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 收录期刊
日本JST China 收录期刊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9年  第39卷  第4期

钢结构
带肋薄壁方钢管混凝土偏压构件力学性能研究
王志滨, 陶忠
2009, 39(4): 1-4. doi: 10.13204/j.gyjz200904001
摘要:
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带肋薄壁方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表明所建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可较好地预测带肋薄壁方钢管混凝土的偏压力学性能。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值方法讨论了设肋与否对薄壁方钢管混凝土偏压构件力学性能的影响。
FRP-混凝土-钢管组合受弯构件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王志滨, 陶忠
2009, 39(4): 5-8,27. doi: 10.13204/j.gyjz200904002
摘要:
对6个FRP-混凝土-钢管组合受弯构件开展试验研究,试验构件外截面包括方形和圆形两种,内部统一采用圆钢管。考察的主要参数包括构件截面形状(圆形和方形)、FRP种类(单向和双向)和FRP层数(1~2)。试验结果可供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该新型组合构件时参考。
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火灾后剩余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余鑫, 陶忠
2009, 39(4): 9-13. doi: 10.13204/j.gyjz200904003
摘要:
对6个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开展试验研究,试验的主要参数是截面形式(圆套圆、方套方和方套圆)以及受火与否。试验结果表明,受火后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承载力下降显著。在空心率相同的情况下,方套圆截面形式的试件其剩余承载力最高,而圆套圆截面形式的试件其延性最好。同时还可以发现,火灾后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的轴压承载力下降幅度与传统的实心钢管混凝土接近。
钢管混凝土柱的抗火措施
徐蕾, 刘玉彬
2009, 39(4): 14-17. doi: 10.13204/j.gyjz200904004
摘要:
在以往对钢管混凝土柱耐火极限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在钢管混凝土柱外包防火涂料和在核心混凝土中配置专门考虑抗火的钢筋两种防火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在规范ISO-834或GB997888《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规定的标准升温曲线升温作用下,分别提供了两种抗火措施下钢管混凝土柱的实用设计方法,并将公式结果与数值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均吻合较好。
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框架结构温度场试验研究
王卫华, 陶忠
2009, 39(4): 18-21. doi: 10.13204/j.gyjz200904005
摘要:
对4榀单层单跨的圆形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带楼板组合框架在火灾下的温度场进行试验,研究组合框架中的钢管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温度场分布的特点,并对比不同防火涂料厚度、不同梁高等情况下的温度-受火时间关系曲线。最后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组合框架的温度场,结果表明,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总体上较为吻合。
火灾下钢管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
江莹, 韩林海
2009, 39(4): 22-27. doi: 10.13204/j.gyjz200904006
摘要:
在确定材料的热工性能参数,考虑水蒸气等影响的基础上,建立包括升温和降温段的火灾下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或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温度场的有限元计算模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总体上吻合较好。
火灾下圆钢管混凝土柱的有限元计算
王卫华, 陶忠
2009, 39(4): 28-32. doi: 10.13204/j.gyjz200904007
摘要:
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有其优良的工作和施工性能。火灾发生时,由于核心混凝土的吸热作用,延缓了钢管的升温,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钢管混凝土柱的耐火极限。在已有模型的基础上,对圆形截面核心混凝土高温下的材料模型进行了修正,基于ABAQUS大型有限元平台建立了圆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柱的有限元模型,并利用其模型进行了耐火极限的计算,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国内外相关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并对其火灾下轴向变形-受火时间的全过程进行了分析。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钢管混凝土抗火相关的研究工作。
