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
CSCD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JST China收录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4年  第44卷  第06期

《有色金属工程设备基础技术规范》编制中的若干问题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的几个问题
盛吉鼎, 李波, 李晔东
2014, 44(06): 1-6. doi: 10.13204/j.gyjz201406001
摘要:
依照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对动力机器基础设计中荷载的分类及其组合进行阐述,对以往动力机器基础静荷载的分类做了必要的调整。对基组的振动控制标准进行了讨论,提出用振动速度作为控制标准的合理性。
动力机器基础的概念设计
刘茂盛, 张应之, 郭永生
2014, 44(06): 7-9. doi: 10.13204/j.gyjz201406002
摘要:
从动力机器基础的形式、配置、构造、地基刚度等基本内容,提出动力机器基础的概念设计,以保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对天然地基抗压刚度系数C_z的讨论
张应之, 刘茂盛, 李晔东
2014, 44(06): 10-13. doi: 10.13204/j.gyjz201406003
摘要:
根据土的变形特征,参考弹性半空间理论用于机器基础振动计算的常集总参数法,借鉴苏联《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求动力机器基础天然地基弹性均压系数Cz值的算式,针对我国地基土的实际,对不同地基土的力学系数进行修正,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计算式,作为对GB 5004096《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的补充。
多台机器作用下基础振动合成的计算
张应之, 盛吉鼎, 郭永生
2014, 44(06): 14-17. doi: 10.13204/j.gyjz201406004
摘要:
分别对同一基础上设置多台机器,设计工作频率相同和不同的情况;基础上只设置一台机器,在其旋转主轴上带有几个不同转速的运动部件的情况;基础上设置一台往复式机器,其旋转运动质量的频率和汽缸往复运动频率相差一倍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最后给出这几种情况下振动合成计算的建议。
储罐柔性基础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李波, 盛吉鼎, 刘鹏
2014, 44(06): 18-21. doi: 10.13204/j.gyjz201406005
摘要:
通过对储罐几种柔性基础特点的阐述和分析对比,对基础环墙厚度和高度的确定方法进行研究。在分析环墙环向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对储罐柔性基础选型、设计和构造等问题进行论述。
串联式压缩型橡胶隔振器的力学性能及设计建议
田治友, 张应之, 冯宇飞
2014, 44(06): 22-25. doi: 10.13204/j.gyjz201406006
摘要:
串联式压缩型橡胶隔振器是一种新型橡胶隔振器,由橡胶与钢板分层叠合而成,具有较高的竖向承载力和竖向刚度,较低的水平刚度,适用于以水平振动为主的重型机器的隔振,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动力力学参数的计算,目前尚没有明确的算式。结合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其动力力学参数的计算确定方法,并对此类隔振器的设计提出了建议。
关于单桩竖向弹性刚度有关问题的讨论
王锡康, 高艳平
2014, 44(06): 26-30. doi: 10.13204/j.gyjz201406007
摘要:
GB 5004096《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在确定单桩竖向刚度时,采用了刚性桩的设计理论,但实际桩并非刚性体,1979年和1987年苏联颁布的《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均采用了桩侧刚度为常量的弹性桩设计理论,显然,苏联《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比GB 5004096较合理。实际桩侧刚度沿桩长呈不均匀分布,并对桩的竖向刚度有较大的影响。在将桩侧刚度设置为不均匀分布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法对单桩的竖向刚度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按苏联1987年颁布的《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中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和讨论。最后给出了在设计中可以直接采用的单桩竖向弹性刚度。
肯尼斯·弗兰姆普顿的地域建筑观
成辉, 李欣, 张群, 刘加平
2014, 44(06): 31-33. doi: 10.13204/j.gyjz201406008
摘要:
