.岩土工程学报,1998,20(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4
  • HTML全文浏览量:  1
  • PDF下载量:  9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6-10-28
  • 刊出日期:  2007-06-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