钢管混凝土框架中的空钢管施工受力分析
于清, 孙国徽, 陶忠
2009, 39(4): 33-36. doi: 10.13204/j.gyjz200904008
摘要:
基于文献[1]钢管混凝土结构施工安全性的研究思路,建立了多层钢管混凝土框架中的空钢管结构施工受力分析的有限元模型。以一12层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分析框架结构中的空钢管在施工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点,研究了钢管应力和变形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不同施工方案的影响。
建筑规划、设计及建筑艺术
德国与中国在生态建筑发展中的比较
陈星, 宋桂杰
2009, 39(4): 37-40. doi: 10.13204/j.gyjz200904009
摘要:
德国在生态建筑方面的发展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技术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在生态建筑的发展方面也有所进展,但面临的问题仍然很多。通过德国与中国在发展生态建筑方面进展的比较,旨在理清中国在这个方面所遇到的问题,并探讨德国在发展生态建筑方面可以为中国所借鉴的方式、方法。
古韵新曲山水相依——河南科技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心得
王燕飞
2009, 39(4): 41-43. doi: 10.13204/j.gyjz200904010
摘要:
洛阳在中国古代史和都城史上占有极高的和极为重要的地位,位于洛阳的河南科技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以表现洛阳古城空间文化的博大精深、塑造具有洛阳古城地域空间特色与文化精神的校园为原则,从传统的城的概念入手,着重表现校园内城-庭-院-园-街的尺度变化与空间情态。
生态、形态、情态有机统一思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鄂州程潮新村和武汉江夏区自然村改造
叶云, 尹传垠
2009, 39(4): 137-140. doi: 10.13204/j.gyjz200904031
摘要:
以中国传统民居聚落为核心的乡土建筑文化,是天人合一的生态观、虚实相生的形态观、雅俗共赏的情态观,并且,三者有机统一于一体。在研究鄂州程潮新村和武汉江夏区自然村改造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三者有机统一思想并进行了灵活运用,同时,阐述了聚落生态、形态、情态智慧对新农村建设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诺丁汉科学园的可持续设计理念解析
赵继龙, 孔亚伟, 刘长安
2009, 39(4): 141-144. doi: 10.13204/j.gyjz200904032
摘要:
通过对英国诺丁汉科学园设计实例的引介,对其全面关注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设计理念、以及抓住基地生态特征塑造环境特色的创作手法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以上述两点为原则的整体环境可持续性理念。
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边缘约束构件配箍特征值对剪力墙轴压比限值影响的分析
白亮, 梁兴文
2009, 39(4): 44-48. doi: 10.13204/j.gyjz200904011
摘要:
轴压比是影响剪力墙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我国现行规范规定的剪力墙轴压比限值未考虑边缘约束构件配箍特征值、延性比需求等因素的影响。通过研究剪力墙的延性比、边缘约束构件配箍特征值等因素对剪力墙轴压比限值的影响,得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增加约束区约束钢筋的配筋率可以提高剪力墙的轴压比限值。给出了满足具体的延性需求、对应不同约束钢筋配箍特征值的剪力墙轴压比限值。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剪力墙的层间侧移刚度
刘晓帆, 童岳生
2009, 39(4): 49-53. doi: 10.13204/j.gyjz200904012
摘要:
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层间侧移刚度比较复杂,与结构层高、各层墙的弯曲刚度以及剪力墙所受水平作用力的分布形式等有关。主要特点是结构底层的层间侧移刚度大,往上则逐层减小。在设计中,应按具体结构及所受的水平作用力而具体分析。
初始扭转矩形梁力学性能研究
陈昌宏, 单建, 黄莺
2009, 39(4): 55-57. doi: 10.13204/j.gyjz200904013
摘要:
初始扭转梁在工程结构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对初始扭转梁力学性能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提出可靠的力学分析模型和计算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小变形线弹性基本假定,对初始扭转矩形梁进行力学性能分析,得出初始扭转矩形梁的位移解,举例并利用ANSYS进行验证分析。验证结果表明:初始扭转矩形梁小变形问题的求解方法是可行的;且由于初始扭转角的存在,初始扭转悬臂梁的位移较无初始扭转直梁增大,并且出现侧向位移,截面等效抗弯刚度变小。同时,小变形位移解为初始扭转梁有限元数值分析提供了精确的位移插值函数模式。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设计