探究美国建筑史学家肯尼斯弗兰姆普顿的地域建筑观对当今建筑界的重要影响。从弗氏对批判性地域主义的认知中挖掘其哲学思想,洞悉弗氏提出的实践策略。分析发现,在哲学现象学思想的影响下,肯尼斯弗兰姆普顿识别与辨认出属于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的标准和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悖论式思考方式和创作策略。弗氏的地域建筑观对当代地区建筑创作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叙事——工业建筑活力构建的新路径
张平, 张楠, 王英姿
2014, 44(06): 34-37. doi: 10.13204/j.gyjz201406009
摘要:
如何建构工业建筑的活力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将叙事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创造性地引入这一命题的研究中,探索相应的工业建筑叙事策略、路径与规律,阐述了物-场-事的叙事模式以及新故事的创造策略。结合法国南特岛造船厂改造项目,对工业建筑活力构建中的叙事策略进行了相应的验证与讨论,以期对国内的工业建筑改造提供借鉴。
基于城市特色的苏州工业遗产认定
夏健, 王勇, 杨晟
2014, 44(06): 38-41. doi: 10.13204/j.gyjz201406010
摘要:
通过对苏州工业发展脉络的梳理,关注不同时期的工业特点及城市特征,解构了苏州工业遗产与城市特色的关联,提出工业遗产的认定应结合城市特色,从而确定了苏州工业遗产的独特定义,构建了包含工业遗产对城市特色贡献度指标的定量评价模型,建立了定性+定量的认定标准体系。最后通过对苏州古城区域工业遗存的大范围普查,在按上述认定标准体系进行详细筛选、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了苏州工业遗产建议认定名录。
基于地域乡土观念的金梅湖乡村文化活动中心建筑规划设计
许建和, 严钧, 齐鑫, 徐海燕
2014, 44(06): 42-45. doi: 10.13204/j.gyjz201406011
摘要:
基于乡土观念的现象与特点,探讨了在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文化活动空间设计的定位、原则及方法,以金梅湖乡村文化活动中心建筑设计为例,其设计遵从表达乡村文化地域特色与提升乡村生活品质并重的思路,以期带给乡村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的平衡、健康发展。
钢板箍+栓筋装配连接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分析
李青宁, 郑先超, 姜维山, 潘树宾
2014, 44(06): 46-51. doi: 10.13204/j.gyjz201406012
摘要:
对新型连接装配柱和现浇柱进行拟静力试验,验证此种连接的装配柱和现浇柱具有同样的抗震性能。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局部外包钢板箍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栓筋式柱与柱连接进行滞回数值分析,并与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的滞回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新型柱柱连接节点的受力特点,进而在大量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相关参数对整体装配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程度,对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出相关建议。
空冷支架结构冷凝器表面风载体型系数研究
刘林, 白国良, 薛群虎, 李红星
2014, 44(06): 52-56. doi: 10.13204/j.gyjz201406013
摘要:
空冷支架结构属电厂新型结构体系,结构体形相对复杂,下部为大直径混凝土管柱群,上部为设置挡风墙的空间平台,平台支撑着冷却设备。目前,仅DL 50222012《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程》给出了挡风墙的体型系数,其他部位风参数取值国家规范尚未涉及。由于平台上部A型布置的冷凝器属多孔透气构造,其表面风载体型系数取值无参考可言,抗风设计时有的风参数取值甚至不合理。通过刚性模型风洞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了冷凝器表面风压分布规律,获取了不同工况下冷凝器表面的风载体型系数,为空冷支架结构抗风设计提供基础资料。
大容量机组空冷支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刘林, 白国良, 薛群虎, 代慧娟
2014, 44(06): 57-61. doi: 10.13204/j.gyjz201406014
摘要:
大容量机组空冷支架结构属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不均匀的竖向混合结构,结构的扭转效应明显,地震作用复杂。大直径钢筋混凝土薄壁管柱为结构的主要抗侧力构件和耗能构件,结构抗震防线过于单一。强烈地震作用下,混凝土管柱底部及柱顶钢桁架连接部位为抗震设计的关键部位。目前,对大容量机组空冷支架结构抗震设计缺乏系统研究,国家相关规范对这方面内容很少涉及。为了确保空冷支架结构的安全,在模型抗震性能试验和大直径薄壁管柱承载力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容量机组空冷支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和抗震构造措施。
基于模态刚度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陈振富, 刘君, 甘元初, 游猛, 孙冰, 王中有
