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 收录期刊
日本JST China 收录期刊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压弯钢筋混凝土柱侧向承载力的预测

焦俊婷 于霖冲

张健, 刁波, 袭杰. 持续荷载作用后钢筋混凝土柱的滞回性能研究[J]. 工业建筑, 2012, 42(10): 38-41. doi: 10.13204/j.gyjz201210010
引用本文: 焦俊婷, 于霖冲.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压弯钢筋混凝土柱侧向承载力的预测[J]. 工业建筑, 2006, 36(1): 27-29. doi: 10.13204/j.gyjz200601009
Zhang Jian, Diao Bo, Xi Jie. RESEARCH ON HYSTERETIC BEHAVIOR OF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AFTER THE ACTION OF SUSTAINED LOAD[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12, 42(10): 38-41. doi: 10.13204/j.gyjz201210010
Citation: Jiao Junting, Yu Linchong. FORECASTING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REINFORCED CONCERETE COLUMNS UNDER BIAXIAL BENDING AND COMPRESSION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06, 36(1): 27-29. doi: 10.13204/j.gyjz200601009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压弯钢筋混凝土柱侧向承载力的预测

doi: 10.13204/j.gyjz200601009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50448015)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焦俊婷 女 1968年1月出生 副教授

FORECASTING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REINFORCED CONCERETE COLUMNS UNDER BIAXIAL BENDING AND COMPRESSION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 摘要: 双向压弯钢筋混凝土柱侧向承载力的计算比较复杂,它受截面尺寸、轴压比、混凝土强度、加载角度、剪跨比及配筋等诸多因素影响。基于BP神经网络技术,提出双向压弯钢筋混凝土柱侧向承载力的预测模型。以影响柱侧向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为参数,用数值模拟结果,建立模型,并验证BP神经网络模型对双向压弯钢筋混凝土柱侧向承载力预测的效果良好。
  • [2] 杨天才,刘鸿,程绍佳,等.一种神经网络模型在混凝土配比设计中的应用.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5(2):21-23
    李永靖,王强,高平.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路基材料性能预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23(1):57-58
    [3] 魏星,黄茂松,虎旭林.采用神经网络材料本构模型的智能有限元及其算法.宁夏大学学报,2002,23(3):237-240
    [4] 范颖芳,周晶.受腐蚀钢筋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神经网络预测.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43(3):349-353
    [5] 雷汲川,白绍良.人工神经网络在双向板弹性内力计算中的应用.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2,24(4):31-34
    [6] 饶文碧,程洪斌,方复兴.结构损伤神经网络辨识系统的实现.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24(1):28-30
    [7] 吴波,李英民.基于神经网络的结构地震反应仿真.世界地震工程,2003,19(3):144-149
    [8] Rotter J M.Rapid Exaci Inelastic Biaxial Bending Analysis.ASCE,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1985,117(12):2 659-2 674
    [9] Kwan K H,Liauw T C.Computerized Ultimate Strength Analysi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ection subjected to Axial Compression and Biaxial Bending.Computers Structures,1985,21(6):1 119-1 127
    [10] 叶英华,刁波.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分析.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26-36
    [11] Jiao Junting,Ye Yinghua,Diao Bo.The Bearing Capacity Analysi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L_Shaped Cross_Sections under Biaxial Eccentric Compression.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2003,13(6):429-433
    [12] 焦俊婷,叶英华,刁波.在双向偏压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异形构件的非线性分析.工业建筑,2004,34(2):33-36
    [13] 蒋宗礼.人工神经网络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54
    [14] 闻新,周露,王丹力,等.MATLAB神经网络应用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32-232
  • 期刊类型引用(6)

    1. 乔伟毅,贾青,王正君,唐宁,高家玮. 纳米材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江苏建材. 2024(01): 9-11 . 百度学术
    2. 刘先南,王珂,李学军. 双掺纳米二氧化钛和秸秆灰对混凝土力学及微观特性试验研究. 混凝土. 2023(06): 125-129+133 . 百度学术
    3. 陈正伟,许桂霞. 冻融循环和盐卤侵蚀作用下复掺纳米混凝土的损伤模型. 材料导报. 2023(S2): 262-267 . 百度学术
    4. 王磊,王元帅,赵燕茹,张建新,白建文. 纳米TiO_2混凝土抗压强度及孔结构试验研究.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06): 549-555 . 百度学术
    5. 石晓亮,韦京利,张黎昕,谢吉程,陈正. 纳米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多因素计算模型.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06): 1424-1433 . 百度学术
    6. 刘中坤,王正君,吴昊,陈茜,叶昆河. 防冻剂和纳米材料对负温条件混凝土的影响. 广东建材. 2021(08): 63-65+13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8)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7
  • HTML全文浏览量:  15
  • PDF下载量:  47
  • 被引次数: 14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5-03-30
  • 刊出日期:  2006-01-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