刘浩, 王宁苍, 陆路
2009, 39(4): 58-60,53. doi: 10.13204/j.gyjz200904014
摘要: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由于上下部结构特性差异较大,故抗震性能较差,但鉴于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这种结构的房屋还将存在相当的时间。对于此类结构的房屋,只要在设计中严格执行抗震规范,进行合理的结构布置并对其重点部位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进行处理,把握好其设计要点,就能达到房屋抗震的三个水准的设防目标。
岭澳核电二期核岛安全壳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国产化研究及应用
张铁军, 严跃兰
2009, 39(4): 61-66. doi: 10.13204/j.gyjz200904015
摘要:
在我国自主品牌核电技术CPR1000示范工程岭澳核电二期建设中,稳步推进核电关键材料、设备国产化工作。以安全壳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国产化为例,介绍其产品要求、研究流程、特别是试验认证。实践证明,完全国产化的预应力钢绞线满足张拉工艺要求。
组合式密肋复合墙体的受力性能研究
姚谦峰, 余晓峰, 张荫
2009, 39(4): 67-71. doi: 10.13204/j.gyjz200904016
摘要:
在课题组前期科研成果的基础上,通过1/2模型组合式密肋复合墙体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并与单片标准密肋复合墙体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组合式墙体的主要破坏特征;探讨了墙体的强度,滞回特性,耗能性能及抗倒塌能力。最后给出了组合式墙体的刚度计算公式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公式。试验及理论研究表明:提出的墙体抗剪承载力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适用于实际工程应用。
预应力AFRP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
涂永明, 张继文, 钱洋, 陈杰
2009, 39(4): 72-76. doi: 10.13204/j.gyjz200904017
摘要:
对一组配置芳伦纤维增强塑料AFRP预应力筋的简支梁进行受弯试验,考察AFRP筋配筋率、张拉控制应力、非预应力钢筋配筋率等因素对构件承载能力的影响,分析了开裂荷载、极限荷载、荷载-挠度关系、裂缝发生发展、平截面假定、AFRP筋和普通钢筋的应变发展状况等。
地基与基础
基于上、下部共同作用的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解析解的研究
吕文志, 俞建霖, 郑伟, 龚晓南, 荆子菁
2009, 39(4): 77-83. doi: 10.13204/j.gyjz200904018
摘要: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受力及变形过程是柔性基础、垫层、复合地基以及桩端下卧层土体四者相互作用、应力和变形相互耦合的复杂过程。在分析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机理的基础上;将柔性基础-垫层-复合地基-下卧层土体作为一个共同作用的整体,建立考虑上、下部共同作用的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简化分析模型,考虑柔性基础、垫层、复合地基与下卧层土体之间应力、变形协调关系以及桩、土界面的相对滑移,推导出表征复合地基性状的沉降变形和桩土应力比的求解公式;最后通过与工程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基坑地下连续墙渗漏风险识别和敏感性分析
周红波, 蔡来炳, 高文杰
2009, 39(4): 84-87. doi: 10.13204/j.gyjz200904019
摘要:
运用故障树的分析方法形成地下连续墙渗漏故障树,并计算其最小割集,求得造成渗漏的最基本事件组合,并以最小割集为判据,对造成地下连续墙渗漏的所有因素进行初步敏感性分析,结合工程实例统计的各因素发生概率确定最敏感因素集,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地下连续墙渗漏防治措施。
软土地区大型桩筏基础原位试验研究
水伟厚, 梁永辉, 詹金林
2009, 39(4): 88-92. doi: 10.13204/j.gyjz200904020
摘要:
结合某造船基地船台、横移区大型桩筏基础原位载荷试验,对试验过程中筏板变形、桩顶反力、不同深度土中附加应力、深层分层沉降进行详细监测,通过实测数据统计分析得出桩筏基础的一些受力变形规律,同时也对试验中一些问题进行讨论,指出现有监测设备存在的问题,积累了软土地区桩筏基础试验经验。
桩底沉渣对桩侧摩阻力影响及桩承载力的估算
董金荣
2009, 39(4): 93-97. doi: 10.13204/j.gyjz200904021
摘要:
利用灌注桩应力测试结果,对桩底沉渣对桩的荷载传递影响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桩底沉渣不仅影响桩端阻力发挥,而且也影响桩侧阻力发挥,桩底沉渣越厚,桩侧阻力发挥值越小。同时根据桩的荷载传递特征,提出桩的承载力估算方法。
建筑材料
聚合物砂浆与混凝土抗拉粘结性能研究
黄华, 刘伯权, 刘卫铎
2009, 39(4): 98-102,105. doi: 10.13204/j.gyjz200904022
摘要:
高强不锈钢绞线网-渗透性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加固工艺。对该加固技术的研究表明:加固层发生剥离破坏是其主要破坏方式之一,如何保证加固层与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性能是加固成败的关键。通过243个测点的正拉粘结强度试验,分析聚合物砂浆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抗拉性能,阐述混凝土强度、界面粗糙度、龄期、修补方位对正拉粘结强度的影响,最后提出正拉粘结强度的计算模型。