2014, 44(06): 62-66. doi: 10.13204/j.gyjz201406015
摘要:
阐明了模态刚度在损伤识别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并对11根多级损伤状态的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动力试验研究。通过对梁模态分析发现,由于噪音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仅凭各梁实测模态刚度数值的直观分析很难对梁的多级损伤状态进行有效的识别。为此,提出了以模态刚度变化率为损伤指标的BP神经网络和PNN神经网络的损伤识别方法,并利用实测数据验证所提方法的实用性。研究表明,两种神经网络分类器识别方法均能够有效应用于实际中,且具有很高的损伤识别精度,为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不同应力水平下湖相软土流变特性研究
邓宗伟, 朱志祥, 曾向军, 孔纲强
2014, 44(06): 67-72. doi: 10.13204/j.gyjz201406016
摘要:
为探明湖相软土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流变特性,以洞庭湖区软土为研究对象,进行室内一维固结流变试验,建立了在侧限条件下的流变本构模型,并根据拟合的流变本构模型推导了一维固结情况下的解析解。结果表明:洞庭湖软土具有明显的非线性蠕变特征,当应力水平低于某应力阈值时,软土的流变特性服从Schiffman模型规律,软土固结速度较慢;当应力水平高于某应力阈值时,软土的流变特性服从西原模型规律,软土固结速度较快,并且固结速度随着应力阈值的增加而加快。因此,对湖相软土地区的工程建设,应根据软土的工程性质与所施加的荷载水平而采用不同的沉降计算方法与工程处理措施。
杂散电流环境下保护层内氯盐传输特性研究
徐港, 温婷, 王青, 费红芳, 鲍浩
2014, 44(06): 73-76. doi: 10.13204/j.gyjz201406017
摘要:
采用电迁移锈蚀法对杂散电流环境下混凝土保护层中氯盐传输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四组试件在不同电流强度,不同通电时间情况下混凝土保护层内氯离子浓度的变化特征,重点分析了电场作用对保护层内氯离子传输进程和试件表面氯离子浓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电场作用下保护层内氯离子浓度在数十小时内便从非稳态传输演变为稳态传输,传输效率较自由扩散高900多倍,但在稳态传输阶段氯离子浓度并非稳定不变,而是随通电时间增加整体呈下降趋势;保护层内氯离子达稳态传输前,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增长规律与一般氯盐环境中明显不同,其随通电时间增长以幂函数形式降低,随电流强度增加呈幂函数形式增长,且受通电时间的影响更为显著。
盐冻循环作用下粉煤灰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屈锋, 牛荻涛, 杨宇曦
2014, 44(06): 77-80. doi: 10.13204/j.gyjz201406018
摘要:
设计制作粉煤灰引气混凝土在3.5%NaCl溶液中进行快速冻融循环试验,测试盐冻循环作用后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层厚度和相对动弹性模量,并进行静弹性模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盐冻循环作用早期,混凝土性能劣化严重,随冻融循环持续,其劣化速度降低;混凝土静弹性模量与相对动弹性模量和盐冻损伤层厚度变化趋势一致,均可表征混凝土盐冻损伤程度。
新型复合砌块砌体结构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夏多田, 何明胜, 唐艳娟, 付小建, 石磊巍
2014, 44(06): 81-84. doi: 10.13204/j.gyjz201406019
摘要:
保温砌模轻质混凝土空心砌块混合生土复合墙体结构是由聚苯乙烯颗粒(EPS)混合土为内芯、轻质陶粒混凝土砌块为外模组成的一种新型复合砌块砌体结构形式,具有保温、抗震和整体好的特性,非常适合村镇低层建筑。考虑不同的内芯材料强度和不同的砌筑砂浆强度,对9组复合砌块砌体抗压试件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内芯强度和砂浆强度对复合砌块砌体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内芯材料强度对复合砌体抗压强度贡献最大,影响显著;砂浆强度对复合砌体抗压强度影响较小;空心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明显低于复合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
大跨度自锚式拱桥异形帽梁支架设计及施工控制
胡娟, 宋一凡, 孙晓义
2014, 44(06): 85-89. doi: 10.13204/j.gyjz201406020
摘要:
在大跨径自锚式转体拱桥跨越既有线施工时,如何使现浇主拱圈得到临时结构的可靠支承是施工的关键技术问题。以主拱圈施工异形帽梁现浇支架为研究对象,采用SAP 2000建立支架的有限元模型,分析支架在施工过程中的受力及变形特性。研究表明,该拱桥现浇支架的应力及变形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并经受住实际应用的考验,同时证明异形帽梁支架的设计及施工是安全合理的。
施工中结构全过程模拟弹塑性时程的分析
张腾, 吴晓涵, 何金生
2014, 44(06): 90-94. doi: 10.13204/j.gyjz201406021
