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正态强度损伤力学模型
doi: 10.13204/j.gyjz199105020
-
摘要: 本刊1990年第9期刊出的“损伤力学原理在混凝土强度理论中的应用和发展”一文,介绍和讨论了混凝土构件在使用阶段和破坏阶段的损伤模型和力学特征。很受启发,获益匪浅。Mazars和Loland两氏的损伤力学模型,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σ-ε曲线表达式,然后再导出损伤值D的表达式D(ε):但他们都没给出D(ε)中各参数以明确的物理概念,所以由此出发阐述的混凝土材料的破坏机理,未免失之过简,有碍深入地研究。更谈不上彻底解决混凝土构件的力学特征的宗旨。正如原文所述,混凝土构件在使用阶段(σ<σ_c)应给予更大的重视,也就是说,D_σ是一个重要的参量,
期刊类型引用(3)
1. 李赛格,刘宁. 地铁车站洞桩法施工地表沉降控制研究. 山西建筑. 2024(18): 159-161+173 . 百度学术
2. 卢彬彬,李现朋. 洞桩法对既有桥桩影响分析及施工技术研究.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2(05): 70-73+92 . 百度学术
3. 张鹏,赵腾跃,王月,卞海丁,张晨,姚伟伟. 注浆加固控制邻近桥梁桩基侧向变形分析.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2(19): 34-39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1
- HTML全文浏览量: 5
- PDF下载量: 15
- 被引次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