聚合物砂浆与混凝土抗剪粘结性能研究
黄华, 刘伯权, 刘卫铎
2009, 39(4): 103-105. doi: 10.13204/j.gyjz200904023
摘要:
通过24个测点的剪切粘结强度试验,分析聚合物砂浆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抗剪性能,阐述混凝土强度、界面粗糙度、修补方位对剪切粘结强度的影响,最后提出剪切粘结强度的计算模型。
灌芯混凝土砌块砌体抗压强度计算
吕伟军, 吕伟荣
2009, 39(4): 106-109. doi: 10.13204/j.gyjz200904024
摘要:
根据国内大量灌芯混凝土砌块砌体轴心受压试验结果,结合变形协调和静力平衡条件,推导出反映芯柱混凝土与砌块强度比的灌芯砌体轴心受压强度平均值fg,m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该公式不仅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而且还充分反映了灌芯砌体中砌块强度降低而芯柱混凝土强度增加的实际情况。
Ⅱ级灰对配制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性能影响
余丽武, 吴志平, 吴志强
2009, 39(4): 110-113,144. doi: 10.13204/j.gyjz200904025
摘要:
采用微观分析技术,研究了江西省当地产的Ⅱ级粉煤灰的性状,并选用当地典型原材料,采用超量取代的方法,选取5种不同掺量的粉煤灰,配制中等强度的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HighFly-ashContentConcrete,简称HFCC),综合分析和探讨了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结果表明,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采用江西省Ⅱ级灰配制的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后期强度增幅显著,56d强度甚至能超过普通混凝土,弹性模量-强度比和抗渗性均高于普通混凝土,而抗冻性和抗碳化能力均有所下降。
综合述评
不锈钢管混凝土的发展综述
廖飞宇, 陶忠
2009, 39(4): 114-118. doi: 10.13204/j.gyjz200904026
摘要:
新型不锈钢管混凝土结构兼有不锈钢和普通钢管混凝土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优越的耐久性能,在海洋环境的建筑和桥梁以及一些对耐久性和美观要求较高的重要建筑结构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在阐述不锈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与普通钢管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存在的差异,并对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进行探讨。
鉴定·加固·改造
苏南地区村镇独立式住宅节能改造方案和节能效果分析
冯小平, 纪苏
2009, 39(4): 119-123. doi: 10.13204/j.gyjz200904027
摘要:
以苏南地区的一栋比较典型的独立式三层住宅为研究对象,对屋面、外墙、外窗分别进行节能改造后的节能效果进行分析,找出了影响节能效果的关键因素,并给出了优化节能改造设计方案和节能效果,提出了围护结构实现节能25%和50%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定值。
预应力FRP布加固混凝土桥墩的力学性能研究
周长东, 赵锋, 张艾荣, 张蝶
2009, 39(4): 124-127,132. doi: 10.13204/j.gyjz200904028
摘要:
通过对FRP(FiberReinforcedPolymer)布加固混凝土桥墩时预应力施加方法的研究和分析,给出了预应力FRP布加固混凝土桥墩的施工方法;以某铁路桥梁中的大尺寸混凝土桥墩为例,比较分析了预应力FRP布加固混凝土桥墩的优点和优势,参照中美两国规范给出了预应力FRP布加固混凝土墩柱的承载力和延性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与未施加预应力的FRP布加固混凝土墩柱相比,采用预应力FRP布加固混凝土墩柱可以有效提高其承载能力和延性;与AFRP布相比,CFRP布更适用于预应力FRP加固工程。
赋予“老建筑”新的使命——东南大学老图书馆加固改造利用的启示
贾文娟, 陆可人
2009, 39(4): 128-132. doi: 10.13204/j.gyjz200904029
摘要:
通过东南大学老图书馆加固改造利用的设计实践,分析了老建筑的范围界定和赋予新使命的重要性,提出改造设计的两项原则:修旧如旧、传统精神与现代思想氛围互动的原则,并通过功能提升、交通空间设计、结构加固设计、增添基础设施,更换配套设备、消防设计、室内装饰、节能设计等七方面具体的改造措施,保障这两个原则得以较好贯彻,从而揭示赋予老建筑新的使命,在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原上海怡和纱厂结构改造和加固设计
彭斌, 欧阳煜, 张文杰, 戚继亮
2009, 39(4): 133-136,71. doi: 10.13204/j.gyjz200904030
摘要:
原上海怡和纱厂厂房是一幢历史保护建筑,为使其能够继续使用,需要对其进行合理改造。在现场检测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原结构和改造方案中部分构件不能满足承载力或延性的要求。为此,采用增大截面、外包钢、粘贴碳纤维布等方法进行了加固设计,并分析了后继施工过程对于改造加固后结构的影响。所提出的改造和加固设计方案能有效地保护该历史建筑,同时可以满足新生产工艺的要求。所采用的方法可以为相关领域研究或工程实践提供参考。