摘要:
某连体结构工程,利用NosaCAD有限元软件建模,转换生成包括施工模拟分析和弹塑性时程分析参数的ABAQUS有限元模型,对结构进行7度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得到结构位移、层间位移角及混凝土损伤分布等情况。结果表明: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满足1/100的限值要求,结构构件损坏顺序和分布合理。
综述
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进展(Ⅰ)——节点性能研究
周德恒, 李爱群, 贾洪, 王维, 郭彤, 潘志宏
2014, 44(06): 95-100. doi: 10.13204/j.gyjz201406022
摘要:
阐述了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连接性能研究的重要性。介绍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连接性能研究的最新进展,所介绍节点包括预应力拼接节点、装配式节点、后浇整体式连接节点等。综述各类节点连接性能的刚度、强度、耗能性能及计算模型。介绍了国内外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节点连接的设计规范及设计方法。最后指出,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耗能节点对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开展装配式耗能节点及其结构体系的研究工作值得进一步重视。
高压输电塔-线体系抗风雨的研究现状
田利, 俞琪琦, 尹东, 王骞
2014, 44(06): 101-107. doi: 10.13204/j.gyjz201406023
摘要:
高压输电塔-线体系是重要的电力工程设施,其安全性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而风荷载是威胁其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确保输电线路在风载作用下的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简要介绍当前高压输电塔-线体系的发展现状以及近年来风灾引起的输电线路破坏情况的基础上,从输电塔-线体系的分析模型、抗风雨研究、风振控制和风洞试验方面,对高压输电塔-线体系抗风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最后,对输电塔-线体系抗风雨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现代钢结构
建筑工业化及绿色模块建筑
陈敖宜, 张肇毅, 王卉, 杨志艳, 张嘉骐
2014, 44(06): 108-111. doi: 10.13204/j.gyjz201406024
摘要:
阐述当前住宅建设产业化现状和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模块化建筑在工业化、装配化以及抗震性能等方面的特点,提出了模块化建筑可作为提高我国建筑技术水平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
钢管受拉变截面拼接节点试验及有限元分析
严德绪, 万红霞, 王小平
2014, 44(06): 112-116. doi: 10.13204/j.gyjz201406025
摘要:
钢管结构以其优越的力学性能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管节点设计是钢管结构设计中的重要部分。通过设计一套特殊试验装置,对9个变截面拼接节点试件进行足尺试验研究,得到此类节点的破坏荷载和破坏形态。在合理简化材料非线性和支座约束的前提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节点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求解,得到数值分析结果。将试验结果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
双向加劲钢板剪力墙在纯剪作用下的弹性稳定性研究
童根树, 唐雪梅, 张磊
2014, 44(06): 122-129. doi: 10.13204/j.gyjz201406027
摘要: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施加多道具有抗扭刚度的竖向槽钢加劲肋,然后再加1道没有抗扭刚度的横向板条加劲肋,对双面双向加劲的钢板剪力墙进行大量有限元弹性屈曲分析,最后提出钢板剪力墙弹性屈曲临界剪切应力和加劲肋门槛刚度的计算公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公式具有良好的精度,并且偏安全;影响加劲肋门槛刚度的关键因素是钢板剪力墙小区格宽高比、竖肋数目以及横竖肋板厚比。
正三角形立体管桁架与单层柱面网壳杂交结构的设计与分析
王澈泉, 申波, 马克俭, 谢成吉, 李梦
2014, 44(06): 130-134. doi: 10.13204/j.gyjz201406028
摘要:
将正三角形立体管桁架和单层柱面网壳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型波浪式屋盖造型的结构体系,可充分发挥两种结构形式的优点。通过分析结构设计的计算结果发现,结构对地震反应较弱,静力计算下结构各杆件的内力均大于多遇地震计算,强度及刚度主要由静力计算决定。在对其进行设计的基础上,分别采用SAP 2000、ANSYS对结构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线性屈曲分析和考虑初始缺陷的非线性全过程屈曲分析;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只出现少量塑性铰,呈梁铰破坏机制,满足延性设计要求,弹塑性位移角均满足规范要求,结构抗震性能良好;在稳定性分析中,结构表现为中部网壳的局部失稳,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承载力。因此结构薄弱部位应在设计中予以加强。
鉴定·加固·改造
彭山体育馆的抗震加固
刘成清, 李俊君, 孙晓丹
2014, 44(06): 135-138. doi: 10.13204/j.gyjz201406029
摘要:
近年来地震频发,2010年国家颁布了新的抗震规范,根据《防震减灾法》的有关要求需对新规范颁布之前修建的既有体育馆进行抗震分析与鉴定加固。同时,体育馆由于空间大、可容纳人数多等优点已渐渐成为重要的避难场所。为此,开展对既有大跨度体育馆进行动力时程分析与抗震加固的研究,对其能否作为抗震区域紧急避难场所的建筑物有着重要意义。汶川地震之后的鉴定过程中,一些既有大跨度钢结构体育馆建筑在设计上暴露了一些问题,如抗震性能差、钢柱倾斜过大、结构锈蚀严重等问题。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建设的彭山体育馆抗震加固前后的动力时程分析,探讨柱间侧向支撑对柱端位移和柱底剪力的影响,指出侧向支撑在大跨度体育馆钢结构中的重要性。
某排架结构厂房的检测鉴定及加固
束必清, 郑娟
2014, 44(06): 139-142. doi: 10.13204/j.gyjz201406030
摘要:
通过对某单层单跨双坡排架结构厂房进行现场检测、结构计算和分析研究,发现其主要问题为钢筋混凝土柱的承载能力不满足规范要求,确定其可靠性为四级,已不能正常使用,须立即采取加固措施。经多方案比较,最终采用外包钢加固技术对混凝土柱进行了加固,并对现场一些缺陷进行了修复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过处理,厂房的可靠性被鉴定为一级,满足了正常使用要求,避免了厂房的拆除重建,节省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工程实录
江苏致远中学新校区中建筑与环境的规划设计
胡海洪, 丁晓红, 周潮, 吴健
2014, 44(06): 143-145. doi: 10.13204/j.gyjz201406031
摘要:
建筑与环境作为中学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而且是具有教育功能的物质载体,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作用非常鲜明。通过对江苏省致远中学新校区建筑与环境相互协调的规划设计,说明在校园规划设计中,应利用建筑与环境突显校园的文化内涵,体现出校园空间与文化的特性,这是值得每一位建筑师探究的问题。
平顶山市工业遗产的保护
郭汝, 焦雷
2014, 44(06): 146-149. doi: 10.13204/j.gyjz201406032
摘要: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转型成为当务之急,由于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压力,大量工业企业停产或改造,基于经济利益,许多工业遗产正在不断消失。以河南省平顶山市为例,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遗产保护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复合轻质剪力墙保温体系的工程应用
杜书廷
2014, 44(06): 150-153. doi: 10.13204/j.gyjz201406033
摘要:
结合复合轻质建筑体系的技术特点和复合轻质剪力墙的工程应用,介绍了该墙体保温体系的技术构造、材料性能、体系设计和施工要点。
北京嘉铭中心酒店深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变形监测
熊宗喜, 李海明, 曾令强, 段石墩
2014, 44(06): 154-157. doi: 10.13204/j.gyjz201406034
摘要:
土钉墙与桩锚相结合的复合支护体系由于其安全性和经济实用性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进一步研究这种复合支护体系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变形的大小、发展规律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对该基坑的变形进行了系统的监测,并结合理论计算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支护体系设计阶段中对变形的预测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国际科技交流
从日本交通综合体看交通建筑综合体入口空间设计
胡映东
2014, 44(06): 158-162. doi: 10.13204/j.gyjz201406035
摘要:
入口是建筑物的基本组成部分,兼具功能、寓意和美学价值,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入口常常是建筑的焦点,也是客流集聚的核心。交通综合体建筑正突破相对封闭的状态而演变为多层次、多要素复合的动态开放系统。这是由于交通因素的介入,使得空间与功能间的衔接不只存在建筑的外部界面上,而是深入融合在综合体的不同部分中。从入口空间的立体形态、平面形态和建筑形态等不同角度,剖析交通综合体建筑内外界面的融合、柔化所形成的过渡空间层次性、场所特征、空间导向和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